'益王與王益'

"

益王與王益


作者:李曉信


關於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的歷史事實,史冊記載甚少,傳說故事在銅川版本甚多,益王又怎麼變成王益的呢?本人系同官(今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印臺區)人氏,耄耋之年、閒暇之時,欲將看到、聽到、查到、找到、知道的益王與王益的故事收集、整理、發表,供讀者參考。

"

益王與王益


作者:李曉信


關於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的歷史事實,史冊記載甚少,傳說故事在銅川版本甚多,益王又怎麼變成王益的呢?本人系同官(今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印臺區)人氏,耄耋之年、閒暇之時,欲將看到、聽到、查到、找到、知道的益王與王益的故事收集、整理、發表,供讀者參考。

益王與王益

王益區川口地區新貌照

一、史書記載:

1、據《同官縣誌》卷二建置沿革志。四、鄉鎮區劃(附關堡村裡沿革)載:“東王益村(按舊志載元宗室益王之後,入明以王為姓,居此村,故名。)”

2、據《同官縣誌》卷二十四古蹟古物志二、古城堡及傳說遺蹟記載:“王益村在縣南七裡。傳為元末益王隱避之地。”

3、據《同官縣誌》卷二十五氏族表記載:“杏林王姓為元末益王之後,益王逃至本縣西鄉杏林村,遂家焉。據其族耆老及民間相傳,益王初至縣南王益村隱居,繼而謠諑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科溝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難村居之,後復遷至松林。益王死,其後復遷至杏林,歷明至清,均安居業農。清末至今,始稍有入學者。故無族譜。惟存皮卷軸一幀,上畫益王及宮官宮女多人,南關亦有其裔,訪者幼時常至其家賀年,曾一見之;此軸現存北雷村,不示人觀。族人散居於杏林、松林、避難村、莫火村、北雷村、柏廟村、南關者,約80餘戶。”趙家塬亦有王姓多戶。

(四)、小結:以上記載充分說明古同官之王益一代,卻是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和尚,益王避難時居住之地。具體地點因益王部下當時有5000多人,根據地名及傳說,大約在銅川漆水河流域的王益村及王家河流域的雷平川(今王家河、炭科溝村)及王家河兩邊的東西兩塬一帶。包括王益區王家河辦事處屬下的趙家塬、北雷、王家河村及松嶺村民小組;耀州區石柱鎮屬下的莫火村、避難村等。

二、傳說故事:

1、益王溝裡益王泉

"

益王與王益


作者:李曉信


關於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的歷史事實,史冊記載甚少,傳說故事在銅川版本甚多,益王又怎麼變成王益的呢?本人系同官(今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印臺區)人氏,耄耋之年、閒暇之時,欲將看到、聽到、查到、找到、知道的益王與王益的故事收集、整理、發表,供讀者參考。

益王與王益

王益區川口地區新貌照

一、史書記載:

1、據《同官縣誌》卷二建置沿革志。四、鄉鎮區劃(附關堡村裡沿革)載:“東王益村(按舊志載元宗室益王之後,入明以王為姓,居此村,故名。)”

2、據《同官縣誌》卷二十四古蹟古物志二、古城堡及傳說遺蹟記載:“王益村在縣南七裡。傳為元末益王隱避之地。”

3、據《同官縣誌》卷二十五氏族表記載:“杏林王姓為元末益王之後,益王逃至本縣西鄉杏林村,遂家焉。據其族耆老及民間相傳,益王初至縣南王益村隱居,繼而謠諑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科溝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難村居之,後復遷至松林。益王死,其後復遷至杏林,歷明至清,均安居業農。清末至今,始稍有入學者。故無族譜。惟存皮卷軸一幀,上畫益王及宮官宮女多人,南關亦有其裔,訪者幼時常至其家賀年,曾一見之;此軸現存北雷村,不示人觀。族人散居於杏林、松林、避難村、莫火村、北雷村、柏廟村、南關者,約80餘戶。”趙家塬亦有王姓多戶。

(四)、小結:以上記載充分說明古同官之王益一代,卻是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和尚,益王避難時居住之地。具體地點因益王部下當時有5000多人,根據地名及傳說,大約在銅川漆水河流域的王益村及王家河流域的雷平川(今王家河、炭科溝村)及王家河兩邊的東西兩塬一帶。包括王益區王家河辦事處屬下的趙家塬、北雷、王家河村及松嶺村民小組;耀州區石柱鎮屬下的莫火村、避難村等。

二、傳說故事:

1、益王溝裡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益王溝是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辦趙家塬村駝水坡及陳家坡之間的一道溝,溝底下有一口泉,亦名益王泉。相傳益王當年因謠言四起,被迫自王益村趁夜轉移至雷平川(即今趙家塬山坡下與炭科溝村銜接處)。初到此地,人乏馬困,飢渴難耐。但為了躲避追兵,只能躲在益王溝、棗園溝裡,看著溝前是川流不息的雷平河(即今王家河),但也不能去河裡去取水。情急之下,益王帶人親自尋找水源,一班人馬行至益王溝裡,發現一處溼潤之地,益王用刀柄一悼,竟然有一股清泉噴薄而出,益王大喜,驚呼“天不絕我也!”。於是,命令親兵撅出一泉,群呼“益王泉”也。從此,此地有了“益王泉”。

這益王泉水微波盪漾、清澈見底,不論旱澇,不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溪流如注,經流不息。益王泉水成了王家河的益王溝支流發源地。更重要的是此泉水質之好,當年深得益王喜愛。不論他住在何處,都要派人吆牲口到益王泉駝水飲用。千百年來,益王泉更深得周圍老百姓的喜愛。尤其是趙家塬人,上千年來,塬上無水,夏天靠雨水、窖水生活,過了雨季,即使寒冬臘月也要下了坡,到益王泉裡去駝水、擔水、抬水,祖祖輩輩都是飲用益王泉水長大的。

我們小時候,七八歲時就和弟弟曉林一起下到益王溝溝底,在益王泉裡抬水,到了十幾歲就開始先挑半挑子水,由於個子小,挑水時扁擔的鐵鉤太長,要把扁擔兩頭的鐵鏈鉤一頭向左一頭向右,在扁擔上纏繞一圈,以保證水桶離地而行。長大了,每天上學或下工後,一定要先下溝挑一擔水回來,才能吃晚飯。可見這泉水對於一家人是多麼的重要。久而久之,這道坡被老百姓約定俗成稱為“駝水坡”。

為什麼叫“駝水坡”不叫“擔水坡”呢?因為,益王的部下當年是有騾馬駝水的。記得生產隊時期,因為飼養室牲口用水量大,還是沿用駝水的方法。水桶是用木頭轂成的,個頭高低大致相當於水桶的兩倍,一隻桶能盛三到四桶水,馱一馱兩隻桶,相當於3到4擔水。一隻桶有上中下三隻鐵轂子,上部留有手把,兩隻桶中間用皮條或麻繩相連,固定在一個木架子上。裝好水後,兩人各執一桶,喊“起!”一人執牲口喊“掻!”牲口即後退至兩水桶架之間,兩人看到牲口鞍子,即鬆手將馱桶架子放入鞍子卡槽裡,即可上路。至今,到趙家塬打問“駝水坡”大人小孩都會指給你的。還有趙家塬坡下兩邊溝裡的河南人,王家河老礦部鐵路以東的家屬區住戶,也是幾代人都是在益王泉裡擔水吃的。上世紀70年代,銅川礦務局在趙家塬村辦起了農場,幫助塬上在王家河柳溝口河邊搞了引水上塬工程,塬上的圪堵村、趙家塬村才通上了自來水。但因益王泉水水質勝過了礦泉水。部分老人還是下到益王泉裡去擔水泡茶喝。連炭科溝村裡的老人,守著王家河水不用,也要過河到益王泉裡來擔水喝。這口泉過去每年趙家塬人都要搜峻一次,當地人叫“掏泉”。可惜的是近40年來,因塬上有了自來水,再也沒有及時掏泉,加之泉邊坡上泥土下滑,益王泉被埋。呼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即有識之士予以重視,開發此溝此泉,或將此處列入王家河地區建設規劃之中,塬上塬下、川道景區共同開發,定能收到可觀的奇效。

2、益王與雷平寺

古代稱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川道為雷平川。關於雷平川和雷平河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因雷平寺而得名。據《同官縣誌》記載,雷平川一名最早見於元代。元代在此設雷平舖。因此,雷平寺可能始建於宋代或之前。二是認為先有雷平川、雷平河,後有雷平寺。

"

益王與王益


作者:李曉信


關於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的歷史事實,史冊記載甚少,傳說故事在銅川版本甚多,益王又怎麼變成王益的呢?本人系同官(今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印臺區)人氏,耄耋之年、閒暇之時,欲將看到、聽到、查到、找到、知道的益王與王益的故事收集、整理、發表,供讀者參考。

益王與王益

王益區川口地區新貌照

一、史書記載:

1、據《同官縣誌》卷二建置沿革志。四、鄉鎮區劃(附關堡村裡沿革)載:“東王益村(按舊志載元宗室益王之後,入明以王為姓,居此村,故名。)”

2、據《同官縣誌》卷二十四古蹟古物志二、古城堡及傳說遺蹟記載:“王益村在縣南七裡。傳為元末益王隱避之地。”

3、據《同官縣誌》卷二十五氏族表記載:“杏林王姓為元末益王之後,益王逃至本縣西鄉杏林村,遂家焉。據其族耆老及民間相傳,益王初至縣南王益村隱居,繼而謠諑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科溝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難村居之,後復遷至松林。益王死,其後復遷至杏林,歷明至清,均安居業農。清末至今,始稍有入學者。故無族譜。惟存皮卷軸一幀,上畫益王及宮官宮女多人,南關亦有其裔,訪者幼時常至其家賀年,曾一見之;此軸現存北雷村,不示人觀。族人散居於杏林、松林、避難村、莫火村、北雷村、柏廟村、南關者,約80餘戶。”趙家塬亦有王姓多戶。

(四)、小結:以上記載充分說明古同官之王益一代,卻是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和尚,益王避難時居住之地。具體地點因益王部下當時有5000多人,根據地名及傳說,大約在銅川漆水河流域的王益村及王家河流域的雷平川(今王家河、炭科溝村)及王家河兩邊的東西兩塬一帶。包括王益區王家河辦事處屬下的趙家塬、北雷、王家河村及松嶺村民小組;耀州區石柱鎮屬下的莫火村、避難村等。

二、傳說故事:

1、益王溝裡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益王溝是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辦趙家塬村駝水坡及陳家坡之間的一道溝,溝底下有一口泉,亦名益王泉。相傳益王當年因謠言四起,被迫自王益村趁夜轉移至雷平川(即今趙家塬山坡下與炭科溝村銜接處)。初到此地,人乏馬困,飢渴難耐。但為了躲避追兵,只能躲在益王溝、棗園溝裡,看著溝前是川流不息的雷平河(即今王家河),但也不能去河裡去取水。情急之下,益王帶人親自尋找水源,一班人馬行至益王溝裡,發現一處溼潤之地,益王用刀柄一悼,竟然有一股清泉噴薄而出,益王大喜,驚呼“天不絕我也!”。於是,命令親兵撅出一泉,群呼“益王泉”也。從此,此地有了“益王泉”。

這益王泉水微波盪漾、清澈見底,不論旱澇,不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溪流如注,經流不息。益王泉水成了王家河的益王溝支流發源地。更重要的是此泉水質之好,當年深得益王喜愛。不論他住在何處,都要派人吆牲口到益王泉駝水飲用。千百年來,益王泉更深得周圍老百姓的喜愛。尤其是趙家塬人,上千年來,塬上無水,夏天靠雨水、窖水生活,過了雨季,即使寒冬臘月也要下了坡,到益王泉裡去駝水、擔水、抬水,祖祖輩輩都是飲用益王泉水長大的。

我們小時候,七八歲時就和弟弟曉林一起下到益王溝溝底,在益王泉裡抬水,到了十幾歲就開始先挑半挑子水,由於個子小,挑水時扁擔的鐵鉤太長,要把扁擔兩頭的鐵鏈鉤一頭向左一頭向右,在扁擔上纏繞一圈,以保證水桶離地而行。長大了,每天上學或下工後,一定要先下溝挑一擔水回來,才能吃晚飯。可見這泉水對於一家人是多麼的重要。久而久之,這道坡被老百姓約定俗成稱為“駝水坡”。

為什麼叫“駝水坡”不叫“擔水坡”呢?因為,益王的部下當年是有騾馬駝水的。記得生產隊時期,因為飼養室牲口用水量大,還是沿用駝水的方法。水桶是用木頭轂成的,個頭高低大致相當於水桶的兩倍,一隻桶能盛三到四桶水,馱一馱兩隻桶,相當於3到4擔水。一隻桶有上中下三隻鐵轂子,上部留有手把,兩隻桶中間用皮條或麻繩相連,固定在一個木架子上。裝好水後,兩人各執一桶,喊“起!”一人執牲口喊“掻!”牲口即後退至兩水桶架之間,兩人看到牲口鞍子,即鬆手將馱桶架子放入鞍子卡槽裡,即可上路。至今,到趙家塬打問“駝水坡”大人小孩都會指給你的。還有趙家塬坡下兩邊溝裡的河南人,王家河老礦部鐵路以東的家屬區住戶,也是幾代人都是在益王泉裡擔水吃的。上世紀70年代,銅川礦務局在趙家塬村辦起了農場,幫助塬上在王家河柳溝口河邊搞了引水上塬工程,塬上的圪堵村、趙家塬村才通上了自來水。但因益王泉水水質勝過了礦泉水。部分老人還是下到益王泉裡去擔水泡茶喝。連炭科溝村裡的老人,守著王家河水不用,也要過河到益王泉裡來擔水喝。這口泉過去每年趙家塬人都要搜峻一次,當地人叫“掏泉”。可惜的是近40年來,因塬上有了自來水,再也沒有及時掏泉,加之泉邊坡上泥土下滑,益王泉被埋。呼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即有識之士予以重視,開發此溝此泉,或將此處列入王家河地區建設規劃之中,塬上塬下、川道景區共同開發,定能收到可觀的奇效。

2、益王與雷平寺

古代稱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川道為雷平川。關於雷平川和雷平河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因雷平寺而得名。據《同官縣誌》記載,雷平川一名最早見於元代。元代在此設雷平舖。因此,雷平寺可能始建於宋代或之前。二是認為先有雷平川、雷平河,後有雷平寺。

益王與王益

今王益區王家河新貌(照片摘自網絡)

據《王益文苑》載:“傳說遠古時期,水神共工與人神顓頊爭奪帝位。共工戰敗後惱羞成怒,一頭撞向擎天的巨柱“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大火蔓延,洪水氾濫,人民流離失所。女媧十分焦急,她建起巨爐,冶煉五彩石,將其煉成補天的原料。幾日後,她端著煉好的五彩石,彌補蒼天,頓時將罅隙封住了大半。此時,一陣狂風從天邊撲面而來,吹散了她烏黑的秀髮,將她披在身上的綠色長絲帶吹落……這條有靈性的絲帶,在藍藍天空、渺渺白雲中隨風飄蕩。一天,她遠遠地望見渭北高原有一塊地方,群山環抱,森林茂密,綠草如茵,野花似錦,風光旖旎,猶如天堂。她的芳心被其牽引,縱身一躍,飄落在這片土地上。她沐浴著明媚陽光,呼吸百花的氣息,漸漸地,嫩綠色的身軀化作了一條清澈而靈動的小河。河水在山間蜿蜒徐行,穿花繞樹,跳澗越石,濺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歡快地流過田野溝壑,這條河,叫作絲帶河。她流進淼淼漆水,奔向渭河,又注入黃河,匯進浩瀚的大海。”這裡所說的絲帶河就是雷平河的前身。絲帶河為什麼改成了雷平河,大概就是有了雷平寺,川道也叫雷平川,河流改叫雷平河了。元代又設了雷平舖都集中在趙家塬村的棗園溝口、炭科溝村北1公里處。

"

益王與王益


作者:李曉信


關於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的歷史事實,史冊記載甚少,傳說故事在銅川版本甚多,益王又怎麼變成王益的呢?本人系同官(今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印臺區)人氏,耄耋之年、閒暇之時,欲將看到、聽到、查到、找到、知道的益王與王益的故事收集、整理、發表,供讀者參考。

益王與王益

王益區川口地區新貌照

一、史書記載:

1、據《同官縣誌》卷二建置沿革志。四、鄉鎮區劃(附關堡村裡沿革)載:“東王益村(按舊志載元宗室益王之後,入明以王為姓,居此村,故名。)”

2、據《同官縣誌》卷二十四古蹟古物志二、古城堡及傳說遺蹟記載:“王益村在縣南七裡。傳為元末益王隱避之地。”

3、據《同官縣誌》卷二十五氏族表記載:“杏林王姓為元末益王之後,益王逃至本縣西鄉杏林村,遂家焉。據其族耆老及民間相傳,益王初至縣南王益村隱居,繼而謠諑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科溝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難村居之,後復遷至松林。益王死,其後復遷至杏林,歷明至清,均安居業農。清末至今,始稍有入學者。故無族譜。惟存皮卷軸一幀,上畫益王及宮官宮女多人,南關亦有其裔,訪者幼時常至其家賀年,曾一見之;此軸現存北雷村,不示人觀。族人散居於杏林、松林、避難村、莫火村、北雷村、柏廟村、南關者,約80餘戶。”趙家塬亦有王姓多戶。

(四)、小結:以上記載充分說明古同官之王益一代,卻是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和尚,益王避難時居住之地。具體地點因益王部下當時有5000多人,根據地名及傳說,大約在銅川漆水河流域的王益村及王家河流域的雷平川(今王家河、炭科溝村)及王家河兩邊的東西兩塬一帶。包括王益區王家河辦事處屬下的趙家塬、北雷、王家河村及松嶺村民小組;耀州區石柱鎮屬下的莫火村、避難村等。

二、傳說故事:

1、益王溝裡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益王溝是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辦趙家塬村駝水坡及陳家坡之間的一道溝,溝底下有一口泉,亦名益王泉。相傳益王當年因謠言四起,被迫自王益村趁夜轉移至雷平川(即今趙家塬山坡下與炭科溝村銜接處)。初到此地,人乏馬困,飢渴難耐。但為了躲避追兵,只能躲在益王溝、棗園溝裡,看著溝前是川流不息的雷平河(即今王家河),但也不能去河裡去取水。情急之下,益王帶人親自尋找水源,一班人馬行至益王溝裡,發現一處溼潤之地,益王用刀柄一悼,竟然有一股清泉噴薄而出,益王大喜,驚呼“天不絕我也!”。於是,命令親兵撅出一泉,群呼“益王泉”也。從此,此地有了“益王泉”。

這益王泉水微波盪漾、清澈見底,不論旱澇,不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溪流如注,經流不息。益王泉水成了王家河的益王溝支流發源地。更重要的是此泉水質之好,當年深得益王喜愛。不論他住在何處,都要派人吆牲口到益王泉駝水飲用。千百年來,益王泉更深得周圍老百姓的喜愛。尤其是趙家塬人,上千年來,塬上無水,夏天靠雨水、窖水生活,過了雨季,即使寒冬臘月也要下了坡,到益王泉裡去駝水、擔水、抬水,祖祖輩輩都是飲用益王泉水長大的。

我們小時候,七八歲時就和弟弟曉林一起下到益王溝溝底,在益王泉裡抬水,到了十幾歲就開始先挑半挑子水,由於個子小,挑水時扁擔的鐵鉤太長,要把扁擔兩頭的鐵鏈鉤一頭向左一頭向右,在扁擔上纏繞一圈,以保證水桶離地而行。長大了,每天上學或下工後,一定要先下溝挑一擔水回來,才能吃晚飯。可見這泉水對於一家人是多麼的重要。久而久之,這道坡被老百姓約定俗成稱為“駝水坡”。

為什麼叫“駝水坡”不叫“擔水坡”呢?因為,益王的部下當年是有騾馬駝水的。記得生產隊時期,因為飼養室牲口用水量大,還是沿用駝水的方法。水桶是用木頭轂成的,個頭高低大致相當於水桶的兩倍,一隻桶能盛三到四桶水,馱一馱兩隻桶,相當於3到4擔水。一隻桶有上中下三隻鐵轂子,上部留有手把,兩隻桶中間用皮條或麻繩相連,固定在一個木架子上。裝好水後,兩人各執一桶,喊“起!”一人執牲口喊“掻!”牲口即後退至兩水桶架之間,兩人看到牲口鞍子,即鬆手將馱桶架子放入鞍子卡槽裡,即可上路。至今,到趙家塬打問“駝水坡”大人小孩都會指給你的。還有趙家塬坡下兩邊溝裡的河南人,王家河老礦部鐵路以東的家屬區住戶,也是幾代人都是在益王泉裡擔水吃的。上世紀70年代,銅川礦務局在趙家塬村辦起了農場,幫助塬上在王家河柳溝口河邊搞了引水上塬工程,塬上的圪堵村、趙家塬村才通上了自來水。但因益王泉水水質勝過了礦泉水。部分老人還是下到益王泉裡去擔水泡茶喝。連炭科溝村裡的老人,守著王家河水不用,也要過河到益王泉裡來擔水喝。這口泉過去每年趙家塬人都要搜峻一次,當地人叫“掏泉”。可惜的是近40年來,因塬上有了自來水,再也沒有及時掏泉,加之泉邊坡上泥土下滑,益王泉被埋。呼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即有識之士予以重視,開發此溝此泉,或將此處列入王家河地區建設規劃之中,塬上塬下、川道景區共同開發,定能收到可觀的奇效。

2、益王與雷平寺

古代稱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川道為雷平川。關於雷平川和雷平河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因雷平寺而得名。據《同官縣誌》記載,雷平川一名最早見於元代。元代在此設雷平舖。因此,雷平寺可能始建於宋代或之前。二是認為先有雷平川、雷平河,後有雷平寺。

益王與王益

今王益區王家河新貌(照片摘自網絡)

據《王益文苑》載:“傳說遠古時期,水神共工與人神顓頊爭奪帝位。共工戰敗後惱羞成怒,一頭撞向擎天的巨柱“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大火蔓延,洪水氾濫,人民流離失所。女媧十分焦急,她建起巨爐,冶煉五彩石,將其煉成補天的原料。幾日後,她端著煉好的五彩石,彌補蒼天,頓時將罅隙封住了大半。此時,一陣狂風從天邊撲面而來,吹散了她烏黑的秀髮,將她披在身上的綠色長絲帶吹落……這條有靈性的絲帶,在藍藍天空、渺渺白雲中隨風飄蕩。一天,她遠遠地望見渭北高原有一塊地方,群山環抱,森林茂密,綠草如茵,野花似錦,風光旖旎,猶如天堂。她的芳心被其牽引,縱身一躍,飄落在這片土地上。她沐浴著明媚陽光,呼吸百花的氣息,漸漸地,嫩綠色的身軀化作了一條清澈而靈動的小河。河水在山間蜿蜒徐行,穿花繞樹,跳澗越石,濺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歡快地流過田野溝壑,這條河,叫作絲帶河。她流進淼淼漆水,奔向渭河,又注入黃河,匯進浩瀚的大海。”這裡所說的絲帶河就是雷平河的前身。絲帶河為什麼改成了雷平河,大概就是有了雷平寺,川道也叫雷平川,河流改叫雷平河了。元代又設了雷平舖都集中在趙家塬村的棗園溝口、炭科溝村北1公里處。

益王與王益

整修一新的雷平寺(李曉信攝影)

關於剷除雷平寺惡僧之事,有兩種說法:一是天雷擊之說;二是益王除惡說。相傳雷平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據《 同官縣誌》記載: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20年)曾重修。據當地老人回憶,上世紀20年代,寺院還很完整,而且規模較大。主體建築皆為用原石、青磚和黃土築成的窯洞。洞頂加硬山式屋頂,覆以瓦。門坎甚高,四大天王的塑像獰猙可畏。今寺院已蕩然無存,僅存遺址。民間有一個傳說:此寺本名不叫雷平寺,但其舊名已經失傳。寺內和尚眾多,大部分是不務正業、不守戒律的酒色之徒。他們暗設圈套,將年輕貌美的女香客騙進暗室,囚禁起來糟蹋。久而久之,他們的獸行激怒了“老天爺”,一陣炸雷將寺院擊毀,夷為平地。僧人們也被擊斃。寺院遺址附近的斷崖上,暴露著累累白骨,民眾認為這就是惡僧的遺骨。寺院重建時,為告誡後人不要重蹈覆轍,改名為雷平寺。雷平寺舊址白骨所在地其實是原始社會的一處公共墓地,其周圍,可以揀到類似於從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的殘片,是一處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大約有6000年,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炭窠溝遺址的組成部分。

另一種說法是住在王家河松嶺村的益王聽說了惡僧的惡行之後,義憤填膺、怒不可竭,隻身一人深入寺中,殺了惡僧,為民除了一群害人精,自己當了大和尚,主持寺中之事。從此,雷平寺居士、香客雲集,香火更旺。

有網民寫信給銅川市市長李智遠先生,建議在“市政府的牽頭下,集思廣議,制訂整體規劃,引入民間資金,以雷平寺為中心的景點,肯定會成為銅川發展的一個亮點,一個特色。”銅川市王益區政府的回覆稱“雷坪寺是王益區一處清代建築,始建不詳,今存正殿、過廳、戲樓。由於年久失修,為了加強對雷坪寺的保護,王益區於2015年底實施了《雷坪寺搶險加固工程》,對雷坪寺文物本體進行搶救性保護,安排3名專職文保員,加強雷坪寺文物安全管理。

目前,王益區已編制了王家河遺址保護規劃(含雷坪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推進以雷坪寺為中心的景區建設。”

現在,隨著市、區、辦,各級政府規劃和大力推進了山水王家河景區的開發建設工作,雷平寺已被列入以其為中心的景區建設規劃。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全面修繕一新的雷平寺,必將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三、益王行跡與地名傳說探究。

元末明初,益王及其部下撤至王益村,後因故趁夜撤至雷平川,即趙家塬村山腳下的益王溝、棗園溝與今炭科溝村的銜接處,為找引水水源在趙家塬村的益王溝發現了“益王泉”。


"

益王與王益


作者:李曉信


關於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的歷史事實,史冊記載甚少,傳說故事在銅川版本甚多,益王又怎麼變成王益的呢?本人系同官(今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印臺區)人氏,耄耋之年、閒暇之時,欲將看到、聽到、查到、找到、知道的益王與王益的故事收集、整理、發表,供讀者參考。

益王與王益

王益區川口地區新貌照

一、史書記載:

1、據《同官縣誌》卷二建置沿革志。四、鄉鎮區劃(附關堡村裡沿革)載:“東王益村(按舊志載元宗室益王之後,入明以王為姓,居此村,故名。)”

2、據《同官縣誌》卷二十四古蹟古物志二、古城堡及傳說遺蹟記載:“王益村在縣南七裡。傳為元末益王隱避之地。”

3、據《同官縣誌》卷二十五氏族表記載:“杏林王姓為元末益王之後,益王逃至本縣西鄉杏林村,遂家焉。據其族耆老及民間相傳,益王初至縣南王益村隱居,繼而謠諑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科溝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難村居之,後復遷至松林。益王死,其後復遷至杏林,歷明至清,均安居業農。清末至今,始稍有入學者。故無族譜。惟存皮卷軸一幀,上畫益王及宮官宮女多人,南關亦有其裔,訪者幼時常至其家賀年,曾一見之;此軸現存北雷村,不示人觀。族人散居於杏林、松林、避難村、莫火村、北雷村、柏廟村、南關者,約80餘戶。”趙家塬亦有王姓多戶。

(四)、小結:以上記載充分說明古同官之王益一代,卻是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和尚,益王避難時居住之地。具體地點因益王部下當時有5000多人,根據地名及傳說,大約在銅川漆水河流域的王益村及王家河流域的雷平川(今王家河、炭科溝村)及王家河兩邊的東西兩塬一帶。包括王益區王家河辦事處屬下的趙家塬、北雷、王家河村及松嶺村民小組;耀州區石柱鎮屬下的莫火村、避難村等。

二、傳說故事:

1、益王溝裡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益王溝是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辦趙家塬村駝水坡及陳家坡之間的一道溝,溝底下有一口泉,亦名益王泉。相傳益王當年因謠言四起,被迫自王益村趁夜轉移至雷平川(即今趙家塬山坡下與炭科溝村銜接處)。初到此地,人乏馬困,飢渴難耐。但為了躲避追兵,只能躲在益王溝、棗園溝裡,看著溝前是川流不息的雷平河(即今王家河),但也不能去河裡去取水。情急之下,益王帶人親自尋找水源,一班人馬行至益王溝裡,發現一處溼潤之地,益王用刀柄一悼,竟然有一股清泉噴薄而出,益王大喜,驚呼“天不絕我也!”。於是,命令親兵撅出一泉,群呼“益王泉”也。從此,此地有了“益王泉”。

這益王泉水微波盪漾、清澈見底,不論旱澇,不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溪流如注,經流不息。益王泉水成了王家河的益王溝支流發源地。更重要的是此泉水質之好,當年深得益王喜愛。不論他住在何處,都要派人吆牲口到益王泉駝水飲用。千百年來,益王泉更深得周圍老百姓的喜愛。尤其是趙家塬人,上千年來,塬上無水,夏天靠雨水、窖水生活,過了雨季,即使寒冬臘月也要下了坡,到益王泉裡去駝水、擔水、抬水,祖祖輩輩都是飲用益王泉水長大的。

我們小時候,七八歲時就和弟弟曉林一起下到益王溝溝底,在益王泉裡抬水,到了十幾歲就開始先挑半挑子水,由於個子小,挑水時扁擔的鐵鉤太長,要把扁擔兩頭的鐵鏈鉤一頭向左一頭向右,在扁擔上纏繞一圈,以保證水桶離地而行。長大了,每天上學或下工後,一定要先下溝挑一擔水回來,才能吃晚飯。可見這泉水對於一家人是多麼的重要。久而久之,這道坡被老百姓約定俗成稱為“駝水坡”。

為什麼叫“駝水坡”不叫“擔水坡”呢?因為,益王的部下當年是有騾馬駝水的。記得生產隊時期,因為飼養室牲口用水量大,還是沿用駝水的方法。水桶是用木頭轂成的,個頭高低大致相當於水桶的兩倍,一隻桶能盛三到四桶水,馱一馱兩隻桶,相當於3到4擔水。一隻桶有上中下三隻鐵轂子,上部留有手把,兩隻桶中間用皮條或麻繩相連,固定在一個木架子上。裝好水後,兩人各執一桶,喊“起!”一人執牲口喊“掻!”牲口即後退至兩水桶架之間,兩人看到牲口鞍子,即鬆手將馱桶架子放入鞍子卡槽裡,即可上路。至今,到趙家塬打問“駝水坡”大人小孩都會指給你的。還有趙家塬坡下兩邊溝裡的河南人,王家河老礦部鐵路以東的家屬區住戶,也是幾代人都是在益王泉裡擔水吃的。上世紀70年代,銅川礦務局在趙家塬村辦起了農場,幫助塬上在王家河柳溝口河邊搞了引水上塬工程,塬上的圪堵村、趙家塬村才通上了自來水。但因益王泉水水質勝過了礦泉水。部分老人還是下到益王泉裡去擔水泡茶喝。連炭科溝村裡的老人,守著王家河水不用,也要過河到益王泉裡來擔水喝。這口泉過去每年趙家塬人都要搜峻一次,當地人叫“掏泉”。可惜的是近40年來,因塬上有了自來水,再也沒有及時掏泉,加之泉邊坡上泥土下滑,益王泉被埋。呼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即有識之士予以重視,開發此溝此泉,或將此處列入王家河地區建設規劃之中,塬上塬下、川道景區共同開發,定能收到可觀的奇效。

2、益王與雷平寺

古代稱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川道為雷平川。關於雷平川和雷平河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因雷平寺而得名。據《同官縣誌》記載,雷平川一名最早見於元代。元代在此設雷平舖。因此,雷平寺可能始建於宋代或之前。二是認為先有雷平川、雷平河,後有雷平寺。

益王與王益

今王益區王家河新貌(照片摘自網絡)

據《王益文苑》載:“傳說遠古時期,水神共工與人神顓頊爭奪帝位。共工戰敗後惱羞成怒,一頭撞向擎天的巨柱“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大火蔓延,洪水氾濫,人民流離失所。女媧十分焦急,她建起巨爐,冶煉五彩石,將其煉成補天的原料。幾日後,她端著煉好的五彩石,彌補蒼天,頓時將罅隙封住了大半。此時,一陣狂風從天邊撲面而來,吹散了她烏黑的秀髮,將她披在身上的綠色長絲帶吹落……這條有靈性的絲帶,在藍藍天空、渺渺白雲中隨風飄蕩。一天,她遠遠地望見渭北高原有一塊地方,群山環抱,森林茂密,綠草如茵,野花似錦,風光旖旎,猶如天堂。她的芳心被其牽引,縱身一躍,飄落在這片土地上。她沐浴著明媚陽光,呼吸百花的氣息,漸漸地,嫩綠色的身軀化作了一條清澈而靈動的小河。河水在山間蜿蜒徐行,穿花繞樹,跳澗越石,濺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歡快地流過田野溝壑,這條河,叫作絲帶河。她流進淼淼漆水,奔向渭河,又注入黃河,匯進浩瀚的大海。”這裡所說的絲帶河就是雷平河的前身。絲帶河為什麼改成了雷平河,大概就是有了雷平寺,川道也叫雷平川,河流改叫雷平河了。元代又設了雷平舖都集中在趙家塬村的棗園溝口、炭科溝村北1公里處。

益王與王益

整修一新的雷平寺(李曉信攝影)

關於剷除雷平寺惡僧之事,有兩種說法:一是天雷擊之說;二是益王除惡說。相傳雷平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據《 同官縣誌》記載: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20年)曾重修。據當地老人回憶,上世紀20年代,寺院還很完整,而且規模較大。主體建築皆為用原石、青磚和黃土築成的窯洞。洞頂加硬山式屋頂,覆以瓦。門坎甚高,四大天王的塑像獰猙可畏。今寺院已蕩然無存,僅存遺址。民間有一個傳說:此寺本名不叫雷平寺,但其舊名已經失傳。寺內和尚眾多,大部分是不務正業、不守戒律的酒色之徒。他們暗設圈套,將年輕貌美的女香客騙進暗室,囚禁起來糟蹋。久而久之,他們的獸行激怒了“老天爺”,一陣炸雷將寺院擊毀,夷為平地。僧人們也被擊斃。寺院遺址附近的斷崖上,暴露著累累白骨,民眾認為這就是惡僧的遺骨。寺院重建時,為告誡後人不要重蹈覆轍,改名為雷平寺。雷平寺舊址白骨所在地其實是原始社會的一處公共墓地,其周圍,可以揀到類似於從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的殘片,是一處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大約有6000年,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炭窠溝遺址的組成部分。

另一種說法是住在王家河松嶺村的益王聽說了惡僧的惡行之後,義憤填膺、怒不可竭,隻身一人深入寺中,殺了惡僧,為民除了一群害人精,自己當了大和尚,主持寺中之事。從此,雷平寺居士、香客雲集,香火更旺。

有網民寫信給銅川市市長李智遠先生,建議在“市政府的牽頭下,集思廣議,制訂整體規劃,引入民間資金,以雷平寺為中心的景點,肯定會成為銅川發展的一個亮點,一個特色。”銅川市王益區政府的回覆稱“雷坪寺是王益區一處清代建築,始建不詳,今存正殿、過廳、戲樓。由於年久失修,為了加強對雷坪寺的保護,王益區於2015年底實施了《雷坪寺搶險加固工程》,對雷坪寺文物本體進行搶救性保護,安排3名專職文保員,加強雷坪寺文物安全管理。

目前,王益區已編制了王家河遺址保護規劃(含雷坪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推進以雷坪寺為中心的景區建設。”

現在,隨著市、區、辦,各級政府規劃和大力推進了山水王家河景區的開發建設工作,雷平寺已被列入以其為中心的景區建設規劃。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全面修繕一新的雷平寺,必將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三、益王行跡與地名傳說探究。

元末明初,益王及其部下撤至王益村,後因故趁夜撤至雷平川,即趙家塬村山腳下的益王溝、棗園溝與今炭科溝村的銜接處,為找引水水源在趙家塬村的益王溝發現了“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自莫火村遠望對面趙家塬村的益王溝,駝水坡的小路清晰可見。(李曉信攝影)

又傳,益王因乞火到了西塬的莫火村,乞火未得,因名莫火村或磨活村。筆者認為此為誤傳。如益王真到了此村,乞火造飯,在沒有火源的情況下,應該是按古人的做法,磨擦生火。因此,莫火村的原始村名應該是磨火村無疑。後為莫火村是誤寫或簡寫所致。再說,如乞火不得,益王之後怎麼能在此村生活到現在呢?為了弄請事實、撰寫此文,筆者冒著酷暑,自西安驅車百里,造訪了該村的黨支部書記王說理先生。

據王說理支書介紹:“莫火村原名曾是’羅禾村’。歷史上曾是火雷鎮的鎮公所所在地。後來的名字我認為應為‘磨合村’。”他的這一觀點與我的看法有點接近。據他介紹,莫火村全村1200多人,近千人都是姓王的。可見,益王之後在該村歷經幾百年,若干代的發展壯大,已經成了一個下轄8個自然村的大的、具有現代文明氣息的水果之鄉了。車行在10裡的村道上,到處都是果樹。枝頭掛滿了蘋果、核桃、梨、桃、櫻桃。看來莫火村今年秋季一定是一個碩果累累的豐收年了。

這次造訪,一個意外的發現是王支書說,莫火村裡原來有一個八稜石柱,每個稜面上都刻有文字。估計有對村名、鎮名或益王的記載。“文革”時期,有村民想把八稜石柱打磨成圓形,當碌蠹,碾場用。結果沒有成圓,反而被敲碎扔掉了。實屬一大憾事。想到“文革”中附近趙家塬村的壁樓、古樹、古廟,耀州區中呂村的傅玄墓碑及石刻被毀。當時全國有多少文物被毀?近看是村鎮的損失,遠看是國家和民族的損失。是千秋萬代的一大遺憾。

再說炭科溝村。有資料介紹說:“今王家河鄉政府駐地西山腳下的炭窠溝村,因當地有眾多民辦炭窠(小煤窯)而得名。清代以來,當地居民在此地用土法打豎井開採煤炭。1935年,此地設立民益煤炭公司,有豎井兩孔,------。煤窯產煤量不大,多銷外地。現已關閉,僅留礦井遺址。查考《同官縣誌》,明末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I765年)縣轄村中,不見有其名。炭窠溝村是清末到民國初才形成的。①”應該補充說明的是,炭科溝村建立初期以至民國時期,都歸趙家塬村管轄。該村當時只是一個小自然村。所以縣誌無記載。


"

益王與王益


作者:李曉信


關於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的歷史事實,史冊記載甚少,傳說故事在銅川版本甚多,益王又怎麼變成王益的呢?本人系同官(今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印臺區)人氏,耄耋之年、閒暇之時,欲將看到、聽到、查到、找到、知道的益王與王益的故事收集、整理、發表,供讀者參考。

益王與王益

王益區川口地區新貌照

一、史書記載:

1、據《同官縣誌》卷二建置沿革志。四、鄉鎮區劃(附關堡村裡沿革)載:“東王益村(按舊志載元宗室益王之後,入明以王為姓,居此村,故名。)”

2、據《同官縣誌》卷二十四古蹟古物志二、古城堡及傳說遺蹟記載:“王益村在縣南七裡。傳為元末益王隱避之地。”

3、據《同官縣誌》卷二十五氏族表記載:“杏林王姓為元末益王之後,益王逃至本縣西鄉杏林村,遂家焉。據其族耆老及民間相傳,益王初至縣南王益村隱居,繼而謠諑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科溝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難村居之,後復遷至松林。益王死,其後復遷至杏林,歷明至清,均安居業農。清末至今,始稍有入學者。故無族譜。惟存皮卷軸一幀,上畫益王及宮官宮女多人,南關亦有其裔,訪者幼時常至其家賀年,曾一見之;此軸現存北雷村,不示人觀。族人散居於杏林、松林、避難村、莫火村、北雷村、柏廟村、南關者,約80餘戶。”趙家塬亦有王姓多戶。

(四)、小結:以上記載充分說明古同官之王益一代,卻是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和尚,益王避難時居住之地。具體地點因益王部下當時有5000多人,根據地名及傳說,大約在銅川漆水河流域的王益村及王家河流域的雷平川(今王家河、炭科溝村)及王家河兩邊的東西兩塬一帶。包括王益區王家河辦事處屬下的趙家塬、北雷、王家河村及松嶺村民小組;耀州區石柱鎮屬下的莫火村、避難村等。

二、傳說故事:

1、益王溝裡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益王溝是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辦趙家塬村駝水坡及陳家坡之間的一道溝,溝底下有一口泉,亦名益王泉。相傳益王當年因謠言四起,被迫自王益村趁夜轉移至雷平川(即今趙家塬山坡下與炭科溝村銜接處)。初到此地,人乏馬困,飢渴難耐。但為了躲避追兵,只能躲在益王溝、棗園溝裡,看著溝前是川流不息的雷平河(即今王家河),但也不能去河裡去取水。情急之下,益王帶人親自尋找水源,一班人馬行至益王溝裡,發現一處溼潤之地,益王用刀柄一悼,竟然有一股清泉噴薄而出,益王大喜,驚呼“天不絕我也!”。於是,命令親兵撅出一泉,群呼“益王泉”也。從此,此地有了“益王泉”。

這益王泉水微波盪漾、清澈見底,不論旱澇,不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溪流如注,經流不息。益王泉水成了王家河的益王溝支流發源地。更重要的是此泉水質之好,當年深得益王喜愛。不論他住在何處,都要派人吆牲口到益王泉駝水飲用。千百年來,益王泉更深得周圍老百姓的喜愛。尤其是趙家塬人,上千年來,塬上無水,夏天靠雨水、窖水生活,過了雨季,即使寒冬臘月也要下了坡,到益王泉裡去駝水、擔水、抬水,祖祖輩輩都是飲用益王泉水長大的。

我們小時候,七八歲時就和弟弟曉林一起下到益王溝溝底,在益王泉裡抬水,到了十幾歲就開始先挑半挑子水,由於個子小,挑水時扁擔的鐵鉤太長,要把扁擔兩頭的鐵鏈鉤一頭向左一頭向右,在扁擔上纏繞一圈,以保證水桶離地而行。長大了,每天上學或下工後,一定要先下溝挑一擔水回來,才能吃晚飯。可見這泉水對於一家人是多麼的重要。久而久之,這道坡被老百姓約定俗成稱為“駝水坡”。

為什麼叫“駝水坡”不叫“擔水坡”呢?因為,益王的部下當年是有騾馬駝水的。記得生產隊時期,因為飼養室牲口用水量大,還是沿用駝水的方法。水桶是用木頭轂成的,個頭高低大致相當於水桶的兩倍,一隻桶能盛三到四桶水,馱一馱兩隻桶,相當於3到4擔水。一隻桶有上中下三隻鐵轂子,上部留有手把,兩隻桶中間用皮條或麻繩相連,固定在一個木架子上。裝好水後,兩人各執一桶,喊“起!”一人執牲口喊“掻!”牲口即後退至兩水桶架之間,兩人看到牲口鞍子,即鬆手將馱桶架子放入鞍子卡槽裡,即可上路。至今,到趙家塬打問“駝水坡”大人小孩都會指給你的。還有趙家塬坡下兩邊溝裡的河南人,王家河老礦部鐵路以東的家屬區住戶,也是幾代人都是在益王泉裡擔水吃的。上世紀70年代,銅川礦務局在趙家塬村辦起了農場,幫助塬上在王家河柳溝口河邊搞了引水上塬工程,塬上的圪堵村、趙家塬村才通上了自來水。但因益王泉水水質勝過了礦泉水。部分老人還是下到益王泉裡去擔水泡茶喝。連炭科溝村裡的老人,守著王家河水不用,也要過河到益王泉裡來擔水喝。這口泉過去每年趙家塬人都要搜峻一次,當地人叫“掏泉”。可惜的是近40年來,因塬上有了自來水,再也沒有及時掏泉,加之泉邊坡上泥土下滑,益王泉被埋。呼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即有識之士予以重視,開發此溝此泉,或將此處列入王家河地區建設規劃之中,塬上塬下、川道景區共同開發,定能收到可觀的奇效。

2、益王與雷平寺

古代稱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川道為雷平川。關於雷平川和雷平河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因雷平寺而得名。據《同官縣誌》記載,雷平川一名最早見於元代。元代在此設雷平舖。因此,雷平寺可能始建於宋代或之前。二是認為先有雷平川、雷平河,後有雷平寺。

益王與王益

今王益區王家河新貌(照片摘自網絡)

據《王益文苑》載:“傳說遠古時期,水神共工與人神顓頊爭奪帝位。共工戰敗後惱羞成怒,一頭撞向擎天的巨柱“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大火蔓延,洪水氾濫,人民流離失所。女媧十分焦急,她建起巨爐,冶煉五彩石,將其煉成補天的原料。幾日後,她端著煉好的五彩石,彌補蒼天,頓時將罅隙封住了大半。此時,一陣狂風從天邊撲面而來,吹散了她烏黑的秀髮,將她披在身上的綠色長絲帶吹落……這條有靈性的絲帶,在藍藍天空、渺渺白雲中隨風飄蕩。一天,她遠遠地望見渭北高原有一塊地方,群山環抱,森林茂密,綠草如茵,野花似錦,風光旖旎,猶如天堂。她的芳心被其牽引,縱身一躍,飄落在這片土地上。她沐浴著明媚陽光,呼吸百花的氣息,漸漸地,嫩綠色的身軀化作了一條清澈而靈動的小河。河水在山間蜿蜒徐行,穿花繞樹,跳澗越石,濺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歡快地流過田野溝壑,這條河,叫作絲帶河。她流進淼淼漆水,奔向渭河,又注入黃河,匯進浩瀚的大海。”這裡所說的絲帶河就是雷平河的前身。絲帶河為什麼改成了雷平河,大概就是有了雷平寺,川道也叫雷平川,河流改叫雷平河了。元代又設了雷平舖都集中在趙家塬村的棗園溝口、炭科溝村北1公里處。

益王與王益

整修一新的雷平寺(李曉信攝影)

關於剷除雷平寺惡僧之事,有兩種說法:一是天雷擊之說;二是益王除惡說。相傳雷平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據《 同官縣誌》記載: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20年)曾重修。據當地老人回憶,上世紀20年代,寺院還很完整,而且規模較大。主體建築皆為用原石、青磚和黃土築成的窯洞。洞頂加硬山式屋頂,覆以瓦。門坎甚高,四大天王的塑像獰猙可畏。今寺院已蕩然無存,僅存遺址。民間有一個傳說:此寺本名不叫雷平寺,但其舊名已經失傳。寺內和尚眾多,大部分是不務正業、不守戒律的酒色之徒。他們暗設圈套,將年輕貌美的女香客騙進暗室,囚禁起來糟蹋。久而久之,他們的獸行激怒了“老天爺”,一陣炸雷將寺院擊毀,夷為平地。僧人們也被擊斃。寺院遺址附近的斷崖上,暴露著累累白骨,民眾認為這就是惡僧的遺骨。寺院重建時,為告誡後人不要重蹈覆轍,改名為雷平寺。雷平寺舊址白骨所在地其實是原始社會的一處公共墓地,其周圍,可以揀到類似於從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的殘片,是一處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大約有6000年,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炭窠溝遺址的組成部分。

另一種說法是住在王家河松嶺村的益王聽說了惡僧的惡行之後,義憤填膺、怒不可竭,隻身一人深入寺中,殺了惡僧,為民除了一群害人精,自己當了大和尚,主持寺中之事。從此,雷平寺居士、香客雲集,香火更旺。

有網民寫信給銅川市市長李智遠先生,建議在“市政府的牽頭下,集思廣議,制訂整體規劃,引入民間資金,以雷平寺為中心的景點,肯定會成為銅川發展的一個亮點,一個特色。”銅川市王益區政府的回覆稱“雷坪寺是王益區一處清代建築,始建不詳,今存正殿、過廳、戲樓。由於年久失修,為了加強對雷坪寺的保護,王益區於2015年底實施了《雷坪寺搶險加固工程》,對雷坪寺文物本體進行搶救性保護,安排3名專職文保員,加強雷坪寺文物安全管理。

目前,王益區已編制了王家河遺址保護規劃(含雷坪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推進以雷坪寺為中心的景區建設。”

現在,隨著市、區、辦,各級政府規劃和大力推進了山水王家河景區的開發建設工作,雷平寺已被列入以其為中心的景區建設規劃。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全面修繕一新的雷平寺,必將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三、益王行跡與地名傳說探究。

元末明初,益王及其部下撤至王益村,後因故趁夜撤至雷平川,即趙家塬村山腳下的益王溝、棗園溝與今炭科溝村的銜接處,為找引水水源在趙家塬村的益王溝發現了“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自莫火村遠望對面趙家塬村的益王溝,駝水坡的小路清晰可見。(李曉信攝影)

又傳,益王因乞火到了西塬的莫火村,乞火未得,因名莫火村或磨活村。筆者認為此為誤傳。如益王真到了此村,乞火造飯,在沒有火源的情況下,應該是按古人的做法,磨擦生火。因此,莫火村的原始村名應該是磨火村無疑。後為莫火村是誤寫或簡寫所致。再說,如乞火不得,益王之後怎麼能在此村生活到現在呢?為了弄請事實、撰寫此文,筆者冒著酷暑,自西安驅車百里,造訪了該村的黨支部書記王說理先生。

據王說理支書介紹:“莫火村原名曾是’羅禾村’。歷史上曾是火雷鎮的鎮公所所在地。後來的名字我認為應為‘磨合村’。”他的這一觀點與我的看法有點接近。據他介紹,莫火村全村1200多人,近千人都是姓王的。可見,益王之後在該村歷經幾百年,若干代的發展壯大,已經成了一個下轄8個自然村的大的、具有現代文明氣息的水果之鄉了。車行在10裡的村道上,到處都是果樹。枝頭掛滿了蘋果、核桃、梨、桃、櫻桃。看來莫火村今年秋季一定是一個碩果累累的豐收年了。

這次造訪,一個意外的發現是王支書說,莫火村裡原來有一個八稜石柱,每個稜面上都刻有文字。估計有對村名、鎮名或益王的記載。“文革”時期,有村民想把八稜石柱打磨成圓形,當碌蠹,碾場用。結果沒有成圓,反而被敲碎扔掉了。實屬一大憾事。想到“文革”中附近趙家塬村的壁樓、古樹、古廟,耀州區中呂村的傅玄墓碑及石刻被毀。當時全國有多少文物被毀?近看是村鎮的損失,遠看是國家和民族的損失。是千秋萬代的一大遺憾。

再說炭科溝村。有資料介紹說:“今王家河鄉政府駐地西山腳下的炭窠溝村,因當地有眾多民辦炭窠(小煤窯)而得名。清代以來,當地居民在此地用土法打豎井開採煤炭。1935年,此地設立民益煤炭公司,有豎井兩孔,------。煤窯產煤量不大,多銷外地。現已關閉,僅留礦井遺址。查考《同官縣誌》,明末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I765年)縣轄村中,不見有其名。炭窠溝村是清末到民國初才形成的。①”應該補充說明的是,炭科溝村建立初期以至民國時期,都歸趙家塬村管轄。該村當時只是一個小自然村。所以縣誌無記載。


益王與王益

原避難村現改名為新興村(李曉信攝影)

傳說益王避難在避難村。(即今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新興村)有資料介紹:“據清代《同官縣誌》載:宋元換代之際,天下大亂,軍匪紛雜,忽元兵至,忽宋兵來,交錯往復,數月不寧。宋朝規定,地方保甲組織必須掛牌,上書其戶數和頭領姓名。元朝也規定,歸降者必須宣敕於牌面。許多村莊因難於應付而慘遭屠殺。路上單個行人遇到亂兵,也象豬羊一樣,不問青紅皁白就被殺死。這個村的保甲頭領獨出心裁,將一牌兩面分別寫上“宋”、“元”,宋兵來了,掛出“宋”牌;元兵至,則翻過來。村人因此而免遭於難。其他村莊的人,見這個村平安無事,便紛紛來此避難。後來,這個村便叫做避難村了。銅川民間傳說,因唐王李世民曾在此避難:元末益王曾避難於此村而得名。也算一說吧。

烈日當午之時,我驅車到了避難村。看到這個村子紅旗招展、氣象一新,又是“民主法治示範村”,見到村民問路,都是有問必答,介紹詳細,村醫小夥操心松樹上掉下含油的液體,髒了汽車,建議我挪車另停別處。見了銅川市史志辦派駐村裡的第一書記張希文先生。張書記知道來意後,馬上打電話聯繫知情人士。這位村裡的秀才雖然人在外地,豪不猶豫的把自己整理的資料馬上傳了過來。這一切使我感到這個村子領導強、民風淳,能成大事。

據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臺灣著名作家、學者柏楊編寫的《中國歷史年表》一書608頁記載,元至正24年(1364年)元右丞相搠思監等人共誣大同總兵官孛羅鐵木爾謀反,削其官、遣赴四川,孛羅鐵木爾斬使臣拒命。搠思監等河南行省平章事王保保討之,孛羅鐵木爾大怒,遣禿堅鐵木爾攻大都(北京),愛猷識理達臘出戰,大敗。元順帝脫歡鐵木爾無奈,執搠思監等送禿監鐵木爾軍,俱斬之。任孛羅鐵木爾為左丞相。此番逼宮,引起元順帝脫歡鐵木爾的孫子,威順王子,孛兒只斤*和尚(義王)的不滿,“遣刺客伯達爾,刺殺孛羅鐵木爾。”這段記述是該書對義王孛兒只斤*和尚(此為人名)的唯一一段記載。此事為義王棄京出走,埋下了伏筆。此時距1381年元朝滅亡僅17年時間。這段時間朱元璋已於1368年稱帝,改國號為”明”。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元朝的末日即將來臨。

有資料記載:威順王寬徹普化“其子曰和尚者,封義王,侍從順帝左右,多著勞效,帝出入常與俱。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稱兵犯闕,遂為中書右丞相,總握國柄,恣為淫虐。和尚心忿其無君,數為帝言之。受密旨,與儒士徐士本謀,交結勇士上都馬、金那海、伯顏達兒、帖古思不花、火你忽都、洪寶寶、黃哈剌八禿、龍從雲,陰圖刺孛羅帖木兒。帝期以事濟,放鴿鈴為號,徐士本掌之。明年七月,孛羅帖木兒入奏事,行至延春閣李樹下,伯顏達兒自眾中奮出,斫孛羅帖木兒,中其腦,上都馬等兢前斫死之。詳見《孛羅帖木兒傳》。二十八年,順帝將北奔,詔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而以和尚佐之,及京城將破,即先遁,不知所之。這段記載說明,順帝要離京北逃了,京城將破,這時候義王‘先遁‘,”也就是離京出走了。

據傳說,1368年9月,明朝大將徐達率軍攻陷元大都(北京),曾經盛極一時的蒙元王朝走到了歷史的盡頭。在城池攻破的前夕,一支數千人的隊伍,悄然離開了大都,一路急行,奔向西部。領隊是義王孛兒只斤和尚,他是元惠宗的叔父。和尚計劃趕赴甘肅成州,與其父威順王寬徹普化等人團聚。當隊伍行至河南濮陽一帶,遭遇明軍截殺,其一子帶領部分親屬突圍,繼續西行,途中碾轉來到同官縣。先在東王益村居住(改義王為益王,家族改姓王。),後聽傳言明軍要來追殺,便趁夜轉移到了雷平川川道和兩邊塬上。益王帶隊先住益王溝,後住避難村、松嶺村、柏廟村等。為了分散隱蔽又將人員先後分散居住在東西兩塬上的莫火村、趙家塬、北雷、南關等村。

現將避難村王玉理先生提供的資料摘錄如下:

(1) 念義王

------。

故村名,叫避難,

義王居,無數載。

開墾地教民眾,

事稼穡藝五穀,

打澇池築城牆,

養牛羊五穀豐。

眾村民樂安居,

義王離住松嶺。

何時故無人知,

到如今念義王。

義王亭高高聳。

義王功千古頌!

在該村一個意外的發現是村辦公院裡保存的一尊石碑。從王玉理先生整理的《石羊墳的傳說》基本可以瞭解石碑的大概內容。

(二)《石羊墳的傳說》

位於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新興村(原村名:避難村),村西約一公里處有一座聞名古銅官縣的古墓一一"石羊墳"。墓地佔地面積三畝左右,座北面南,當時墳園柏林茂密,風景十分優美,距今約有1400年的歷史。

"石羊墳"的傳說:宋朝末期元朝初期,兩軍交戰達八年之久,有一位名叫鍾升的朝廷大將軍,"達魯花赤"(正三品級),祖籍陝西延安人士,駐守金鎖關要地,在戰亂中不幸陣亡,朝廷將他葬於此地。並立有大通石碑一通(高2、5米,寬1米,厚度20公分),蓋有高二丈四尺有餘青磚碑樓,雄偉壯觀。右有一對形體頗豐石羊陣守。由於年久失修和地震,碑樓倒塌,將石碑斷為兩半埋入地下。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原演池公社號召"大平大整、平墳還田"運動中,將上百棵柏樹全部砍伐。公社農機站鏈滾拖拉機翻地時將上半截斷碑翻出,拖運回夲村澇池畔平舖於地,上鐫蠅小楷,字體秀娟,村中老人常坐其上納涼。後移往新興村村委會院內保護至今。兩隻石羊體長約1、5米,高約1、2米,厚約0、6米,平臥在石座上,非常雄偉壯觀,九十年代尚在,後不知去向。

這一發現說明該村領導及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較強。說明古代該村不但皇親、民眾能避難,文物古蹟也能避難,實實是一塊避難的聖地也!好人好村有好報。如今,該村村民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不但家家致了富,還成了遠近聞名的“民主法治示範村”。這大概是歷史的必然吧!

四、益王后裔今何在?


"

益王與王益


作者:李曉信


關於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的歷史事實,史冊記載甚少,傳說故事在銅川版本甚多,益王又怎麼變成王益的呢?本人系同官(今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印臺區)人氏,耄耋之年、閒暇之時,欲將看到、聽到、查到、找到、知道的益王與王益的故事收集、整理、發表,供讀者參考。

益王與王益

王益區川口地區新貌照

一、史書記載:

1、據《同官縣誌》卷二建置沿革志。四、鄉鎮區劃(附關堡村裡沿革)載:“東王益村(按舊志載元宗室益王之後,入明以王為姓,居此村,故名。)”

2、據《同官縣誌》卷二十四古蹟古物志二、古城堡及傳說遺蹟記載:“王益村在縣南七裡。傳為元末益王隱避之地。”

3、據《同官縣誌》卷二十五氏族表記載:“杏林王姓為元末益王之後,益王逃至本縣西鄉杏林村,遂家焉。據其族耆老及民間相傳,益王初至縣南王益村隱居,繼而謠諑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科溝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難村居之,後復遷至松林。益王死,其後復遷至杏林,歷明至清,均安居業農。清末至今,始稍有入學者。故無族譜。惟存皮卷軸一幀,上畫益王及宮官宮女多人,南關亦有其裔,訪者幼時常至其家賀年,曾一見之;此軸現存北雷村,不示人觀。族人散居於杏林、松林、避難村、莫火村、北雷村、柏廟村、南關者,約80餘戶。”趙家塬亦有王姓多戶。

(四)、小結:以上記載充分說明古同官之王益一代,卻是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和尚,益王避難時居住之地。具體地點因益王部下當時有5000多人,根據地名及傳說,大約在銅川漆水河流域的王益村及王家河流域的雷平川(今王家河、炭科溝村)及王家河兩邊的東西兩塬一帶。包括王益區王家河辦事處屬下的趙家塬、北雷、王家河村及松嶺村民小組;耀州區石柱鎮屬下的莫火村、避難村等。

二、傳說故事:

1、益王溝裡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益王溝是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辦趙家塬村駝水坡及陳家坡之間的一道溝,溝底下有一口泉,亦名益王泉。相傳益王當年因謠言四起,被迫自王益村趁夜轉移至雷平川(即今趙家塬山坡下與炭科溝村銜接處)。初到此地,人乏馬困,飢渴難耐。但為了躲避追兵,只能躲在益王溝、棗園溝裡,看著溝前是川流不息的雷平河(即今王家河),但也不能去河裡去取水。情急之下,益王帶人親自尋找水源,一班人馬行至益王溝裡,發現一處溼潤之地,益王用刀柄一悼,竟然有一股清泉噴薄而出,益王大喜,驚呼“天不絕我也!”。於是,命令親兵撅出一泉,群呼“益王泉”也。從此,此地有了“益王泉”。

這益王泉水微波盪漾、清澈見底,不論旱澇,不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溪流如注,經流不息。益王泉水成了王家河的益王溝支流發源地。更重要的是此泉水質之好,當年深得益王喜愛。不論他住在何處,都要派人吆牲口到益王泉駝水飲用。千百年來,益王泉更深得周圍老百姓的喜愛。尤其是趙家塬人,上千年來,塬上無水,夏天靠雨水、窖水生活,過了雨季,即使寒冬臘月也要下了坡,到益王泉裡去駝水、擔水、抬水,祖祖輩輩都是飲用益王泉水長大的。

我們小時候,七八歲時就和弟弟曉林一起下到益王溝溝底,在益王泉裡抬水,到了十幾歲就開始先挑半挑子水,由於個子小,挑水時扁擔的鐵鉤太長,要把扁擔兩頭的鐵鏈鉤一頭向左一頭向右,在扁擔上纏繞一圈,以保證水桶離地而行。長大了,每天上學或下工後,一定要先下溝挑一擔水回來,才能吃晚飯。可見這泉水對於一家人是多麼的重要。久而久之,這道坡被老百姓約定俗成稱為“駝水坡”。

為什麼叫“駝水坡”不叫“擔水坡”呢?因為,益王的部下當年是有騾馬駝水的。記得生產隊時期,因為飼養室牲口用水量大,還是沿用駝水的方法。水桶是用木頭轂成的,個頭高低大致相當於水桶的兩倍,一隻桶能盛三到四桶水,馱一馱兩隻桶,相當於3到4擔水。一隻桶有上中下三隻鐵轂子,上部留有手把,兩隻桶中間用皮條或麻繩相連,固定在一個木架子上。裝好水後,兩人各執一桶,喊“起!”一人執牲口喊“掻!”牲口即後退至兩水桶架之間,兩人看到牲口鞍子,即鬆手將馱桶架子放入鞍子卡槽裡,即可上路。至今,到趙家塬打問“駝水坡”大人小孩都會指給你的。還有趙家塬坡下兩邊溝裡的河南人,王家河老礦部鐵路以東的家屬區住戶,也是幾代人都是在益王泉裡擔水吃的。上世紀70年代,銅川礦務局在趙家塬村辦起了農場,幫助塬上在王家河柳溝口河邊搞了引水上塬工程,塬上的圪堵村、趙家塬村才通上了自來水。但因益王泉水水質勝過了礦泉水。部分老人還是下到益王泉裡去擔水泡茶喝。連炭科溝村裡的老人,守著王家河水不用,也要過河到益王泉裡來擔水喝。這口泉過去每年趙家塬人都要搜峻一次,當地人叫“掏泉”。可惜的是近40年來,因塬上有了自來水,再也沒有及時掏泉,加之泉邊坡上泥土下滑,益王泉被埋。呼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即有識之士予以重視,開發此溝此泉,或將此處列入王家河地區建設規劃之中,塬上塬下、川道景區共同開發,定能收到可觀的奇效。

2、益王與雷平寺

古代稱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川道為雷平川。關於雷平川和雷平河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因雷平寺而得名。據《同官縣誌》記載,雷平川一名最早見於元代。元代在此設雷平舖。因此,雷平寺可能始建於宋代或之前。二是認為先有雷平川、雷平河,後有雷平寺。

益王與王益

今王益區王家河新貌(照片摘自網絡)

據《王益文苑》載:“傳說遠古時期,水神共工與人神顓頊爭奪帝位。共工戰敗後惱羞成怒,一頭撞向擎天的巨柱“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大火蔓延,洪水氾濫,人民流離失所。女媧十分焦急,她建起巨爐,冶煉五彩石,將其煉成補天的原料。幾日後,她端著煉好的五彩石,彌補蒼天,頓時將罅隙封住了大半。此時,一陣狂風從天邊撲面而來,吹散了她烏黑的秀髮,將她披在身上的綠色長絲帶吹落……這條有靈性的絲帶,在藍藍天空、渺渺白雲中隨風飄蕩。一天,她遠遠地望見渭北高原有一塊地方,群山環抱,森林茂密,綠草如茵,野花似錦,風光旖旎,猶如天堂。她的芳心被其牽引,縱身一躍,飄落在這片土地上。她沐浴著明媚陽光,呼吸百花的氣息,漸漸地,嫩綠色的身軀化作了一條清澈而靈動的小河。河水在山間蜿蜒徐行,穿花繞樹,跳澗越石,濺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歡快地流過田野溝壑,這條河,叫作絲帶河。她流進淼淼漆水,奔向渭河,又注入黃河,匯進浩瀚的大海。”這裡所說的絲帶河就是雷平河的前身。絲帶河為什麼改成了雷平河,大概就是有了雷平寺,川道也叫雷平川,河流改叫雷平河了。元代又設了雷平舖都集中在趙家塬村的棗園溝口、炭科溝村北1公里處。

益王與王益

整修一新的雷平寺(李曉信攝影)

關於剷除雷平寺惡僧之事,有兩種說法:一是天雷擊之說;二是益王除惡說。相傳雷平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據《 同官縣誌》記載: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20年)曾重修。據當地老人回憶,上世紀20年代,寺院還很完整,而且規模較大。主體建築皆為用原石、青磚和黃土築成的窯洞。洞頂加硬山式屋頂,覆以瓦。門坎甚高,四大天王的塑像獰猙可畏。今寺院已蕩然無存,僅存遺址。民間有一個傳說:此寺本名不叫雷平寺,但其舊名已經失傳。寺內和尚眾多,大部分是不務正業、不守戒律的酒色之徒。他們暗設圈套,將年輕貌美的女香客騙進暗室,囚禁起來糟蹋。久而久之,他們的獸行激怒了“老天爺”,一陣炸雷將寺院擊毀,夷為平地。僧人們也被擊斃。寺院遺址附近的斷崖上,暴露著累累白骨,民眾認為這就是惡僧的遺骨。寺院重建時,為告誡後人不要重蹈覆轍,改名為雷平寺。雷平寺舊址白骨所在地其實是原始社會的一處公共墓地,其周圍,可以揀到類似於從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的殘片,是一處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大約有6000年,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炭窠溝遺址的組成部分。

另一種說法是住在王家河松嶺村的益王聽說了惡僧的惡行之後,義憤填膺、怒不可竭,隻身一人深入寺中,殺了惡僧,為民除了一群害人精,自己當了大和尚,主持寺中之事。從此,雷平寺居士、香客雲集,香火更旺。

有網民寫信給銅川市市長李智遠先生,建議在“市政府的牽頭下,集思廣議,制訂整體規劃,引入民間資金,以雷平寺為中心的景點,肯定會成為銅川發展的一個亮點,一個特色。”銅川市王益區政府的回覆稱“雷坪寺是王益區一處清代建築,始建不詳,今存正殿、過廳、戲樓。由於年久失修,為了加強對雷坪寺的保護,王益區於2015年底實施了《雷坪寺搶險加固工程》,對雷坪寺文物本體進行搶救性保護,安排3名專職文保員,加強雷坪寺文物安全管理。

目前,王益區已編制了王家河遺址保護規劃(含雷坪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推進以雷坪寺為中心的景區建設。”

現在,隨著市、區、辦,各級政府規劃和大力推進了山水王家河景區的開發建設工作,雷平寺已被列入以其為中心的景區建設規劃。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全面修繕一新的雷平寺,必將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三、益王行跡與地名傳說探究。

元末明初,益王及其部下撤至王益村,後因故趁夜撤至雷平川,即趙家塬村山腳下的益王溝、棗園溝與今炭科溝村的銜接處,為找引水水源在趙家塬村的益王溝發現了“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自莫火村遠望對面趙家塬村的益王溝,駝水坡的小路清晰可見。(李曉信攝影)

又傳,益王因乞火到了西塬的莫火村,乞火未得,因名莫火村或磨活村。筆者認為此為誤傳。如益王真到了此村,乞火造飯,在沒有火源的情況下,應該是按古人的做法,磨擦生火。因此,莫火村的原始村名應該是磨火村無疑。後為莫火村是誤寫或簡寫所致。再說,如乞火不得,益王之後怎麼能在此村生活到現在呢?為了弄請事實、撰寫此文,筆者冒著酷暑,自西安驅車百里,造訪了該村的黨支部書記王說理先生。

據王說理支書介紹:“莫火村原名曾是’羅禾村’。歷史上曾是火雷鎮的鎮公所所在地。後來的名字我認為應為‘磨合村’。”他的這一觀點與我的看法有點接近。據他介紹,莫火村全村1200多人,近千人都是姓王的。可見,益王之後在該村歷經幾百年,若干代的發展壯大,已經成了一個下轄8個自然村的大的、具有現代文明氣息的水果之鄉了。車行在10裡的村道上,到處都是果樹。枝頭掛滿了蘋果、核桃、梨、桃、櫻桃。看來莫火村今年秋季一定是一個碩果累累的豐收年了。

這次造訪,一個意外的發現是王支書說,莫火村裡原來有一個八稜石柱,每個稜面上都刻有文字。估計有對村名、鎮名或益王的記載。“文革”時期,有村民想把八稜石柱打磨成圓形,當碌蠹,碾場用。結果沒有成圓,反而被敲碎扔掉了。實屬一大憾事。想到“文革”中附近趙家塬村的壁樓、古樹、古廟,耀州區中呂村的傅玄墓碑及石刻被毀。當時全國有多少文物被毀?近看是村鎮的損失,遠看是國家和民族的損失。是千秋萬代的一大遺憾。

再說炭科溝村。有資料介紹說:“今王家河鄉政府駐地西山腳下的炭窠溝村,因當地有眾多民辦炭窠(小煤窯)而得名。清代以來,當地居民在此地用土法打豎井開採煤炭。1935年,此地設立民益煤炭公司,有豎井兩孔,------。煤窯產煤量不大,多銷外地。現已關閉,僅留礦井遺址。查考《同官縣誌》,明末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I765年)縣轄村中,不見有其名。炭窠溝村是清末到民國初才形成的。①”應該補充說明的是,炭科溝村建立初期以至民國時期,都歸趙家塬村管轄。該村當時只是一個小自然村。所以縣誌無記載。


益王與王益

原避難村現改名為新興村(李曉信攝影)

傳說益王避難在避難村。(即今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新興村)有資料介紹:“據清代《同官縣誌》載:宋元換代之際,天下大亂,軍匪紛雜,忽元兵至,忽宋兵來,交錯往復,數月不寧。宋朝規定,地方保甲組織必須掛牌,上書其戶數和頭領姓名。元朝也規定,歸降者必須宣敕於牌面。許多村莊因難於應付而慘遭屠殺。路上單個行人遇到亂兵,也象豬羊一樣,不問青紅皁白就被殺死。這個村的保甲頭領獨出心裁,將一牌兩面分別寫上“宋”、“元”,宋兵來了,掛出“宋”牌;元兵至,則翻過來。村人因此而免遭於難。其他村莊的人,見這個村平安無事,便紛紛來此避難。後來,這個村便叫做避難村了。銅川民間傳說,因唐王李世民曾在此避難:元末益王曾避難於此村而得名。也算一說吧。

烈日當午之時,我驅車到了避難村。看到這個村子紅旗招展、氣象一新,又是“民主法治示範村”,見到村民問路,都是有問必答,介紹詳細,村醫小夥操心松樹上掉下含油的液體,髒了汽車,建議我挪車另停別處。見了銅川市史志辦派駐村裡的第一書記張希文先生。張書記知道來意後,馬上打電話聯繫知情人士。這位村裡的秀才雖然人在外地,豪不猶豫的把自己整理的資料馬上傳了過來。這一切使我感到這個村子領導強、民風淳,能成大事。

據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臺灣著名作家、學者柏楊編寫的《中國歷史年表》一書608頁記載,元至正24年(1364年)元右丞相搠思監等人共誣大同總兵官孛羅鐵木爾謀反,削其官、遣赴四川,孛羅鐵木爾斬使臣拒命。搠思監等河南行省平章事王保保討之,孛羅鐵木爾大怒,遣禿堅鐵木爾攻大都(北京),愛猷識理達臘出戰,大敗。元順帝脫歡鐵木爾無奈,執搠思監等送禿監鐵木爾軍,俱斬之。任孛羅鐵木爾為左丞相。此番逼宮,引起元順帝脫歡鐵木爾的孫子,威順王子,孛兒只斤*和尚(義王)的不滿,“遣刺客伯達爾,刺殺孛羅鐵木爾。”這段記述是該書對義王孛兒只斤*和尚(此為人名)的唯一一段記載。此事為義王棄京出走,埋下了伏筆。此時距1381年元朝滅亡僅17年時間。這段時間朱元璋已於1368年稱帝,改國號為”明”。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元朝的末日即將來臨。

有資料記載:威順王寬徹普化“其子曰和尚者,封義王,侍從順帝左右,多著勞效,帝出入常與俱。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稱兵犯闕,遂為中書右丞相,總握國柄,恣為淫虐。和尚心忿其無君,數為帝言之。受密旨,與儒士徐士本謀,交結勇士上都馬、金那海、伯顏達兒、帖古思不花、火你忽都、洪寶寶、黃哈剌八禿、龍從雲,陰圖刺孛羅帖木兒。帝期以事濟,放鴿鈴為號,徐士本掌之。明年七月,孛羅帖木兒入奏事,行至延春閣李樹下,伯顏達兒自眾中奮出,斫孛羅帖木兒,中其腦,上都馬等兢前斫死之。詳見《孛羅帖木兒傳》。二十八年,順帝將北奔,詔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而以和尚佐之,及京城將破,即先遁,不知所之。這段記載說明,順帝要離京北逃了,京城將破,這時候義王‘先遁‘,”也就是離京出走了。

據傳說,1368年9月,明朝大將徐達率軍攻陷元大都(北京),曾經盛極一時的蒙元王朝走到了歷史的盡頭。在城池攻破的前夕,一支數千人的隊伍,悄然離開了大都,一路急行,奔向西部。領隊是義王孛兒只斤和尚,他是元惠宗的叔父。和尚計劃趕赴甘肅成州,與其父威順王寬徹普化等人團聚。當隊伍行至河南濮陽一帶,遭遇明軍截殺,其一子帶領部分親屬突圍,繼續西行,途中碾轉來到同官縣。先在東王益村居住(改義王為益王,家族改姓王。),後聽傳言明軍要來追殺,便趁夜轉移到了雷平川川道和兩邊塬上。益王帶隊先住益王溝,後住避難村、松嶺村、柏廟村等。為了分散隱蔽又將人員先後分散居住在東西兩塬上的莫火村、趙家塬、北雷、南關等村。

現將避難村王玉理先生提供的資料摘錄如下:

(1) 念義王

------。

故村名,叫避難,

義王居,無數載。

開墾地教民眾,

事稼穡藝五穀,

打澇池築城牆,

養牛羊五穀豐。

眾村民樂安居,

義王離住松嶺。

何時故無人知,

到如今念義王。

義王亭高高聳。

義王功千古頌!

在該村一個意外的發現是村辦公院裡保存的一尊石碑。從王玉理先生整理的《石羊墳的傳說》基本可以瞭解石碑的大概內容。

(二)《石羊墳的傳說》

位於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新興村(原村名:避難村),村西約一公里處有一座聞名古銅官縣的古墓一一"石羊墳"。墓地佔地面積三畝左右,座北面南,當時墳園柏林茂密,風景十分優美,距今約有1400年的歷史。

"石羊墳"的傳說:宋朝末期元朝初期,兩軍交戰達八年之久,有一位名叫鍾升的朝廷大將軍,"達魯花赤"(正三品級),祖籍陝西延安人士,駐守金鎖關要地,在戰亂中不幸陣亡,朝廷將他葬於此地。並立有大通石碑一通(高2、5米,寬1米,厚度20公分),蓋有高二丈四尺有餘青磚碑樓,雄偉壯觀。右有一對形體頗豐石羊陣守。由於年久失修和地震,碑樓倒塌,將石碑斷為兩半埋入地下。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原演池公社號召"大平大整、平墳還田"運動中,將上百棵柏樹全部砍伐。公社農機站鏈滾拖拉機翻地時將上半截斷碑翻出,拖運回夲村澇池畔平舖於地,上鐫蠅小楷,字體秀娟,村中老人常坐其上納涼。後移往新興村村委會院內保護至今。兩隻石羊體長約1、5米,高約1、2米,厚約0、6米,平臥在石座上,非常雄偉壯觀,九十年代尚在,後不知去向。

這一發現說明該村領導及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較強。說明古代該村不但皇親、民眾能避難,文物古蹟也能避難,實實是一塊避難的聖地也!好人好村有好報。如今,該村村民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不但家家致了富,還成了遠近聞名的“民主法治示範村”。這大概是歷史的必然吧!

四、益王后裔今何在?


益王與王益

筆者與益王后裔王志平先生合影(黃村長攝影)


告別了避難村(今新興村),我急急驅車趕到王家河村,因支書秦玉良忙於夏收,不便打攪。在村委會辦公室經熱心的黃村長介紹碰巧見到了益王的後代子孫王紅社。紅社介紹了他知道的先祖的大概情況。我們合影留念。黃村長主動陪我到了松嶺村,見到了益王的後代王紅社的父親王志平先生。王志平今年71歲,小低個,黝黑黝黑地臉上鑲嵌著一雙精明有神的眼睛。一見面,經黃村長說明來意,並介紹我是趙家塬人後,志平竟一口說出了我的父親和二爸的名字及我的小名。我不僅一驚。說:“你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志平說:“咱倆是同學,我小時候因為松嶺沒有學校,就在趙家塬小學上學,在我姐家住。我姐夫叫段義科。學校老師是寇治江。同學還有------。”哦!一席話使我完全想起來了。是他,小名叫“驢”。卻原來益王的後代嫁給了我們村,其後又在我們村裡上學,他們與我們村有著千絲萬絡的聯繫。我們一同回憶在益王泉裡去抬水、在益王溝裡去拾柴、割草的往事。

說到益王,志平滔滔不絕的敘述了他的記憶。

他說:“祖上益王的名字叫王顏龍,是少數民族,元末明初一路打仗,到了陝西省同官縣。先住在王益村,後因謠言四起,為避難先後到了雷平川及兩邊塬上。先後住在益王溝、棗園溝、莫火村、避難村、松嶺、杏林、柏廟等村。之後,祖祖輩輩一直務農,文化甚少,沒有家譜傳世。但有益王的牛皮畫像。每年過年過節時,都要供奉在堂。畫卷拉開時,有響聲;合上時,也有響聲。小時候過年過節,都要供奉上香,記憶猶新。”估計他說的是真的。因益王隨皇帝多年,絕非一般的王侯,其遺像肯定使用金銀薄片較多,移動式會有響聲是自然的事。談到益王的墳墓,他說:“益王墳墓在縣塬上北20多裡處。叫‘黑陵’。”他還說到市縣各級來訪的情況。使人感覺其腦子非常清楚。志平先生腿腳不好,柱著雙柺,不便坐下。他這樣拄拐和我們說話,實在感到不好意思。所以,我們合影留念後,言說隨後再來,即予告辭。

益王的其他後裔前文已經詳細說到,恕不再述。

五、探尋益王墓

根據王志平的介紹,2019年6月29日,我忙中抽閒,自西安家中再一次驅車回到銅川,這一次主要任務是想親身探尋一下益王墓。為了慎重不跑冤枉路,打電話詢問了印臺區政法委副書記張永照。張書記說:“聽說益王墓在印臺鄉蘇家莊村。”我又打電話給王益區文化局秦隴華先生予以落實。中午,列日當頭,萬里無雲,天氣特別的炎熱,高溫熱情地接待了我的到來。


"

益王與王益


作者:李曉信


關於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的歷史事實,史冊記載甚少,傳說故事在銅川版本甚多,益王又怎麼變成王益的呢?本人系同官(今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印臺區)人氏,耄耋之年、閒暇之時,欲將看到、聽到、查到、找到、知道的益王與王益的故事收集、整理、發表,供讀者參考。

益王與王益

王益區川口地區新貌照

一、史書記載:

1、據《同官縣誌》卷二建置沿革志。四、鄉鎮區劃(附關堡村裡沿革)載:“東王益村(按舊志載元宗室益王之後,入明以王為姓,居此村,故名。)”

2、據《同官縣誌》卷二十四古蹟古物志二、古城堡及傳說遺蹟記載:“王益村在縣南七裡。傳為元末益王隱避之地。”

3、據《同官縣誌》卷二十五氏族表記載:“杏林王姓為元末益王之後,益王逃至本縣西鄉杏林村,遂家焉。據其族耆老及民間相傳,益王初至縣南王益村隱居,繼而謠諑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科溝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難村居之,後復遷至松林。益王死,其後復遷至杏林,歷明至清,均安居業農。清末至今,始稍有入學者。故無族譜。惟存皮卷軸一幀,上畫益王及宮官宮女多人,南關亦有其裔,訪者幼時常至其家賀年,曾一見之;此軸現存北雷村,不示人觀。族人散居於杏林、松林、避難村、莫火村、北雷村、柏廟村、南關者,約80餘戶。”趙家塬亦有王姓多戶。

(四)、小結:以上記載充分說明古同官之王益一代,卻是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和尚,益王避難時居住之地。具體地點因益王部下當時有5000多人,根據地名及傳說,大約在銅川漆水河流域的王益村及王家河流域的雷平川(今王家河、炭科溝村)及王家河兩邊的東西兩塬一帶。包括王益區王家河辦事處屬下的趙家塬、北雷、王家河村及松嶺村民小組;耀州區石柱鎮屬下的莫火村、避難村等。

二、傳說故事:

1、益王溝裡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益王溝是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辦趙家塬村駝水坡及陳家坡之間的一道溝,溝底下有一口泉,亦名益王泉。相傳益王當年因謠言四起,被迫自王益村趁夜轉移至雷平川(即今趙家塬山坡下與炭科溝村銜接處)。初到此地,人乏馬困,飢渴難耐。但為了躲避追兵,只能躲在益王溝、棗園溝裡,看著溝前是川流不息的雷平河(即今王家河),但也不能去河裡去取水。情急之下,益王帶人親自尋找水源,一班人馬行至益王溝裡,發現一處溼潤之地,益王用刀柄一悼,竟然有一股清泉噴薄而出,益王大喜,驚呼“天不絕我也!”。於是,命令親兵撅出一泉,群呼“益王泉”也。從此,此地有了“益王泉”。

這益王泉水微波盪漾、清澈見底,不論旱澇,不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溪流如注,經流不息。益王泉水成了王家河的益王溝支流發源地。更重要的是此泉水質之好,當年深得益王喜愛。不論他住在何處,都要派人吆牲口到益王泉駝水飲用。千百年來,益王泉更深得周圍老百姓的喜愛。尤其是趙家塬人,上千年來,塬上無水,夏天靠雨水、窖水生活,過了雨季,即使寒冬臘月也要下了坡,到益王泉裡去駝水、擔水、抬水,祖祖輩輩都是飲用益王泉水長大的。

我們小時候,七八歲時就和弟弟曉林一起下到益王溝溝底,在益王泉裡抬水,到了十幾歲就開始先挑半挑子水,由於個子小,挑水時扁擔的鐵鉤太長,要把扁擔兩頭的鐵鏈鉤一頭向左一頭向右,在扁擔上纏繞一圈,以保證水桶離地而行。長大了,每天上學或下工後,一定要先下溝挑一擔水回來,才能吃晚飯。可見這泉水對於一家人是多麼的重要。久而久之,這道坡被老百姓約定俗成稱為“駝水坡”。

為什麼叫“駝水坡”不叫“擔水坡”呢?因為,益王的部下當年是有騾馬駝水的。記得生產隊時期,因為飼養室牲口用水量大,還是沿用駝水的方法。水桶是用木頭轂成的,個頭高低大致相當於水桶的兩倍,一隻桶能盛三到四桶水,馱一馱兩隻桶,相當於3到4擔水。一隻桶有上中下三隻鐵轂子,上部留有手把,兩隻桶中間用皮條或麻繩相連,固定在一個木架子上。裝好水後,兩人各執一桶,喊“起!”一人執牲口喊“掻!”牲口即後退至兩水桶架之間,兩人看到牲口鞍子,即鬆手將馱桶架子放入鞍子卡槽裡,即可上路。至今,到趙家塬打問“駝水坡”大人小孩都會指給你的。還有趙家塬坡下兩邊溝裡的河南人,王家河老礦部鐵路以東的家屬區住戶,也是幾代人都是在益王泉裡擔水吃的。上世紀70年代,銅川礦務局在趙家塬村辦起了農場,幫助塬上在王家河柳溝口河邊搞了引水上塬工程,塬上的圪堵村、趙家塬村才通上了自來水。但因益王泉水水質勝過了礦泉水。部分老人還是下到益王泉裡去擔水泡茶喝。連炭科溝村裡的老人,守著王家河水不用,也要過河到益王泉裡來擔水喝。這口泉過去每年趙家塬人都要搜峻一次,當地人叫“掏泉”。可惜的是近40年來,因塬上有了自來水,再也沒有及時掏泉,加之泉邊坡上泥土下滑,益王泉被埋。呼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即有識之士予以重視,開發此溝此泉,或將此處列入王家河地區建設規劃之中,塬上塬下、川道景區共同開發,定能收到可觀的奇效。

2、益王與雷平寺

古代稱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川道為雷平川。關於雷平川和雷平河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因雷平寺而得名。據《同官縣誌》記載,雷平川一名最早見於元代。元代在此設雷平舖。因此,雷平寺可能始建於宋代或之前。二是認為先有雷平川、雷平河,後有雷平寺。

益王與王益

今王益區王家河新貌(照片摘自網絡)

據《王益文苑》載:“傳說遠古時期,水神共工與人神顓頊爭奪帝位。共工戰敗後惱羞成怒,一頭撞向擎天的巨柱“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大火蔓延,洪水氾濫,人民流離失所。女媧十分焦急,她建起巨爐,冶煉五彩石,將其煉成補天的原料。幾日後,她端著煉好的五彩石,彌補蒼天,頓時將罅隙封住了大半。此時,一陣狂風從天邊撲面而來,吹散了她烏黑的秀髮,將她披在身上的綠色長絲帶吹落……這條有靈性的絲帶,在藍藍天空、渺渺白雲中隨風飄蕩。一天,她遠遠地望見渭北高原有一塊地方,群山環抱,森林茂密,綠草如茵,野花似錦,風光旖旎,猶如天堂。她的芳心被其牽引,縱身一躍,飄落在這片土地上。她沐浴著明媚陽光,呼吸百花的氣息,漸漸地,嫩綠色的身軀化作了一條清澈而靈動的小河。河水在山間蜿蜒徐行,穿花繞樹,跳澗越石,濺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歡快地流過田野溝壑,這條河,叫作絲帶河。她流進淼淼漆水,奔向渭河,又注入黃河,匯進浩瀚的大海。”這裡所說的絲帶河就是雷平河的前身。絲帶河為什麼改成了雷平河,大概就是有了雷平寺,川道也叫雷平川,河流改叫雷平河了。元代又設了雷平舖都集中在趙家塬村的棗園溝口、炭科溝村北1公里處。

益王與王益

整修一新的雷平寺(李曉信攝影)

關於剷除雷平寺惡僧之事,有兩種說法:一是天雷擊之說;二是益王除惡說。相傳雷平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據《 同官縣誌》記載: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20年)曾重修。據當地老人回憶,上世紀20年代,寺院還很完整,而且規模較大。主體建築皆為用原石、青磚和黃土築成的窯洞。洞頂加硬山式屋頂,覆以瓦。門坎甚高,四大天王的塑像獰猙可畏。今寺院已蕩然無存,僅存遺址。民間有一個傳說:此寺本名不叫雷平寺,但其舊名已經失傳。寺內和尚眾多,大部分是不務正業、不守戒律的酒色之徒。他們暗設圈套,將年輕貌美的女香客騙進暗室,囚禁起來糟蹋。久而久之,他們的獸行激怒了“老天爺”,一陣炸雷將寺院擊毀,夷為平地。僧人們也被擊斃。寺院遺址附近的斷崖上,暴露著累累白骨,民眾認為這就是惡僧的遺骨。寺院重建時,為告誡後人不要重蹈覆轍,改名為雷平寺。雷平寺舊址白骨所在地其實是原始社會的一處公共墓地,其周圍,可以揀到類似於從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的殘片,是一處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大約有6000年,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炭窠溝遺址的組成部分。

另一種說法是住在王家河松嶺村的益王聽說了惡僧的惡行之後,義憤填膺、怒不可竭,隻身一人深入寺中,殺了惡僧,為民除了一群害人精,自己當了大和尚,主持寺中之事。從此,雷平寺居士、香客雲集,香火更旺。

有網民寫信給銅川市市長李智遠先生,建議在“市政府的牽頭下,集思廣議,制訂整體規劃,引入民間資金,以雷平寺為中心的景點,肯定會成為銅川發展的一個亮點,一個特色。”銅川市王益區政府的回覆稱“雷坪寺是王益區一處清代建築,始建不詳,今存正殿、過廳、戲樓。由於年久失修,為了加強對雷坪寺的保護,王益區於2015年底實施了《雷坪寺搶險加固工程》,對雷坪寺文物本體進行搶救性保護,安排3名專職文保員,加強雷坪寺文物安全管理。

目前,王益區已編制了王家河遺址保護規劃(含雷坪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推進以雷坪寺為中心的景區建設。”

現在,隨著市、區、辦,各級政府規劃和大力推進了山水王家河景區的開發建設工作,雷平寺已被列入以其為中心的景區建設規劃。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全面修繕一新的雷平寺,必將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三、益王行跡與地名傳說探究。

元末明初,益王及其部下撤至王益村,後因故趁夜撤至雷平川,即趙家塬村山腳下的益王溝、棗園溝與今炭科溝村的銜接處,為找引水水源在趙家塬村的益王溝發現了“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自莫火村遠望對面趙家塬村的益王溝,駝水坡的小路清晰可見。(李曉信攝影)

又傳,益王因乞火到了西塬的莫火村,乞火未得,因名莫火村或磨活村。筆者認為此為誤傳。如益王真到了此村,乞火造飯,在沒有火源的情況下,應該是按古人的做法,磨擦生火。因此,莫火村的原始村名應該是磨火村無疑。後為莫火村是誤寫或簡寫所致。再說,如乞火不得,益王之後怎麼能在此村生活到現在呢?為了弄請事實、撰寫此文,筆者冒著酷暑,自西安驅車百里,造訪了該村的黨支部書記王說理先生。

據王說理支書介紹:“莫火村原名曾是’羅禾村’。歷史上曾是火雷鎮的鎮公所所在地。後來的名字我認為應為‘磨合村’。”他的這一觀點與我的看法有點接近。據他介紹,莫火村全村1200多人,近千人都是姓王的。可見,益王之後在該村歷經幾百年,若干代的發展壯大,已經成了一個下轄8個自然村的大的、具有現代文明氣息的水果之鄉了。車行在10裡的村道上,到處都是果樹。枝頭掛滿了蘋果、核桃、梨、桃、櫻桃。看來莫火村今年秋季一定是一個碩果累累的豐收年了。

這次造訪,一個意外的發現是王支書說,莫火村裡原來有一個八稜石柱,每個稜面上都刻有文字。估計有對村名、鎮名或益王的記載。“文革”時期,有村民想把八稜石柱打磨成圓形,當碌蠹,碾場用。結果沒有成圓,反而被敲碎扔掉了。實屬一大憾事。想到“文革”中附近趙家塬村的壁樓、古樹、古廟,耀州區中呂村的傅玄墓碑及石刻被毀。當時全國有多少文物被毀?近看是村鎮的損失,遠看是國家和民族的損失。是千秋萬代的一大遺憾。

再說炭科溝村。有資料介紹說:“今王家河鄉政府駐地西山腳下的炭窠溝村,因當地有眾多民辦炭窠(小煤窯)而得名。清代以來,當地居民在此地用土法打豎井開採煤炭。1935年,此地設立民益煤炭公司,有豎井兩孔,------。煤窯產煤量不大,多銷外地。現已關閉,僅留礦井遺址。查考《同官縣誌》,明末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I765年)縣轄村中,不見有其名。炭窠溝村是清末到民國初才形成的。①”應該補充說明的是,炭科溝村建立初期以至民國時期,都歸趙家塬村管轄。該村當時只是一個小自然村。所以縣誌無記載。


益王與王益

原避難村現改名為新興村(李曉信攝影)

傳說益王避難在避難村。(即今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新興村)有資料介紹:“據清代《同官縣誌》載:宋元換代之際,天下大亂,軍匪紛雜,忽元兵至,忽宋兵來,交錯往復,數月不寧。宋朝規定,地方保甲組織必須掛牌,上書其戶數和頭領姓名。元朝也規定,歸降者必須宣敕於牌面。許多村莊因難於應付而慘遭屠殺。路上單個行人遇到亂兵,也象豬羊一樣,不問青紅皁白就被殺死。這個村的保甲頭領獨出心裁,將一牌兩面分別寫上“宋”、“元”,宋兵來了,掛出“宋”牌;元兵至,則翻過來。村人因此而免遭於難。其他村莊的人,見這個村平安無事,便紛紛來此避難。後來,這個村便叫做避難村了。銅川民間傳說,因唐王李世民曾在此避難:元末益王曾避難於此村而得名。也算一說吧。

烈日當午之時,我驅車到了避難村。看到這個村子紅旗招展、氣象一新,又是“民主法治示範村”,見到村民問路,都是有問必答,介紹詳細,村醫小夥操心松樹上掉下含油的液體,髒了汽車,建議我挪車另停別處。見了銅川市史志辦派駐村裡的第一書記張希文先生。張書記知道來意後,馬上打電話聯繫知情人士。這位村裡的秀才雖然人在外地,豪不猶豫的把自己整理的資料馬上傳了過來。這一切使我感到這個村子領導強、民風淳,能成大事。

據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臺灣著名作家、學者柏楊編寫的《中國歷史年表》一書608頁記載,元至正24年(1364年)元右丞相搠思監等人共誣大同總兵官孛羅鐵木爾謀反,削其官、遣赴四川,孛羅鐵木爾斬使臣拒命。搠思監等河南行省平章事王保保討之,孛羅鐵木爾大怒,遣禿堅鐵木爾攻大都(北京),愛猷識理達臘出戰,大敗。元順帝脫歡鐵木爾無奈,執搠思監等送禿監鐵木爾軍,俱斬之。任孛羅鐵木爾為左丞相。此番逼宮,引起元順帝脫歡鐵木爾的孫子,威順王子,孛兒只斤*和尚(義王)的不滿,“遣刺客伯達爾,刺殺孛羅鐵木爾。”這段記述是該書對義王孛兒只斤*和尚(此為人名)的唯一一段記載。此事為義王棄京出走,埋下了伏筆。此時距1381年元朝滅亡僅17年時間。這段時間朱元璋已於1368年稱帝,改國號為”明”。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元朝的末日即將來臨。

有資料記載:威順王寬徹普化“其子曰和尚者,封義王,侍從順帝左右,多著勞效,帝出入常與俱。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稱兵犯闕,遂為中書右丞相,總握國柄,恣為淫虐。和尚心忿其無君,數為帝言之。受密旨,與儒士徐士本謀,交結勇士上都馬、金那海、伯顏達兒、帖古思不花、火你忽都、洪寶寶、黃哈剌八禿、龍從雲,陰圖刺孛羅帖木兒。帝期以事濟,放鴿鈴為號,徐士本掌之。明年七月,孛羅帖木兒入奏事,行至延春閣李樹下,伯顏達兒自眾中奮出,斫孛羅帖木兒,中其腦,上都馬等兢前斫死之。詳見《孛羅帖木兒傳》。二十八年,順帝將北奔,詔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而以和尚佐之,及京城將破,即先遁,不知所之。這段記載說明,順帝要離京北逃了,京城將破,這時候義王‘先遁‘,”也就是離京出走了。

據傳說,1368年9月,明朝大將徐達率軍攻陷元大都(北京),曾經盛極一時的蒙元王朝走到了歷史的盡頭。在城池攻破的前夕,一支數千人的隊伍,悄然離開了大都,一路急行,奔向西部。領隊是義王孛兒只斤和尚,他是元惠宗的叔父。和尚計劃趕赴甘肅成州,與其父威順王寬徹普化等人團聚。當隊伍行至河南濮陽一帶,遭遇明軍截殺,其一子帶領部分親屬突圍,繼續西行,途中碾轉來到同官縣。先在東王益村居住(改義王為益王,家族改姓王。),後聽傳言明軍要來追殺,便趁夜轉移到了雷平川川道和兩邊塬上。益王帶隊先住益王溝,後住避難村、松嶺村、柏廟村等。為了分散隱蔽又將人員先後分散居住在東西兩塬上的莫火村、趙家塬、北雷、南關等村。

現將避難村王玉理先生提供的資料摘錄如下:

(1) 念義王

------。

故村名,叫避難,

義王居,無數載。

開墾地教民眾,

事稼穡藝五穀,

打澇池築城牆,

養牛羊五穀豐。

眾村民樂安居,

義王離住松嶺。

何時故無人知,

到如今念義王。

義王亭高高聳。

義王功千古頌!

在該村一個意外的發現是村辦公院裡保存的一尊石碑。從王玉理先生整理的《石羊墳的傳說》基本可以瞭解石碑的大概內容。

(二)《石羊墳的傳說》

位於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新興村(原村名:避難村),村西約一公里處有一座聞名古銅官縣的古墓一一"石羊墳"。墓地佔地面積三畝左右,座北面南,當時墳園柏林茂密,風景十分優美,距今約有1400年的歷史。

"石羊墳"的傳說:宋朝末期元朝初期,兩軍交戰達八年之久,有一位名叫鍾升的朝廷大將軍,"達魯花赤"(正三品級),祖籍陝西延安人士,駐守金鎖關要地,在戰亂中不幸陣亡,朝廷將他葬於此地。並立有大通石碑一通(高2、5米,寬1米,厚度20公分),蓋有高二丈四尺有餘青磚碑樓,雄偉壯觀。右有一對形體頗豐石羊陣守。由於年久失修和地震,碑樓倒塌,將石碑斷為兩半埋入地下。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原演池公社號召"大平大整、平墳還田"運動中,將上百棵柏樹全部砍伐。公社農機站鏈滾拖拉機翻地時將上半截斷碑翻出,拖運回夲村澇池畔平舖於地,上鐫蠅小楷,字體秀娟,村中老人常坐其上納涼。後移往新興村村委會院內保護至今。兩隻石羊體長約1、5米,高約1、2米,厚約0、6米,平臥在石座上,非常雄偉壯觀,九十年代尚在,後不知去向。

這一發現說明該村領導及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較強。說明古代該村不但皇親、民眾能避難,文物古蹟也能避難,實實是一塊避難的聖地也!好人好村有好報。如今,該村村民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不但家家致了富,還成了遠近聞名的“民主法治示範村”。這大概是歷史的必然吧!

四、益王后裔今何在?


益王與王益

筆者與益王后裔王志平先生合影(黃村長攝影)


告別了避難村(今新興村),我急急驅車趕到王家河村,因支書秦玉良忙於夏收,不便打攪。在村委會辦公室經熱心的黃村長介紹碰巧見到了益王的後代子孫王紅社。紅社介紹了他知道的先祖的大概情況。我們合影留念。黃村長主動陪我到了松嶺村,見到了益王的後代王紅社的父親王志平先生。王志平今年71歲,小低個,黝黑黝黑地臉上鑲嵌著一雙精明有神的眼睛。一見面,經黃村長說明來意,並介紹我是趙家塬人後,志平竟一口說出了我的父親和二爸的名字及我的小名。我不僅一驚。說:“你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志平說:“咱倆是同學,我小時候因為松嶺沒有學校,就在趙家塬小學上學,在我姐家住。我姐夫叫段義科。學校老師是寇治江。同學還有------。”哦!一席話使我完全想起來了。是他,小名叫“驢”。卻原來益王的後代嫁給了我們村,其後又在我們村裡上學,他們與我們村有著千絲萬絡的聯繫。我們一同回憶在益王泉裡去抬水、在益王溝裡去拾柴、割草的往事。

說到益王,志平滔滔不絕的敘述了他的記憶。

他說:“祖上益王的名字叫王顏龍,是少數民族,元末明初一路打仗,到了陝西省同官縣。先住在王益村,後因謠言四起,為避難先後到了雷平川及兩邊塬上。先後住在益王溝、棗園溝、莫火村、避難村、松嶺、杏林、柏廟等村。之後,祖祖輩輩一直務農,文化甚少,沒有家譜傳世。但有益王的牛皮畫像。每年過年過節時,都要供奉在堂。畫卷拉開時,有響聲;合上時,也有響聲。小時候過年過節,都要供奉上香,記憶猶新。”估計他說的是真的。因益王隨皇帝多年,絕非一般的王侯,其遺像肯定使用金銀薄片較多,移動式會有響聲是自然的事。談到益王的墳墓,他說:“益王墳墓在縣塬上北20多裡處。叫‘黑陵’。”他還說到市縣各級來訪的情況。使人感覺其腦子非常清楚。志平先生腿腳不好,柱著雙柺,不便坐下。他這樣拄拐和我們說話,實在感到不好意思。所以,我們合影留念後,言說隨後再來,即予告辭。

益王的其他後裔前文已經詳細說到,恕不再述。

五、探尋益王墓

根據王志平的介紹,2019年6月29日,我忙中抽閒,自西安家中再一次驅車回到銅川,這一次主要任務是想親身探尋一下益王墓。為了慎重不跑冤枉路,打電話詢問了印臺區政法委副書記張永照。張書記說:“聽說益王墓在印臺鄉蘇家莊村。”我又打電話給王益區文化局秦隴華先生予以落實。中午,列日當頭,萬里無雲,天氣特別的炎熱,高溫熱情地接待了我的到來。


益王與王益

作者與劉群儒先生在黑陵原址合影(馬和平攝影)


金山腳下,姜女祠修葺一新。漆水河旁的石頭護欄雕刻著各式各樣的花式,不遠處一座設計別緻,造型精巧的石橋橫跨在漆水河上,橋下是潺潺流水,兩邊是熙熙攘攘的遊人。金山上蒼松翠柏、樓臺亭閣。好一派美麗景緻。

我心裡有事,無心玩景,一踩油門,順著嶄新的盤山公路直奔蘇家莊而去。到了村裡先找到了我小時候的玩伴劉群儒。劉小我幾歲,因他的外婆家在趙家塬,當年和我家是一個院子,群儒一放假必然到外婆家來,我們從小就成了摯友。長大了,各自忙乎,一晃幾十年再沒去過他家,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我會忽然造訪。過去因為窮,住的靠溝邊,是破破爛爛的土窯洞,現在,早已整村子·搬遷到了塬上,找不到他家了。幾經打問,才到門前。幾隻小狗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聽聞犬叫,弟妹·出門詢問找誰?一說找她掌櫃的,便予通報。劉群儒急出門迎接,一見是我,連聲叫哥,握手擁抱,不在話下。劉群儒今年65歲,高鼻子、大眼睛。過去是多聰明的一個小夥子,歲月的煎熬,將小夥變成了一個弓背蛇腰的小老頭。我說明來意後,他說益王墓,沒有聽說過。我當然不想無功而歸。拉著他去找村支書。見到劉支書一問,還是同樣的回答。我著急了,說益王墓叫“黑陵”。一句話點開了劉群儒,劉說:“黑陵上乃知道麼,乃不在我村裡,在印臺村地界上。”我高興極了,這下探陵之事終於有了眉目。我不由分說,一把拉住群儒的手,“走!陪老哥走一趟。一會送你回來。”印臺村和蘇家莊連坢種地,幾分鐘就到了“黑陵上”。“黑陵”早已在“文革”中被夷為平地,變成了莊稼地。群儒在現場給·我們回憶說:“黑陵原來好大一片子,人從這裡過都害怕,一到晚上都沒人敢從這裡過。”我說:“黑陵”也就是益王墓。群儒說:“原來黑陵就是益王墓。今天算是長了知識了。從小在這裡割草、砍柴,只知道這裡是黑陵上,真不知道這裡就是益王墓。”終於找到了益王墓,這一趟沒有白跑。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必要開發,從姜女祠、金山依山而上,到印臺村的益王墓、蘇家莊的蘇駙馬墓、樓子村的大神爺廟,再接著因印臺鄉的大神爺廟周圍·的印臺、樓子、神武等村和王家河辦事處的圪堵村、趙家塬、南雷緊密相連、相鄰,這條旅遊線路再從塬上直接可以到圪堵村看千年柳樹,再到南雷看古旅遊碑,到趙家塬參觀漢趙食其將軍修建的土城堡;再下駝水坡參觀趙家塬的益王溝、益王泉。進而還可下坡後即可與王家河景區連在一起,除山水王家河外,進而還可到松嶺村拜訪益王后裔,上王家河西塬到耀州區管轄的(原為同官縣管轄,解放前後同為文明鄉、王家河公社)莫火、避難等村遊覽。這樣形成從印臺北關到老縣西塬、王家河到市區的一條旅遊環線景區。想必也將是家鄉銅川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時候胡思亂想也是一種設想吧。至此,我所聽到、看到、知道、想到的家鄉銅川王益與益王的故事可以暫時落筆了。唯望此文對讀者瞭解益王與王益的歷史有所幫助。歡迎專家學者指正。

2019年6月16日 西安家中 一稿

2019年7月1日 西安家中 改就。

①、此資料摘自銅川快訊發佈臺。

②、該文有關內容參閱了《王益文苑》網文和雜誌。

附:作者李曉信簡介


"

益王與王益


作者:李曉信


關於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的歷史事實,史冊記載甚少,傳說故事在銅川版本甚多,益王又怎麼變成王益的呢?本人系同官(今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印臺區)人氏,耄耋之年、閒暇之時,欲將看到、聽到、查到、找到、知道的益王與王益的故事收集、整理、發表,供讀者參考。

益王與王益

王益區川口地區新貌照

一、史書記載:

1、據《同官縣誌》卷二建置沿革志。四、鄉鎮區劃(附關堡村裡沿革)載:“東王益村(按舊志載元宗室益王之後,入明以王為姓,居此村,故名。)”

2、據《同官縣誌》卷二十四古蹟古物志二、古城堡及傳說遺蹟記載:“王益村在縣南七裡。傳為元末益王隱避之地。”

3、據《同官縣誌》卷二十五氏族表記載:“杏林王姓為元末益王之後,益王逃至本縣西鄉杏林村,遂家焉。據其族耆老及民間相傳,益王初至縣南王益村隱居,繼而謠諑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科溝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難村居之,後復遷至松林。益王死,其後復遷至杏林,歷明至清,均安居業農。清末至今,始稍有入學者。故無族譜。惟存皮卷軸一幀,上畫益王及宮官宮女多人,南關亦有其裔,訪者幼時常至其家賀年,曾一見之;此軸現存北雷村,不示人觀。族人散居於杏林、松林、避難村、莫火村、北雷村、柏廟村、南關者,約80餘戶。”趙家塬亦有王姓多戶。

(四)、小結:以上記載充分說明古同官之王益一代,卻是愛民仁君、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後為益王和尚,益王避難時居住之地。具體地點因益王部下當時有5000多人,根據地名及傳說,大約在銅川漆水河流域的王益村及王家河流域的雷平川(今王家河、炭科溝村)及王家河兩邊的東西兩塬一帶。包括王益區王家河辦事處屬下的趙家塬、北雷、王家河村及松嶺村民小組;耀州區石柱鎮屬下的莫火村、避難村等。

二、傳說故事:

1、益王溝裡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益王溝是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辦趙家塬村駝水坡及陳家坡之間的一道溝,溝底下有一口泉,亦名益王泉。相傳益王當年因謠言四起,被迫自王益村趁夜轉移至雷平川(即今趙家塬山坡下與炭科溝村銜接處)。初到此地,人乏馬困,飢渴難耐。但為了躲避追兵,只能躲在益王溝、棗園溝裡,看著溝前是川流不息的雷平河(即今王家河),但也不能去河裡去取水。情急之下,益王帶人親自尋找水源,一班人馬行至益王溝裡,發現一處溼潤之地,益王用刀柄一悼,竟然有一股清泉噴薄而出,益王大喜,驚呼“天不絕我也!”。於是,命令親兵撅出一泉,群呼“益王泉”也。從此,此地有了“益王泉”。

這益王泉水微波盪漾、清澈見底,不論旱澇,不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溪流如注,經流不息。益王泉水成了王家河的益王溝支流發源地。更重要的是此泉水質之好,當年深得益王喜愛。不論他住在何處,都要派人吆牲口到益王泉駝水飲用。千百年來,益王泉更深得周圍老百姓的喜愛。尤其是趙家塬人,上千年來,塬上無水,夏天靠雨水、窖水生活,過了雨季,即使寒冬臘月也要下了坡,到益王泉裡去駝水、擔水、抬水,祖祖輩輩都是飲用益王泉水長大的。

我們小時候,七八歲時就和弟弟曉林一起下到益王溝溝底,在益王泉裡抬水,到了十幾歲就開始先挑半挑子水,由於個子小,挑水時扁擔的鐵鉤太長,要把扁擔兩頭的鐵鏈鉤一頭向左一頭向右,在扁擔上纏繞一圈,以保證水桶離地而行。長大了,每天上學或下工後,一定要先下溝挑一擔水回來,才能吃晚飯。可見這泉水對於一家人是多麼的重要。久而久之,這道坡被老百姓約定俗成稱為“駝水坡”。

為什麼叫“駝水坡”不叫“擔水坡”呢?因為,益王的部下當年是有騾馬駝水的。記得生產隊時期,因為飼養室牲口用水量大,還是沿用駝水的方法。水桶是用木頭轂成的,個頭高低大致相當於水桶的兩倍,一隻桶能盛三到四桶水,馱一馱兩隻桶,相當於3到4擔水。一隻桶有上中下三隻鐵轂子,上部留有手把,兩隻桶中間用皮條或麻繩相連,固定在一個木架子上。裝好水後,兩人各執一桶,喊“起!”一人執牲口喊“掻!”牲口即後退至兩水桶架之間,兩人看到牲口鞍子,即鬆手將馱桶架子放入鞍子卡槽裡,即可上路。至今,到趙家塬打問“駝水坡”大人小孩都會指給你的。還有趙家塬坡下兩邊溝裡的河南人,王家河老礦部鐵路以東的家屬區住戶,也是幾代人都是在益王泉裡擔水吃的。上世紀70年代,銅川礦務局在趙家塬村辦起了農場,幫助塬上在王家河柳溝口河邊搞了引水上塬工程,塬上的圪堵村、趙家塬村才通上了自來水。但因益王泉水水質勝過了礦泉水。部分老人還是下到益王泉裡去擔水泡茶喝。連炭科溝村裡的老人,守著王家河水不用,也要過河到益王泉裡來擔水喝。這口泉過去每年趙家塬人都要搜峻一次,當地人叫“掏泉”。可惜的是近40年來,因塬上有了自來水,再也沒有及時掏泉,加之泉邊坡上泥土下滑,益王泉被埋。呼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即有識之士予以重視,開發此溝此泉,或將此處列入王家河地區建設規劃之中,塬上塬下、川道景區共同開發,定能收到可觀的奇效。

2、益王與雷平寺

古代稱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川道為雷平川。關於雷平川和雷平河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因雷平寺而得名。據《同官縣誌》記載,雷平川一名最早見於元代。元代在此設雷平舖。因此,雷平寺可能始建於宋代或之前。二是認為先有雷平川、雷平河,後有雷平寺。

益王與王益

今王益區王家河新貌(照片摘自網絡)

據《王益文苑》載:“傳說遠古時期,水神共工與人神顓頊爭奪帝位。共工戰敗後惱羞成怒,一頭撞向擎天的巨柱“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大火蔓延,洪水氾濫,人民流離失所。女媧十分焦急,她建起巨爐,冶煉五彩石,將其煉成補天的原料。幾日後,她端著煉好的五彩石,彌補蒼天,頓時將罅隙封住了大半。此時,一陣狂風從天邊撲面而來,吹散了她烏黑的秀髮,將她披在身上的綠色長絲帶吹落……這條有靈性的絲帶,在藍藍天空、渺渺白雲中隨風飄蕩。一天,她遠遠地望見渭北高原有一塊地方,群山環抱,森林茂密,綠草如茵,野花似錦,風光旖旎,猶如天堂。她的芳心被其牽引,縱身一躍,飄落在這片土地上。她沐浴著明媚陽光,呼吸百花的氣息,漸漸地,嫩綠色的身軀化作了一條清澈而靈動的小河。河水在山間蜿蜒徐行,穿花繞樹,跳澗越石,濺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歡快地流過田野溝壑,這條河,叫作絲帶河。她流進淼淼漆水,奔向渭河,又注入黃河,匯進浩瀚的大海。”這裡所說的絲帶河就是雷平河的前身。絲帶河為什麼改成了雷平河,大概就是有了雷平寺,川道也叫雷平川,河流改叫雷平河了。元代又設了雷平舖都集中在趙家塬村的棗園溝口、炭科溝村北1公里處。

益王與王益

整修一新的雷平寺(李曉信攝影)

關於剷除雷平寺惡僧之事,有兩種說法:一是天雷擊之說;二是益王除惡說。相傳雷平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據《 同官縣誌》記載: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20年)曾重修。據當地老人回憶,上世紀20年代,寺院還很完整,而且規模較大。主體建築皆為用原石、青磚和黃土築成的窯洞。洞頂加硬山式屋頂,覆以瓦。門坎甚高,四大天王的塑像獰猙可畏。今寺院已蕩然無存,僅存遺址。民間有一個傳說:此寺本名不叫雷平寺,但其舊名已經失傳。寺內和尚眾多,大部分是不務正業、不守戒律的酒色之徒。他們暗設圈套,將年輕貌美的女香客騙進暗室,囚禁起來糟蹋。久而久之,他們的獸行激怒了“老天爺”,一陣炸雷將寺院擊毀,夷為平地。僧人們也被擊斃。寺院遺址附近的斷崖上,暴露著累累白骨,民眾認為這就是惡僧的遺骨。寺院重建時,為告誡後人不要重蹈覆轍,改名為雷平寺。雷平寺舊址白骨所在地其實是原始社會的一處公共墓地,其周圍,可以揀到類似於從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的殘片,是一處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大約有6000年,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炭窠溝遺址的組成部分。

另一種說法是住在王家河松嶺村的益王聽說了惡僧的惡行之後,義憤填膺、怒不可竭,隻身一人深入寺中,殺了惡僧,為民除了一群害人精,自己當了大和尚,主持寺中之事。從此,雷平寺居士、香客雲集,香火更旺。

有網民寫信給銅川市市長李智遠先生,建議在“市政府的牽頭下,集思廣議,制訂整體規劃,引入民間資金,以雷平寺為中心的景點,肯定會成為銅川發展的一個亮點,一個特色。”銅川市王益區政府的回覆稱“雷坪寺是王益區一處清代建築,始建不詳,今存正殿、過廳、戲樓。由於年久失修,為了加強對雷坪寺的保護,王益區於2015年底實施了《雷坪寺搶險加固工程》,對雷坪寺文物本體進行搶救性保護,安排3名專職文保員,加強雷坪寺文物安全管理。

目前,王益區已編制了王家河遺址保護規劃(含雷坪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推進以雷坪寺為中心的景區建設。”

現在,隨著市、區、辦,各級政府規劃和大力推進了山水王家河景區的開發建設工作,雷平寺已被列入以其為中心的景區建設規劃。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全面修繕一新的雷平寺,必將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三、益王行跡與地名傳說探究。

元末明初,益王及其部下撤至王益村,後因故趁夜撤至雷平川,即趙家塬村山腳下的益王溝、棗園溝與今炭科溝村的銜接處,為找引水水源在趙家塬村的益王溝發現了“益王泉”。


益王與王益


自莫火村遠望對面趙家塬村的益王溝,駝水坡的小路清晰可見。(李曉信攝影)

又傳,益王因乞火到了西塬的莫火村,乞火未得,因名莫火村或磨活村。筆者認為此為誤傳。如益王真到了此村,乞火造飯,在沒有火源的情況下,應該是按古人的做法,磨擦生火。因此,莫火村的原始村名應該是磨火村無疑。後為莫火村是誤寫或簡寫所致。再說,如乞火不得,益王之後怎麼能在此村生活到現在呢?為了弄請事實、撰寫此文,筆者冒著酷暑,自西安驅車百里,造訪了該村的黨支部書記王說理先生。

據王說理支書介紹:“莫火村原名曾是’羅禾村’。歷史上曾是火雷鎮的鎮公所所在地。後來的名字我認為應為‘磨合村’。”他的這一觀點與我的看法有點接近。據他介紹,莫火村全村1200多人,近千人都是姓王的。可見,益王之後在該村歷經幾百年,若干代的發展壯大,已經成了一個下轄8個自然村的大的、具有現代文明氣息的水果之鄉了。車行在10裡的村道上,到處都是果樹。枝頭掛滿了蘋果、核桃、梨、桃、櫻桃。看來莫火村今年秋季一定是一個碩果累累的豐收年了。

這次造訪,一個意外的發現是王支書說,莫火村裡原來有一個八稜石柱,每個稜面上都刻有文字。估計有對村名、鎮名或益王的記載。“文革”時期,有村民想把八稜石柱打磨成圓形,當碌蠹,碾場用。結果沒有成圓,反而被敲碎扔掉了。實屬一大憾事。想到“文革”中附近趙家塬村的壁樓、古樹、古廟,耀州區中呂村的傅玄墓碑及石刻被毀。當時全國有多少文物被毀?近看是村鎮的損失,遠看是國家和民族的損失。是千秋萬代的一大遺憾。

再說炭科溝村。有資料介紹說:“今王家河鄉政府駐地西山腳下的炭窠溝村,因當地有眾多民辦炭窠(小煤窯)而得名。清代以來,當地居民在此地用土法打豎井開採煤炭。1935年,此地設立民益煤炭公司,有豎井兩孔,------。煤窯產煤量不大,多銷外地。現已關閉,僅留礦井遺址。查考《同官縣誌》,明末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I765年)縣轄村中,不見有其名。炭窠溝村是清末到民國初才形成的。①”應該補充說明的是,炭科溝村建立初期以至民國時期,都歸趙家塬村管轄。該村當時只是一個小自然村。所以縣誌無記載。


益王與王益

原避難村現改名為新興村(李曉信攝影)

傳說益王避難在避難村。(即今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新興村)有資料介紹:“據清代《同官縣誌》載:宋元換代之際,天下大亂,軍匪紛雜,忽元兵至,忽宋兵來,交錯往復,數月不寧。宋朝規定,地方保甲組織必須掛牌,上書其戶數和頭領姓名。元朝也規定,歸降者必須宣敕於牌面。許多村莊因難於應付而慘遭屠殺。路上單個行人遇到亂兵,也象豬羊一樣,不問青紅皁白就被殺死。這個村的保甲頭領獨出心裁,將一牌兩面分別寫上“宋”、“元”,宋兵來了,掛出“宋”牌;元兵至,則翻過來。村人因此而免遭於難。其他村莊的人,見這個村平安無事,便紛紛來此避難。後來,這個村便叫做避難村了。銅川民間傳說,因唐王李世民曾在此避難:元末益王曾避難於此村而得名。也算一說吧。

烈日當午之時,我驅車到了避難村。看到這個村子紅旗招展、氣象一新,又是“民主法治示範村”,見到村民問路,都是有問必答,介紹詳細,村醫小夥操心松樹上掉下含油的液體,髒了汽車,建議我挪車另停別處。見了銅川市史志辦派駐村裡的第一書記張希文先生。張書記知道來意後,馬上打電話聯繫知情人士。這位村裡的秀才雖然人在外地,豪不猶豫的把自己整理的資料馬上傳了過來。這一切使我感到這個村子領導強、民風淳,能成大事。

據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臺灣著名作家、學者柏楊編寫的《中國歷史年表》一書608頁記載,元至正24年(1364年)元右丞相搠思監等人共誣大同總兵官孛羅鐵木爾謀反,削其官、遣赴四川,孛羅鐵木爾斬使臣拒命。搠思監等河南行省平章事王保保討之,孛羅鐵木爾大怒,遣禿堅鐵木爾攻大都(北京),愛猷識理達臘出戰,大敗。元順帝脫歡鐵木爾無奈,執搠思監等送禿監鐵木爾軍,俱斬之。任孛羅鐵木爾為左丞相。此番逼宮,引起元順帝脫歡鐵木爾的孫子,威順王子,孛兒只斤*和尚(義王)的不滿,“遣刺客伯達爾,刺殺孛羅鐵木爾。”這段記述是該書對義王孛兒只斤*和尚(此為人名)的唯一一段記載。此事為義王棄京出走,埋下了伏筆。此時距1381年元朝滅亡僅17年時間。這段時間朱元璋已於1368年稱帝,改國號為”明”。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元朝的末日即將來臨。

有資料記載:威順王寬徹普化“其子曰和尚者,封義王,侍從順帝左右,多著勞效,帝出入常與俱。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稱兵犯闕,遂為中書右丞相,總握國柄,恣為淫虐。和尚心忿其無君,數為帝言之。受密旨,與儒士徐士本謀,交結勇士上都馬、金那海、伯顏達兒、帖古思不花、火你忽都、洪寶寶、黃哈剌八禿、龍從雲,陰圖刺孛羅帖木兒。帝期以事濟,放鴿鈴為號,徐士本掌之。明年七月,孛羅帖木兒入奏事,行至延春閣李樹下,伯顏達兒自眾中奮出,斫孛羅帖木兒,中其腦,上都馬等兢前斫死之。詳見《孛羅帖木兒傳》。二十八年,順帝將北奔,詔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而以和尚佐之,及京城將破,即先遁,不知所之。這段記載說明,順帝要離京北逃了,京城將破,這時候義王‘先遁‘,”也就是離京出走了。

據傳說,1368年9月,明朝大將徐達率軍攻陷元大都(北京),曾經盛極一時的蒙元王朝走到了歷史的盡頭。在城池攻破的前夕,一支數千人的隊伍,悄然離開了大都,一路急行,奔向西部。領隊是義王孛兒只斤和尚,他是元惠宗的叔父。和尚計劃趕赴甘肅成州,與其父威順王寬徹普化等人團聚。當隊伍行至河南濮陽一帶,遭遇明軍截殺,其一子帶領部分親屬突圍,繼續西行,途中碾轉來到同官縣。先在東王益村居住(改義王為益王,家族改姓王。),後聽傳言明軍要來追殺,便趁夜轉移到了雷平川川道和兩邊塬上。益王帶隊先住益王溝,後住避難村、松嶺村、柏廟村等。為了分散隱蔽又將人員先後分散居住在東西兩塬上的莫火村、趙家塬、北雷、南關等村。

現將避難村王玉理先生提供的資料摘錄如下:

(1) 念義王

------。

故村名,叫避難,

義王居,無數載。

開墾地教民眾,

事稼穡藝五穀,

打澇池築城牆,

養牛羊五穀豐。

眾村民樂安居,

義王離住松嶺。

何時故無人知,

到如今念義王。

義王亭高高聳。

義王功千古頌!

在該村一個意外的發現是村辦公院裡保存的一尊石碑。從王玉理先生整理的《石羊墳的傳說》基本可以瞭解石碑的大概內容。

(二)《石羊墳的傳說》

位於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新興村(原村名:避難村),村西約一公里處有一座聞名古銅官縣的古墓一一"石羊墳"。墓地佔地面積三畝左右,座北面南,當時墳園柏林茂密,風景十分優美,距今約有1400年的歷史。

"石羊墳"的傳說:宋朝末期元朝初期,兩軍交戰達八年之久,有一位名叫鍾升的朝廷大將軍,"達魯花赤"(正三品級),祖籍陝西延安人士,駐守金鎖關要地,在戰亂中不幸陣亡,朝廷將他葬於此地。並立有大通石碑一通(高2、5米,寬1米,厚度20公分),蓋有高二丈四尺有餘青磚碑樓,雄偉壯觀。右有一對形體頗豐石羊陣守。由於年久失修和地震,碑樓倒塌,將石碑斷為兩半埋入地下。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原演池公社號召"大平大整、平墳還田"運動中,將上百棵柏樹全部砍伐。公社農機站鏈滾拖拉機翻地時將上半截斷碑翻出,拖運回夲村澇池畔平舖於地,上鐫蠅小楷,字體秀娟,村中老人常坐其上納涼。後移往新興村村委會院內保護至今。兩隻石羊體長約1、5米,高約1、2米,厚約0、6米,平臥在石座上,非常雄偉壯觀,九十年代尚在,後不知去向。

這一發現說明該村領導及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較強。說明古代該村不但皇親、民眾能避難,文物古蹟也能避難,實實是一塊避難的聖地也!好人好村有好報。如今,該村村民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不但家家致了富,還成了遠近聞名的“民主法治示範村”。這大概是歷史的必然吧!

四、益王后裔今何在?


益王與王益

筆者與益王后裔王志平先生合影(黃村長攝影)


告別了避難村(今新興村),我急急驅車趕到王家河村,因支書秦玉良忙於夏收,不便打攪。在村委會辦公室經熱心的黃村長介紹碰巧見到了益王的後代子孫王紅社。紅社介紹了他知道的先祖的大概情況。我們合影留念。黃村長主動陪我到了松嶺村,見到了益王的後代王紅社的父親王志平先生。王志平今年71歲,小低個,黝黑黝黑地臉上鑲嵌著一雙精明有神的眼睛。一見面,經黃村長說明來意,並介紹我是趙家塬人後,志平竟一口說出了我的父親和二爸的名字及我的小名。我不僅一驚。說:“你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志平說:“咱倆是同學,我小時候因為松嶺沒有學校,就在趙家塬小學上學,在我姐家住。我姐夫叫段義科。學校老師是寇治江。同學還有------。”哦!一席話使我完全想起來了。是他,小名叫“驢”。卻原來益王的後代嫁給了我們村,其後又在我們村裡上學,他們與我們村有著千絲萬絡的聯繫。我們一同回憶在益王泉裡去抬水、在益王溝裡去拾柴、割草的往事。

說到益王,志平滔滔不絕的敘述了他的記憶。

他說:“祖上益王的名字叫王顏龍,是少數民族,元末明初一路打仗,到了陝西省同官縣。先住在王益村,後因謠言四起,為避難先後到了雷平川及兩邊塬上。先後住在益王溝、棗園溝、莫火村、避難村、松嶺、杏林、柏廟等村。之後,祖祖輩輩一直務農,文化甚少,沒有家譜傳世。但有益王的牛皮畫像。每年過年過節時,都要供奉在堂。畫卷拉開時,有響聲;合上時,也有響聲。小時候過年過節,都要供奉上香,記憶猶新。”估計他說的是真的。因益王隨皇帝多年,絕非一般的王侯,其遺像肯定使用金銀薄片較多,移動式會有響聲是自然的事。談到益王的墳墓,他說:“益王墳墓在縣塬上北20多裡處。叫‘黑陵’。”他還說到市縣各級來訪的情況。使人感覺其腦子非常清楚。志平先生腿腳不好,柱著雙柺,不便坐下。他這樣拄拐和我們說話,實在感到不好意思。所以,我們合影留念後,言說隨後再來,即予告辭。

益王的其他後裔前文已經詳細說到,恕不再述。

五、探尋益王墓

根據王志平的介紹,2019年6月29日,我忙中抽閒,自西安家中再一次驅車回到銅川,這一次主要任務是想親身探尋一下益王墓。為了慎重不跑冤枉路,打電話詢問了印臺區政法委副書記張永照。張書記說:“聽說益王墓在印臺鄉蘇家莊村。”我又打電話給王益區文化局秦隴華先生予以落實。中午,列日當頭,萬里無雲,天氣特別的炎熱,高溫熱情地接待了我的到來。


益王與王益

作者與劉群儒先生在黑陵原址合影(馬和平攝影)


金山腳下,姜女祠修葺一新。漆水河旁的石頭護欄雕刻著各式各樣的花式,不遠處一座設計別緻,造型精巧的石橋橫跨在漆水河上,橋下是潺潺流水,兩邊是熙熙攘攘的遊人。金山上蒼松翠柏、樓臺亭閣。好一派美麗景緻。

我心裡有事,無心玩景,一踩油門,順著嶄新的盤山公路直奔蘇家莊而去。到了村裡先找到了我小時候的玩伴劉群儒。劉小我幾歲,因他的外婆家在趙家塬,當年和我家是一個院子,群儒一放假必然到外婆家來,我們從小就成了摯友。長大了,各自忙乎,一晃幾十年再沒去過他家,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我會忽然造訪。過去因為窮,住的靠溝邊,是破破爛爛的土窯洞,現在,早已整村子·搬遷到了塬上,找不到他家了。幾經打問,才到門前。幾隻小狗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聽聞犬叫,弟妹·出門詢問找誰?一說找她掌櫃的,便予通報。劉群儒急出門迎接,一見是我,連聲叫哥,握手擁抱,不在話下。劉群儒今年65歲,高鼻子、大眼睛。過去是多聰明的一個小夥子,歲月的煎熬,將小夥變成了一個弓背蛇腰的小老頭。我說明來意後,他說益王墓,沒有聽說過。我當然不想無功而歸。拉著他去找村支書。見到劉支書一問,還是同樣的回答。我著急了,說益王墓叫“黑陵”。一句話點開了劉群儒,劉說:“黑陵上乃知道麼,乃不在我村裡,在印臺村地界上。”我高興極了,這下探陵之事終於有了眉目。我不由分說,一把拉住群儒的手,“走!陪老哥走一趟。一會送你回來。”印臺村和蘇家莊連坢種地,幾分鐘就到了“黑陵上”。“黑陵”早已在“文革”中被夷為平地,變成了莊稼地。群儒在現場給·我們回憶說:“黑陵原來好大一片子,人從這裡過都害怕,一到晚上都沒人敢從這裡過。”我說:“黑陵”也就是益王墓。群儒說:“原來黑陵就是益王墓。今天算是長了知識了。從小在這裡割草、砍柴,只知道這裡是黑陵上,真不知道這裡就是益王墓。”終於找到了益王墓,這一趟沒有白跑。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必要開發,從姜女祠、金山依山而上,到印臺村的益王墓、蘇家莊的蘇駙馬墓、樓子村的大神爺廟,再接著因印臺鄉的大神爺廟周圍·的印臺、樓子、神武等村和王家河辦事處的圪堵村、趙家塬、南雷緊密相連、相鄰,這條旅遊線路再從塬上直接可以到圪堵村看千年柳樹,再到南雷看古旅遊碑,到趙家塬參觀漢趙食其將軍修建的土城堡;再下駝水坡參觀趙家塬的益王溝、益王泉。進而還可下坡後即可與王家河景區連在一起,除山水王家河外,進而還可到松嶺村拜訪益王后裔,上王家河西塬到耀州區管轄的(原為同官縣管轄,解放前後同為文明鄉、王家河公社)莫火、避難等村遊覽。這樣形成從印臺北關到老縣西塬、王家河到市區的一條旅遊環線景區。想必也將是家鄉銅川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時候胡思亂想也是一種設想吧。至此,我所聽到、看到、知道、想到的家鄉銅川王益與益王的故事可以暫時落筆了。唯望此文對讀者瞭解益王與王益的歷史有所幫助。歡迎專家學者指正。

2019年6月16日 西安家中 一稿

2019年7月1日 西安家中 改就。

①、此資料摘自銅川快訊發佈臺。

②、該文有關內容參閱了《王益文苑》網文和雜誌。

附:作者李曉信簡介


益王與王益

作者李曉信


簡介:李曉信、男、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人,五十年代人,大學文化、高級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主管藥師、陝西省作協會員,先後任多家省、市醫藥(集團)公司企業領導、顧問及文藝演出團體顧問,銅川神州書畫研究會文學藝術顧問。出版有文集《感悟-古都情緣》《感悟-滄桑歲月》;著有《藥品GMP認證培訓教材》等書;在國家、省市報刊、網絡,發表了諸多文學作品和學術、管理論文。曾獲得省、市級多項榮譽稱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