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和心學

王陽明 大學 儒家 王守仁 餘小魚 2017-03-25

王陽明和心學

文/餘小魚

說是王陽明,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里。唯一記住的就是他是一位心學大師,提倡不忘初心,知行合一。

近期有幸拜讀“心學”名家周月亮的作品——《王陽明傳》。關於此書,封面這樣評論到:內心強大的光明之學,成功修身的智慧之書。我一眼掃過,隨即翻到內頁。對於別人的話,我一向是隨便聽一聽,最終還是聽從內心的聲音。

我在360搜索裡敲出“心學”兩個字,隨即詞條裡這樣解釋到:

心學,作為漢族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hao第四聲)其開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這是心學的發展由來。而《王陽明傳》裡這樣寫到,心學就是用良知建功立業、詩意棲居活出靈性的意義學,是個靠意念貫通心物建立起來的自己成全自己的成功學

王陽明的啟示在於:凡牆都是門,聖雄事業是從心頭做。他高度強調道德的自我完成,並因為這種追求相當純粹反而建立了救時濟世的事功,而不是相反,講道德就什麼也不幹了,像以往成了藝術品的君子那樣。他的祕密在於超道德而道德化、超實用而相當實用,又不是兩張皮,從而真誠至極又機變至極,高度恪守道德又相當心智自由,將一生變成了自覺改造自己、自覺改造社會的覺世行道之旅。每—天都不白活,無事時成聖,有事時成雄。

王陽明在《王陽明四句教》裡這樣寫到: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大意為,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也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用四個字總結起來,就是“知行合一”。

也有人認為心學是空談。讀了《王陽明轉》之後,我個人覺得認為是空談的人一定是曲解了心學的真正內在。比如,心學講究的是知行合一。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拿孝順父母這件事來說吧,心中有這個意念不能算做孝,必須在實際行動中有所體現,並且在孝順父母的過程中,奉養得宜,讓父母舒心滿意,這就是實踐。表面上看這個實踐好像是在對客觀的父母進行作用,其實是對自己的本心進行作用,萬物皆在本心。這個孝順父母的天理並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沒有教我們要我們孝順他,這是純粹發乎沒有私心物慾的良知。而且父母去世以後,我們的孝順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陽明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它是王陽明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王陽明說良知如佛說的“本來面目”。它是人生的“根,根,是能生的意思。也就是說它是“元意義”,是人生各種意義的根據、本體。這個本體卻是個虛靈,不能著一物,如眼裡容不得一粒,不管是沙子還是金子。然而它又是根本慧:做事情,它是成所作智;看人情事變,它是妙觀察智;在任何環境中,它是貫通心物、建立意義的平等性智;它是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讓人生生不息進取超越的大圓鏡智。地,無水是焦土;人,無智是殭屍。良知能給我們的就是這個根本慧,讓我們隨我的“分”去建立意義通道。致良知即明心見性,性即是見,見即是性。不可以智更斷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

發明了蘋果電腦的喬布斯可能沒有受過王陽明的任何影響,他生前說過一番話卻頗得心學旨趣:人活著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要勇敢地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喬布斯這段話的主語是“人”,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動物。

王陽明的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對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有很大的幫助。把這種思想文化,變成一種內在的動力源泉,變成我們的自身的營養,以古代聖賢為榜樣,格物窮理,知行合一,經世致用,正心誠意,抵達良知。

願我們都能在有限的生命裡做一個“不忘初心,知行合一”的人。


我是餘小魚,認真生活的小女子一枚,前路漫漫,但求落幕無悔。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