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為何被休?揭祕賈璉王熙鳳婚前

王熙鳳 賈璉 賈珍 婚姻 賈寶玉 楊培川 2018-12-12

王熙鳳的人生和結局,太虛幻境薄命司判詞可謂寫得清清楚楚:一從二令三人木。“人木”為休,王熙鳳是要被休的,並且“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鳳為何被休?揭祕賈璉王熙鳳婚前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一個“凡鳥偏從末世來,偏生愛慕此生才”的女強人,為什麼逃不出悲劇結局?會被休?

筆者想從賈璉王熙鳳夫婦婚前說起,從表面層層挖出本質。

“一從二令三人木”是婚後生活了,而關於賈璉王熙鳳的婚前生活,各種紅學文章皆鮮有提及。因為《紅樓夢》一開始,王熙鳳已經嫁給賈璉了,哪兒有婚前蹤跡可尋?

其實不然,賈璉、王熙鳳婚前的來往軌跡,《紅樓夢》原著是有提示的。

第十三回“王熙鳳協理寧國府”,賈珍對王熙鳳邢夫人王夫人說:“……從小兒大妹妹玩笑著就有殺伐決斷,如今出了閣……”

這裡有第一個信息:從小,賈珍和王熙鳳,聯姻世家親戚同輩之間,是有來往、玩鬧的,類似賈寶玉、史湘雲。

第六十四回“浪蕩子情遺九龍珮”:原來賈璉賈珍素日親密,又是兄弟,本無可避忌之人。

這裡有第二個信息:賈璉賈珍如此親密,可想而知小時候賈璉也是跟著賈珍,和王熙鳳一起玩鬧的。更何況賈璉的親二嬸王夫人,是王熙鳳的親姑姑?

所以,可見賈璉王熙鳳這對錶兄妹,既類似賈寶玉、林黛玉這對錶兄妹,來往之間又有點賈寶玉、史湘雲之間的那種熟悉,頗有青梅竹馬的意味了。

不難想象,排除門當戶對、利益聯姻等因素,既然從小認識,賈璉、王熙鳳很可能有彼此也看對眼的因素,畢竟金童玉女,一個帥哥,一個美女。

所以,他們一開始的婚姻是“一從”,夫唱婦隨、舉案齊眉,很和諧,賈璉處處承讓,退避三舍,是有原因的。

王熙鳳為何被休?揭祕賈璉王熙鳳婚前

然而,如此羨煞旁人的青梅竹馬、金童玉女,也無法走到最後,不得不令人想起那兩句稍帶功利性的流行語:一見鍾情,不過是見色起意;日久生情,不過是權衡利弊。

比起賈珍,賈璉看女人品味低、髒的臭的都要,什麼多姑娘、鮑二家的,還有後來已失節的尤二姐,無腦的秋桐。眾所周知,賈璉王熙鳳婚後不睦,危機頻頻,璉二爺的不能剋制、貪心佔了不小比重。

王熙鳳的強勢,亦是無可否認的婚姻破裂的根子之一。借小廝興兒之口,我們知道:王熙鳳不僅打發了賈璉原來的通房丫頭,現任通房丫頭也是她心腹的平兒姑娘,每年和賈璉的通房次數,王熙鳳都有嚴格規定。

這就是王熙鳳為自己埋下的最大的禍患之一!

可能有些現代女性不樂意了:明明就是賈璉的錯,全是賈璉的錯,他對愛情不忠誠。

這就很傻很天真了。

完全用現代一夫一妻、“口號上的男女平等”來理解封建社會的夫妻,怎麼可能會正確呢?

要知道,封建社會的中上層階級富貴男性,不說什麼“三妻四妾”,“一夫一妻多妾制”是最正常不過、合法不過的,在本階層極其普遍。這個階層的男性沒兩個小妾延續香火、開枝散葉、鞏固宗法制,在當時是會被指責、是有罪的好麼?

我們可以從王夫人對待賈政小妾的手段來反證:我們知道王夫人是很陰險、很有心機城府的,王熙鳳都是她的槍矛和擋箭牌。如此陰險有心機,王夫人為什麼還留著賈政的小妾?而且是兩個!一個是趙姨娘,一個是周姨娘。

而且,趙姨娘討厭程度不用說了罷?勾結綵雲彩霞、偷東西,整天撒潑大鬧,無理取鬧。可是,王夫人還是忍著、留著,還從小養著趙姨娘生的賈探春,教導趙姨娘生的賈環……嗯,儘管她這嫡母對賈環說不上好,但是,王夫人的表面功夫做的是非常足夠了,無可指責。所以,王夫人一直穩固。

那個時代,法律是有“七出七去三不去之條”的:婦女妒忌、無子、多嘴、多病、偷竊、不孝、不事舅姑等等,都滿足休妻條件。

王熙鳳在最後階段,賈璉已有法律上足夠的明文來休她。

王熙鳳為何被休?揭祕賈璉王熙鳳婚前

這就是王熙鳳手段比不上王夫人之處。

還有一個情節:陰謀詭計害死尤二姐後,王熙鳳假惺惺對平兒說“你怎麼也不爭氣”、不生個兒子。以此來看,王熙鳳的悲劇,很大程度是咎由自取。

王夫人的一切手段、作風,都是鞏固、穩固自己的大婦正妻位子,讓人沒有指責、沒有口風、沒有不好的流言。

而強勢的王熙鳳,永遠學不會。

王熙鳳的大部分手段,只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

這不是鼓吹三從四德,而是以封建社會的價值觀、法律來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那個時代的東西。

結論來了,賈璉和王熙鳳,雙方在婚姻上都犯了很大的錯誤。以至於,兒時到青中年的日久生情,都不能抵消。

不過,筆者認為,賈璉王熙鳳的婚姻問題,還能分析得更深一些:

史學大家呂思勉在《中國通史》首篇《婚姻》裡面寫道:

“人類的本質,本來是多婚的,男女皆然。雖由社會的勢力加以壓迫,終不能改變其本性。所以壓迫之力一馳,本性隨即暴露。”

這才是賈璉王熙鳳的婚姻本質,並且,適用於古今中外的一切的婚姻問題。

但是,無可置疑的是“人類本性多婚”與一夫一妻的家庭有劇烈衝突,所以,不管人類承不承認這個本性,很多悲劇的婚姻卻一直存在,並將長久存在。

何以解憂?

呂思勉最後說:欲救夫婦道苦之弊,與其審慎於結婚之時,不如寬大於離婚之際。

並且深謀遠慮:習俗所以重視離婚,法律也盡力禁阻,不過是要維持家庭。然家庭制度,實不是怎麼值得維持的東西。

這,很可能要遭受劇烈的駁斥。

人,因為現行制度、面子、虛偽、傳統、習俗、後代等原因,極少有人願意承認,心底裡其實有群居動物的多婚的本性。

這是無數家庭、婚姻的悲劇根源所在,呂思勉以史學結合社會學,找到了本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