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執筆高低鬆緊對書法有什麼影響

書論

文 | 書藝課堂 (ID: shuyiketang)

轉載請聯繫授權


1

著名書畫鑑定家張珩先生在給中央美院美術史系的學生講課時,曾提到過一點,他說:

“瞭解書法是怎麼寫的,用什麼工具在什麼條件下寫的,就能夠看出時代的區別。

比如唐朝和宋朝就不一樣,唐朝人用的筆毛都比較硬,那時的桌子也矮,高度相當於現在的茶几,要懸著胳膊肘才能寫;

宋代有高的桌子了,可以把胳膊肘枕在桌子上寫了,所以毛筆也有變化了,書寫姿勢、工具材料直接影響書寫效果。”

張先生的這段話是否引發了諸位的思考:什麼樣的執筆姿勢才是正確的?執筆的高低鬆緊對書法又有什麼影響呢?

大文豪、大書法家蘇軾曾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歐陽文忠公謂餘,當使指運而腕不知,此語最妙。”就是強調書法執筆沒有絕對標準的方法,只要手心留有活動空間,執筆靈便便可。

但東坡先生人家是高手中的高手,“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凡推求”。執筆還有法?不存在的!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蘇軾《黃州寒食帖》


2

但在實際書寫過程中,執筆的鬆、緊、高、低對書寫效果確實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我們先來梳理一下執筆產生的脈絡

“指齊一指實一指緊一指死”。

《晉書·列傳第五十》中記載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書法故事。

“王獻之……工草隸,善丹青。七八歲時學書,羲之密從後掣其筆不得,嘆曰:‘此兒後當復有大名。’”

就是說,王羲之在兒子王獻之寫書法時,有一次偷偷地、很調皮地,突然抓了一下兒子手裡的毛筆,卻發現小小的王獻之抓得很緊,“書聖”就感嘆:這孩子不簡單,以後會有很大的成就。

這段逸事雖然增加了王獻之的“明星光環”,也被許多老書友津津樂道,甚至傳說中,趙孟頫也採用過相同的方法來測試自己兒子的執筆能力呢!

從科學的角度證明,筆抓得過緊對書寫是不利的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王獻之《中秋帖》(左)王獻之《鴨頭丸帖》(右)

晉代以後,唐代歐陽詢就提出“指齊掌空”,唐太宗也提出“指實掌虛”的理論。從書寫實際來講,歐陽詢和唐太宗的理論是符合書寫規律的。只有做到“指齊”、“指實”,毛筆才能拿捏的住,才能將力量貫注於筆端。而手掌虛空,就給了毛筆一定的運動和調整的空間。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唐以後,南宋的姜夔提出“執之慾緊,運之慾活,不可以指運筆,當以腕運筆”的主張。其實姜夔的理論出發點是想要將書法寫靈活的,可惜被清人誤解了。

清代有書家明確強調:“全是運腕,指筆永不動。”他將古代書論中“指實掌虛”的執筆方法發展到了極端的程度,主張指死腕活,這也是不正確的。

3

書論中有一種“撥鐙法”的稱謂。這個“撥鐙法”是韓愈受好友柳宗元影響,而柳宗元受教於皇甫閱,皇甫閱受教於徐浩,徐浩又受教於張旭,張旭作為唐代二王筆法的“集大成者”,用筆靈活,線條跌宕起伏,富於動感。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撥鐙法”的核心要領是“推、拖、捻、拽”四個動作,而這四個動作能實現的前提在於,手執筆管不可過緊,要淺一些。這也正如清代周星蓮《臨池管窺》中所說:“撥鐙或謂挑燈,或謂馬鐙,於義皆是。總之執筆須淺,淺則易於轉動。”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韓愈《桃林詩帖》

所以,執筆指可緊,但不可死,“指死”是違反書寫的規律,在具體的書寫實踐中萬萬不可取

4

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有記載,濃墨宰相”劉墉(對的,就是咱們熟悉的“劉羅鍋”,但其實人家不是真的羅鍋了)。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劉墉

書法史上劉墉握筆的姿勢據說是很奇特的,人前人後有很大的差別。如果是在客人面前寫字,他就筆正腕端,採用傳統而傳統的握筆方法。

而一旦到了他自己的內室書房寫字的時候,他就“任情恣性”,不論寫大字寫小字,都轉動筆管,飛快地書寫。筆隨手指前後左右旋翻飛動,像獅子滾繡球一樣。甚至他寫到興奮的時候,筆管還會脫手,飛落到地上。

因而,他是極力主張運用指部的力量的,他認為“諸城作書,無論大小,其使筆如舞滾龍,左右盤闢,管隨指轉,轉之甚者,管或墜地”。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劉墉行書

總而言之呢,手指的執筆方法過死,就容易導致筆法粗疏沒有生氣,寫出來的線條就會刻板沒有生命力,而且寫起來也會很吃力。書友們回憶一下自己最初開始寫字時候,很累很吃力,因為掌握不好控筆的力度。所以執筆要不鬆不緊,合宜最好。

5

既然明白了執筆的鬆緊,那麼書友們可能就好奇了,執筆的高低如何把握呢?寫不同的書體又有什麼區別麼?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其實早在晉代,衛夫人在《筆陣圖》中就告訴我們:“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執之。”衛夫人的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正書執筆最好偏低些,行草書執筆最好偏高些

後來的唐宋時期也有許多相關論述。

最著名的就是張懷瓘所說:

“若執筆淺則堅掣打勁三寸,而一寸箸紙勢則有餘,若執筆深則束牽三寸,而一寸箸紙勢已盡矣。筆在指端則掌虛運動,適意騰躍頓挫,生意在焉”。

到了晚明,趙宦光在《寒山帚談》中說:“真書宜攝重,故執筆去筆頭一寸或寸二分;作行書則稍寬縱,執宜稍遠,去筆頭可二寸;作草書則運筆流宕,勢疾而逸,執筆更遠,去筆頭當三寸矣!”他還說,執筆不可好奇,但取適意,則力生焉。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啟功老寫小字

因而,在具體書寫過程中:寫小字執筆要低些,筆管無名指抵筆處離筆頭一寸左右;寫中楷或大字,執筆要高一些,約二寸左右;寫大楷和草書筆管要再執高一些,約三寸左右。執筆越高,迴旋的幅度就加大,更便於揮運。但過高了,下筆飄浮,寫字無力。

看了這篇文章,書友們是不是對執筆的高低鬆緊有所感悟呢?那就多多實踐吧。希望大家都能“心手相合”,“得之於心”,“運之於手”。

寫了多年字,執筆的高低鬆緊問題可能都被我們忽略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