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獨特價值

王守仁 朱熹 中庸 文化 人民網 2017-06-23

知行問題是中國學術史上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話題,許多先賢對此都有自己的見解。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知行問題上對朱熹的“知先行後”說持批評態度,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他認為:“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行如何分得開?”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主要著眼於道德觀念與道德修養的密切結合,其目的是把“知”即意念也當作最初的“行”,使人們對“不善的念”不掉以輕心,即“不善的念”在內心剛產生時,就要把它“克倒”。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是以“心即理”為理論前提的,他把“知行合一”與“心即理”之說聯繫起來,“知行合一”也就是他所謂的“致良知”,“良知”是知,“致”是行。具體而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在三個方面的論證具有自身獨特價值。

“知行之體本來如是”,即知與行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王守仁強調,知行合一“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之體本來如是,非以己意抑揚其間,姑為是說以苟一時之效者也”。在他看來,將知行作為一個整體並不是為了達到一時目的而任意瞎說的,而是知行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如何分得開?”他舉例說,“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一個人只有已經孝敬父母、敬愛兄長,才稱得上真正知道孝與弟的含義。也就是說,知必須通過行才能知,行必須通過知才能行。知而不行,其實不算真正知。王守仁還把“知行本體”與“心之本體”聯繫起來:“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既然“知行本體”就是“心之本體”,那也就是“自然會知”“不假外求”的良知。也就是說,“知”是“良知”的自我體認,“行”是“良知”的落實。

“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在強調知與行就是一個整體的基礎上,王守仁進一步指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若著實做學問思辨的工夫,則學問思辨亦便是行矣。”這是強調知指導行、行實踐知,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結果。這裡提到的“學問思辨行”,就是《中庸》提出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王守仁用一個“做”字把前四者都納入“行”的範疇。他的理由是,行離不開知,因為“若行而不能明覺精察,便是冥行”;同樣,知也離不開行,因為“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這就是“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知行是一事之兩面,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覺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切實用力的方面叫做行,兩者是不能分開的。

“知行之合一併進”,即知與行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在朱熹、陳淳等人的著述中,偶有提及“知行常相須”,後來也有一些學者對此加以發揮。但是他們所說的“相須”“並進”還是把知與行作為兩個主體。王守仁的“知行之合一併進”則把知與行作為一個主體,明確指出:“知行之合一併進而不可以分為兩節事矣。”王守仁“知行之合一併進”論,其理論根源就是他強調的“心理合一”。在“心理合一”理論指導下,他認為“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王守仁還援用一些為生活實踐所證明了的經驗常識來論證他“知行之合一併進”的作用。如“路歧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學射,則必張弓挾矢,引滿中的;學書,則必伸紙執筆,操觚染翰”,也就是強調不論走坎坷的道路,還是射箭、寫字,都必須親身經歷才能有切實體會。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基於對朱熹“知先行後”說的批判而提出來的。朱熹的“知先行後”說揭示了知與行這兩個階段,卻有割裂二者之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彌補了朱熹“知先行後”這一缺陷,強調了二者的統一與聯繫,這為後世知行觀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益啟迪。

(作者單位: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