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漢室宗親:王莽篡漢時,漢室宗親為何紛紛歌功頌德?'

"

無論是東漢還是西漢,在行政區域劃分上,都是“封國”與“郡縣”並行,“封國”即漢室宗親的封地,這些漢室宗親們“封藩錫土”,“臨爵列民”,對漢王朝的政權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弔詭的是,東漢末年,無論是董卓亂政還是曹操秉國,在地方上不乏漢室宗親擁兵反對,而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漢過程中,龐大的漢室宗親群體卻基本上集體噤聲,甚至還有助紂為虐者。本著“事物反常必為妖”的原則,我們來回顧西漢歷史,分析一下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西漢政府對宗室的打壓

西漢建立後,劉邦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實行分封制,大封宗室為王,以為藩籬。

“高皇帝撥亂世,反諸正,昭至德,定海內,封建諸侯,爵位二等。皇子或在襁褓而立為諸侯王,奉承天子,為萬世法則,不可易。”——《史記.三王世家》

劉邦這樣做是吸取了周朝與秦朝的教訓。周因大封諸侯導致強枝弱幹,周天子威權下移,秦因限制宗室導致紛亂之際宗室雲集咸陽被一網打盡,釀成“二世而亡”的悲劇。

毋庸置疑,劉邦分封宗室的政策對初期立足未穩的西漢政權確實起到了拱衛保障的作用。譬如在“諸呂之亂”中,分封在各地的諸侯王在撥亂反正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漢書》所言:“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後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

劉邦分封宗王的本意是拱衛皇室,但是隨著天下的穩定,人口繁盛,坐擁封地的諸王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長,光是齊、楚、吳三王就擁有一百六十多座城池,而且封地都是齊楚等富庶之地,實力已經接近天下的一半,“分天下半”。這種情況下,作為藩籬的諸侯王已經日漸成為中央集權過程中的障礙,最終矛盾不可調和,爆發了“吳楚七國之亂”。

漢武帝即位後,吸取了“吳楚之亂”的教訓,採取了另一種更為溫和的削藩方式“推恩令”。原來諸侯王的王位跟封地只能由世子繼承,現在准許諸侯王自己把封地分割讓諸子繼承,如此,諸侯王的封地越變越小,對中央的威脅也不復存在。推恩令施行以前,諸侯王的封地“連城數十,地方千里”,施行之後,“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諸侯王封地經過一代代的分裂,到了西漢中後期,已經微乎其微,許多宗室甚至貧窮到乘牛車的地步。

在削減諸侯王封地的同時,大漢朝廷又在政治上對諸侯王進行進一步打壓。比如禁止諸王私置官吏,降低王國官品秩,不得私自出封地,不得私自交往其他諸王,不得施恩地方官員。在種種限制之下,宗室已經完全被隔絕在權力核心之外,鮮有入朝為官者,西漢時期逐漸變成地方鎮守長官的十三部刺史,僅宗室一人擔任過。

"

無論是東漢還是西漢,在行政區域劃分上,都是“封國”與“郡縣”並行,“封國”即漢室宗親的封地,這些漢室宗親們“封藩錫土”,“臨爵列民”,對漢王朝的政權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弔詭的是,東漢末年,無論是董卓亂政還是曹操秉國,在地方上不乏漢室宗親擁兵反對,而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漢過程中,龐大的漢室宗親群體卻基本上集體噤聲,甚至還有助紂為虐者。本著“事物反常必為妖”的原則,我們來回顧西漢歷史,分析一下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西漢政府對宗室的打壓

西漢建立後,劉邦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實行分封制,大封宗室為王,以為藩籬。

“高皇帝撥亂世,反諸正,昭至德,定海內,封建諸侯,爵位二等。皇子或在襁褓而立為諸侯王,奉承天子,為萬世法則,不可易。”——《史記.三王世家》

劉邦這樣做是吸取了周朝與秦朝的教訓。周因大封諸侯導致強枝弱幹,周天子威權下移,秦因限制宗室導致紛亂之際宗室雲集咸陽被一網打盡,釀成“二世而亡”的悲劇。

毋庸置疑,劉邦分封宗室的政策對初期立足未穩的西漢政權確實起到了拱衛保障的作用。譬如在“諸呂之亂”中,分封在各地的諸侯王在撥亂反正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漢書》所言:“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後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

劉邦分封宗王的本意是拱衛皇室,但是隨著天下的穩定,人口繁盛,坐擁封地的諸王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長,光是齊、楚、吳三王就擁有一百六十多座城池,而且封地都是齊楚等富庶之地,實力已經接近天下的一半,“分天下半”。這種情況下,作為藩籬的諸侯王已經日漸成為中央集權過程中的障礙,最終矛盾不可調和,爆發了“吳楚七國之亂”。

漢武帝即位後,吸取了“吳楚之亂”的教訓,採取了另一種更為溫和的削藩方式“推恩令”。原來諸侯王的王位跟封地只能由世子繼承,現在准許諸侯王自己把封地分割讓諸子繼承,如此,諸侯王的封地越變越小,對中央的威脅也不復存在。推恩令施行以前,諸侯王的封地“連城數十,地方千里”,施行之後,“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諸侯王封地經過一代代的分裂,到了西漢中後期,已經微乎其微,許多宗室甚至貧窮到乘牛車的地步。

在削減諸侯王封地的同時,大漢朝廷又在政治上對諸侯王進行進一步打壓。比如禁止諸王私置官吏,降低王國官品秩,不得私自出封地,不得私自交往其他諸王,不得施恩地方官員。在種種限制之下,宗室已經完全被隔絕在權力核心之外,鮮有入朝為官者,西漢時期逐漸變成地方鎮守長官的十三部刺史,僅宗室一人擔任過。

“消失的”漢室宗親:王莽篡漢時,漢室宗親為何紛紛歌功頌德?

漢初郡國並行圖

外戚集團對宗室的排擠

而兩漢的共同特點除了宗親之外,就是外戚。西漢初“諸呂之亂”後,外戚勢力很是沉寂了一段時間,至景帝晚期,地方上已經沒有能夠直接威脅到中央的諸侯王,這個時候,外戚復又粉墨登場。這是歷史的必然,因為對於統治者來說,用人最重要的是看親疏。當然,骨肉至親的宗室可不行,因為宗室與你共有統治合法性,相比之下,至親卻不同姓的外戚更讓人放心。

武帝時期,外戚中有竇嬰,田蚡為相,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為將,後來更是有霍光以大將軍領尚書事,總領朝政。到漢成帝時,外戚勢力達到巔峰,漢成帝不僅任命元舅王鳳為大將軍領尚書事,還同日冊封五個舅舅為侯。得勢的外戚集團為了鞏固自身權力,不遺餘力的打壓宗室。例如漢成帝與弟弟定陶王劉康感情甚篤,想把他留在長安,王鳳就極力反對,藉著天變的由頭,把定陶王趕出京城。再比如東平王劉宇來朝,向朝廷求取諸子百家及《史記》,王鳳以這些書涉及到縱橫權謀,地理險要為由拒絕。漢成帝想任命宗室劉歆擔任中常侍,王鳳也堅決反對,蓋因中常侍乃皇帝近侍之故。可見外戚對宗室防範打壓之深。

"

無論是東漢還是西漢,在行政區域劃分上,都是“封國”與“郡縣”並行,“封國”即漢室宗親的封地,這些漢室宗親們“封藩錫土”,“臨爵列民”,對漢王朝的政權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弔詭的是,東漢末年,無論是董卓亂政還是曹操秉國,在地方上不乏漢室宗親擁兵反對,而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漢過程中,龐大的漢室宗親群體卻基本上集體噤聲,甚至還有助紂為虐者。本著“事物反常必為妖”的原則,我們來回顧西漢歷史,分析一下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西漢政府對宗室的打壓

西漢建立後,劉邦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實行分封制,大封宗室為王,以為藩籬。

“高皇帝撥亂世,反諸正,昭至德,定海內,封建諸侯,爵位二等。皇子或在襁褓而立為諸侯王,奉承天子,為萬世法則,不可易。”——《史記.三王世家》

劉邦這樣做是吸取了周朝與秦朝的教訓。周因大封諸侯導致強枝弱幹,周天子威權下移,秦因限制宗室導致紛亂之際宗室雲集咸陽被一網打盡,釀成“二世而亡”的悲劇。

毋庸置疑,劉邦分封宗室的政策對初期立足未穩的西漢政權確實起到了拱衛保障的作用。譬如在“諸呂之亂”中,分封在各地的諸侯王在撥亂反正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漢書》所言:“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後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

劉邦分封宗王的本意是拱衛皇室,但是隨著天下的穩定,人口繁盛,坐擁封地的諸王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長,光是齊、楚、吳三王就擁有一百六十多座城池,而且封地都是齊楚等富庶之地,實力已經接近天下的一半,“分天下半”。這種情況下,作為藩籬的諸侯王已經日漸成為中央集權過程中的障礙,最終矛盾不可調和,爆發了“吳楚七國之亂”。

漢武帝即位後,吸取了“吳楚之亂”的教訓,採取了另一種更為溫和的削藩方式“推恩令”。原來諸侯王的王位跟封地只能由世子繼承,現在准許諸侯王自己把封地分割讓諸子繼承,如此,諸侯王的封地越變越小,對中央的威脅也不復存在。推恩令施行以前,諸侯王的封地“連城數十,地方千里”,施行之後,“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諸侯王封地經過一代代的分裂,到了西漢中後期,已經微乎其微,許多宗室甚至貧窮到乘牛車的地步。

在削減諸侯王封地的同時,大漢朝廷又在政治上對諸侯王進行進一步打壓。比如禁止諸王私置官吏,降低王國官品秩,不得私自出封地,不得私自交往其他諸王,不得施恩地方官員。在種種限制之下,宗室已經完全被隔絕在權力核心之外,鮮有入朝為官者,西漢時期逐漸變成地方鎮守長官的十三部刺史,僅宗室一人擔任過。

“消失的”漢室宗親:王莽篡漢時,漢室宗親為何紛紛歌功頌德?

漢初郡國並行圖

外戚集團對宗室的排擠

而兩漢的共同特點除了宗親之外,就是外戚。西漢初“諸呂之亂”後,外戚勢力很是沉寂了一段時間,至景帝晚期,地方上已經沒有能夠直接威脅到中央的諸侯王,這個時候,外戚復又粉墨登場。這是歷史的必然,因為對於統治者來說,用人最重要的是看親疏。當然,骨肉至親的宗室可不行,因為宗室與你共有統治合法性,相比之下,至親卻不同姓的外戚更讓人放心。

武帝時期,外戚中有竇嬰,田蚡為相,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為將,後來更是有霍光以大將軍領尚書事,總領朝政。到漢成帝時,外戚勢力達到巔峰,漢成帝不僅任命元舅王鳳為大將軍領尚書事,還同日冊封五個舅舅為侯。得勢的外戚集團為了鞏固自身權力,不遺餘力的打壓宗室。例如漢成帝與弟弟定陶王劉康感情甚篤,想把他留在長安,王鳳就極力反對,藉著天變的由頭,把定陶王趕出京城。再比如東平王劉宇來朝,向朝廷求取諸子百家及《史記》,王鳳以這些書涉及到縱橫權謀,地理險要為由拒絕。漢成帝想任命宗室劉歆擔任中常侍,王鳳也堅決反對,蓋因中常侍乃皇帝近侍之故。可見外戚對宗室防範打壓之深。

“消失的”漢室宗親:王莽篡漢時,漢室宗親為何紛紛歌功頌德?

推恩令詳解圖

王莽對宗室的籠絡

王莽雖然出身王氏外戚集團,但絕對是外戚中的“異類”,他敏銳的察覺到劉姓諸侯王及王子侯們代表著漢室,與西漢政權息息相關。而外戚集團雖然一時煊赫,但榮辱興衰全繫於皇后或太后一人,根基十分淺薄,擺脫不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命運。所以在他執政時期,假託復古,掀起了一股“興滅繼絶”的熱潮。

“興滅繼絶” ,出自《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西漢立國至王莽執政時已逾兩百年,許多宗親因為嫡支斷絕,因罪除爵等原因丟掉了爵位及封地。王莽在元始元年至元始五年期間,祭出“興滅繼絶”這一春秋古制,對這些宗親的爵位予以恢復,並大批量對宗室進行封賞。

元始元年春,立故東平王雲太子開明為王,故桃鄉頃侯子成都為中山王。封宣帝耳孫信等三十六人皆為列侯。

元始二年,立代孝王玄孫之子如意為廣宗王,江都易王孫盱臺侯宮為廣川王,廣川惠王曾孫倫為廣德王”。

除了恢復落魄宗室的爵位以外,王莽還更易律法,放寬宗室繼承爵位的條件,允許諸侯王在無嫡子的情況下讓其餘兒孫襲爵,宗室因罪奪爵者,不再除爵,而是令其家屬襲爵。

王莽的這些舉措籠絡了一大批中下層宗室,他們紛紛把王莽看作是他們利益的代表者。再加上王莽懂得韜光養晦,雖然心懷篡意,但在表面上卻折節下交,恭儉有禮,作為外戚子弟卻無絲毫囂張跋扈之態,相反還勤奮向學,“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在西漢末腐朽墮落的貴族圈子裡宛如一股清流。所以相當一部分宗室成了王莽堅定的擁護者,甚至積極在王莽篡漢的過程中推波助瀾。

"

無論是東漢還是西漢,在行政區域劃分上,都是“封國”與“郡縣”並行,“封國”即漢室宗親的封地,這些漢室宗親們“封藩錫土”,“臨爵列民”,對漢王朝的政權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弔詭的是,東漢末年,無論是董卓亂政還是曹操秉國,在地方上不乏漢室宗親擁兵反對,而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漢過程中,龐大的漢室宗親群體卻基本上集體噤聲,甚至還有助紂為虐者。本著“事物反常必為妖”的原則,我們來回顧西漢歷史,分析一下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西漢政府對宗室的打壓

西漢建立後,劉邦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實行分封制,大封宗室為王,以為藩籬。

“高皇帝撥亂世,反諸正,昭至德,定海內,封建諸侯,爵位二等。皇子或在襁褓而立為諸侯王,奉承天子,為萬世法則,不可易。”——《史記.三王世家》

劉邦這樣做是吸取了周朝與秦朝的教訓。周因大封諸侯導致強枝弱幹,周天子威權下移,秦因限制宗室導致紛亂之際宗室雲集咸陽被一網打盡,釀成“二世而亡”的悲劇。

毋庸置疑,劉邦分封宗室的政策對初期立足未穩的西漢政權確實起到了拱衛保障的作用。譬如在“諸呂之亂”中,分封在各地的諸侯王在撥亂反正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漢書》所言:“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後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

劉邦分封宗王的本意是拱衛皇室,但是隨著天下的穩定,人口繁盛,坐擁封地的諸王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長,光是齊、楚、吳三王就擁有一百六十多座城池,而且封地都是齊楚等富庶之地,實力已經接近天下的一半,“分天下半”。這種情況下,作為藩籬的諸侯王已經日漸成為中央集權過程中的障礙,最終矛盾不可調和,爆發了“吳楚七國之亂”。

漢武帝即位後,吸取了“吳楚之亂”的教訓,採取了另一種更為溫和的削藩方式“推恩令”。原來諸侯王的王位跟封地只能由世子繼承,現在准許諸侯王自己把封地分割讓諸子繼承,如此,諸侯王的封地越變越小,對中央的威脅也不復存在。推恩令施行以前,諸侯王的封地“連城數十,地方千里”,施行之後,“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諸侯王封地經過一代代的分裂,到了西漢中後期,已經微乎其微,許多宗室甚至貧窮到乘牛車的地步。

在削減諸侯王封地的同時,大漢朝廷又在政治上對諸侯王進行進一步打壓。比如禁止諸王私置官吏,降低王國官品秩,不得私自出封地,不得私自交往其他諸王,不得施恩地方官員。在種種限制之下,宗室已經完全被隔絕在權力核心之外,鮮有入朝為官者,西漢時期逐漸變成地方鎮守長官的十三部刺史,僅宗室一人擔任過。

“消失的”漢室宗親:王莽篡漢時,漢室宗親為何紛紛歌功頌德?

漢初郡國並行圖

外戚集團對宗室的排擠

而兩漢的共同特點除了宗親之外,就是外戚。西漢初“諸呂之亂”後,外戚勢力很是沉寂了一段時間,至景帝晚期,地方上已經沒有能夠直接威脅到中央的諸侯王,這個時候,外戚復又粉墨登場。這是歷史的必然,因為對於統治者來說,用人最重要的是看親疏。當然,骨肉至親的宗室可不行,因為宗室與你共有統治合法性,相比之下,至親卻不同姓的外戚更讓人放心。

武帝時期,外戚中有竇嬰,田蚡為相,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為將,後來更是有霍光以大將軍領尚書事,總領朝政。到漢成帝時,外戚勢力達到巔峰,漢成帝不僅任命元舅王鳳為大將軍領尚書事,還同日冊封五個舅舅為侯。得勢的外戚集團為了鞏固自身權力,不遺餘力的打壓宗室。例如漢成帝與弟弟定陶王劉康感情甚篤,想把他留在長安,王鳳就極力反對,藉著天變的由頭,把定陶王趕出京城。再比如東平王劉宇來朝,向朝廷求取諸子百家及《史記》,王鳳以這些書涉及到縱橫權謀,地理險要為由拒絕。漢成帝想任命宗室劉歆擔任中常侍,王鳳也堅決反對,蓋因中常侍乃皇帝近侍之故。可見外戚對宗室防範打壓之深。

“消失的”漢室宗親:王莽篡漢時,漢室宗親為何紛紛歌功頌德?

推恩令詳解圖

王莽對宗室的籠絡

王莽雖然出身王氏外戚集團,但絕對是外戚中的“異類”,他敏銳的察覺到劉姓諸侯王及王子侯們代表著漢室,與西漢政權息息相關。而外戚集團雖然一時煊赫,但榮辱興衰全繫於皇后或太后一人,根基十分淺薄,擺脫不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命運。所以在他執政時期,假託復古,掀起了一股“興滅繼絶”的熱潮。

“興滅繼絶” ,出自《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西漢立國至王莽執政時已逾兩百年,許多宗親因為嫡支斷絕,因罪除爵等原因丟掉了爵位及封地。王莽在元始元年至元始五年期間,祭出“興滅繼絶”這一春秋古制,對這些宗親的爵位予以恢復,並大批量對宗室進行封賞。

元始元年春,立故東平王雲太子開明為王,故桃鄉頃侯子成都為中山王。封宣帝耳孫信等三十六人皆為列侯。

元始二年,立代孝王玄孫之子如意為廣宗王,江都易王孫盱臺侯宮為廣川王,廣川惠王曾孫倫為廣德王”。

除了恢復落魄宗室的爵位以外,王莽還更易律法,放寬宗室繼承爵位的條件,允許諸侯王在無嫡子的情況下讓其餘兒孫襲爵,宗室因罪奪爵者,不再除爵,而是令其家屬襲爵。

王莽的這些舉措籠絡了一大批中下層宗室,他們紛紛把王莽看作是他們利益的代表者。再加上王莽懂得韜光養晦,雖然心懷篡意,但在表面上卻折節下交,恭儉有禮,作為外戚子弟卻無絲毫囂張跋扈之態,相反還勤奮向學,“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在西漢末腐朽墮落的貴族圈子裡宛如一股清流。所以相當一部分宗室成了王莽堅定的擁護者,甚至積極在王莽篡漢的過程中推波助瀾。

“消失的”漢室宗親:王莽篡漢時,漢室宗親為何紛紛歌功頌德?

王莽想象圖

王莽篡漢過程中宗室的反應

當然,一個人再怎麼富有人格魅力,也不可能博取所有人的好感。在王莽篡漢的行跡越來越暴露無遺時,漢室宗親們也分裂為兩派,一派“倒王”,一派“挺王”

“倒王派”認為王莽遲早會篡漢稱帝,到時候天下不再姓劉,他們也會喪失掉宗室的特權。這一派主要以王子侯為主,也就是所謂的“少壯派”。比如公元6年,王莽自稱假皇帝,離篡位之後一步之遙,安眾侯劉崇與安眾侯相張紹密謀:“王莽如今專制朝政,下一步肯定就是要篡位了,天下反對他的人卻不敢揭竿而起,這是身為漢室宗親的恥辱,我要敢為人先,到時候海內外肯定會群起響應”。

公元7年,武平侯劉璜與翟義起兵,立嚴鄉侯劉信為天子,反對王莽。

公元9年,徐鄉侯劉快舉兵數千人,反對王莽。

但這些“倒王派”都是些中下層宗室,實力弱小,又星散各地,他們的舉義旋即被撲滅,並沒有對王莽的篡漢進程造成影響。

“挺王派”宗室則完全倒向王莽,為王莽的篡漢舉動宣傳造勢。西漢年間流行“五德始終說”,到西漢末期,出現了"漢運將終,應更受命"的論調,而且這種論調還大有市場,甚至連漢哀帝都深信不疑,還特地整了一場“再受命”的鬧劇。

而“再受命”以鬧劇形式收場,讓天下人更加堅信“大漢藥丸”,而作為西漢末年的一股“清流”,王莽無疑被視為“天選之子”,所以這些宗室吹捧起王莽來簡直是不遺餘力。

比如公元5年,泉陵侯劉慶上疏,認為王莽應該效仿周公,行天子事。

公元6年,安眾侯劉崇起兵失敗後,其族父劉嘉令上疏為王莽歌功頌德,並大罵劉崇是國賊。

公元8年,廣饒侯劉京上疏奏報符命,說有人遇見天使託夢,言:假皇帝當為真。

總之,這些“挺王派”宗室花樣百出,從各個角度為王莽篡漢的合法性做出解釋,甚至出現王莽即位時“漢諸侯王厥角稽首,奉上璽韍,惟恐在後,或乃稱美頌德,以求容媚”的怪象。如果劉邦泉下有知,肯定會驚詫不已,這丫肯定是假的劉姓吧。

"

無論是東漢還是西漢,在行政區域劃分上,都是“封國”與“郡縣”並行,“封國”即漢室宗親的封地,這些漢室宗親們“封藩錫土”,“臨爵列民”,對漢王朝的政權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弔詭的是,東漢末年,無論是董卓亂政還是曹操秉國,在地方上不乏漢室宗親擁兵反對,而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漢過程中,龐大的漢室宗親群體卻基本上集體噤聲,甚至還有助紂為虐者。本著“事物反常必為妖”的原則,我們來回顧西漢歷史,分析一下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西漢政府對宗室的打壓

西漢建立後,劉邦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實行分封制,大封宗室為王,以為藩籬。

“高皇帝撥亂世,反諸正,昭至德,定海內,封建諸侯,爵位二等。皇子或在襁褓而立為諸侯王,奉承天子,為萬世法則,不可易。”——《史記.三王世家》

劉邦這樣做是吸取了周朝與秦朝的教訓。周因大封諸侯導致強枝弱幹,周天子威權下移,秦因限制宗室導致紛亂之際宗室雲集咸陽被一網打盡,釀成“二世而亡”的悲劇。

毋庸置疑,劉邦分封宗室的政策對初期立足未穩的西漢政權確實起到了拱衛保障的作用。譬如在“諸呂之亂”中,分封在各地的諸侯王在撥亂反正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漢書》所言:“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後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

劉邦分封宗王的本意是拱衛皇室,但是隨著天下的穩定,人口繁盛,坐擁封地的諸王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長,光是齊、楚、吳三王就擁有一百六十多座城池,而且封地都是齊楚等富庶之地,實力已經接近天下的一半,“分天下半”。這種情況下,作為藩籬的諸侯王已經日漸成為中央集權過程中的障礙,最終矛盾不可調和,爆發了“吳楚七國之亂”。

漢武帝即位後,吸取了“吳楚之亂”的教訓,採取了另一種更為溫和的削藩方式“推恩令”。原來諸侯王的王位跟封地只能由世子繼承,現在准許諸侯王自己把封地分割讓諸子繼承,如此,諸侯王的封地越變越小,對中央的威脅也不復存在。推恩令施行以前,諸侯王的封地“連城數十,地方千里”,施行之後,“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諸侯王封地經過一代代的分裂,到了西漢中後期,已經微乎其微,許多宗室甚至貧窮到乘牛車的地步。

在削減諸侯王封地的同時,大漢朝廷又在政治上對諸侯王進行進一步打壓。比如禁止諸王私置官吏,降低王國官品秩,不得私自出封地,不得私自交往其他諸王,不得施恩地方官員。在種種限制之下,宗室已經完全被隔絕在權力核心之外,鮮有入朝為官者,西漢時期逐漸變成地方鎮守長官的十三部刺史,僅宗室一人擔任過。

“消失的”漢室宗親:王莽篡漢時,漢室宗親為何紛紛歌功頌德?

漢初郡國並行圖

外戚集團對宗室的排擠

而兩漢的共同特點除了宗親之外,就是外戚。西漢初“諸呂之亂”後,外戚勢力很是沉寂了一段時間,至景帝晚期,地方上已經沒有能夠直接威脅到中央的諸侯王,這個時候,外戚復又粉墨登場。這是歷史的必然,因為對於統治者來說,用人最重要的是看親疏。當然,骨肉至親的宗室可不行,因為宗室與你共有統治合法性,相比之下,至親卻不同姓的外戚更讓人放心。

武帝時期,外戚中有竇嬰,田蚡為相,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為將,後來更是有霍光以大將軍領尚書事,總領朝政。到漢成帝時,外戚勢力達到巔峰,漢成帝不僅任命元舅王鳳為大將軍領尚書事,還同日冊封五個舅舅為侯。得勢的外戚集團為了鞏固自身權力,不遺餘力的打壓宗室。例如漢成帝與弟弟定陶王劉康感情甚篤,想把他留在長安,王鳳就極力反對,藉著天變的由頭,把定陶王趕出京城。再比如東平王劉宇來朝,向朝廷求取諸子百家及《史記》,王鳳以這些書涉及到縱橫權謀,地理險要為由拒絕。漢成帝想任命宗室劉歆擔任中常侍,王鳳也堅決反對,蓋因中常侍乃皇帝近侍之故。可見外戚對宗室防範打壓之深。

“消失的”漢室宗親:王莽篡漢時,漢室宗親為何紛紛歌功頌德?

推恩令詳解圖

王莽對宗室的籠絡

王莽雖然出身王氏外戚集團,但絕對是外戚中的“異類”,他敏銳的察覺到劉姓諸侯王及王子侯們代表著漢室,與西漢政權息息相關。而外戚集團雖然一時煊赫,但榮辱興衰全繫於皇后或太后一人,根基十分淺薄,擺脫不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命運。所以在他執政時期,假託復古,掀起了一股“興滅繼絶”的熱潮。

“興滅繼絶” ,出自《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西漢立國至王莽執政時已逾兩百年,許多宗親因為嫡支斷絕,因罪除爵等原因丟掉了爵位及封地。王莽在元始元年至元始五年期間,祭出“興滅繼絶”這一春秋古制,對這些宗親的爵位予以恢復,並大批量對宗室進行封賞。

元始元年春,立故東平王雲太子開明為王,故桃鄉頃侯子成都為中山王。封宣帝耳孫信等三十六人皆為列侯。

元始二年,立代孝王玄孫之子如意為廣宗王,江都易王孫盱臺侯宮為廣川王,廣川惠王曾孫倫為廣德王”。

除了恢復落魄宗室的爵位以外,王莽還更易律法,放寬宗室繼承爵位的條件,允許諸侯王在無嫡子的情況下讓其餘兒孫襲爵,宗室因罪奪爵者,不再除爵,而是令其家屬襲爵。

王莽的這些舉措籠絡了一大批中下層宗室,他們紛紛把王莽看作是他們利益的代表者。再加上王莽懂得韜光養晦,雖然心懷篡意,但在表面上卻折節下交,恭儉有禮,作為外戚子弟卻無絲毫囂張跋扈之態,相反還勤奮向學,“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在西漢末腐朽墮落的貴族圈子裡宛如一股清流。所以相當一部分宗室成了王莽堅定的擁護者,甚至積極在王莽篡漢的過程中推波助瀾。

“消失的”漢室宗親:王莽篡漢時,漢室宗親為何紛紛歌功頌德?

王莽想象圖

王莽篡漢過程中宗室的反應

當然,一個人再怎麼富有人格魅力,也不可能博取所有人的好感。在王莽篡漢的行跡越來越暴露無遺時,漢室宗親們也分裂為兩派,一派“倒王”,一派“挺王”

“倒王派”認為王莽遲早會篡漢稱帝,到時候天下不再姓劉,他們也會喪失掉宗室的特權。這一派主要以王子侯為主,也就是所謂的“少壯派”。比如公元6年,王莽自稱假皇帝,離篡位之後一步之遙,安眾侯劉崇與安眾侯相張紹密謀:“王莽如今專制朝政,下一步肯定就是要篡位了,天下反對他的人卻不敢揭竿而起,這是身為漢室宗親的恥辱,我要敢為人先,到時候海內外肯定會群起響應”。

公元7年,武平侯劉璜與翟義起兵,立嚴鄉侯劉信為天子,反對王莽。

公元9年,徐鄉侯劉快舉兵數千人,反對王莽。

但這些“倒王派”都是些中下層宗室,實力弱小,又星散各地,他們的舉義旋即被撲滅,並沒有對王莽的篡漢進程造成影響。

“挺王派”宗室則完全倒向王莽,為王莽的篡漢舉動宣傳造勢。西漢年間流行“五德始終說”,到西漢末期,出現了"漢運將終,應更受命"的論調,而且這種論調還大有市場,甚至連漢哀帝都深信不疑,還特地整了一場“再受命”的鬧劇。

而“再受命”以鬧劇形式收場,讓天下人更加堅信“大漢藥丸”,而作為西漢末年的一股“清流”,王莽無疑被視為“天選之子”,所以這些宗室吹捧起王莽來簡直是不遺餘力。

比如公元5年,泉陵侯劉慶上疏,認為王莽應該效仿周公,行天子事。

公元6年,安眾侯劉崇起兵失敗後,其族父劉嘉令上疏為王莽歌功頌德,並大罵劉崇是國賊。

公元8年,廣饒侯劉京上疏奏報符命,說有人遇見天使託夢,言:假皇帝當為真。

總之,這些“挺王派”宗室花樣百出,從各個角度為王莽篡漢的合法性做出解釋,甚至出現王莽即位時“漢諸侯王厥角稽首,奉上璽韍,惟恐在後,或乃稱美頌德,以求容媚”的怪象。如果劉邦泉下有知,肯定會驚詫不已,這丫肯定是假的劉姓吧。

“消失的”漢室宗親:王莽篡漢時,漢室宗親為何紛紛歌功頌德?

五德始終示意圖

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在王莽篡漢過程中,許多漢室宗親推波助瀾,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直到王莽稱帝后,大範圍更易制度,惹得天怒人怨,才復又有漢室宗親起兵於各地。可能也是因為有了西漢末年的前車之鑑,所以東漢末年天下即將大亂之際,東漢朝廷開始以宗室出鎮地方為州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