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但在資源相對匱乏,生存競爭壓力相對較大的古代,這句話往往並不能立住腳。兵荒馬亂之際,百姓四處流亡,沒了穩定的社會環境,糧食生產自然就會減少,加上徵兵勞動力減少的緣故,"易子而食"成為一段時間內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這不僅是一個政府的悲哀,一定程度上而言,也是人類整體的悲劇。

兵荒馬亂出於生存,父親選擇放棄兒子可能在當時的社會輿論環境中並不會收到過多譴責,但和平時期,為了權力不擇手段,拋棄親情,無論道德規範如何不同,在任何時代,都是要被口誅筆伐的對象。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曾經令各國仰視,富國強兵,尊王攘夷,一度使無序的狀態得到改觀,但這位包舉宇內的英主萬年生活卻十分悲慘,賢相管仲離世之前就曾看出這位君王似有落沒之勢,反覆叮囑要注意防範小人,甚至特別指出了兩個人,易牙便是其中之一。而他使管仲提防的原因便是媚主殺子——為了討好齊桓公,將自己尚未成人的兒子烹殺。雖是反覆叮嚀,齊桓公並未採納,反倒認為易牙是對自己太過於衷心。齊桓公臨終以後無人安葬,因即位問題尚未處理妥當,這個昔日殺子媚主的易牙任由齊桓公屍首停留寢宮三月之久。易牙生性殘暴,做出這樣令人髮指的事,似乎也並未出乎意料。但若是熟讀詩書,推崇周禮,滿懷平天下抱負的人也做出類似之事,是否令人大吃一驚呢?王莽便在此列。

王莽其人

"王莽字巨臣,孝元皇后之弟子也。"王莽為外戚之人,中國古代外戚勢力一直是伴隨皇權而生的一股力量,輔助皇權,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脅皇權。通過後宮力量,外戚時常沐浴皇恩,榮譽性質的官爵,封地等總會將其列入考慮之中,可能也是由於"家天下"觀念的緣故,人情社會自古而有,為了制約朝臣,剛即位的皇帝往往依靠外戚勢力。自然,對於這一力量的補給也是優厚的。孝元皇后的世兄都已封侯,而由於王莽父親英年早逝並未承襲榮譽,雖然是皇親國戚,王莽的少年生活過得並不容易,但其酷愛讀書,喜歡交友,對待母親,嫂子都是極為恭敬,故而名聲不錯。

對待身居要職的叔父王鳳更是照顧的體貼入微,王鳳生病期間,王莽日夜守護在床前和衣而睡。王鳳也因此十分看重他,臨終之時還將其託付給太后和皇帝。有了叔父的囑託加上之前遊學期間積累的好名氣,王莽自此仕途進入平坦期,先後接受封侯領地,聲名鵲起。

雖是朝臣大為擁戴,王莽也並非沒有煩惱,太后姐姐的孩子淳于長才能與其也可謂分庭抗禮,為了剷除阻礙,王莽私下裡網羅罪狀最終誅殺淳于長,最為高明的是他自己甚至落得了忠直的名聲。成帝崩後,漢哀帝即位,哀帝年幼,太后執掌朝政,王莽勢力進一步膨脹,逐漸成為朝中最大的勢力集團,成為"安漢公"。深處後宮,即使手握大權,太后也面臨著捉襟見肘的困局,朝政的實際掌控權逐漸落入王莽手中。

正如很多篡權權臣一樣,王莽的奪帝計劃準備的較為縝密,先由"安漢公"靠近權利中心,既而迫使太后同意其攝政成為"假皇帝",待到時機成熟,通過祥瑞之詔,迷惑群眾、掌控輿論,真正取漢室而代之。

王莽十分仰慕周朝,希望恢復周朝那樣有序的狀態,本人以輔政的周公自居,十分篤信《周禮》,與推崇古文經學的劉歆交好。包括後來旨在重振朝綱的改革也是以周朝為藍本。

詭計多端又虛心向學,抱負遠大卻缺少審時度勢的眼光。多重的性格特點,造就了王莽不平凡的人生,都說"成也蕭何敗蕭何",對於以振朝綱的執念,在當時生產力尚顯示貧弱的情況下,超前的舉措使得王莽陷入泥潭很難跳脫,接連的政治改革、經濟改革都只是隔靴搔癢,很難觸及問題的根源,隨著頻繁的改革,社會反倒更為混亂,起義軍的勝利使得王莽打拼前半生的事業徹底破產。

歷史總是滾滾向前,不會為任何人停留。千年過去了,人們對於王莽建立的"新"朝,早已忘卻,歷史也並未留下蛛絲馬跡,但對於王莽這一人物的評判,卻始終未曾停歇"大野心家"、"大理想家"。

有人讚歎他超前的眼光,有人鄙薄他的沽名釣譽,雖是人物評判,譭譽參半。提起這個人物,大多數人冒出來的第一感覺,總是討厭的。研究這一人物經歷,發現他和許多亂世起兵的政治家並未有多大差別,只是由於一直靠近權利的中心,奪權相對容易些。而拋棄所謂的歷史正統癥結,他的政權之路似乎也無可厚非。真正是他臭名遠揚的可能就是,"殺子事件"。

"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但在資源相對匱乏,生存競爭壓力相對較大的古代,這句話往往並不能立住腳。兵荒馬亂之際,百姓四處流亡,沒了穩定的社會環境,糧食生產自然就會減少,加上徵兵勞動力減少的緣故,"易子而食"成為一段時間內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這不僅是一個政府的悲哀,一定程度上而言,也是人類整體的悲劇。

兵荒馬亂出於生存,父親選擇放棄兒子可能在當時的社會輿論環境中並不會收到過多譴責,但和平時期,為了權力不擇手段,拋棄親情,無論道德規範如何不同,在任何時代,都是要被口誅筆伐的對象。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曾經令各國仰視,富國強兵,尊王攘夷,一度使無序的狀態得到改觀,但這位包舉宇內的英主萬年生活卻十分悲慘,賢相管仲離世之前就曾看出這位君王似有落沒之勢,反覆叮囑要注意防範小人,甚至特別指出了兩個人,易牙便是其中之一。而他使管仲提防的原因便是媚主殺子——為了討好齊桓公,將自己尚未成人的兒子烹殺。雖是反覆叮嚀,齊桓公並未採納,反倒認為易牙是對自己太過於衷心。齊桓公臨終以後無人安葬,因即位問題尚未處理妥當,這個昔日殺子媚主的易牙任由齊桓公屍首停留寢宮三月之久。易牙生性殘暴,做出這樣令人髮指的事,似乎也並未出乎意料。但若是熟讀詩書,推崇周禮,滿懷平天下抱負的人也做出類似之事,是否令人大吃一驚呢?王莽便在此列。

王莽其人

"王莽字巨臣,孝元皇后之弟子也。"王莽為外戚之人,中國古代外戚勢力一直是伴隨皇權而生的一股力量,輔助皇權,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脅皇權。通過後宮力量,外戚時常沐浴皇恩,榮譽性質的官爵,封地等總會將其列入考慮之中,可能也是由於"家天下"觀念的緣故,人情社會自古而有,為了制約朝臣,剛即位的皇帝往往依靠外戚勢力。自然,對於這一力量的補給也是優厚的。孝元皇后的世兄都已封侯,而由於王莽父親英年早逝並未承襲榮譽,雖然是皇親國戚,王莽的少年生活過得並不容易,但其酷愛讀書,喜歡交友,對待母親,嫂子都是極為恭敬,故而名聲不錯。

對待身居要職的叔父王鳳更是照顧的體貼入微,王鳳生病期間,王莽日夜守護在床前和衣而睡。王鳳也因此十分看重他,臨終之時還將其託付給太后和皇帝。有了叔父的囑託加上之前遊學期間積累的好名氣,王莽自此仕途進入平坦期,先後接受封侯領地,聲名鵲起。

雖是朝臣大為擁戴,王莽也並非沒有煩惱,太后姐姐的孩子淳于長才能與其也可謂分庭抗禮,為了剷除阻礙,王莽私下裡網羅罪狀最終誅殺淳于長,最為高明的是他自己甚至落得了忠直的名聲。成帝崩後,漢哀帝即位,哀帝年幼,太后執掌朝政,王莽勢力進一步膨脹,逐漸成為朝中最大的勢力集團,成為"安漢公"。深處後宮,即使手握大權,太后也面臨著捉襟見肘的困局,朝政的實際掌控權逐漸落入王莽手中。

正如很多篡權權臣一樣,王莽的奪帝計劃準備的較為縝密,先由"安漢公"靠近權利中心,既而迫使太后同意其攝政成為"假皇帝",待到時機成熟,通過祥瑞之詔,迷惑群眾、掌控輿論,真正取漢室而代之。

王莽十分仰慕周朝,希望恢復周朝那樣有序的狀態,本人以輔政的周公自居,十分篤信《周禮》,與推崇古文經學的劉歆交好。包括後來旨在重振朝綱的改革也是以周朝為藍本。

詭計多端又虛心向學,抱負遠大卻缺少審時度勢的眼光。多重的性格特點,造就了王莽不平凡的人生,都說"成也蕭何敗蕭何",對於以振朝綱的執念,在當時生產力尚顯示貧弱的情況下,超前的舉措使得王莽陷入泥潭很難跳脫,接連的政治改革、經濟改革都只是隔靴搔癢,很難觸及問題的根源,隨著頻繁的改革,社會反倒更為混亂,起義軍的勝利使得王莽打拼前半生的事業徹底破產。

歷史總是滾滾向前,不會為任何人停留。千年過去了,人們對於王莽建立的"新"朝,早已忘卻,歷史也並未留下蛛絲馬跡,但對於王莽這一人物的評判,卻始終未曾停歇"大野心家"、"大理想家"。

有人讚歎他超前的眼光,有人鄙薄他的沽名釣譽,雖是人物評判,譭譽參半。提起這個人物,大多數人冒出來的第一感覺,總是討厭的。研究這一人物經歷,發現他和許多亂世起兵的政治家並未有多大差別,只是由於一直靠近權利的中心,奪權相對容易些。而拋棄所謂的歷史正統癥結,他的政權之路似乎也無可厚非。真正是他臭名遠揚的可能就是,"殺子事件"。

王莽殺子之謎

王莽殺子事件

王莽有四個兒子,令人悵然若失的是,他的這幾個兒子並未因父親的顯貴而同披恩澤,反而有兩個都成為王莽政治爭奪的犧牲品。

王莽二兒子王獲因殺害奴僕,王莽令其自殺。雖是殺人抵罪,如今理解來似乎並無所不妥,但封建社會,奴僕常常是一個龐大的卻容易被忽視的群體,法律對這一群體利益的維護常常要打折扣,失去了人身自由,與之相伴的人權保障也會隨之消失。奴隸時代常常有主人去世奴隸大量殉葬的情況,封建時期,雖然已經廢除了人殉,奴隸與普通人之間的差別還是頑固地保留著,這與同時期的歐洲社會狀況有著驚人的相似。

在當時的背景中,王獲殺害奴僕對於上層階級而言並非是件大事,不知是對周禮過於篤信,還是本性慈善,王莽卻對這件事上了心,恐怕王獲最後也未曾明白父親緣何令其自殺。王獲自殺後,王莽的名氣就更大了,大義滅親,公正之類的讚揚從四方湧來,對於急需積攢名氣的王莽而言可謂十分及時。

相比王獲自殺,王莽大兒子王宇的死亡更令人唏噓,王莽想要專權,故而時刻防範可能威脅的一切力量,皇帝雖幼暫時威脅不到王莽,但皇帝的外戚一方勢力並不弱,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王莽通過太后對皇帝生母一方明升暗貶,命令衛氏一方人留守中山,禁止進入京城。

沒有料到的是,王莽自己的兒子王宇卻站到了他的對立面,相比父親王莽的步步為營,王宇對權力的慾望並不大,甚至頗有憂患意識,皇帝雖還未成年,內心早已恐懼皇帝掌權後對自己家族的清算,為了個人命運,也是為了家族利益,王宇想要阻止父親,先是私自派人與衛氏暗中來往,勸說皇帝生母前去求旨同意衛氏一方進京。

孝道觀念深重的影響下,王宇多次直接向父親勸說,此時進入事業順風期的王莽怎會聽從,自是嫌兒子杞人憂天,不會將他的勸告放在心上。多次受挫的王宇只好與其師吳章和他的婦兄呂寬討論對策,吳章也是深諳王莽篤信鬼神,令王宇裝神弄鬼驚嚇王莽,藉此希望王莽還政。

為了增加神祕色彩,王宇使呂寬半夜拿著血酒潑灑在王莽的門上,怎奈呂寬的做事並不謹慎,被看家的門吏發現。隨機王莽就將王宇送進牢獄,並在獄中令王宇飲毒酒自殺,而其妻子由於身懷有孕暫時未深究待到孩子出世,妻子也被殺害。

藉由王宇案,王莽趁機剷除衛氏集團,也是由於衛氏喪失先機,在王莽清算的時候竟然沒有還手力量,雖是皇帝母親一族竟也慘遭株連。對於潑血酒的呂寬,王莽更是對其及其家族嚴厲打擊。王宇事件像一個導火索一樣引起了王莽對一切反對勢力的嚴厲打擊,外至地方郡國豪桀,內到敬武公主、樑王立、紅楊候立、平阿候仁,使者迫守都令其自殺。王宇行為更是被王莽視為對孝道的挑戰,為了挽救孝道於危亡,王莽作書八篇警戒子孫,甚至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可與《孝經》同談。

"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但在資源相對匱乏,生存競爭壓力相對較大的古代,這句話往往並不能立住腳。兵荒馬亂之際,百姓四處流亡,沒了穩定的社會環境,糧食生產自然就會減少,加上徵兵勞動力減少的緣故,"易子而食"成為一段時間內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這不僅是一個政府的悲哀,一定程度上而言,也是人類整體的悲劇。

兵荒馬亂出於生存,父親選擇放棄兒子可能在當時的社會輿論環境中並不會收到過多譴責,但和平時期,為了權力不擇手段,拋棄親情,無論道德規範如何不同,在任何時代,都是要被口誅筆伐的對象。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曾經令各國仰視,富國強兵,尊王攘夷,一度使無序的狀態得到改觀,但這位包舉宇內的英主萬年生活卻十分悲慘,賢相管仲離世之前就曾看出這位君王似有落沒之勢,反覆叮囑要注意防範小人,甚至特別指出了兩個人,易牙便是其中之一。而他使管仲提防的原因便是媚主殺子——為了討好齊桓公,將自己尚未成人的兒子烹殺。雖是反覆叮嚀,齊桓公並未採納,反倒認為易牙是對自己太過於衷心。齊桓公臨終以後無人安葬,因即位問題尚未處理妥當,這個昔日殺子媚主的易牙任由齊桓公屍首停留寢宮三月之久。易牙生性殘暴,做出這樣令人髮指的事,似乎也並未出乎意料。但若是熟讀詩書,推崇周禮,滿懷平天下抱負的人也做出類似之事,是否令人大吃一驚呢?王莽便在此列。

王莽其人

"王莽字巨臣,孝元皇后之弟子也。"王莽為外戚之人,中國古代外戚勢力一直是伴隨皇權而生的一股力量,輔助皇權,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脅皇權。通過後宮力量,外戚時常沐浴皇恩,榮譽性質的官爵,封地等總會將其列入考慮之中,可能也是由於"家天下"觀念的緣故,人情社會自古而有,為了制約朝臣,剛即位的皇帝往往依靠外戚勢力。自然,對於這一力量的補給也是優厚的。孝元皇后的世兄都已封侯,而由於王莽父親英年早逝並未承襲榮譽,雖然是皇親國戚,王莽的少年生活過得並不容易,但其酷愛讀書,喜歡交友,對待母親,嫂子都是極為恭敬,故而名聲不錯。

對待身居要職的叔父王鳳更是照顧的體貼入微,王鳳生病期間,王莽日夜守護在床前和衣而睡。王鳳也因此十分看重他,臨終之時還將其託付給太后和皇帝。有了叔父的囑託加上之前遊學期間積累的好名氣,王莽自此仕途進入平坦期,先後接受封侯領地,聲名鵲起。

雖是朝臣大為擁戴,王莽也並非沒有煩惱,太后姐姐的孩子淳于長才能與其也可謂分庭抗禮,為了剷除阻礙,王莽私下裡網羅罪狀最終誅殺淳于長,最為高明的是他自己甚至落得了忠直的名聲。成帝崩後,漢哀帝即位,哀帝年幼,太后執掌朝政,王莽勢力進一步膨脹,逐漸成為朝中最大的勢力集團,成為"安漢公"。深處後宮,即使手握大權,太后也面臨著捉襟見肘的困局,朝政的實際掌控權逐漸落入王莽手中。

正如很多篡權權臣一樣,王莽的奪帝計劃準備的較為縝密,先由"安漢公"靠近權利中心,既而迫使太后同意其攝政成為"假皇帝",待到時機成熟,通過祥瑞之詔,迷惑群眾、掌控輿論,真正取漢室而代之。

王莽十分仰慕周朝,希望恢復周朝那樣有序的狀態,本人以輔政的周公自居,十分篤信《周禮》,與推崇古文經學的劉歆交好。包括後來旨在重振朝綱的改革也是以周朝為藍本。

詭計多端又虛心向學,抱負遠大卻缺少審時度勢的眼光。多重的性格特點,造就了王莽不平凡的人生,都說"成也蕭何敗蕭何",對於以振朝綱的執念,在當時生產力尚顯示貧弱的情況下,超前的舉措使得王莽陷入泥潭很難跳脫,接連的政治改革、經濟改革都只是隔靴搔癢,很難觸及問題的根源,隨著頻繁的改革,社會反倒更為混亂,起義軍的勝利使得王莽打拼前半生的事業徹底破產。

歷史總是滾滾向前,不會為任何人停留。千年過去了,人們對於王莽建立的"新"朝,早已忘卻,歷史也並未留下蛛絲馬跡,但對於王莽這一人物的評判,卻始終未曾停歇"大野心家"、"大理想家"。

有人讚歎他超前的眼光,有人鄙薄他的沽名釣譽,雖是人物評判,譭譽參半。提起這個人物,大多數人冒出來的第一感覺,總是討厭的。研究這一人物經歷,發現他和許多亂世起兵的政治家並未有多大差別,只是由於一直靠近權利的中心,奪權相對容易些。而拋棄所謂的歷史正統癥結,他的政權之路似乎也無可厚非。真正是他臭名遠揚的可能就是,"殺子事件"。

王莽殺子之謎

王莽殺子事件

王莽有四個兒子,令人悵然若失的是,他的這幾個兒子並未因父親的顯貴而同披恩澤,反而有兩個都成為王莽政治爭奪的犧牲品。

王莽二兒子王獲因殺害奴僕,王莽令其自殺。雖是殺人抵罪,如今理解來似乎並無所不妥,但封建社會,奴僕常常是一個龐大的卻容易被忽視的群體,法律對這一群體利益的維護常常要打折扣,失去了人身自由,與之相伴的人權保障也會隨之消失。奴隸時代常常有主人去世奴隸大量殉葬的情況,封建時期,雖然已經廢除了人殉,奴隸與普通人之間的差別還是頑固地保留著,這與同時期的歐洲社會狀況有著驚人的相似。

在當時的背景中,王獲殺害奴僕對於上層階級而言並非是件大事,不知是對周禮過於篤信,還是本性慈善,王莽卻對這件事上了心,恐怕王獲最後也未曾明白父親緣何令其自殺。王獲自殺後,王莽的名氣就更大了,大義滅親,公正之類的讚揚從四方湧來,對於急需積攢名氣的王莽而言可謂十分及時。

相比王獲自殺,王莽大兒子王宇的死亡更令人唏噓,王莽想要專權,故而時刻防範可能威脅的一切力量,皇帝雖幼暫時威脅不到王莽,但皇帝的外戚一方勢力並不弱,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王莽通過太后對皇帝生母一方明升暗貶,命令衛氏一方人留守中山,禁止進入京城。

沒有料到的是,王莽自己的兒子王宇卻站到了他的對立面,相比父親王莽的步步為營,王宇對權力的慾望並不大,甚至頗有憂患意識,皇帝雖還未成年,內心早已恐懼皇帝掌權後對自己家族的清算,為了個人命運,也是為了家族利益,王宇想要阻止父親,先是私自派人與衛氏暗中來往,勸說皇帝生母前去求旨同意衛氏一方進京。

孝道觀念深重的影響下,王宇多次直接向父親勸說,此時進入事業順風期的王莽怎會聽從,自是嫌兒子杞人憂天,不會將他的勸告放在心上。多次受挫的王宇只好與其師吳章和他的婦兄呂寬討論對策,吳章也是深諳王莽篤信鬼神,令王宇裝神弄鬼驚嚇王莽,藉此希望王莽還政。

為了增加神祕色彩,王宇使呂寬半夜拿著血酒潑灑在王莽的門上,怎奈呂寬的做事並不謹慎,被看家的門吏發現。隨機王莽就將王宇送進牢獄,並在獄中令王宇飲毒酒自殺,而其妻子由於身懷有孕暫時未深究待到孩子出世,妻子也被殺害。

藉由王宇案,王莽趁機剷除衛氏集團,也是由於衛氏喪失先機,在王莽清算的時候竟然沒有還手力量,雖是皇帝母親一族竟也慘遭株連。對於潑血酒的呂寬,王莽更是對其及其家族嚴厲打擊。王宇事件像一個導火索一樣引起了王莽對一切反對勢力的嚴厲打擊,外至地方郡國豪桀,內到敬武公主、樑王立、紅楊候立、平阿候仁,使者迫守都令其自殺。王宇行為更是被王莽視為對孝道的挑戰,為了挽救孝道於危亡,王莽作書八篇警戒子孫,甚至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可與《孝經》同談。

王莽殺子之謎

王莽殺子原因

王莽為了仕途殺子,似乎原因顯而易見,但明顯的原因背後,似乎還跳動著別的線索。王獲的死原因較為簡單,在事業上升期,為了製造有利的輿論環境,在親情與事業之間,王莽義無反顧地選擇藉由兒子王獲的性命博取好名聲。

而殺死王宇背後的原因卻並不只是為了仕途。

首先王宇對他的權力追求予以否定,這在父權社會可視為對王莽在家庭中最高地位的挑戰,王莽虛心卻又驕傲,虛心是對他認為方向正確而自己的能力尚且不夠的地方,驕傲則表現在對他所認定事物的執著。雖是未曾言說,王莽對於王位的追求早已是司馬昭之心。或許他自己尚未意識到,認為自己只是為了挽救國家於危難,實現平天下的最高理想,但他的行為無不顯示著對權力的追求,對功名的貪戀。所謂"高處不勝寒"隨著地位的提升,王莽周圍的人際關係也隨之改變,使得王莽總有種患得患失之感,王莽前後性格的改變或許與這有關。

隨著交際範圍擴大,而真正的貼近內心的網絡卻逐漸縮小,與之而來的孤獨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家庭範圍內的交際網,王莽理所當然的認為是與自己前進方向是一致的,當兒子對其理想提出質疑,顯露出阻撓的現象時,王莽對這一最小範圍內的信賴一定意味上宣告著破產,這一因素也加速著王宇的死亡。

二則兩人價值觀念的差異,也是使得父子反目的重要原因,王宇篤信著人臣之道,對於皇帝的敬畏是毫不含糊的,雖然一時皇權顯示出疲弱的狀態,但他相信隨著皇帝年齡的增長,對政務日漸熟悉,收回權力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王莽則不這樣認為,皇帝年幼,朝中大權掌握在太后手中,從他傳記記載來看,大多都是與太后的對話,很少見到與皇帝直接的問答,權力中心在王莽看來似乎只存在於實際掌權的太后,對於尚未成年的皇帝未來發展的敬畏始終不夠。

三則王宇為了阻撓父親,指示呂寬向王莽門前潑血酒,這可觸犯到了王莽的大忌。宗教對於王莽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對於血酒的忌諱也是可想而知。王宇直擊王莽精神世界的軟肋,引起王莽的憤恨忘卻父子之情,進而對其趕盡殺絕。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王宇阻礙了王莽的政治事業,並且藉助王宇可以消滅一夥始終引起王莽忌憚的人。歸給到底,在王莽的價值選擇中政治矢志不渝的佔據著上風。

"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但在資源相對匱乏,生存競爭壓力相對較大的古代,這句話往往並不能立住腳。兵荒馬亂之際,百姓四處流亡,沒了穩定的社會環境,糧食生產自然就會減少,加上徵兵勞動力減少的緣故,"易子而食"成為一段時間內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這不僅是一個政府的悲哀,一定程度上而言,也是人類整體的悲劇。

兵荒馬亂出於生存,父親選擇放棄兒子可能在當時的社會輿論環境中並不會收到過多譴責,但和平時期,為了權力不擇手段,拋棄親情,無論道德規範如何不同,在任何時代,都是要被口誅筆伐的對象。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曾經令各國仰視,富國強兵,尊王攘夷,一度使無序的狀態得到改觀,但這位包舉宇內的英主萬年生活卻十分悲慘,賢相管仲離世之前就曾看出這位君王似有落沒之勢,反覆叮囑要注意防範小人,甚至特別指出了兩個人,易牙便是其中之一。而他使管仲提防的原因便是媚主殺子——為了討好齊桓公,將自己尚未成人的兒子烹殺。雖是反覆叮嚀,齊桓公並未採納,反倒認為易牙是對自己太過於衷心。齊桓公臨終以後無人安葬,因即位問題尚未處理妥當,這個昔日殺子媚主的易牙任由齊桓公屍首停留寢宮三月之久。易牙生性殘暴,做出這樣令人髮指的事,似乎也並未出乎意料。但若是熟讀詩書,推崇周禮,滿懷平天下抱負的人也做出類似之事,是否令人大吃一驚呢?王莽便在此列。

王莽其人

"王莽字巨臣,孝元皇后之弟子也。"王莽為外戚之人,中國古代外戚勢力一直是伴隨皇權而生的一股力量,輔助皇權,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脅皇權。通過後宮力量,外戚時常沐浴皇恩,榮譽性質的官爵,封地等總會將其列入考慮之中,可能也是由於"家天下"觀念的緣故,人情社會自古而有,為了制約朝臣,剛即位的皇帝往往依靠外戚勢力。自然,對於這一力量的補給也是優厚的。孝元皇后的世兄都已封侯,而由於王莽父親英年早逝並未承襲榮譽,雖然是皇親國戚,王莽的少年生活過得並不容易,但其酷愛讀書,喜歡交友,對待母親,嫂子都是極為恭敬,故而名聲不錯。

對待身居要職的叔父王鳳更是照顧的體貼入微,王鳳生病期間,王莽日夜守護在床前和衣而睡。王鳳也因此十分看重他,臨終之時還將其託付給太后和皇帝。有了叔父的囑託加上之前遊學期間積累的好名氣,王莽自此仕途進入平坦期,先後接受封侯領地,聲名鵲起。

雖是朝臣大為擁戴,王莽也並非沒有煩惱,太后姐姐的孩子淳于長才能與其也可謂分庭抗禮,為了剷除阻礙,王莽私下裡網羅罪狀最終誅殺淳于長,最為高明的是他自己甚至落得了忠直的名聲。成帝崩後,漢哀帝即位,哀帝年幼,太后執掌朝政,王莽勢力進一步膨脹,逐漸成為朝中最大的勢力集團,成為"安漢公"。深處後宮,即使手握大權,太后也面臨著捉襟見肘的困局,朝政的實際掌控權逐漸落入王莽手中。

正如很多篡權權臣一樣,王莽的奪帝計劃準備的較為縝密,先由"安漢公"靠近權利中心,既而迫使太后同意其攝政成為"假皇帝",待到時機成熟,通過祥瑞之詔,迷惑群眾、掌控輿論,真正取漢室而代之。

王莽十分仰慕周朝,希望恢復周朝那樣有序的狀態,本人以輔政的周公自居,十分篤信《周禮》,與推崇古文經學的劉歆交好。包括後來旨在重振朝綱的改革也是以周朝為藍本。

詭計多端又虛心向學,抱負遠大卻缺少審時度勢的眼光。多重的性格特點,造就了王莽不平凡的人生,都說"成也蕭何敗蕭何",對於以振朝綱的執念,在當時生產力尚顯示貧弱的情況下,超前的舉措使得王莽陷入泥潭很難跳脫,接連的政治改革、經濟改革都只是隔靴搔癢,很難觸及問題的根源,隨著頻繁的改革,社會反倒更為混亂,起義軍的勝利使得王莽打拼前半生的事業徹底破產。

歷史總是滾滾向前,不會為任何人停留。千年過去了,人們對於王莽建立的"新"朝,早已忘卻,歷史也並未留下蛛絲馬跡,但對於王莽這一人物的評判,卻始終未曾停歇"大野心家"、"大理想家"。

有人讚歎他超前的眼光,有人鄙薄他的沽名釣譽,雖是人物評判,譭譽參半。提起這個人物,大多數人冒出來的第一感覺,總是討厭的。研究這一人物經歷,發現他和許多亂世起兵的政治家並未有多大差別,只是由於一直靠近權利的中心,奪權相對容易些。而拋棄所謂的歷史正統癥結,他的政權之路似乎也無可厚非。真正是他臭名遠揚的可能就是,"殺子事件"。

王莽殺子之謎

王莽殺子事件

王莽有四個兒子,令人悵然若失的是,他的這幾個兒子並未因父親的顯貴而同披恩澤,反而有兩個都成為王莽政治爭奪的犧牲品。

王莽二兒子王獲因殺害奴僕,王莽令其自殺。雖是殺人抵罪,如今理解來似乎並無所不妥,但封建社會,奴僕常常是一個龐大的卻容易被忽視的群體,法律對這一群體利益的維護常常要打折扣,失去了人身自由,與之相伴的人權保障也會隨之消失。奴隸時代常常有主人去世奴隸大量殉葬的情況,封建時期,雖然已經廢除了人殉,奴隸與普通人之間的差別還是頑固地保留著,這與同時期的歐洲社會狀況有著驚人的相似。

在當時的背景中,王獲殺害奴僕對於上層階級而言並非是件大事,不知是對周禮過於篤信,還是本性慈善,王莽卻對這件事上了心,恐怕王獲最後也未曾明白父親緣何令其自殺。王獲自殺後,王莽的名氣就更大了,大義滅親,公正之類的讚揚從四方湧來,對於急需積攢名氣的王莽而言可謂十分及時。

相比王獲自殺,王莽大兒子王宇的死亡更令人唏噓,王莽想要專權,故而時刻防範可能威脅的一切力量,皇帝雖幼暫時威脅不到王莽,但皇帝的外戚一方勢力並不弱,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王莽通過太后對皇帝生母一方明升暗貶,命令衛氏一方人留守中山,禁止進入京城。

沒有料到的是,王莽自己的兒子王宇卻站到了他的對立面,相比父親王莽的步步為營,王宇對權力的慾望並不大,甚至頗有憂患意識,皇帝雖還未成年,內心早已恐懼皇帝掌權後對自己家族的清算,為了個人命運,也是為了家族利益,王宇想要阻止父親,先是私自派人與衛氏暗中來往,勸說皇帝生母前去求旨同意衛氏一方進京。

孝道觀念深重的影響下,王宇多次直接向父親勸說,此時進入事業順風期的王莽怎會聽從,自是嫌兒子杞人憂天,不會將他的勸告放在心上。多次受挫的王宇只好與其師吳章和他的婦兄呂寬討論對策,吳章也是深諳王莽篤信鬼神,令王宇裝神弄鬼驚嚇王莽,藉此希望王莽還政。

為了增加神祕色彩,王宇使呂寬半夜拿著血酒潑灑在王莽的門上,怎奈呂寬的做事並不謹慎,被看家的門吏發現。隨機王莽就將王宇送進牢獄,並在獄中令王宇飲毒酒自殺,而其妻子由於身懷有孕暫時未深究待到孩子出世,妻子也被殺害。

藉由王宇案,王莽趁機剷除衛氏集團,也是由於衛氏喪失先機,在王莽清算的時候竟然沒有還手力量,雖是皇帝母親一族竟也慘遭株連。對於潑血酒的呂寬,王莽更是對其及其家族嚴厲打擊。王宇事件像一個導火索一樣引起了王莽對一切反對勢力的嚴厲打擊,外至地方郡國豪桀,內到敬武公主、樑王立、紅楊候立、平阿候仁,使者迫守都令其自殺。王宇行為更是被王莽視為對孝道的挑戰,為了挽救孝道於危亡,王莽作書八篇警戒子孫,甚至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可與《孝經》同談。

王莽殺子之謎

王莽殺子原因

王莽為了仕途殺子,似乎原因顯而易見,但明顯的原因背後,似乎還跳動著別的線索。王獲的死原因較為簡單,在事業上升期,為了製造有利的輿論環境,在親情與事業之間,王莽義無反顧地選擇藉由兒子王獲的性命博取好名聲。

而殺死王宇背後的原因卻並不只是為了仕途。

首先王宇對他的權力追求予以否定,這在父權社會可視為對王莽在家庭中最高地位的挑戰,王莽虛心卻又驕傲,虛心是對他認為方向正確而自己的能力尚且不夠的地方,驕傲則表現在對他所認定事物的執著。雖是未曾言說,王莽對於王位的追求早已是司馬昭之心。或許他自己尚未意識到,認為自己只是為了挽救國家於危難,實現平天下的最高理想,但他的行為無不顯示著對權力的追求,對功名的貪戀。所謂"高處不勝寒"隨著地位的提升,王莽周圍的人際關係也隨之改變,使得王莽總有種患得患失之感,王莽前後性格的改變或許與這有關。

隨著交際範圍擴大,而真正的貼近內心的網絡卻逐漸縮小,與之而來的孤獨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家庭範圍內的交際網,王莽理所當然的認為是與自己前進方向是一致的,當兒子對其理想提出質疑,顯露出阻撓的現象時,王莽對這一最小範圍內的信賴一定意味上宣告著破產,這一因素也加速著王宇的死亡。

二則兩人價值觀念的差異,也是使得父子反目的重要原因,王宇篤信著人臣之道,對於皇帝的敬畏是毫不含糊的,雖然一時皇權顯示出疲弱的狀態,但他相信隨著皇帝年齡的增長,對政務日漸熟悉,收回權力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王莽則不這樣認為,皇帝年幼,朝中大權掌握在太后手中,從他傳記記載來看,大多都是與太后的對話,很少見到與皇帝直接的問答,權力中心在王莽看來似乎只存在於實際掌權的太后,對於尚未成年的皇帝未來發展的敬畏始終不夠。

三則王宇為了阻撓父親,指示呂寬向王莽門前潑血酒,這可觸犯到了王莽的大忌。宗教對於王莽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對於血酒的忌諱也是可想而知。王宇直擊王莽精神世界的軟肋,引起王莽的憤恨忘卻父子之情,進而對其趕盡殺絕。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王宇阻礙了王莽的政治事業,並且藉助王宇可以消滅一夥始終引起王莽忌憚的人。歸給到底,在王莽的價值選擇中政治矢志不渝的佔據著上風。

王莽殺子之謎

王莽殺子的啟示

雖然相隔千年,社會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遷,王莽殺子帶給我們的思考卻是不得不重視的。文明進步,類似的人倫悲劇應該很少發生,但在如今社會,"啃老現象"嚴重,父子關係緊張是卻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社會現象。王宇的死亡也是與王莽溝通欠缺,父子關係處理不妥的表現。

信息化發展,代際隔閡越來越大,信息的大熱卻也使得現實中交往的出現大冷。價值觀念父子差距越來越大,現代人時常感嘆當不再年輕時才明白父親的苦衷。影響父子關係的往往並不見得是大事,坐下來耐心溝通,試著換位思考是最簡單卻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學會選擇,判斷清楚對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王莽面臨的是政治與親情的激烈對抗,而他最後選擇的也是政治。現在不再是皇權社會,我們也不會面臨著矛盾如此巨大的情況,但事業與家庭的衝突也是困擾當代人很久的問題,無論是對父母的陪伴與事業的衝突,還是晚輩的陪伴與事業的矛盾,都是很多人必須要選擇的題目。做出選擇很難兩全,但儘量找到在較長的時空維度中使自己不後悔的答案。

參考文獻:《漢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