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帥的改革開放三十年:愛太短,遺忘太長

“如果你想去哭一把,那就去看這部電影吧。”

王小帥的改革開放三十年:愛太短,遺忘太長

朋友看完電影《地久天長》,這樣對我推薦。這在我意料之中。這部電影在柏林電影展時,感動了歐洲觀眾,榮獲最佳男、女主角雙冠殊榮。

但是我好奇,它是否會過度賣弄苦難?是否會過度煽情?看完電影,我的疑慮消失了。“這部電影的眼淚並不是廉價的。”

影片剛開始時,兒子星星照常回家,父母劉耀軍和王麗雲在廚房做飯。餐桌上,大人們聊聊音樂,問問孩子的學校生活,吃完飯後,去最好的朋友沈英明、李海燕家串門,孩子也去跟他們的兒子沈浩玩耍。這是一幕溫馨日常的生活場景。日子平淡如水,又幸福無比。

但災難突然降臨,讓所有人對猝不及防。星星玩水時不幸身亡,而王麗雲因為強迫流產時大出血,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生育二孩的能力。而之所以溺水,沈浩難辭其咎。流產,恰恰是李海燕管計劃生育時做的事情。一時間,親情友情都破裂,劉耀軍、王麗雲選擇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去了異地工作,離群索居。他們始終走不出喪子的陰影,領養了一個兒子,也叫劉星,但效果並不好。這個不是“兒子”的兒子,一直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被養父母愛過,或者只是一個替身。最後他無法忍受,憤怒離開。

王小帥的改革開放三十年:愛太短,遺忘太長

而他們的摯友沈英明、李海燕,以及兒子沈浩,也都無法走出災難的陰影。自責和愧疚糾纏了他們之後的生命。在無常面前,他們都試圖承擔責任,懲罰自己來贖罪,但和命運相比,他們其實都不是元凶。他們一直都試圖去和解,坦白,去重新喚起過去那種美好的友誼和幸福,但只能敗退而回。

電影運用精彩的剪輯,在過去和現實之間不斷閃回,時間彷彿錯亂,災難和歡喜的切換激動著觀眾的心,多個場景讓人潸然淚下。這也暗喻著影片中所有人的心境,時間在前進,但所有人都執迷於過去。

王小帥的改革開放三十年:愛太短,遺忘太長

對於現代不敢生不願生的年輕觀眾,他們也許會說,沒有孩子也許不是那麼大的悲哀,父母也應該為自己活著等等。但是電影並不僅僅關注喪子之痛,也試圖展現人類心靈對苦難的承受,以及如何擺脫這苦難,重新去接納新的愛和友誼,重新去和這個世界發生聯繫。

電影最後,劉耀軍、王麗雲回到闊別許久的家鄉,放眼所見,面目全非,曾經的小區,拆的拆,廢的廢,只有他那個家,一切還是照舊,擦乾淨所有的灰,彷彿回到三十年前。

他們始終放不下這個“老家”,就像他們放不下過去。但是在這個房間裡,他們也再次感受到了曾經的友情。

王小帥的改革開放三十年:愛太短,遺忘太長

垂死的李海燕說出了自己的懺悔,沈浩也鼓起勇氣講出了劉星溺水的真實情況,而其兒子的出生,也給大家帶來了下一代的希望。更大的驚喜是,離家出走的養子“劉星”也浪子回頭。電影可說是大團圓,略顯突兀,但並不“廉價”。經歷這漫長的折磨,他們也該放下執念。沉溺於過去,讓他們喪失了對生活的觸感。但觀眾都歷歷在目,劉耀軍、王麗雲夫婦的患難與共,廝守終生,沈浩、李海燕的真誠懺悔,養子的跪別父母,這些都意味著愛未消失,他們並不是不愛生活的人。

所以,當他們走出了“溺水”之痛,也就踏上了“新大陸”。

王小帥的改革開放三十年:愛太短,遺忘太長

電影英文名叫做“so long ,my son”,“so long”恰好有“漫長”和“告別”雙重意義。對於災難來說,它雖然漫長,但終究要告別,因為生活“地久天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