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會聊天的節目《圓桌派》第四季上線了,又能看到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情色小主持竇文濤跟老友們喝茶聊天。

在《鏘鏘三人行》停播之後,《圓桌派》就成了排解憂愁,提升素養的必備之選。

每期節目裡竇文濤和樑文道都是口吐蓮花,把節目節奏調理的異常流暢,而且還能讓嘉賓舒舒服服地談話。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可是,在王晶這一期裡,竇文濤和樑文道便吃了癟,不但跟不上王晶的思維,還不時被王晶懟到啞口無言。

兩人關於電影的學識和理論在王晶面前如同小學生一般,本來應該像往常一樣輕鬆愉快地談天說地,卻成了尷尬的面面相覷。

雖然過程磕磕絆絆但是王晶這期的節目質量卻很高,滿滿的乾貨與香港電影的趣料。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我們一直以為周潤發就是《英雄本色》的主演,他瀟灑的美鈔點菸,帥氣有型的風衣,在很長時間理論都是一代人模仿的對象。

然而,見證了這段經典的王晶告訴大家,其實,周潤發當時只是去客串,小馬哥這個形象也不是為他定製的。

只是在客串的過程中,吳宇森覺得他演的部分極其吸睛,便逐漸增加他的戲份,乃至加成了主演。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發哥演《英雄本色》時的狀態也比較隨意,甚至同劇組的狄龍在一次山頂聊天中讓他認真一點。

他的迴應充滿了“做人嘛,最要緊的是開心”的香港本色,對迪龍說:“演戲嘛,輕鬆一點啦”,然後他就憑藉《英雄本色》Mark一角獲得了金像影帝。

這找誰說理去,果然是認真你就輸了。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談到與周星馳為什麼不合,王晶沒有迴避,直截了當的在節目中說明了原由,是因為周星馳想做導演了,與自己的想法有了不同。

但是他恐怕是香港電影圈裡最最欣賞周星馳的人,在其他演員或導演與星爺鬧翻後的不再理睬或回踩不同。

王晶對周星馳的敬業態度和演技的認可簡直達到了迷弟的地步,他認為周星馳的演技非常之高,在喜劇這一領域,未來三十年不會有人超過他。

這樣是非分明的王晶,不禁想讓人瞭解下他的事蹟。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就王晶來說,其實他最厲害的,第一是編劇,第二是監製,第三是演員,第四才是導演。

他可以白天拍周星馳的《逃學威龍3》,半夜拍成龍的《城市獵人》,一天一夜輪軸轉,還能在一年之內執導七部電影,監製5部電影,參演3部電影。

1990年的聖誕節,本欲休息的王晶接到了老闆的命令,給了他十個字“整蠱專家,周星馳、劉德華”,下星期要開機,新年要上映。

王晶詢問可否緩緩,老闆說很難,因為他已經把片子賣出去了。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這時的王晶展現出了他強大的編劇能力,在片場邊拍邊寫,不僅能讓《整蠱專家》如期上映,質量還是中等偏上水平。

當時他個人的狀態和衝勁可以算是職業生涯的巔峰,如果撇開電視劇,單電影而論,王晶已經原創了至少100個故事。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在當《古惑仔》的監製時,為了讓劉偉強安心於電影的拍攝,他在劇組資金運轉緊張時,賣掉了自己的商鋪,湊了六百多萬。

《無間道》在拍攝期間也遇到了資金困難,同樣是王晶挺身而出,帶著劇本敲開了寰亞老闆林建嶽的辦公室,苦口婆心地勸說他投資,自己也拉來了一些投資。

最後,我們才得以看到千禧年後香港電影的巔峰之作。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演員身份的王晶最容易被人忽視,其實他年輕時也喜歡在自己的電影裡客串個小角色,討喜的外形和欠扁的表情都使得他變得出彩。

至於現在為何不出演,其實與周星馳的情況類似。

當一個人到了某一個年紀,面對不了自己像年輕時那樣擠眉弄眼,也很難去說服自己再去逗人開心,因為拍喜劇要比其他類型的電影累十倍。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談及自己爛片之王的評價時,王晶雲淡風輕,那些人是因為嫉妒。

事實好像真是這樣。

在他導演的二百多部電影裡,他說沒有一部是自己特別滿意的,但是自己幾乎沒有讓投資者虧過錢,對於商業片他錙銖必較。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但是在文藝片和好人屬性上,他卻很是大度。

曾在在劉德華的公司將要破產之際給了他六部片約,讓其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也等來了杜琪峰的《暗戰》。

在香港電影逐漸走向沒落之時,其他有點本事的人都在想別的出路,只有王晶堅守香港,什麼片子都接,不敢說大賺,至少回本。

養活了許多沒工開的香港人,也保留了香港電影的種子。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因為喜愛文藝片,他也去拍過文藝片,1999年的《笨小孩》讓葉德嫻捧回了金馬影后,自己賠了個底朝天,從此不再拍攝文藝片。

但這並不代表他不再關注文藝片,許鞍華拍攝《天水圍的日與夜》和《天水圍的夜與霧》時,無人投資,他出錢。

前者勉強回本,後者打了水漂。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如今的許鞍華早已不缺投資,但她接觸過王晶後才發現原來他是個貨真價實的監製和出品人,懂劇本、懂演戲、懂市場,是個專業的多面手。

到現在她都對王晶專業能力的認可沒有過動搖。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王晶在《圓桌派》裡提及自己為何投資許鞍華的文藝片,是因為這筆錢在自己的能力承受範圍之內,要是再多他也負擔不起。

沒有他人說的那麼高尚,他就是要為文藝電影做些什麼,而是他有這個能力,以及不想看到好導演、好電影被埋沒。

這個從香港電影起起伏伏的狂潮中走過來的“鬼才”,面對外界對他的盛譽,坦然處之,對待批評,也是氣定神閒。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在《圓桌派》裡王晶也談到了香港電影的崩潰,這是一代人的情懷,也是一代人的傷心。

上世紀六十年代,當香港電影在全世界急劇擴張時,《紐約時報》曾有一位影評人酸溜溜地說香港電影“盡皆過火,盡是癲狂”。

但有趣的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句調侃竟成了香港電影榮耀的標記。

只是如今,這股火不再有劍拔弩張的生命力,也很難再次展現出傲立的姿態,而香港電影的衰落的原因絕不止一條。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市場。

香港電影衰落了,是因為臺灣市場崩了,很多時候香港電影只要拿到臺灣的錢就能回本,其他地區都是純利潤。

養肥了的麻雀不會飛,香港電影也是這樣。

他們過度依賴臺灣市場,導致他們瘋狂無底線地開工拍片,最終臺灣市場過於飽和,香港電影就此無計可施。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人才斷裂。

叫得上名字的香港演員,只有老一輩,成龍、周星馳、張家輝、梁朝偉、梁家輝、劉德華、郭富城、劉青雲。

最好的資源又都在這些人手裡,內地觀眾對這批演員的認可度比其他輩分的演員都要高。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中生代裡,僅有餘文樂、吳彥祖、古天樂、謝霆鋒、陳冠希、林家棟,但就是這幾根獨苗也所剩無幾。

謝霆鋒成了廚子,陳冠希依舊沒有解禁,余文樂世界仔,資源很虐,吳彥祖資源同樣虐,林家棟得了影帝還是籍籍無名,只有古天樂左手老闆右手演員,一把抓。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年青一代裡,除了陳偉霆、林峰之外,如果不百度恐怕能夠想起的演員沒有幾個,而且他們的主要陣地又都在電視上。

女演員就更別提了,老一輩近乎隱退,從中生代開始便已經很難找出像吳君如這樣依舊活躍的女演員。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儘管港臺資本一直在竭力推新人,諸如“天庭宴”之類,但是在大陸市場已經被內地流量小花、小生佔據的情況下,即使在選秀類的綜藝節目裡強行插入也收效甚微。

青黃不接的人才斷裂,光靠資本的堆砌很難成氣候。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進口片地湧入和內地觀眾的口味變刁。

在互聯網還不那麼發達的年代,香港電影的盜版碟比國外的電影更容易進入內地市場,一眾小年輕在千奇百怪、光怪陸離的香港電影裡肆意長大。

隨著互聯網的逐漸普及,盜版碟沒有了生存空間,人們看世界的途徑也不再單一,國外諸多高水準或工業化產出的片子叫人眼花繚亂。

俗話說“久病成良醫”,看得多了,有了世界觀,便開始學會篩選,口味不再單一,香港電影對內地觀眾的滿足感也就漸漸模糊。

形形色色的燈紅酒綠會使人迷失,同時,也會讓人的胃口變刁。

曾經,你劈個叉我都會震驚;如今,你下腰加劈叉,我都很淡然。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其實《大話西遊》的兩極狀態就能代表繁對簡的衝擊。

起初遭遇票房失利,但是在新世紀之初碰上了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在內地如病毒般蔓延,人們對裡邊的臺詞、動作,如數家珍,將其奉為神作。

可是,在諸如劉鎮偉之流及我們地不斷地透支下,觀眾對這類題材已經免疫,再多的“一萬年”也無法擠出大家的眼淚。

而且對於《大話西遊》類的摒棄也不覺可惜,因為就算失去了你,我還有更廣闊的大森林,何必糾結於一棵歪脖子樹。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香港電影人的格局太小。

格局小是因為香港人在時代的推進中變得停滯不前、舉步維艱、大惑不解,甚至有些夜郎自大。

香港人要適應中心的轉變,之前的亞洲金融中心慢慢被新加坡取代,香港迴歸大陸後不能像以往那樣發展,大陸經濟也開始崛起,香港的競爭力不再唯一。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這是香港這塊土地的命運,也是他們必須要接受的改變。

思想、文化、經濟的碰撞,由從前的在香港便能看世界,到現在的在香港只能看香港,眼界的轉變不應改變成狹隘,而是更加的包容和開放。

擁抱未來,才能有未來。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反貪風暴4》裡有一句臺詞:坐牢,是香港年輕人唯一的出路。

有藝術渲染,也是現實體現,老一代香港人務實、肯幹,隨香港一起成長,新一代香港人,在繁華大都市裡,緬懷過去,浮躁,壓力大。

這也印證了一句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他們習慣了錦衣玉食,受不了粗茶淡飯,所以變得不理性,變得憤怒,變得固守,變得不知變通。

由600多萬香港人構成的香港電影也是如此。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他們的文化和思想與內地難以產生共振,習慣了宗教、政治、性和屎尿屁的香港電影,再加上島民思想,讓他們的視野不夠開闊。

香港電影的狀態不在,但不等同於香港電影就是賣情懷、搞組合,雖然香港電影在大陸有著龐大的觀影群體,但是“狼來了”的故事一兩次還行,再多幾次就不靈了。

所以,香港電影首先要改觀北上拍電影不能像當時對待臺灣市場那樣,就是為了圈錢,然後不管不顧地拍片。

大陸的市場遠比臺灣市場的容量大,且觀影人群複雜、城市分級又明顯,在拍電影時需要考量的因素繁多,一招吃天下顯然行不通。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其次在內地的制度下,香港電影如果跟不上潮流,一味地堅守推翻規則、打破禁忌,水土不服便很快顯露出來。

如北上還在一線的香港導演,王晶、林超賢、徐克、周星馳、成龍、陳可辛等人。

王晶口碑不佳但影片確實賺錢,《追龍2》後他也拿捏不住了,《追龍3》不知能否挽回頹勢。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徐克沉迷在特效裡無法自拔,想象力已不復存在,票房和口碑皆跌;周星馳本來是一手好牌,但是隻為錢拍電影的他,情懷梗已經不是王牌。

成龍大哥近幾年的狀態和影片質量,大家有目共睹,只是他這個年紀還在拍動作電影,實則值得敬佩。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陳可辛北上自《中國合夥人》一炮打響之後,他完全成了內地導演的樣子,《親愛的》、《中國女排》、《李娜》,無一不是內地管用的題材。

只可惜,《投名狀》敗北之後,在吳君如的建議下,陳可辛一心專注於文藝片和傳記片,不再涉及商業片。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剩下的林超賢,才是真正北上成功的香港商業片電影人,他對內地趨勢和政策地跟隨以及共情琢磨的很透徹。

《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還有接下來的《緊急救援》,哪一部不是叫好又叫座,都有政府背書,這樣片子不僅政治正確而且觀眾也賣帳。

在保留香港電影的專業度之外,從內容到外觀,全然是大陸電影的影子,如果不強調林超賢是香港導演,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這就是內地的電影。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這些林超賢式的影片在表面幾乎看不到香港電影的影子與內核,這才是與市場融合最默契的模樣。

但是,這種主旋律式的電影,放在其他香港電影人手裡,都會束手無策,因為他們的格局裡就會自動屏蔽掉這種類型。

坐井觀天不可怕,可怕的是篤信天空真的只有井口那麼大。

香港電影的衰落與王晶的好壞之分

香港電影並沒有死,也不會再重現輝煌,只是不要活在過去,趴在老本上過日子,否則中終有一天會坐吃山空,這將是對華語電影沉重的打擊。

華語電影有了香港電影的專業、臺灣電影的文藝、內地電影的容量,才能夠形成百花齊放的爭鳴盛世。

如果在國際上只有張藝謀、姜文,而無侯孝賢、楊德昌,以及王家衛、吳宇森,那在國外的李安,是多麼的寂寞。

一旦寂寞,便會無敵;一旦無敵,離衰落便只有一步之遙。

推薦閱讀

熱搜的黑幕,不該只有少數人知道

孫紅雷,拍這樣的爛劇還不如去拍「極限挑戰」

等了18年,終於在大熒幕上看到這部「神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