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我記得很早就看過這部電影。

時間模糊了這部電影的所有鏡頭和鏡頭裡的所有面孔。我只記得俊俏的劉德華、衝動的張學友、青春的表妹張曼玉和囂張不可一世的萬梓良。

僅憑「旺角卡門」這四個字,如果不是因為王家衛,也許這部電影會被遺棄在我記憶最不起眼的角落,積滿塵埃直至被徹底地掩埋。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是我看得最晚的一部王家衛作品,而它卻是王家衛的處女作

正如「 As tears go by」這個極為雅緻的譯名,很多記憶,最終還是消散在時間的灰燼裡。

乾淨、肅穆,一種很利索的鏡頭語言,在王家衛的電影裡似乎很常見。重疊而富有層次的空間感以及純粹的拋離式的閃躲比比皆是。從編劇過渡到導演,王家衛的偶然成了香港電影最大的驚喜。

有意義的是,今時今日無論導演或片中演員都早已功成名就斬獲頗豐,回過頭去看看他們多年前的樣子,觀影的體驗和感受遠比電影本身賦予的要多得多。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1、王家衛與香港電影

王家衛當年沉淪在香港電影編劇行業長達五六年之久,但所編影片大多都是與適應市場需求的速食電影劇本為主。但是到了88年《旺角卡門》的誕生,為王家衛日後在香港電影界的地位也打下了基礎。影片取材雖然通俗,但故事本身的“反寓意”使影片最終並不通俗,反而更有一種特殊的真切感。那種漸漸形成的獨特影像風格,也基本上表現出了王家衛的美學價值觀,也使得這部影片從極端世俗化和模式化的香港電影中脫穎而出。

在今天看來,《旺角卡門》已然成為經典,意義上也大於很多王家衛其他的作品。

大膽啟用劉德華和張曼玉搭檔,在當時看來,沒有明星效應,王家衛承擔著很多風險,畢竟那個時候的演員都還年輕,能否完成導演的意圖還是未知太多。而對於張曼玉來說,這部電影對她的意義顯的更加重要,是她真正意義上開始學會演戲的開始。自此之後,靈氣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她,對於王家衛的指導,她一直是非常感激的,所以此後多次的合作,都讓張曼玉受益匪淺,直至憑《阮玲玉》封后柏林。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這應該是我見過的張曼玉最清純的模樣。膚白如玉,眸黑似墨,圓潤到帶點嬰兒肥的臉龐,淡淡的有些不健康的脣色。見慣了她的素淨、雍容、嫵媚、悽豔甚至是歇斯底里,卻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純天然的她,清水出芙蓉的美麗。她不需要多好的演技,只要安安靜靜的站在那裡就足夠了。

《旺角卡門》作為王家衛的導演處女作,在如今看來,應該是最不像王家衛的王家衛電影。

它以黑幫社會為題材,卻沒有幫派間的大場面對峙和火併,也沒有黑社會大佬們處世時的勾心鬥角,有的只是兩個小大哥間的私人恩怨。江湖再大,終究淪為背景,王家衛要講的只是這個江湖中幾個小人物間的情和義。和王家衛以往的大部分作品不同,《旺角卡門》的劇情非常清晰,而且也兼顧了情感的表達。應該說我更喜歡這個少點藝術多點現實感的王家衛。

畢竟他的《重慶森林》和《東邪西毒》都拍出了國際級的高度。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其實說到底,《旺角卡門》又是王家衛作品裡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作品:曾多次留戀於那樣一個江湖的愛恨情愁裡,故事精彩,黑色卻不失溫馨浪漫。當我們面對一個個殘酷的血腥鏡頭的時候,心裡出現的卻是一個個浪漫的愛情場景。

其中最惹人眼羨和回味無窮的是,劉德華和張曼玉在電話亭裡瘋狂而肆無忌憚的擁吻,配上王傑同樣蕩氣迴腸而又有些撕心裂肺的《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的歌聲,那是真的讓人難忘和無法釋懷的情景。一個人對於愛情所有美好的想象都可以在這個電影裡找到,這種講故事的情調,也只有王家衛才能營造出來,一向以墨鏡示人的王家衛,也許他的內心有著和電影一樣的情結,那是一個電影人最初的夢想的表達,也許更貼近他真實的想法。

《旺角卡門》毫無疑問就是他窺探電影市場的墨鏡。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一部,但卻是王家衛作品裡最容易看懂的一部,也是他與香港主流電影在電影語言和形式、經驗方面最為貼切的一部。

從他“初出江湖”就敢於重塑江湖的勇氣,也從他借江湖之名,含蓄而又固執地表達自已藝術主張的執拗中,感受到他的老道。毫無疑問,《旺角卡門》的成功上映和不錯的票房收入,直接為王家衛日後的創作奠定了基礎。而他的“重塑”江湖,則成功地掩護了一種突破,一種聲東擊西式迂迴前進。

事實證明,王家衛並不在意於描寫江湖。雖然他在題材上選擇了黑道人物這一身份特徵,並由此鋪陳了阿華與鳥蠅、Tony之間的恩恩怨怨,但所有這些只是一個背景,是為了刻畫人物、展示人物行為和內心的一個環境。王家衛所注重的是人物的心路歷程和情緒的把握,就像他以後的創作一樣,只是現在還有所收斂,還沒有到天馬行空的程度,畢竟初出茅廬,欠缺就不要太過追究。

可以看到,《旺角卡門》裡出現的很多鏡頭都跟墨鏡王之後的作品有很多關聯。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2、王家衛式的愛情風雲

《旺角卡門》也是80年代後期風起雲湧的江湖類型片中頗為另類的一部。

片中沒有《英雄本色》中小馬哥式的英雄神話,講述的只是黑社會底層小人物的卑微、無助、迷茫、辛酸和無奈。雖然這是一部在商業軌道上運作的影片,但其在藝術性、思想性、社會性及主題的開拓上都比以往的江湖類型片更大膽、更銳意。

它以黑社會為題材,本身很常見,但卻沒有幫派間的大場面對峙和火併,也沒有黑社會大佬們處世時的勾心鬥角。有的只是兩個小大哥間的私人恩怨。江湖再大,終究淪為背景,王家衛要講的只是這個江湖中幾個小人物間的情和義。和王家衛之後的大部分作品不同,《旺角卡門》的劇情非常清晰,而且也兼顧了情感的表達

應該說我更喜歡這個少點藝術多點現實骨感的墨鏡王。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王家衛的電影不管劇情如何,看後總是會給人一種難以表達或者長時間難忘的感覺。

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我認為一定是有深刻的東西在裡面,並不是常人所說的雖然印象深刻,但是讓人理解不了。我之前想到的原因可能是導演一種自我模式的表達呈現和深邃的社會閱歷鑄就了這種王氏風格。

不用寫劇本就拍電影可能只有在香港才能實現,或者只有第一個吃西紅柿的王家衛才會成功。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具有明顯港片真情懷的《旺角卡門》講述的依舊是個江湖的故事。

江湖是江湖,其中還摻雜著愛情和友情。愛情是悽美的,友情是真摯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暗淡的歲月與單調、重複的日子,和影片的色調一樣,陰沉而缺乏生氣。阿華的生活既沒有大的波瀾起伏,又缺乏前進的動力,加上經濟拮据和失戀的打擊,精神已沮喪到了極點。

這時,阿蛾的適時出現,就構成了影片重要而必要的因素。

其實對於阿華來說,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想逃離,想守護著愛情,寧願隱姓埋名,當他和阿娥在漁村難得清閒的過著甜蜜的二人世界的時候,他們是快樂的,插科打諢的嬉戲,彷彿要將一世的情意纏綿,劉德華的不羈,張曼玉的少女風情,都被王家衛無限的放大。

也許是故意要給結尾的悲涼增加一些鮮明的對比,所以影片中的人物是快樂的。但對於觀眾來說,卻是十分殘酷的。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王家衛這首聚焦於社會底層人物的宿命悲歌,卻帶有一個綠草芳香的清新前奏。

阿娥初露鏡頭之時,畫面只剩下黑白兩色,黑髮黑眸在白口罩的襯托之下格外幽沉。隨著劇情推進,感情漸濃,她的脣色慢慢染上一點鮮紅,那一抹亮色,像是一顆石子,投進了華仔平靜的心湖。隨著阿娥離去,畫面出現一望無際的蒼翠樹林,餐廳裡的紅色桌布,小鎮的紅色巴士...

“到有一天你需要這隻杯的時候,打個電話給我,我會告訴你藏在什麼地方。”

“我想告訴你,我找到那隻杯了。”

......

不愧是墨鏡王,情話總能說的那麼詩意而浪漫。纏綿在心口,飄浮在空中。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雖然準備退隱江湖的阿華最終還是死於江湖義氣,但在這一固有的類型片主題模式下暗湧的卻是對江湖恩怨的厭倦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之情。渴望平淡自由的生活和無法擺脫悲劇命運這一矛盾主題構成了人生無常,無從把握的宿命感讓觀眾唏噓不已。

片中沒有讓主人公在道義、友情的理想化和浪漫中壯烈死去,他們只是像被打死的過街老鼠一樣陳屍街頭。這種“反英雄”情調超越了以往英雄主義的類型公式,所以才構築出一種對生命無法把持的黯然。

當所有的觀眾都希望他們可以收穫愛情,但王家衛偏要“反其道行之”。在那樣的江湖裡,身不由己是必然的,愛情的不完美,其實是因為要成全友情。當得知,兄弟要去拼命,作為一個從始至終都義薄雲天的大哥,他已經沒有別的選擇,而結局也已經早已經註定了,出來混,早晚有一天要還。

這是王家衛作品裡都會給到的答案。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阿華和阿娥之間的愛情,阿華和蒼蠅之間的兄弟情義,在這個故事裡成了相互的羈絆。阿華和阿娥為彼此付出了真心,阿華為蒼蠅付出了生命,在王家衛的鏡頭下,江湖苦澀,與君共飲,不免讓人嘆息。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3、小人物的崛起

電影一開始,就充滿了濃厚的香港電影特有的氣息,這是一部黑幫題材的電影,劇情可能會顯得老套和不真實,但是這完全沒有影響到觀影效果,因為這完全被電影本身的氛圍和主演的氣質掩蓋。

關於阿華和阿娥之間的愛情,或許就像王傑唱的那樣:“當你說要走,我不想回首的時候,愛情終究是一場空”,充滿了難以言表的無奈。

當阿華揹著裝有那個杯子的包,戴著墨鏡坐在駛向阿娥方向的小巴上的時候,或許他就有想過放下自己的身份,帶著阿娥去大嶼山生活。但是他終究還是放不下蒼蠅的生死,當他再次離去,站在車門前問阿娥要不要給她帶什麼東西回來的時候,阿娥沒有說話只是低著頭強忍著淚水搖搖頭,然後調皮地擱著車窗跟他打了個手勢。可是就在小巴開走的那一刻,淚水止不住地從她臉龐滑落。所謂安靜的悲傷,大抵也就如此吧。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張曼玉初見表演成熟的端倪,憂鬱且樸素,她的表情刻畫的很到位和自然。

張曼玉青澀的臉讓我猜想當年她的年齡,這麼年輕就已經演的如此出色,尤其是她的髮型,那個年代特有的捲髮,讓人記憶猶新。

在這部電影中,張曼玉的演技是真正得到了提升,她曾說過是這部電影讓她懂得了演戲。在此之前,張曼玉只會通過自己優越的外表進行表演,卻少了一份真實感與能打動人的那份情懷。但經過這部電影的考驗與鍛鍊,使得張曼玉在演技方面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提高。觀眾看到了她真摯的情感,看到了她內心對於角色的揣摩與認識,而並非只是外表上的清純可人。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裡的男演員,劉德華其實算本色演出,他演過太多那樣的太保角色,所以突破不大。最大放光彩還要說張學友飾演的蒼蠅,一個極端的江湖混混,講義氣卻鑽牛角尖,總是夢想有一天出人頭地,但總是闖禍,總要大哥出來救命。

這中間,劉德華和張學友對兄弟情意的完美演繹,可以說是至今都很難以逾越的。

就在《旺角卡門》拍後沒幾年,觀眾評選最想看到的兄弟情人選中,他倆就因為這部電影裡所塑造的兄弟情被期待再次合作,所以就有了《江湖》裡的再次聚首,而張學友也因《旺角卡門》獲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還有的萬梓良飾演的黑幫大哥,狠的都會讓你恨不得抽幾個耳光,也相當的出彩,幾場對峙的場面,緊張卻不失冷幽默,絕對會讓喜歡的人拍手稱讚的。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非常喜歡片中對暴力鬥毆場景的鏡頭處理。

不管是地頭蛇談判,亦或是尋釁滋事,鬥毆殺人,到最後烏蠅的赴死,畫面都是沉靜的淺藍色,一來極大程度削弱了事件本身的暴力性,淡化了“黑社會”概念,聚焦於小人物的悲喜離合本身;

二來加強視覺效果的衝擊,在華哥尋仇那一段,棍棒、砍刀、拳腳相加給的衝擊遠不如酒瓶破碎之後,華哥平靜而壓抑的臉上緩慢流下的鮮血。 烏蠅的一系列選擇,將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同時,也無意識地將阿華推向了危險。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邂逅:一個是血雨腥風,一個則陽光燦爛。

阿娥的燦爛來自於她的單純。而油麻地的詩情畫意也和旺角的黑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空間環境的對立,並沒有使影片的結構顯得鬆散,反而由於對比的強烈而顯出一種張力。而阿娥的清純、細膩也和阿華的潦倒恰成比照,並使他的心境悄然發生了變化。江湖中不乏道義,甚至一直以道義的名目出現,於是愛情就成了稀缺,一種新的生命體驗。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4、值得學習的藝術手法

要說《旺角卡門》可圈可點的創新之處還是在對感情線的處理上。

以往的英雄片只是單純歌頌男性間的各種情義,女性角色的出現只是為了襯托男性的尊嚴、地位和道義,愛情也就成了種種點綴。而在《旺角卡門》中愛情是一條與友情並行的主線,阿華死前一瞬閃現出與阿娥街頭熱吻的一幕細節。

王家衛用悲情化的手法感性而細膩地展現出愛情的傷感與浪漫,從而把愛情從先前的次要位置提升到主要位置上來,成功地把愛情與道義並置在同一醒目位置,充分表現出王家衛對愛情這一主題的執著。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其實看完《旺角卡門》,一直不清楚「卡門」一詞有何深意。經過查詢,比較靠譜的解釋是這樣的:《卡門》是法國普羅斯貝爾梅里美寫的短篇小說,後來成為著名歌劇《卡門》的主題。

這個歌劇一共有四幕:

1875年3月3日首演於巴黎喜歌劇院。劇情描述了漂亮而性格堅強的吉卜賽姑娘卡門愛上了軍曹霍塞並使其陷入情網,霍塞因此捨棄了原來的情人並離開軍隊加入卡門所在的走私販行列。但這時卡門又愛上了鬥牛士埃斯卡米里奧。於是,霍塞與卡門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後,倔強的卡門斷然拒絕了霍塞的愛情,終於死在霍塞的劍下。

在這部電影裡,「卡門」意味著對愛情的渴望,不僅敢愛,而且敢於追求愛,敢於表白愛,同時還敢於表明不愛和擺脫不愛的心願。當然,《旺角卡門》講的不僅僅只有愛情,還有更令人難忘的兄弟之情。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影片中多次出現的油麻地與大嶼山曾經是普通香港底層青年的聚集地。

大嶼山不僅是阿華的休養生息之地,也是他未來生活的棲身之所。比起江湖的血雨腥風,這裡寧靜安詳得如同世外桃源。然而世事難料,烏蠅又因要賭命為自己證明而突起禍端。這個情節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因為每個參與黑社會的人物,在他們剛剛邁出人生這一步的時刻,便已預示著他們走上的將是一條不歸之路。

因此,阿華與烏蠅的同赴生死也不單是一種性格和兄弟情誼,而是這類人物的宿命。

讓人揪心與難受的是阿華的抉擇,因為此時的他已屬於大嶼山,屬於阿蛾。於是,江湖的恩怨與道義就撕破了愛情,故事最終迴歸於江湖。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通篇看來,《旺角卡門》的拍攝,基本沿襲了寫實電影的傳統,情節發展有因果關係可尋,人物刻畫也飽滿真實。從主題、結構、人物、情節、場面調度、細節提煉、布光、音樂等都是不錯的表現。

這其中,關於音樂方面的表現最為明顯。

雖然在片中,音樂元素遠不如《重慶森林》那樣恣意和佔有很大比重,但已顯露出一定的端倪。比如阿華和阿娥在大嶼山定情的那一夜,音樂從阿華離開阿娥的那一刻便開始,一直到兩人激情熱吻才結束。音樂聲中完成了一系列的動作和劇情的進展,場景也經過多次轉換。

整個定情過程用歌聲貫穿,情緒宣洩得淋漓盡致。

這樣來看,音樂已不僅僅是一種渲染和裝飾,還可以用來結構故事,用來敘事,用來鮮活人物,進而用來讓我們感受日後成熟的王家衛。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5、浪漫主義情節

“我們一向都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對不對?”夜色中的華仔對滿身傷痕的烏蠅說。

蒼涼的音樂劃過每個人的心頭,搖擺不定的話語寄託在一次次的廝殺和打鬥中,一場場寂寞的酒精麻醉中,一回回逢場作戲的取悅中。

“我烏蠅寧願做一時英雄,都不想做一世烏蠅。”

烏蠅的不甘讓人有點振奮,可他的方式卻又那樣可哀。踏上滿地的花生殼,扣動生命的扳機,便與死亡有了約定。而阿華呢?尾隨其後的依然是同樣的歸宿,義氣、道義、責任這些詞似乎都可以成為他那樣做的詮釋,而似乎又都不是。撲向烈火中的飛蛾,似乎也迷失了方向,只是一個太遲的結束真的等於一個新的開始嗎?只有靜靜躺在那裡的兩具屍體讓我們在黑暗中想起那些呼嘯而過的笑和淚,一點一滴還原著生命的本色。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我不配做你的細佬,你就當沒我這個細佬,我以後都不會再連累你。”

對烏蠅來說,結局或許是沒那麼的殘忍的,至少,不知道他敬愛的大哥,最終還是為自己丟掉了性命。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藏在屋裡的杯子被阿華放在了包裡,帶到了阿蛾身邊,可又從他的手中被扔到水中,盛水的容器回到了水中,那短暫的一瞬,無法控制的命運,在晚風中被拋得無蹤無影。

“為何現在才來找我?”

“因為我知道自己的事。”

他已經找到了那隻杯子,找到了那個他想找到的人,拼盡著來愛戀,他們彼此都在守護著這個容易流失的時光,不讓它輕易溜走,這兩顆溫柔的心彼此交換的是依賴和溫存,這串不長的日子裡最後留下的依舊是孤單的身影...

在小巴開動,那刺眼的紅色車身象要把故事說盡,而那個等待的人只有淚水中無法釋然的焦急和悲苦。

一鳴驚人的王家衛,一鳴驚人的《旺角卡門》

總的來說,雖然在這部電影中王家衛自成一派的風格還不是那麼的明顯,但不論是其獨到的鏡頭處理,還是那股充滿了浪漫色彩的格調,都令一部本自簡單的香港黑幫題材作品顯得如此不同,充滿了屬於自己獨出機杼的味道。

而於此中小人物的掙扎和宿命,在劉德華和張曼玉青澀卻飽含情感的演技下,更成為了電影足以打動人心的情感沉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