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茂軍、王中磊、王長田——這些大佬如何看待電影市場裡的投資與內容?

王長田 王中磊 投資 萬達電影 壹娛觀察 2017-06-22

(本文為“壹娛觀察”獨家首發,有需要開通白名單的公號請後臺回覆“轉載”)

文/師燁東

“感謝萬達,讓我們成功的退出了傳奇。”曾投資過傳奇影業的IDG董事長熊曉鴿話音剛落,會場爆發出一陣笑聲。

6月18日下午,由每日經濟新聞、上海電影集團、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舉辦的“中國影視領袖峰會”在上海電影第五攝影棚舉辦。上海電影董事長任仲倫、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華誼兄弟CEO王中磊、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熊曉鴿等影視、投資圈大佬出席了會議。

曾茂軍、王中磊、王長田——這些大佬如何看待電影市場裡的投資與內容?

與去年上海電影節時都在開片單發佈會、談論中國電影市場票房何時能夠超越美國不同,經歷了一年來的票房低速增長、影視行業資本市場動盪之後,如何看待當前的電影市場發展反而成為了新的熱點。而一眾大佬也針對當前影視投資併購以及如今的中國電影如何通過內容留住觀眾發表了觀點。

熊曉鴿的感謝背後,傳奇影業的收購價格一直在業內有所爭論。而對於曾茂軍來說,儘管他也承認收購傳奇影業的價格不低,但是他認為並不應該從短時間來判斷收購的成功與否:

“中國的影視產業想國際化,就只有走出去,併購海外公司一定是必由之路。回顧一下2012年萬達併購AMC,所有人都不看好,認為萬達花了31億美金太貴了。到後來AMC盈利大幅提升,這個收購也被收錄進哈佛大學MBA案例庫,成為了經典的案例,又都覺得這樁生意做對了。所以說今天單獨看某個併購說它好或者不好可能為時過早。對傳奇的併購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它能不能在萬達的產業鏈中發揮作用,能不能產生新的IP,才是檢視併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曾茂軍、王中磊、王長田——這些大佬如何看待電影市場裡的投資與內容?

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

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崔志芳同樣認為,無論對待行業還是企業的發展,都需要更長期的看,看到更廣領域,要延伸到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而非通過公司、行業一兩年的股價變化來判斷對於一個行業的投資價值。

相比於萬達的財大氣粗,近年投資並撤出過多家企業的王長田則異常低調。“萬達是遇到好吃的一口吃下,然後慢慢消化;光線只能是先試試,好吃再吃第二第三口,不好吃的就吐出去。”

曾茂軍、王中磊、王長田——這些大佬如何看待電影市場裡的投資與內容?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

而對於去年完成收購的貓眼,王長田則肯定了其未來將獨立IPO的路徑:“貓眼去年雖然虧損了十幾個億,但是今年1到5月份利潤差不多有2個億,廣告業務、會員業務、售票佣金等都有很好的增長。貓眼今年可能才第一年盈利,不會那麼快去上市,但是未來獨立上市一定是肯定的。”

前兩年電影市場火熱,資本大舉進入,然而票房市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蹶不振,時至今日都還未昂頭向上。除去討論電影的資本市場,如何通過內容留住觀眾也成為了在場大佬的焦點。

在王中磊看來,中國當前電影工業體系上的不足導致持續產出高質量電影內容的能力仍然很弱,所以也使得國內的工業體系容易被美國電影工業取代,而國產片突圍的點則只有一個,就是做優質的電影。

曾茂軍、王中磊、王長田——這些大佬如何看待電影市場裡的投資與內容?

華誼兄弟CEO王中磊

“慢下來”則成為了現場嘉賓的一個共識。引力影視執行董事姜偉提到,做內容不能過於著急,如果投資電影或者投資內容,快進快出的方法並不適合電影行業。電影行業需要沉下心去做。“好的東西是做出來的,不是搶出來的。”

而大地影院總經理於欣則強調,除去慢下來以及增強中國電影的工業體系,對於未來也要有足夠的信心:“看事情要從整個歷史去看,而不是隻單看現在的一個點。我們看到中國的電影市場,包括終端市場,在整個大的歷史發展曲線中,剛剛過了一個快速迅猛的增長期,下一步是進入平穩的增長期,接下來會進入相對成熟的增長期,我們對於未來要有一個樂觀的判斷。”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請聯繫:壹娛觀察(個人微信ID:yiyuguancha6)

壹娛觀察(公眾號ID:yiyuguancha)想做中國電影產業和泛娛樂產業的望遠鏡和聲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