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昆明食菌'

"

編者按:本文摘自《汪曾祺文集·散文卷》

我在昆明住過七年,離開已經四十多年,忘不了昆明的菌子。

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到處是菌子氣味。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

"

編者按:本文摘自《汪曾祺文集·散文卷》

我在昆明住過七年,離開已經四十多年,忘不了昆明的菌子。

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到處是菌子氣味。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

汪曾祺:昆明食菌

昆明的菌子

常見的是牛肝菌、青頭菌。牛肝菌菌蓋正面色如牛肝。其特點是背面無菌折,是平的,只有無數小孔,因此菌肉很厚,可切成薄片,宜於炒食。入口滑細,極鮮。炒牛肝菌要加大量蒜片,否則吃了會頭暈。青頭菌稍貴一點。青頭菌菌蓋正面微帶蒼綠色,菌則雪白。炒或燴,宜放鹽,用醬油顏色就不好看了。一般都認為青頭菌格韻較高,但也有人偏嗜牛肝菌,以其滋味更為強烈濃厚。

"

編者按:本文摘自《汪曾祺文集·散文卷》

我在昆明住過七年,離開已經四十多年,忘不了昆明的菌子。

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到處是菌子氣味。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

汪曾祺:昆明食菌

昆明的菌子

常見的是牛肝菌、青頭菌。牛肝菌菌蓋正面色如牛肝。其特點是背面無菌折,是平的,只有無數小孔,因此菌肉很厚,可切成薄片,宜於炒食。入口滑細,極鮮。炒牛肝菌要加大量蒜片,否則吃了會頭暈。青頭菌稍貴一點。青頭菌菌蓋正面微帶蒼綠色,菌則雪白。炒或燴,宜放鹽,用醬油顏色就不好看了。一般都認為青頭菌格韻較高,但也有人偏嗜牛肝菌,以其滋味更為強烈濃厚。

汪曾祺:昆明食菌

牛肝菌

最名貴的是雞樅。……有人說雞樅的菌蓋“開傘”後,樣子像公雞脖子上的毛——雞鬃。沒有根據。我見過未經熟制的雞樅,樣子並不像雞鬃。……這東西生長的地方也奇怪,生在田野間的白蟻窩上。為什麼專長在白蟻窩上,這道理連專家也沒有弄明白。雞樅菌蓋小而菌把粗長,吃的主要便是形似雞大腿似的菌把。雞樅是菌中之王。味道如何,真難比方。可以說這是植物雞。味正似當年的肥母雞。但雞肉粗,有絲,而雞樅則極細膩豐腴,且雞肉無此一種特殊的菌子香氣。

"

編者按:本文摘自《汪曾祺文集·散文卷》

我在昆明住過七年,離開已經四十多年,忘不了昆明的菌子。

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到處是菌子氣味。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

汪曾祺:昆明食菌

昆明的菌子

常見的是牛肝菌、青頭菌。牛肝菌菌蓋正面色如牛肝。其特點是背面無菌折,是平的,只有無數小孔,因此菌肉很厚,可切成薄片,宜於炒食。入口滑細,極鮮。炒牛肝菌要加大量蒜片,否則吃了會頭暈。青頭菌稍貴一點。青頭菌菌蓋正面微帶蒼綠色,菌則雪白。炒或燴,宜放鹽,用醬油顏色就不好看了。一般都認為青頭菌格韻較高,但也有人偏嗜牛肝菌,以其滋味更為強烈濃厚。

汪曾祺:昆明食菌

牛肝菌

最名貴的是雞樅。……有人說雞樅的菌蓋“開傘”後,樣子像公雞脖子上的毛——雞鬃。沒有根據。我見過未經熟制的雞樅,樣子並不像雞鬃。……這東西生長的地方也奇怪,生在田野間的白蟻窩上。為什麼專長在白蟻窩上,這道理連專家也沒有弄明白。雞樅菌蓋小而菌把粗長,吃的主要便是形似雞大腿似的菌把。雞樅是菌中之王。味道如何,真難比方。可以說這是植物雞。味正似當年的肥母雞。但雞肉粗,有絲,而雞樅則極細膩豐腴,且雞肉無此一種特殊的菌子香氣。

汪曾祺:昆明食菌

乾巴菌

菌子裡味道最深刻(請恕我用了這樣一個怪字眼),樣子最難看的,是乾巴菌。這東西像一個被踩破的馬蜂窩,顏色如半乾牛糞,亂七八糟,當中還夾雜了許多松毛(馬尾松的針葉)、草莖,擇起來很費事。擇也擇不出大片,只是螃蟹小腿肉粗細的絲絲。洗淨後,與肥瘦相間的豬肉、青辣椒同炒,入口細嚼,半天說不出話來,只覺得:世界上還有這麼好吃的東西?乾巴菌,菌也,但有陳年宣威火腿香味,寧波曹白魚鯗香味,蘇州風雞香味,南京鴨胗香味,且雜有松毛的清香氣味。乾巴菌晾乾,與辣椒同醃,可久藏,味與鮮時無異。

樣子最好看的是雞油菌,個個正圓,銀元大,嫩黃色,但據說不好吃。乾巴菌和雞油菌,一箇中吃不中看,一箇中看不中吃。

作者:汪曾祺;編輯:徐無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