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遊本昌吃臭肉、周星馳苦笑、王寶強抽菸等4個鏡頭,被選入北影當教材。

"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遊本昌吃臭肉、周星馳苦笑、王寶強抽菸等4個鏡頭,被選入北影當教材。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的抽菸鏡頭有多牛逼呢?

來,大家感受一下。

"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遊本昌吃臭肉、周星馳苦笑、王寶強抽菸等4個鏡頭,被選入北影當教材。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的抽菸鏡頭有多牛逼呢?

來,大家感受一下。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我們再看他在電影裡面的神態:

當初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下子嚇到了。

王寶強演的這個二傻子人物,真的和我們村口那個又傻又愣的傻子一模一樣,他將一個鄉村小人物的愁苦和虛榮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跑龍套的演員那麼多,但是這麼多年只出一個王寶強,沒有任何家世、背景能夠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實屬奇蹟。

有人說他運氣好,有人說他肯吃苦,這些或許都有關係,但這都不是最關鍵的。

他身上有一種能力往往被大家給忽略了,而這種能力恰恰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

從小到大,王寶強一直在做傻事,而這種傻事是我們所有人都屑於做,但是他卻像傻子一樣地堅持。

八歲那年,王寶強看過了《少林寺》之後,被電影裡的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他想要去學習少林功夫。

“要去少林寺當和尚”這個想法一說出來之後,招致了身邊所有人的嘲笑,甚至王寶強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在鄰居面前抬不起頭,打他罵他,不准他去。

但是他不為所動,鐵了心要去少林學習功夫。

在少林這一待,就是六年。

"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遊本昌吃臭肉、周星馳苦笑、王寶強抽菸等4個鏡頭,被選入北影當教材。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的抽菸鏡頭有多牛逼呢?

來,大家感受一下。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我們再看他在電影裡面的神態:

當初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下子嚇到了。

王寶強演的這個二傻子人物,真的和我們村口那個又傻又愣的傻子一模一樣,他將一個鄉村小人物的愁苦和虛榮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跑龍套的演員那麼多,但是這麼多年只出一個王寶強,沒有任何家世、背景能夠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實屬奇蹟。

有人說他運氣好,有人說他肯吃苦,這些或許都有關係,但這都不是最關鍵的。

他身上有一種能力往往被大家給忽略了,而這種能力恰恰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

從小到大,王寶強一直在做傻事,而這種傻事是我們所有人都屑於做,但是他卻像傻子一樣地堅持。

八歲那年,王寶強看過了《少林寺》之後,被電影裡的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他想要去學習少林功夫。

“要去少林寺當和尚”這個想法一說出來之後,招致了身邊所有人的嘲笑,甚至王寶強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在鄰居面前抬不起頭,打他罵他,不准他去。

但是他不為所動,鐵了心要去少林學習功夫。

在少林這一待,就是六年。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14歲時,他坐火車來到了北京,跟幾個室友擠在骯髒潮溼的地下室,當一名群眾演員。

有一次,王寶強是演一個逃荒的難民,劇情是被軍官一腳踹倒,連人帶筐翻到溝裡去。

一般的群眾演員,都是做做樣子,不會讓人直接踹到,但王寶強不是。

為了演出真實感,軍官的大頭皮鞋踹到他的腰上,他忍受著巨痛,往溝裡一滾。

他的這種傻,甚至連導演也不認可,大罵:這人誰找的?找個傻子來幹嘛?

他演過無數替身,每次他都想在電視上找到自己,但是室友們都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沒有特寫鏡頭的。

他還喜歡背各種臺詞,別人也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根本不需要記臺詞的。

但王寶強不受他們影響,依然堅持做這樣的事情。

"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遊本昌吃臭肉、周星馳苦笑、王寶強抽菸等4個鏡頭,被選入北影當教材。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的抽菸鏡頭有多牛逼呢?

來,大家感受一下。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我們再看他在電影裡面的神態:

當初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下子嚇到了。

王寶強演的這個二傻子人物,真的和我們村口那個又傻又愣的傻子一模一樣,他將一個鄉村小人物的愁苦和虛榮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跑龍套的演員那麼多,但是這麼多年只出一個王寶強,沒有任何家世、背景能夠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實屬奇蹟。

有人說他運氣好,有人說他肯吃苦,這些或許都有關係,但這都不是最關鍵的。

他身上有一種能力往往被大家給忽略了,而這種能力恰恰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

從小到大,王寶強一直在做傻事,而這種傻事是我們所有人都屑於做,但是他卻像傻子一樣地堅持。

八歲那年,王寶強看過了《少林寺》之後,被電影裡的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他想要去學習少林功夫。

“要去少林寺當和尚”這個想法一說出來之後,招致了身邊所有人的嘲笑,甚至王寶強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在鄰居面前抬不起頭,打他罵他,不准他去。

但是他不為所動,鐵了心要去少林學習功夫。

在少林這一待,就是六年。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14歲時,他坐火車來到了北京,跟幾個室友擠在骯髒潮溼的地下室,當一名群眾演員。

有一次,王寶強是演一個逃荒的難民,劇情是被軍官一腳踹倒,連人帶筐翻到溝裡去。

一般的群眾演員,都是做做樣子,不會讓人直接踹到,但王寶強不是。

為了演出真實感,軍官的大頭皮鞋踹到他的腰上,他忍受著巨痛,往溝裡一滾。

他的這種傻,甚至連導演也不認可,大罵:這人誰找的?找個傻子來幹嘛?

他演過無數替身,每次他都想在電視上找到自己,但是室友們都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沒有特寫鏡頭的。

他還喜歡背各種臺詞,別人也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根本不需要記臺詞的。

但王寶強不受他們影響,依然堅持做這樣的事情。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還做過一件特別傻的事情,那個時候當群眾演員一天只能賺25塊錢,但是王寶強竟然把賺來的錢大部分用來打印照片,他把自己的照片去發給那些劇組人員,副導演。

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去打印照片,浪費了大量的錢。

室友嘲笑他:“就你這寒酸樣,大導演看得到嗎?沒準路上就扔了。”

王寶強也不聽他們的,反駁說:第100張看不到,第101張就看得到呢。

看到沒有?王寶強之所以和別人不一樣,是因為他對別人的嘲笑和評價,幾乎是遲鈍的,你怎麼說,完全影響不到王寶強的行為,他依然會堅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你們儘管說,但是老子不聽,這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像傻子一樣的堅持。

"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遊本昌吃臭肉、周星馳苦笑、王寶強抽菸等4個鏡頭,被選入北影當教材。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的抽菸鏡頭有多牛逼呢?

來,大家感受一下。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我們再看他在電影裡面的神態:

當初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下子嚇到了。

王寶強演的這個二傻子人物,真的和我們村口那個又傻又愣的傻子一模一樣,他將一個鄉村小人物的愁苦和虛榮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跑龍套的演員那麼多,但是這麼多年只出一個王寶強,沒有任何家世、背景能夠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實屬奇蹟。

有人說他運氣好,有人說他肯吃苦,這些或許都有關係,但這都不是最關鍵的。

他身上有一種能力往往被大家給忽略了,而這種能力恰恰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

從小到大,王寶強一直在做傻事,而這種傻事是我們所有人都屑於做,但是他卻像傻子一樣地堅持。

八歲那年,王寶強看過了《少林寺》之後,被電影裡的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他想要去學習少林功夫。

“要去少林寺當和尚”這個想法一說出來之後,招致了身邊所有人的嘲笑,甚至王寶強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在鄰居面前抬不起頭,打他罵他,不准他去。

但是他不為所動,鐵了心要去少林學習功夫。

在少林這一待,就是六年。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14歲時,他坐火車來到了北京,跟幾個室友擠在骯髒潮溼的地下室,當一名群眾演員。

有一次,王寶強是演一個逃荒的難民,劇情是被軍官一腳踹倒,連人帶筐翻到溝裡去。

一般的群眾演員,都是做做樣子,不會讓人直接踹到,但王寶強不是。

為了演出真實感,軍官的大頭皮鞋踹到他的腰上,他忍受著巨痛,往溝裡一滾。

他的這種傻,甚至連導演也不認可,大罵:這人誰找的?找個傻子來幹嘛?

他演過無數替身,每次他都想在電視上找到自己,但是室友們都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沒有特寫鏡頭的。

他還喜歡背各種臺詞,別人也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根本不需要記臺詞的。

但王寶強不受他們影響,依然堅持做這樣的事情。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還做過一件特別傻的事情,那個時候當群眾演員一天只能賺25塊錢,但是王寶強竟然把賺來的錢大部分用來打印照片,他把自己的照片去發給那些劇組人員,副導演。

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去打印照片,浪費了大量的錢。

室友嘲笑他:“就你這寒酸樣,大導演看得到嗎?沒準路上就扔了。”

王寶強也不聽他們的,反駁說:第100張看不到,第101張就看得到呢。

看到沒有?王寶強之所以和別人不一樣,是因為他對別人的嘲笑和評價,幾乎是遲鈍的,你怎麼說,完全影響不到王寶強的行為,他依然會堅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你們儘管說,但是老子不聽,這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像傻子一樣的堅持。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對別人的嘲笑和評價不那麼敏感,一直堅持自己想做的時候,這樣有用沒用?

有用,至少在王寶強身上是有用的。

在演《康熙王朝》的時候,劇裡有個一句話的小太監缺人演,而王寶強就被推薦上去了,原因只有一個,他記臺詞記得最熟。

電影《盲井》開拍的時候,因為要下幾百米深的礦井,但這個礦井非常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坍塌事故。

男二號害怕危險,臨時跑了,而這個時候王寶強之前發照片的效果出來了。

那個時候王寶強正在工地搬水泥,導演組給他打電話說:“王寶強嗎?我們這裡是《盲井》劇組。明天來化裝試鏡。”

就這樣,王寶強憑藉男二號,拿到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遊本昌吃臭肉、周星馳苦笑、王寶強抽菸等4個鏡頭,被選入北影當教材。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的抽菸鏡頭有多牛逼呢?

來,大家感受一下。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我們再看他在電影裡面的神態:

當初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下子嚇到了。

王寶強演的這個二傻子人物,真的和我們村口那個又傻又愣的傻子一模一樣,他將一個鄉村小人物的愁苦和虛榮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跑龍套的演員那麼多,但是這麼多年只出一個王寶強,沒有任何家世、背景能夠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實屬奇蹟。

有人說他運氣好,有人說他肯吃苦,這些或許都有關係,但這都不是最關鍵的。

他身上有一種能力往往被大家給忽略了,而這種能力恰恰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

從小到大,王寶強一直在做傻事,而這種傻事是我們所有人都屑於做,但是他卻像傻子一樣地堅持。

八歲那年,王寶強看過了《少林寺》之後,被電影裡的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他想要去學習少林功夫。

“要去少林寺當和尚”這個想法一說出來之後,招致了身邊所有人的嘲笑,甚至王寶強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在鄰居面前抬不起頭,打他罵他,不准他去。

但是他不為所動,鐵了心要去少林學習功夫。

在少林這一待,就是六年。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14歲時,他坐火車來到了北京,跟幾個室友擠在骯髒潮溼的地下室,當一名群眾演員。

有一次,王寶強是演一個逃荒的難民,劇情是被軍官一腳踹倒,連人帶筐翻到溝裡去。

一般的群眾演員,都是做做樣子,不會讓人直接踹到,但王寶強不是。

為了演出真實感,軍官的大頭皮鞋踹到他的腰上,他忍受著巨痛,往溝裡一滾。

他的這種傻,甚至連導演也不認可,大罵:這人誰找的?找個傻子來幹嘛?

他演過無數替身,每次他都想在電視上找到自己,但是室友們都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沒有特寫鏡頭的。

他還喜歡背各種臺詞,別人也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根本不需要記臺詞的。

但王寶強不受他們影響,依然堅持做這樣的事情。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還做過一件特別傻的事情,那個時候當群眾演員一天只能賺25塊錢,但是王寶強竟然把賺來的錢大部分用來打印照片,他把自己的照片去發給那些劇組人員,副導演。

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去打印照片,浪費了大量的錢。

室友嘲笑他:“就你這寒酸樣,大導演看得到嗎?沒準路上就扔了。”

王寶強也不聽他們的,反駁說:第100張看不到,第101張就看得到呢。

看到沒有?王寶強之所以和別人不一樣,是因為他對別人的嘲笑和評價,幾乎是遲鈍的,你怎麼說,完全影響不到王寶強的行為,他依然會堅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你們儘管說,但是老子不聽,這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像傻子一樣的堅持。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對別人的嘲笑和評價不那麼敏感,一直堅持自己想做的時候,這樣有用沒用?

有用,至少在王寶強身上是有用的。

在演《康熙王朝》的時候,劇裡有個一句話的小太監缺人演,而王寶強就被推薦上去了,原因只有一個,他記臺詞記得最熟。

電影《盲井》開拍的時候,因為要下幾百米深的礦井,但這個礦井非常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坍塌事故。

男二號害怕危險,臨時跑了,而這個時候王寶強之前發照片的效果出來了。

那個時候王寶強正在工地搬水泥,導演組給他打電話說:“王寶強嗎?我們這裡是《盲井》劇組。明天來化裝試鏡。”

就這樣,王寶強憑藉男二號,拿到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拿獎之後,他給家裡人打電話,家人怒吼他:“你這幾年跑哪去了,一個電話也不來,以為你死了!”

他在電話那一頭泣不成聲。

王寶強之所以成功,和他身上的一種能力脫不了關係,而這種能力就是鈍感力。

鈍感力是渡邊淳一提出來的,簡而言之就是,我對別人的評價和嘲諷沒那麼敏感,甚至是有點遲鈍,你們對我的評價對我影響不大,我只關心自己進步了沒有,成長了沒有。

王寶強是一個對別人的評價和嘲諷沒那麼敏感的人,他更關注的是自己是不是在成長,而這樣的人,在外人看來就是傻子。

可是這樣的傻子真的傻嗎?

不見得,古話說的好,大智若愚。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年的神劇《士兵突擊》,其實由王寶強所飾演的許三多,跟王寶強的經歷似乎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許三多天生愚鈍、木訥,做起事來缺心眼、一根筋,被人起外號叫“許三呆子”“許木木”。他從小就經常被同齡的孩子欺負,入了伍後又常常被戰友嘲笑。

"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遊本昌吃臭肉、周星馳苦笑、王寶強抽菸等4個鏡頭,被選入北影當教材。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的抽菸鏡頭有多牛逼呢?

來,大家感受一下。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我們再看他在電影裡面的神態:

當初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下子嚇到了。

王寶強演的這個二傻子人物,真的和我們村口那個又傻又愣的傻子一模一樣,他將一個鄉村小人物的愁苦和虛榮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跑龍套的演員那麼多,但是這麼多年只出一個王寶強,沒有任何家世、背景能夠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實屬奇蹟。

有人說他運氣好,有人說他肯吃苦,這些或許都有關係,但這都不是最關鍵的。

他身上有一種能力往往被大家給忽略了,而這種能力恰恰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

從小到大,王寶強一直在做傻事,而這種傻事是我們所有人都屑於做,但是他卻像傻子一樣地堅持。

八歲那年,王寶強看過了《少林寺》之後,被電影裡的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他想要去學習少林功夫。

“要去少林寺當和尚”這個想法一說出來之後,招致了身邊所有人的嘲笑,甚至王寶強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在鄰居面前抬不起頭,打他罵他,不准他去。

但是他不為所動,鐵了心要去少林學習功夫。

在少林這一待,就是六年。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14歲時,他坐火車來到了北京,跟幾個室友擠在骯髒潮溼的地下室,當一名群眾演員。

有一次,王寶強是演一個逃荒的難民,劇情是被軍官一腳踹倒,連人帶筐翻到溝裡去。

一般的群眾演員,都是做做樣子,不會讓人直接踹到,但王寶強不是。

為了演出真實感,軍官的大頭皮鞋踹到他的腰上,他忍受著巨痛,往溝裡一滾。

他的這種傻,甚至連導演也不認可,大罵:這人誰找的?找個傻子來幹嘛?

他演過無數替身,每次他都想在電視上找到自己,但是室友們都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沒有特寫鏡頭的。

他還喜歡背各種臺詞,別人也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根本不需要記臺詞的。

但王寶強不受他們影響,依然堅持做這樣的事情。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還做過一件特別傻的事情,那個時候當群眾演員一天只能賺25塊錢,但是王寶強竟然把賺來的錢大部分用來打印照片,他把自己的照片去發給那些劇組人員,副導演。

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去打印照片,浪費了大量的錢。

室友嘲笑他:“就你這寒酸樣,大導演看得到嗎?沒準路上就扔了。”

王寶強也不聽他們的,反駁說:第100張看不到,第101張就看得到呢。

看到沒有?王寶強之所以和別人不一樣,是因為他對別人的嘲笑和評價,幾乎是遲鈍的,你怎麼說,完全影響不到王寶強的行為,他依然會堅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你們儘管說,但是老子不聽,這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像傻子一樣的堅持。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對別人的嘲笑和評價不那麼敏感,一直堅持自己想做的時候,這樣有用沒用?

有用,至少在王寶強身上是有用的。

在演《康熙王朝》的時候,劇裡有個一句話的小太監缺人演,而王寶強就被推薦上去了,原因只有一個,他記臺詞記得最熟。

電影《盲井》開拍的時候,因為要下幾百米深的礦井,但這個礦井非常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坍塌事故。

男二號害怕危險,臨時跑了,而這個時候王寶強之前發照片的效果出來了。

那個時候王寶強正在工地搬水泥,導演組給他打電話說:“王寶強嗎?我們這裡是《盲井》劇組。明天來化裝試鏡。”

就這樣,王寶強憑藉男二號,拿到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拿獎之後,他給家裡人打電話,家人怒吼他:“你這幾年跑哪去了,一個電話也不來,以為你死了!”

他在電話那一頭泣不成聲。

王寶強之所以成功,和他身上的一種能力脫不了關係,而這種能力就是鈍感力。

鈍感力是渡邊淳一提出來的,簡而言之就是,我對別人的評價和嘲諷沒那麼敏感,甚至是有點遲鈍,你們對我的評價對我影響不大,我只關心自己進步了沒有,成長了沒有。

王寶強是一個對別人的評價和嘲諷沒那麼敏感的人,他更關注的是自己是不是在成長,而這樣的人,在外人看來就是傻子。

可是這樣的傻子真的傻嗎?

不見得,古話說的好,大智若愚。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年的神劇《士兵突擊》,其實由王寶強所飾演的許三多,跟王寶強的經歷似乎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許三多天生愚鈍、木訥,做起事來缺心眼、一根筋,被人起外號叫“許三呆子”“許木木”。他從小就經常被同齡的孩子欺負,入了伍後又常常被戰友嘲笑。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旁人都譏笑他做的事情沒有意義,戰友也都排擠他,可他卻根本不在意別人話中的諷刺意味,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結果就是因為他的傻,他的對外人的評價很遲鈍,卻獲得了特種部隊隊長的認可,最終成為了一名真正出色的特種兵戰士。

許三多遭受了那麼多的譏諷與嘲笑,卻一笑置之,只聚集自己做的事情,而且獲得了成功,這就是鈍感力的力量!

"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遊本昌吃臭肉、周星馳苦笑、王寶強抽菸等4個鏡頭,被選入北影當教材。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的抽菸鏡頭有多牛逼呢?

來,大家感受一下。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我們再看他在電影裡面的神態:

當初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下子嚇到了。

王寶強演的這個二傻子人物,真的和我們村口那個又傻又愣的傻子一模一樣,他將一個鄉村小人物的愁苦和虛榮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跑龍套的演員那麼多,但是這麼多年只出一個王寶強,沒有任何家世、背景能夠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實屬奇蹟。

有人說他運氣好,有人說他肯吃苦,這些或許都有關係,但這都不是最關鍵的。

他身上有一種能力往往被大家給忽略了,而這種能力恰恰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

從小到大,王寶強一直在做傻事,而這種傻事是我們所有人都屑於做,但是他卻像傻子一樣地堅持。

八歲那年,王寶強看過了《少林寺》之後,被電影裡的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他想要去學習少林功夫。

“要去少林寺當和尚”這個想法一說出來之後,招致了身邊所有人的嘲笑,甚至王寶強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在鄰居面前抬不起頭,打他罵他,不准他去。

但是他不為所動,鐵了心要去少林學習功夫。

在少林這一待,就是六年。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14歲時,他坐火車來到了北京,跟幾個室友擠在骯髒潮溼的地下室,當一名群眾演員。

有一次,王寶強是演一個逃荒的難民,劇情是被軍官一腳踹倒,連人帶筐翻到溝裡去。

一般的群眾演員,都是做做樣子,不會讓人直接踹到,但王寶強不是。

為了演出真實感,軍官的大頭皮鞋踹到他的腰上,他忍受著巨痛,往溝裡一滾。

他的這種傻,甚至連導演也不認可,大罵:這人誰找的?找個傻子來幹嘛?

他演過無數替身,每次他都想在電視上找到自己,但是室友們都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沒有特寫鏡頭的。

他還喜歡背各種臺詞,別人也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根本不需要記臺詞的。

但王寶強不受他們影響,依然堅持做這樣的事情。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王寶強還做過一件特別傻的事情,那個時候當群眾演員一天只能賺25塊錢,但是王寶強竟然把賺來的錢大部分用來打印照片,他把自己的照片去發給那些劇組人員,副導演。

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去打印照片,浪費了大量的錢。

室友嘲笑他:“就你這寒酸樣,大導演看得到嗎?沒準路上就扔了。”

王寶強也不聽他們的,反駁說:第100張看不到,第101張就看得到呢。

看到沒有?王寶強之所以和別人不一樣,是因為他對別人的嘲笑和評價,幾乎是遲鈍的,你怎麼說,完全影響不到王寶強的行為,他依然會堅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你們儘管說,但是老子不聽,這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像傻子一樣的堅持。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對別人的嘲笑和評價不那麼敏感,一直堅持自己想做的時候,這樣有用沒用?

有用,至少在王寶強身上是有用的。

在演《康熙王朝》的時候,劇裡有個一句話的小太監缺人演,而王寶強就被推薦上去了,原因只有一個,他記臺詞記得最熟。

電影《盲井》開拍的時候,因為要下幾百米深的礦井,但這個礦井非常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坍塌事故。

男二號害怕危險,臨時跑了,而這個時候王寶強之前發照片的效果出來了。

那個時候王寶強正在工地搬水泥,導演組給他打電話說:“王寶強嗎?我們這裡是《盲井》劇組。明天來化裝試鏡。”

就這樣,王寶強憑藉男二號,拿到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拿獎之後,他給家裡人打電話,家人怒吼他:“你這幾年跑哪去了,一個電話也不來,以為你死了!”

他在電話那一頭泣不成聲。

王寶強之所以成功,和他身上的一種能力脫不了關係,而這種能力就是鈍感力。

鈍感力是渡邊淳一提出來的,簡而言之就是,我對別人的評價和嘲諷沒那麼敏感,甚至是有點遲鈍,你們對我的評價對我影響不大,我只關心自己進步了沒有,成長了沒有。

王寶強是一個對別人的評價和嘲諷沒那麼敏感的人,他更關注的是自己是不是在成長,而這樣的人,在外人看來就是傻子。

可是這樣的傻子真的傻嗎?

不見得,古話說的好,大智若愚。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年的神劇《士兵突擊》,其實由王寶強所飾演的許三多,跟王寶強的經歷似乎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許三多天生愚鈍、木訥,做起事來缺心眼、一根筋,被人起外號叫“許三呆子”“許木木”。他從小就經常被同齡的孩子欺負,入了伍後又常常被戰友嘲笑。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旁人都譏笑他做的事情沒有意義,戰友也都排擠他,可他卻根本不在意別人話中的諷刺意味,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結果就是因為他的傻,他的對外人的評價很遲鈍,卻獲得了特種部隊隊長的認可,最終成為了一名真正出色的特種兵戰士。

許三多遭受了那麼多的譏諷與嘲笑,卻一笑置之,只聚集自己做的事情,而且獲得了成功,這就是鈍感力的力量!

看完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渡邊淳一在書裡寫道:人們是否能成功,不完全取決於才能,很大一部分在於你是否對負面情緒過於敏感,其實鈍感力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桌子(原文略有刪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