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
"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王安石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邁不過去的一個人,他的詩文足以光耀千秋,可他志不在此,像宋朝很多心懷天下的士大夫一樣,他的理想是實現政治抱負,於是有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這個變法可謂空前絕後,他的成敗是非功過,至今仍然眾說紛紜,爭議不斷。因為他的想法太超前了,第一次提出了“貸款”刺激經濟的設想,超前到幾乎讓人懷疑他是穿越過來的,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變法思想在900年後幫助美國解決了經濟危機,王安石到底是怎樣神奇的一個人呢?

為了躲官寧肯藏身廁所 王安石蟄伏20年的謎團

"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王安石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邁不過去的一個人,他的詩文足以光耀千秋,可他志不在此,像宋朝很多心懷天下的士大夫一樣,他的理想是實現政治抱負,於是有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這個變法可謂空前絕後,他的成敗是非功過,至今仍然眾說紛紜,爭議不斷。因為他的想法太超前了,第一次提出了“貸款”刺激經濟的設想,超前到幾乎讓人懷疑他是穿越過來的,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變法思想在900年後幫助美國解決了經濟危機,王安石到底是怎樣神奇的一個人呢?

為了躲官寧肯藏身廁所 王安石蟄伏20年的謎團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1042年,開封金明池邊,萬頭攢動,熱鬧非凡,這一天是科舉發榜的日子。在身穿綠袍、意氣風發、瓊林赴宴的進士隊伍中,22歲的王安石走在其中。這一年,他在839名應試者中考取了第四名,這個父親早亡,家境窘迫的貧寒書生終於迎來了生命的轉折。王安石從一個地方小官起步,邁上仕途第一級臺階。

縣令王安石到任的這一年,鄞縣正好迎來多年未遇的大豐收,可是他發現農民的日子依舊不好過,一問才知道,不少農民因為春天急於耕種,手頭沒錢,只好向富戶去借,因利息很高,一般都是四分利,秋收後連本帶利還給富戶之後,再去掉官府的賦稅,就剩不下什麼了,豐年尚且如此,歉收的年頭,農民的生活更為悽慘。

這種情景觸動了王安石,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縣衙把現有資金以二分利向百姓放貸,農民可以減輕一半的負擔,縣衙也可獲得20%的利潤,增加了財政收入,這個辦法就叫做“青苗法”。此法在鄞縣施行3年,效果很好,這個縣令卓越的政績很快引起了朝廷的關注。

當從京城趕來的宣詔官,拿著皇帝的詔書來到王安石家的時候,大吃一驚,王安石連影子都找不到。這次朝廷委任的官職是“同修起居注”,職責是跟在皇上身邊,記錄皇上言行,是被無數人羨慕的位置。宣詔官等了半晌不見人,乾脆把詔書放在桌上走人,這時,一直躲在茅廁裡的王安石追出來,把詔書塞回到官員的懷裡,接著又寫了八九道奏章請辭。

從22歲中第開始,直到47歲位開始推行變法為止,這20多年是王安石一生最大的謎團。他不斷地拒絕朝廷授予的高位,視功名如糞土,他從縣令一級級地幹到太守,在每一個地方,全部政績斐然,但就是拒不入京作官

王安石的理想並不是進京做言官居閒職,所以他寧願在地方官的任職上乾點實事。范仲淹發起慶曆新政最終失敗的教訓,使後來的改革者把得遇明君,作為成功的關鍵,王安石決定等待。

他請辭一次,聲望就升高一次,一次次的謝絕,最後從京城裡的士大夫,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無不渴望見識一下王安石的真面目。他從仁宗等到英宗,最後終於等到了神宗,他敏銳地預感到,時機終於來了。

終於等到這一刻 千古一遇的君臣際會

"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王安石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邁不過去的一個人,他的詩文足以光耀千秋,可他志不在此,像宋朝很多心懷天下的士大夫一樣,他的理想是實現政治抱負,於是有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這個變法可謂空前絕後,他的成敗是非功過,至今仍然眾說紛紜,爭議不斷。因為他的想法太超前了,第一次提出了“貸款”刺激經濟的設想,超前到幾乎讓人懷疑他是穿越過來的,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變法思想在900年後幫助美國解決了經濟危機,王安石到底是怎樣神奇的一個人呢?

為了躲官寧肯藏身廁所 王安石蟄伏20年的謎團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1042年,開封金明池邊,萬頭攢動,熱鬧非凡,這一天是科舉發榜的日子。在身穿綠袍、意氣風發、瓊林赴宴的進士隊伍中,22歲的王安石走在其中。這一年,他在839名應試者中考取了第四名,這個父親早亡,家境窘迫的貧寒書生終於迎來了生命的轉折。王安石從一個地方小官起步,邁上仕途第一級臺階。

縣令王安石到任的這一年,鄞縣正好迎來多年未遇的大豐收,可是他發現農民的日子依舊不好過,一問才知道,不少農民因為春天急於耕種,手頭沒錢,只好向富戶去借,因利息很高,一般都是四分利,秋收後連本帶利還給富戶之後,再去掉官府的賦稅,就剩不下什麼了,豐年尚且如此,歉收的年頭,農民的生活更為悽慘。

這種情景觸動了王安石,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縣衙把現有資金以二分利向百姓放貸,農民可以減輕一半的負擔,縣衙也可獲得20%的利潤,增加了財政收入,這個辦法就叫做“青苗法”。此法在鄞縣施行3年,效果很好,這個縣令卓越的政績很快引起了朝廷的關注。

當從京城趕來的宣詔官,拿著皇帝的詔書來到王安石家的時候,大吃一驚,王安石連影子都找不到。這次朝廷委任的官職是“同修起居注”,職責是跟在皇上身邊,記錄皇上言行,是被無數人羨慕的位置。宣詔官等了半晌不見人,乾脆把詔書放在桌上走人,這時,一直躲在茅廁裡的王安石追出來,把詔書塞回到官員的懷裡,接著又寫了八九道奏章請辭。

從22歲中第開始,直到47歲位開始推行變法為止,這20多年是王安石一生最大的謎團。他不斷地拒絕朝廷授予的高位,視功名如糞土,他從縣令一級級地幹到太守,在每一個地方,全部政績斐然,但就是拒不入京作官

王安石的理想並不是進京做言官居閒職,所以他寧願在地方官的任職上乾點實事。范仲淹發起慶曆新政最終失敗的教訓,使後來的改革者把得遇明君,作為成功的關鍵,王安石決定等待。

他請辭一次,聲望就升高一次,一次次的謝絕,最後從京城裡的士大夫,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無不渴望見識一下王安石的真面目。他從仁宗等到英宗,最後終於等到了神宗,他敏銳地預感到,時機終於來了。

終於等到這一刻 千古一遇的君臣際會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宋神宗

公元1067年,20歲的宋神宗登上帝位。

此時北宋立國已逾百年,慶曆之前的各種積弊不斷加深,冗官和冗兵兩座大山,讓國家財政瀕於破產的邊緣。神宗即位前兩年,宋王朝的財政赤字接近1600萬貫,相當於北宋初期一年的收入。

讓皇帝更沒面子的是,竟連官員的“紅包”都拿不出來了。1068年底,正逢朝廷春季大典,按照慣例,皇帝要賞賜文武百官銀兩和綢緞,但此時國庫已空,該怎麼辦?皇帝把這個難題擺到翰林院的學士們面前。

沒想到,“紅包”問題最終引發了一場史上著名的辯論,王安石以閃亮的方式登上北宋的政治舞臺。

司馬光贊同免去官員賞賜,他振振有詞:“國用不足就帶頭減俸。”

王安石卻認為:“減俸不能解決問題。造成國用不足,是沒有找到真正善於理財的人。”

司馬光針鋒相對:“你的善於理財,不過是巧立名目從百姓頭上增加捐稅而已。”

王安石反駁:“你不懂理財之道,有了善於理財的人才,不增加捐稅也能解決國家財政問題。”

司馬光不以為然:“豈有此理?天下之財是一個固定常數,不在官就在民。”

"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王安石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邁不過去的一個人,他的詩文足以光耀千秋,可他志不在此,像宋朝很多心懷天下的士大夫一樣,他的理想是實現政治抱負,於是有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這個變法可謂空前絕後,他的成敗是非功過,至今仍然眾說紛紜,爭議不斷。因為他的想法太超前了,第一次提出了“貸款”刺激經濟的設想,超前到幾乎讓人懷疑他是穿越過來的,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變法思想在900年後幫助美國解決了經濟危機,王安石到底是怎樣神奇的一個人呢?

為了躲官寧肯藏身廁所 王安石蟄伏20年的謎團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1042年,開封金明池邊,萬頭攢動,熱鬧非凡,這一天是科舉發榜的日子。在身穿綠袍、意氣風發、瓊林赴宴的進士隊伍中,22歲的王安石走在其中。這一年,他在839名應試者中考取了第四名,這個父親早亡,家境窘迫的貧寒書生終於迎來了生命的轉折。王安石從一個地方小官起步,邁上仕途第一級臺階。

縣令王安石到任的這一年,鄞縣正好迎來多年未遇的大豐收,可是他發現農民的日子依舊不好過,一問才知道,不少農民因為春天急於耕種,手頭沒錢,只好向富戶去借,因利息很高,一般都是四分利,秋收後連本帶利還給富戶之後,再去掉官府的賦稅,就剩不下什麼了,豐年尚且如此,歉收的年頭,農民的生活更為悽慘。

這種情景觸動了王安石,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縣衙把現有資金以二分利向百姓放貸,農民可以減輕一半的負擔,縣衙也可獲得20%的利潤,增加了財政收入,這個辦法就叫做“青苗法”。此法在鄞縣施行3年,效果很好,這個縣令卓越的政績很快引起了朝廷的關注。

當從京城趕來的宣詔官,拿著皇帝的詔書來到王安石家的時候,大吃一驚,王安石連影子都找不到。這次朝廷委任的官職是“同修起居注”,職責是跟在皇上身邊,記錄皇上言行,是被無數人羨慕的位置。宣詔官等了半晌不見人,乾脆把詔書放在桌上走人,這時,一直躲在茅廁裡的王安石追出來,把詔書塞回到官員的懷裡,接著又寫了八九道奏章請辭。

從22歲中第開始,直到47歲位開始推行變法為止,這20多年是王安石一生最大的謎團。他不斷地拒絕朝廷授予的高位,視功名如糞土,他從縣令一級級地幹到太守,在每一個地方,全部政績斐然,但就是拒不入京作官

王安石的理想並不是進京做言官居閒職,所以他寧願在地方官的任職上乾點實事。范仲淹發起慶曆新政最終失敗的教訓,使後來的改革者把得遇明君,作為成功的關鍵,王安石決定等待。

他請辭一次,聲望就升高一次,一次次的謝絕,最後從京城裡的士大夫,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無不渴望見識一下王安石的真面目。他從仁宗等到英宗,最後終於等到了神宗,他敏銳地預感到,時機終於來了。

終於等到這一刻 千古一遇的君臣際會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宋神宗

公元1067年,20歲的宋神宗登上帝位。

此時北宋立國已逾百年,慶曆之前的各種積弊不斷加深,冗官和冗兵兩座大山,讓國家財政瀕於破產的邊緣。神宗即位前兩年,宋王朝的財政赤字接近1600萬貫,相當於北宋初期一年的收入。

讓皇帝更沒面子的是,竟連官員的“紅包”都拿不出來了。1068年底,正逢朝廷春季大典,按照慣例,皇帝要賞賜文武百官銀兩和綢緞,但此時國庫已空,該怎麼辦?皇帝把這個難題擺到翰林院的學士們面前。

沒想到,“紅包”問題最終引發了一場史上著名的辯論,王安石以閃亮的方式登上北宋的政治舞臺。

司馬光贊同免去官員賞賜,他振振有詞:“國用不足就帶頭減俸。”

王安石卻認為:“減俸不能解決問題。造成國用不足,是沒有找到真正善於理財的人。”

司馬光針鋒相對:“你的善於理財,不過是巧立名目從百姓頭上增加捐稅而已。”

王安石反駁:“你不懂理財之道,有了善於理財的人才,不增加捐稅也能解決國家財政問題。”

司馬光不以為然:“豈有此理?天下之財是一個固定常數,不在官就在民。”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兩人並未爭出個結果,但是王安石的一句“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已經足以打動帝王心,他讓皇帝一下看到了富國的希望。

這場對話也讓今天的歷史學家感到驚訝,認為王安石已經發現了“用信用借款的辦法刺激經濟成長”的經濟奧祕。

很快,王安石几乎以“帝師”之禮被神宗迎進朝中,兩人共同謀求改革,關係密切到被臣子稱作“上與安石如一人”。 神宗也自詡“自古之君臣,如朕與安石相知絕少”。

天才的設想、實踐和理論兼備的改革者、皇帝堅定不移的支持,這場變法似乎已經具備了成功的一切要素。

1069年,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開始了。

空前絕後的變法 朋友最終成了死敵

"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王安石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邁不過去的一個人,他的詩文足以光耀千秋,可他志不在此,像宋朝很多心懷天下的士大夫一樣,他的理想是實現政治抱負,於是有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這個變法可謂空前絕後,他的成敗是非功過,至今仍然眾說紛紜,爭議不斷。因為他的想法太超前了,第一次提出了“貸款”刺激經濟的設想,超前到幾乎讓人懷疑他是穿越過來的,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變法思想在900年後幫助美國解決了經濟危機,王安石到底是怎樣神奇的一個人呢?

為了躲官寧肯藏身廁所 王安石蟄伏20年的謎團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1042年,開封金明池邊,萬頭攢動,熱鬧非凡,這一天是科舉發榜的日子。在身穿綠袍、意氣風發、瓊林赴宴的進士隊伍中,22歲的王安石走在其中。這一年,他在839名應試者中考取了第四名,這個父親早亡,家境窘迫的貧寒書生終於迎來了生命的轉折。王安石從一個地方小官起步,邁上仕途第一級臺階。

縣令王安石到任的這一年,鄞縣正好迎來多年未遇的大豐收,可是他發現農民的日子依舊不好過,一問才知道,不少農民因為春天急於耕種,手頭沒錢,只好向富戶去借,因利息很高,一般都是四分利,秋收後連本帶利還給富戶之後,再去掉官府的賦稅,就剩不下什麼了,豐年尚且如此,歉收的年頭,農民的生活更為悽慘。

這種情景觸動了王安石,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縣衙把現有資金以二分利向百姓放貸,農民可以減輕一半的負擔,縣衙也可獲得20%的利潤,增加了財政收入,這個辦法就叫做“青苗法”。此法在鄞縣施行3年,效果很好,這個縣令卓越的政績很快引起了朝廷的關注。

當從京城趕來的宣詔官,拿著皇帝的詔書來到王安石家的時候,大吃一驚,王安石連影子都找不到。這次朝廷委任的官職是“同修起居注”,職責是跟在皇上身邊,記錄皇上言行,是被無數人羨慕的位置。宣詔官等了半晌不見人,乾脆把詔書放在桌上走人,這時,一直躲在茅廁裡的王安石追出來,把詔書塞回到官員的懷裡,接著又寫了八九道奏章請辭。

從22歲中第開始,直到47歲位開始推行變法為止,這20多年是王安石一生最大的謎團。他不斷地拒絕朝廷授予的高位,視功名如糞土,他從縣令一級級地幹到太守,在每一個地方,全部政績斐然,但就是拒不入京作官

王安石的理想並不是進京做言官居閒職,所以他寧願在地方官的任職上乾點實事。范仲淹發起慶曆新政最終失敗的教訓,使後來的改革者把得遇明君,作為成功的關鍵,王安石決定等待。

他請辭一次,聲望就升高一次,一次次的謝絕,最後從京城裡的士大夫,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無不渴望見識一下王安石的真面目。他從仁宗等到英宗,最後終於等到了神宗,他敏銳地預感到,時機終於來了。

終於等到這一刻 千古一遇的君臣際會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宋神宗

公元1067年,20歲的宋神宗登上帝位。

此時北宋立國已逾百年,慶曆之前的各種積弊不斷加深,冗官和冗兵兩座大山,讓國家財政瀕於破產的邊緣。神宗即位前兩年,宋王朝的財政赤字接近1600萬貫,相當於北宋初期一年的收入。

讓皇帝更沒面子的是,竟連官員的“紅包”都拿不出來了。1068年底,正逢朝廷春季大典,按照慣例,皇帝要賞賜文武百官銀兩和綢緞,但此時國庫已空,該怎麼辦?皇帝把這個難題擺到翰林院的學士們面前。

沒想到,“紅包”問題最終引發了一場史上著名的辯論,王安石以閃亮的方式登上北宋的政治舞臺。

司馬光贊同免去官員賞賜,他振振有詞:“國用不足就帶頭減俸。”

王安石卻認為:“減俸不能解決問題。造成國用不足,是沒有找到真正善於理財的人。”

司馬光針鋒相對:“你的善於理財,不過是巧立名目從百姓頭上增加捐稅而已。”

王安石反駁:“你不懂理財之道,有了善於理財的人才,不增加捐稅也能解決國家財政問題。”

司馬光不以為然:“豈有此理?天下之財是一個固定常數,不在官就在民。”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兩人並未爭出個結果,但是王安石的一句“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已經足以打動帝王心,他讓皇帝一下看到了富國的希望。

這場對話也讓今天的歷史學家感到驚訝,認為王安石已經發現了“用信用借款的辦法刺激經濟成長”的經濟奧祕。

很快,王安石几乎以“帝師”之禮被神宗迎進朝中,兩人共同謀求改革,關係密切到被臣子稱作“上與安石如一人”。 神宗也自詡“自古之君臣,如朕與安石相知絕少”。

天才的設想、實踐和理論兼備的改革者、皇帝堅定不移的支持,這場變法似乎已經具備了成功的一切要素。

1069年,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開始了。

空前絕後的變法 朋友最終成了死敵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王安石似乎神奇地具備了和今人接近的經濟眼光,試圖以刺激商品的生產和流通,來穩定國庫的總收入。

他設立了專門機構,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一道道法令公佈實施。王安石進行的是一場前無古人的制度性探索,他試圖用“計劃之手”把每個經濟元素都管理起來,增加官府收入,減輕農民負擔,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史學家評價“他900年前即企圖以金融管制的辦法操縱國事,其範圍與深度在當時世界裡任何其他地方絕無僅有”。

這場改革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觸動了皇族、高官、大地主與大商人等利益集團。很快,朝野上下,如同發生一連串的地震,反對的聲浪洶湧而來。

最強烈的反對聲音來自王安石的好朋友司馬光。

此時的司馬光內心非常糾結,對於這個個性異常固執的朋友該怎麼辦呢?當年,他和王安石同在包拯手下為官,包拯給王安石敬酒被拒的往事他還記憶猶新,他對這個同事的評價是“不通人情,性格執拗”。雖然性格迥異,見解常不同,但是兩人都才高八斗,兩袖清風,不蓄財,不納妾,是當時士大夫中的異類,最終因為相互欣賞而成為好友。

可是,王安石大談“理財”,並以此作為變法的主旨,卻觸碰了儒家的禁忌,也讓司馬光心驚。儒家歷來從不公開談“理財”,因為有“聚斂”的嫌疑。他決定勸說王安石放棄變法,不要背上惡名。

司馬光情深意切地寫了三封“公開信”,洋洋萬言,對利字為先的變法表示憂慮,卻只得到王安石400多字《答司馬諫議書》,被幹淨利落地駁回,由此產生了一篇變法的檄文,也成為辯論文章的典範。王安石選擇為變法斷絕友情,從此二人站在各自的陣營,化友為敵。

294卷的《資治通鑑》是中國最著名的編年體通史,司馬光作為史學家的光輝,遠遠超越了作為政治家的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政治失意成就了司馬光。

沒能阻止王安石,司馬光也不願意違背自己的意志,他留下一句“君子和而不同”,遠離京城,著書洛陽15年。一場政治鬥爭,沒有刀光劍影,沒有血雨腥風,這大概是宋朝政壇最後的君子之爭。

生命和新法一起終止 身後空留千年爭議

"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王安石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邁不過去的一個人,他的詩文足以光耀千秋,可他志不在此,像宋朝很多心懷天下的士大夫一樣,他的理想是實現政治抱負,於是有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這個變法可謂空前絕後,他的成敗是非功過,至今仍然眾說紛紜,爭議不斷。因為他的想法太超前了,第一次提出了“貸款”刺激經濟的設想,超前到幾乎讓人懷疑他是穿越過來的,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變法思想在900年後幫助美國解決了經濟危機,王安石到底是怎樣神奇的一個人呢?

為了躲官寧肯藏身廁所 王安石蟄伏20年的謎團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1042年,開封金明池邊,萬頭攢動,熱鬧非凡,這一天是科舉發榜的日子。在身穿綠袍、意氣風發、瓊林赴宴的進士隊伍中,22歲的王安石走在其中。這一年,他在839名應試者中考取了第四名,這個父親早亡,家境窘迫的貧寒書生終於迎來了生命的轉折。王安石從一個地方小官起步,邁上仕途第一級臺階。

縣令王安石到任的這一年,鄞縣正好迎來多年未遇的大豐收,可是他發現農民的日子依舊不好過,一問才知道,不少農民因為春天急於耕種,手頭沒錢,只好向富戶去借,因利息很高,一般都是四分利,秋收後連本帶利還給富戶之後,再去掉官府的賦稅,就剩不下什麼了,豐年尚且如此,歉收的年頭,農民的生活更為悽慘。

這種情景觸動了王安石,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縣衙把現有資金以二分利向百姓放貸,農民可以減輕一半的負擔,縣衙也可獲得20%的利潤,增加了財政收入,這個辦法就叫做“青苗法”。此法在鄞縣施行3年,效果很好,這個縣令卓越的政績很快引起了朝廷的關注。

當從京城趕來的宣詔官,拿著皇帝的詔書來到王安石家的時候,大吃一驚,王安石連影子都找不到。這次朝廷委任的官職是“同修起居注”,職責是跟在皇上身邊,記錄皇上言行,是被無數人羨慕的位置。宣詔官等了半晌不見人,乾脆把詔書放在桌上走人,這時,一直躲在茅廁裡的王安石追出來,把詔書塞回到官員的懷裡,接著又寫了八九道奏章請辭。

從22歲中第開始,直到47歲位開始推行變法為止,這20多年是王安石一生最大的謎團。他不斷地拒絕朝廷授予的高位,視功名如糞土,他從縣令一級級地幹到太守,在每一個地方,全部政績斐然,但就是拒不入京作官

王安石的理想並不是進京做言官居閒職,所以他寧願在地方官的任職上乾點實事。范仲淹發起慶曆新政最終失敗的教訓,使後來的改革者把得遇明君,作為成功的關鍵,王安石決定等待。

他請辭一次,聲望就升高一次,一次次的謝絕,最後從京城裡的士大夫,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無不渴望見識一下王安石的真面目。他從仁宗等到英宗,最後終於等到了神宗,他敏銳地預感到,時機終於來了。

終於等到這一刻 千古一遇的君臣際會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宋神宗

公元1067年,20歲的宋神宗登上帝位。

此時北宋立國已逾百年,慶曆之前的各種積弊不斷加深,冗官和冗兵兩座大山,讓國家財政瀕於破產的邊緣。神宗即位前兩年,宋王朝的財政赤字接近1600萬貫,相當於北宋初期一年的收入。

讓皇帝更沒面子的是,竟連官員的“紅包”都拿不出來了。1068年底,正逢朝廷春季大典,按照慣例,皇帝要賞賜文武百官銀兩和綢緞,但此時國庫已空,該怎麼辦?皇帝把這個難題擺到翰林院的學士們面前。

沒想到,“紅包”問題最終引發了一場史上著名的辯論,王安石以閃亮的方式登上北宋的政治舞臺。

司馬光贊同免去官員賞賜,他振振有詞:“國用不足就帶頭減俸。”

王安石卻認為:“減俸不能解決問題。造成國用不足,是沒有找到真正善於理財的人。”

司馬光針鋒相對:“你的善於理財,不過是巧立名目從百姓頭上增加捐稅而已。”

王安石反駁:“你不懂理財之道,有了善於理財的人才,不增加捐稅也能解決國家財政問題。”

司馬光不以為然:“豈有此理?天下之財是一個固定常數,不在官就在民。”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兩人並未爭出個結果,但是王安石的一句“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已經足以打動帝王心,他讓皇帝一下看到了富國的希望。

這場對話也讓今天的歷史學家感到驚訝,認為王安石已經發現了“用信用借款的辦法刺激經濟成長”的經濟奧祕。

很快,王安石几乎以“帝師”之禮被神宗迎進朝中,兩人共同謀求改革,關係密切到被臣子稱作“上與安石如一人”。 神宗也自詡“自古之君臣,如朕與安石相知絕少”。

天才的設想、實踐和理論兼備的改革者、皇帝堅定不移的支持,這場變法似乎已經具備了成功的一切要素。

1069年,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開始了。

空前絕後的變法 朋友最終成了死敵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王安石似乎神奇地具備了和今人接近的經濟眼光,試圖以刺激商品的生產和流通,來穩定國庫的總收入。

他設立了專門機構,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一道道法令公佈實施。王安石進行的是一場前無古人的制度性探索,他試圖用“計劃之手”把每個經濟元素都管理起來,增加官府收入,減輕農民負擔,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史學家評價“他900年前即企圖以金融管制的辦法操縱國事,其範圍與深度在當時世界裡任何其他地方絕無僅有”。

這場改革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觸動了皇族、高官、大地主與大商人等利益集團。很快,朝野上下,如同發生一連串的地震,反對的聲浪洶湧而來。

最強烈的反對聲音來自王安石的好朋友司馬光。

此時的司馬光內心非常糾結,對於這個個性異常固執的朋友該怎麼辦呢?當年,他和王安石同在包拯手下為官,包拯給王安石敬酒被拒的往事他還記憶猶新,他對這個同事的評價是“不通人情,性格執拗”。雖然性格迥異,見解常不同,但是兩人都才高八斗,兩袖清風,不蓄財,不納妾,是當時士大夫中的異類,最終因為相互欣賞而成為好友。

可是,王安石大談“理財”,並以此作為變法的主旨,卻觸碰了儒家的禁忌,也讓司馬光心驚。儒家歷來從不公開談“理財”,因為有“聚斂”的嫌疑。他決定勸說王安石放棄變法,不要背上惡名。

司馬光情深意切地寫了三封“公開信”,洋洋萬言,對利字為先的變法表示憂慮,卻只得到王安石400多字《答司馬諫議書》,被幹淨利落地駁回,由此產生了一篇變法的檄文,也成為辯論文章的典範。王安石選擇為變法斷絕友情,從此二人站在各自的陣營,化友為敵。

294卷的《資治通鑑》是中國最著名的編年體通史,司馬光作為史學家的光輝,遠遠超越了作為政治家的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政治失意成就了司馬光。

沒能阻止王安石,司馬光也不願意違背自己的意志,他留下一句“君子和而不同”,遠離京城,著書洛陽15年。一場政治鬥爭,沒有刀光劍影,沒有血雨腥風,這大概是宋朝政壇最後的君子之爭。

生命和新法一起終止 身後空留千年爭議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流民圖

1074年的開封。春夏之交,樹葉居然已經變得枯黃,連著七八個月沒有下雨,旱災之後接著是蝗災,田裡的作物盡數枯死,北方大批流民湧進京城。人們在焦急地等待一場雨,不僅因為這場雨可以緩解旱情,還因為,這場雨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決定著當朝宰相的命運。

這無疑是王安石遭遇的人生最大一次危機,起因是一張畫。不久前,一份“邊關急報”被放到了宋神宗的面前,打開一看,卻是一幅《流民圖》長卷,圖中饑民衣衫襤褸,口嚼草根,扶老攜幼,呼天搶地,極盡困苦之狀。

畫這幅畫的是負責看守城門的監門官鄭俠,他把每日城門所見流民繪成圖畫並寫下《論新法進流民圖疏》上奏給皇帝,稱百姓被新法所苦,請求罷除新法,但是中書省拒絕轉達。他又冒著欺君之罪,假冒邊關急報交給銀臺司,直接呈交皇帝。他甚至為此賭上自己性命,聲稱:“如果皇上罷除新法之後,十天不下雨,我甘願被斬首!”

面對《流民圖》,宋神宗被深深震動了,長吁短嘆,夜不能寐。聯想到不久前華山山崩,他神色黯然地問王安石:“難道真的因為變法導致天變嗎?”

王安石仍沉著應對:“水旱災害是自然現象,即使堯湯的時代也難免。”然而,他的心在下沉,變法艱難地堅持了5年,宋神宗終於還是動搖了。

天變之說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人心惶惶,《流民圖》給變法的反對派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朝野上下,罷除新法的呼聲越來越高,讓王安石心驚的是,百姓也要求廢除新法。有些情景是坐在高高相位上的王安石所看不到的。

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去申請青苗法的貸款,要經過以下程序:為了填寫申請書,就要花錢請書吏;再拿到衙門去申請,碰到貪官汙吏,中間不知要花多少打點費,而且貸款多少完全由官吏說了算,且秋天必須按照這個數目連本帶息還上。

一個陝西農民春天向官家貸陳米一石,雖然官方規定的利率是二分,但是一些地方官吏會私自加到三分甚至更多,這樣,他秋天還的是新米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這還是比較好的情況,高的竟達35倍。

老百姓不理解新法,也沒人向他們解釋,地方官的話就是法律,困苦中他們只有一腔對王安石的怨恨。

一個腐朽的官僚體制,怎麼可能擔當起執行新法的重任呢?新法成為貪官汙吏尋租、斂財的工具,催生出更多的腐敗。最終,天下的怨怒似乎都集中在王安石一個人的身上。為了平息“民怨沸騰”,王安石被第一次罷相,新法被暫停。

歷史就是這樣詭譎,在新法被暫停後的第三天,天降大雨,鄭俠保住了性命,一張畫告倒了一個宰相。雖然一年後王安石官復原職,但變法集團內部紛爭迭起,他最終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不久,他第二次被罷相,從此遠離政治中心,他主持的變法共持續了7年。

宋神宗並未如此輕易地放棄自己的富國理想,王安石走後,新法得以繼續實施。

此時宋神宗面對的再不是空空如也的國庫,變法實行不過數年,全國財政收入從宋初的1600多萬貫增加到6000多萬貫,最高時達到8000多萬貫。“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內殿32座庫房堆滿絹緞,又再造20座庫房堆積,中央積蓄的錢粟,可以支20年之用,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有所紓解。

新法一共實施了16年,直到宋神宗去世。1086年司馬光回朝擔任宰相,他終於等到了自己的時機,新法被全部廢止。

新法廢止一個月後,王安石“積鬱而終”。

他看到了富國強兵的短暫曙光,可是他沒有想到是的,北宋此後陷入黨爭的泥潭,新黨舊黨反覆傾軋,腐敗叢生,41年之後即告覆滅。

900年後 美國學習王安石變法度過經濟危機

"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王安石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邁不過去的一個人,他的詩文足以光耀千秋,可他志不在此,像宋朝很多心懷天下的士大夫一樣,他的理想是實現政治抱負,於是有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這個變法可謂空前絕後,他的成敗是非功過,至今仍然眾說紛紜,爭議不斷。因為他的想法太超前了,第一次提出了“貸款”刺激經濟的設想,超前到幾乎讓人懷疑他是穿越過來的,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變法思想在900年後幫助美國解決了經濟危機,王安石到底是怎樣神奇的一個人呢?

為了躲官寧肯藏身廁所 王安石蟄伏20年的謎團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1042年,開封金明池邊,萬頭攢動,熱鬧非凡,這一天是科舉發榜的日子。在身穿綠袍、意氣風發、瓊林赴宴的進士隊伍中,22歲的王安石走在其中。這一年,他在839名應試者中考取了第四名,這個父親早亡,家境窘迫的貧寒書生終於迎來了生命的轉折。王安石從一個地方小官起步,邁上仕途第一級臺階。

縣令王安石到任的這一年,鄞縣正好迎來多年未遇的大豐收,可是他發現農民的日子依舊不好過,一問才知道,不少農民因為春天急於耕種,手頭沒錢,只好向富戶去借,因利息很高,一般都是四分利,秋收後連本帶利還給富戶之後,再去掉官府的賦稅,就剩不下什麼了,豐年尚且如此,歉收的年頭,農民的生活更為悽慘。

這種情景觸動了王安石,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縣衙把現有資金以二分利向百姓放貸,農民可以減輕一半的負擔,縣衙也可獲得20%的利潤,增加了財政收入,這個辦法就叫做“青苗法”。此法在鄞縣施行3年,效果很好,這個縣令卓越的政績很快引起了朝廷的關注。

當從京城趕來的宣詔官,拿著皇帝的詔書來到王安石家的時候,大吃一驚,王安石連影子都找不到。這次朝廷委任的官職是“同修起居注”,職責是跟在皇上身邊,記錄皇上言行,是被無數人羨慕的位置。宣詔官等了半晌不見人,乾脆把詔書放在桌上走人,這時,一直躲在茅廁裡的王安石追出來,把詔書塞回到官員的懷裡,接著又寫了八九道奏章請辭。

從22歲中第開始,直到47歲位開始推行變法為止,這20多年是王安石一生最大的謎團。他不斷地拒絕朝廷授予的高位,視功名如糞土,他從縣令一級級地幹到太守,在每一個地方,全部政績斐然,但就是拒不入京作官

王安石的理想並不是進京做言官居閒職,所以他寧願在地方官的任職上乾點實事。范仲淹發起慶曆新政最終失敗的教訓,使後來的改革者把得遇明君,作為成功的關鍵,王安石決定等待。

他請辭一次,聲望就升高一次,一次次的謝絕,最後從京城裡的士大夫,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無不渴望見識一下王安石的真面目。他從仁宗等到英宗,最後終於等到了神宗,他敏銳地預感到,時機終於來了。

終於等到這一刻 千古一遇的君臣際會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宋神宗

公元1067年,20歲的宋神宗登上帝位。

此時北宋立國已逾百年,慶曆之前的各種積弊不斷加深,冗官和冗兵兩座大山,讓國家財政瀕於破產的邊緣。神宗即位前兩年,宋王朝的財政赤字接近1600萬貫,相當於北宋初期一年的收入。

讓皇帝更沒面子的是,竟連官員的“紅包”都拿不出來了。1068年底,正逢朝廷春季大典,按照慣例,皇帝要賞賜文武百官銀兩和綢緞,但此時國庫已空,該怎麼辦?皇帝把這個難題擺到翰林院的學士們面前。

沒想到,“紅包”問題最終引發了一場史上著名的辯論,王安石以閃亮的方式登上北宋的政治舞臺。

司馬光贊同免去官員賞賜,他振振有詞:“國用不足就帶頭減俸。”

王安石卻認為:“減俸不能解決問題。造成國用不足,是沒有找到真正善於理財的人。”

司馬光針鋒相對:“你的善於理財,不過是巧立名目從百姓頭上增加捐稅而已。”

王安石反駁:“你不懂理財之道,有了善於理財的人才,不增加捐稅也能解決國家財政問題。”

司馬光不以為然:“豈有此理?天下之財是一個固定常數,不在官就在民。”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兩人並未爭出個結果,但是王安石的一句“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已經足以打動帝王心,他讓皇帝一下看到了富國的希望。

這場對話也讓今天的歷史學家感到驚訝,認為王安石已經發現了“用信用借款的辦法刺激經濟成長”的經濟奧祕。

很快,王安石几乎以“帝師”之禮被神宗迎進朝中,兩人共同謀求改革,關係密切到被臣子稱作“上與安石如一人”。 神宗也自詡“自古之君臣,如朕與安石相知絕少”。

天才的設想、實踐和理論兼備的改革者、皇帝堅定不移的支持,這場變法似乎已經具備了成功的一切要素。

1069年,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開始了。

空前絕後的變法 朋友最終成了死敵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王安石似乎神奇地具備了和今人接近的經濟眼光,試圖以刺激商品的生產和流通,來穩定國庫的總收入。

他設立了專門機構,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一道道法令公佈實施。王安石進行的是一場前無古人的制度性探索,他試圖用“計劃之手”把每個經濟元素都管理起來,增加官府收入,減輕農民負擔,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史學家評價“他900年前即企圖以金融管制的辦法操縱國事,其範圍與深度在當時世界裡任何其他地方絕無僅有”。

這場改革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觸動了皇族、高官、大地主與大商人等利益集團。很快,朝野上下,如同發生一連串的地震,反對的聲浪洶湧而來。

最強烈的反對聲音來自王安石的好朋友司馬光。

此時的司馬光內心非常糾結,對於這個個性異常固執的朋友該怎麼辦呢?當年,他和王安石同在包拯手下為官,包拯給王安石敬酒被拒的往事他還記憶猶新,他對這個同事的評價是“不通人情,性格執拗”。雖然性格迥異,見解常不同,但是兩人都才高八斗,兩袖清風,不蓄財,不納妾,是當時士大夫中的異類,最終因為相互欣賞而成為好友。

可是,王安石大談“理財”,並以此作為變法的主旨,卻觸碰了儒家的禁忌,也讓司馬光心驚。儒家歷來從不公開談“理財”,因為有“聚斂”的嫌疑。他決定勸說王安石放棄變法,不要背上惡名。

司馬光情深意切地寫了三封“公開信”,洋洋萬言,對利字為先的變法表示憂慮,卻只得到王安石400多字《答司馬諫議書》,被幹淨利落地駁回,由此產生了一篇變法的檄文,也成為辯論文章的典範。王安石選擇為變法斷絕友情,從此二人站在各自的陣營,化友為敵。

294卷的《資治通鑑》是中國最著名的編年體通史,司馬光作為史學家的光輝,遠遠超越了作為政治家的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政治失意成就了司馬光。

沒能阻止王安石,司馬光也不願意違背自己的意志,他留下一句“君子和而不同”,遠離京城,著書洛陽15年。一場政治鬥爭,沒有刀光劍影,沒有血雨腥風,這大概是宋朝政壇最後的君子之爭。

生命和新法一起終止 身後空留千年爭議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流民圖

1074年的開封。春夏之交,樹葉居然已經變得枯黃,連著七八個月沒有下雨,旱災之後接著是蝗災,田裡的作物盡數枯死,北方大批流民湧進京城。人們在焦急地等待一場雨,不僅因為這場雨可以緩解旱情,還因為,這場雨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決定著當朝宰相的命運。

這無疑是王安石遭遇的人生最大一次危機,起因是一張畫。不久前,一份“邊關急報”被放到了宋神宗的面前,打開一看,卻是一幅《流民圖》長卷,圖中饑民衣衫襤褸,口嚼草根,扶老攜幼,呼天搶地,極盡困苦之狀。

畫這幅畫的是負責看守城門的監門官鄭俠,他把每日城門所見流民繪成圖畫並寫下《論新法進流民圖疏》上奏給皇帝,稱百姓被新法所苦,請求罷除新法,但是中書省拒絕轉達。他又冒著欺君之罪,假冒邊關急報交給銀臺司,直接呈交皇帝。他甚至為此賭上自己性命,聲稱:“如果皇上罷除新法之後,十天不下雨,我甘願被斬首!”

面對《流民圖》,宋神宗被深深震動了,長吁短嘆,夜不能寐。聯想到不久前華山山崩,他神色黯然地問王安石:“難道真的因為變法導致天變嗎?”

王安石仍沉著應對:“水旱災害是自然現象,即使堯湯的時代也難免。”然而,他的心在下沉,變法艱難地堅持了5年,宋神宗終於還是動搖了。

天變之說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人心惶惶,《流民圖》給變法的反對派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朝野上下,罷除新法的呼聲越來越高,讓王安石心驚的是,百姓也要求廢除新法。有些情景是坐在高高相位上的王安石所看不到的。

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去申請青苗法的貸款,要經過以下程序:為了填寫申請書,就要花錢請書吏;再拿到衙門去申請,碰到貪官汙吏,中間不知要花多少打點費,而且貸款多少完全由官吏說了算,且秋天必須按照這個數目連本帶息還上。

一個陝西農民春天向官家貸陳米一石,雖然官方規定的利率是二分,但是一些地方官吏會私自加到三分甚至更多,這樣,他秋天還的是新米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這還是比較好的情況,高的竟達35倍。

老百姓不理解新法,也沒人向他們解釋,地方官的話就是法律,困苦中他們只有一腔對王安石的怨恨。

一個腐朽的官僚體制,怎麼可能擔當起執行新法的重任呢?新法成為貪官汙吏尋租、斂財的工具,催生出更多的腐敗。最終,天下的怨怒似乎都集中在王安石一個人的身上。為了平息“民怨沸騰”,王安石被第一次罷相,新法被暫停。

歷史就是這樣詭譎,在新法被暫停後的第三天,天降大雨,鄭俠保住了性命,一張畫告倒了一個宰相。雖然一年後王安石官復原職,但變法集團內部紛爭迭起,他最終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不久,他第二次被罷相,從此遠離政治中心,他主持的變法共持續了7年。

宋神宗並未如此輕易地放棄自己的富國理想,王安石走後,新法得以繼續實施。

此時宋神宗面對的再不是空空如也的國庫,變法實行不過數年,全國財政收入從宋初的1600多萬貫增加到6000多萬貫,最高時達到8000多萬貫。“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內殿32座庫房堆滿絹緞,又再造20座庫房堆積,中央積蓄的錢粟,可以支20年之用,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有所紓解。

新法一共實施了16年,直到宋神宗去世。1086年司馬光回朝擔任宰相,他終於等到了自己的時機,新法被全部廢止。

新法廢止一個月後,王安石“積鬱而終”。

他看到了富國強兵的短暫曙光,可是他沒有想到是的,北宋此後陷入黨爭的泥潭,新黨舊黨反覆傾軋,腐敗叢生,41年之後即告覆滅。

900年後 美國學習王安石變法度過經濟危機

王安石變法解救了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來的嗎

美國經濟危機

美國聯邦剩餘商品救濟公司門口,人們排著長隊領取食物和生活用品,臉上的愁容慢慢舒展。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實施,經濟危機中的美國人在大蕭條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時任農業部部長的華萊士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了商品信貸公司和聯邦剩餘商品救濟公司,一方面實施農業貸款,一方面收購多餘物資和糧食食品,免費分發給城市人民,不但解決了救荒問題,還保證了糧食物資價格的穩定,奠定了解決大蕭條的制度基礎。

這些政策似曾相識?沒錯,它來自王安石變法的設想,華萊士對此直言不諱。王安石變法的資料在19世紀末由傳教士傳到美國,引起了高度關注,華萊士研究之後深受啟發,他表示新政農貸法正是脫胎於王安石的青苗法。

王安石絕對想不到,他的變法新政在900年後解救了飢餓的美國人民。這場變法超越時空終於有了一個令人欣慰的結局,來自宋朝士大夫的改革設想,最終成為全人類的文明遺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