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導萬達收購傳奇影業的高群耀要用移動電影院分誰的羹?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徐露 如果說貓眼、淘票票變革了人們購買電影票的方式,那麼接下來以移動電影院為首的互聯網電影平臺要向電影放映環節下手了。

影院有限的排片空間和電影製片方回收投資成本的訴求一次次碰撞衝突,但長期以來並沒有足夠有效的解決方案。《復聯4》放映期間,排片率高達99%,王家衛等多位知名導演為國產片爭取場次奔走呼籲無果;春節檔電影《新喜劇之王》在上映之前就因排片問題和影院爆發衝突,3月份仍在院線放映就以付費點播的方式在視頻網站上線;Netflix則試圖通過投資主控的方式打破好萊塢電影放映窗口期,實現影院和互聯網同步放映,但遭到卡梅隆等眾多導演反對,旗下電影《羅馬》甚至被戛納電影節拒片……

“電影票房分賬模式是沿襲了100多年的商業模式,它本質上是一個風險投資,因為巨大的不確定性和瞬間爆發的魅力讓眾多電影人花費2-4年時間激情創作,在一個星期內看到票房結果。”移動電影院創始人高群耀認為。

作為曾經的萬達文化集團國際事業部CEO,高群耀主導了萬達收購AMC和傳奇影業,他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見證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各個階段,2017年離開萬達後創立“移動電影院”,似乎以不同於Netflix的方式朝自己的老本行殺了一記回馬槍。

堅持電影院的商業模式,與片方按照53:47進行票房分賬,用戶每在移動電影院App上看一部電影,消費金額都會計入專資辦的票房統計。高群耀帶領上百位程序員,用了一年多時間研發,讓手機屏幕也具備2K、3D、VR觀看體驗,讓10億臺手機具備成為“移動電影院”的可能。

但2018年5月9日,這款產品一經發布,就有影院經理公開宣言,“排了移動院線就別上我們這兒了。”存續了100多年的實體影院形態真的可以在互聯網推廣開來嗎?

|訪談|

經濟觀察報:2017年你離開萬達時,大家都很好奇你的去向,為什麼選擇創立移動電影院而不是加入另一個大公司?

高群耀:在我曾經負責的萬達文化集團海外業務中,電影是很重要的部分,比如,促使AMC變成覆蓋北美、歐洲主要英語國家的最大電影院線,收購傳奇影業。這個過程中,我看到電影行業經歷120多年變遷走到今天,看到移動互聯網對電影產業帶來巨大的衝擊和變革。

中國已經變成最主要的電影市場,中國移動互聯網也走在世界前列,諸如移動支付、互聯網購票以及70%年輕人用手機觀看影視劇,這些技術在電影行業的普及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可以在電影放映的窗口期內運用互聯網技術,把放映熒幕擴大到數以10億計的智能設備,把手機變成電影放映廳。

在這個思路下,我們創建了移動電影院,商業模式和傳統電影院相同,不同之處是把屏幕的數量擴大了數萬倍,使得有互聯網、有手機的地方就有電影院。

這也促使我從原來的職業經理人成為今天的創業者。從我的年齡來看,這件事挺奇葩的,從創業的主要需求來看,最賺錢或者找工作,都不是我主要的訴求。

創業最重要的是有機會留下腳印,有機會(給行業)帶來一個比較大的突破。

經濟觀察報:你的很多老同事、老朋友都是做實體院線的,你創立移動電影院的過程中有沒有感到外部壓力?

高群耀:移動互聯網讓人的注意力極度碎片化,如果把視頻消費作為一個整體盤子來說,電影在整體視頻娛樂消費裡的佔比越來越小,有嚴重被邊緣化的趨勢。

就美國而言,每年電影票房都在110億美元上下,而Netflix、Hulu、亞馬遜的增長之大早就超過兩倍以上。儘管電影行業跟以前相比看起來還好,但在今天的視頻消費裡面佔的比重越來越小。

電影產業為什麼滯漲了?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實體影院模式,這個定時定點定片的商業模式導致了電影在總體娛樂消費中慢慢被邊緣化,是很危險的。

經濟觀察報:對觀眾來講,怎麼區分移動電影院和愛奇藝、優酷這種流媒體的區別?我在優酷上花25塊錢可以包月看很多電影,但在移動電影院上只能看一部,這種價格策略跟現在的用戶習慣會不會不一樣?

高群耀:一部電影製作完成後,可以通過多種媒介收回成本,一般稱之為窗口期。在好萊塢,窗口期分七段時間,第一段是在電影院放映,然後通過光盤、流媒體等渠道放映。就像世界盃決賽一樣,在播出的此時此刻內容價值最高,過一段時間再回看,價值就大幅縮減了。

在窗口期內放映的電影才有票房,窗口期過後,下線的電影還可以以版權的形式一次性賣給其他渠道播放,以前是電視臺、主題公園、IP授權,現在很多賣給互聯網平臺。所以,視頻網站是以版權採購的方式一次性為電影付費,參照電影票房來對版權進行定價。

用戶在視頻網站和移動電影院上分別為不同窗口期的內容付費,是不同的消費方式。一定有觀眾在放映窗口期內被新鮮話題吸引,選擇去移動電影院搶先看,也一定有人等很長時間當電影在視頻網站上線後觀看。

經濟觀察報:去年移動電影院和實體影院同時上線3部熱門電影,引起了一些傳統院線的緊張情緒。

高群耀:移動電影院的出現,主要是做增量,對電影的製片和發行商來說是個利好消息,因為發行的通道變大。全國只有1萬家電影院,6萬塊屏幕,但卻有10億臺手機。

對於實體電影院來講,它會逐漸注意到移動電影的出現是做增量,覆蓋的是以往不經常去影院的80%人群,覆蓋那些80%在影院沒有排片的新電影,這是完全的增量,添補市場空白。

比如,我們APP上的某些電影在西藏分區發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上線第一天觀看電影的人次已經超過整個西藏一年的量。畢竟西藏實體影院只有86塊屏幕,地廣人稀,大多數人沒有機會去看。

移動電影的使命是做電影增量市場,不是蠶食今天的實體影院,更不是與我的老東家競爭。電視的出現,並沒有讓電影院消失,錄像帶出現,電影院也沒有消失。作為一種消費方式,實體影院會一直存在。移動電影院,是想在這個基礎上把增量做好,吸引更多人熱愛電影。

經濟觀察報:很多同行也給你們提建議,在《復聯4》排片99%的情況下,同檔期的《撞死了一隻羊》等為什麼不從移動電影院上發行呢?

高群耀:這種情形已經在發生,而且一定會發生。片商的訴求永遠是票房最大化,他很自然地希望更多電影院、零售商加入到發行中來,進行商業上的合作。

而且五一期間,所有電影院只放映《復聯4》一部電影,這種情況對產業不利,對消費者也不利,通過移動電影院來滿足增量需求非常有必要。

經濟觀察報:一些影院經理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優質的電影內容,如果能多一點《戰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爆款,觀影人次會有明顯提升。

高群耀:完全不是,今年的電影內容不差,但電影票房並沒有那麼強烈的增長,很大程度跟觀影成本有關。

如果你拉一條時間線,以年為單位,把每一天的票房做成柱狀圖放上去,就會看到票房像市中心的幾座大樓,春節一個大樓,五一一個小樓,夏天有幾個小坡一棟大樓,不是連續的消費曲線。

為什麼?時間成本。一家三口去傳統影院看個電影,是相當大的成本,而且還得提前準備。

我常常碰到一個人看一場電影,這樣能支撐行業持續增長嗎?所以今天移動電影院用科技創新來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電影產業需要移動互聯網來賦能電影院,以持續發展;第二,電影需要在移動端佔有一塊市場份額,這個屏幕上不能只有抖音。

這兩個因素使得這個產業裡面幾乎所有人,包括我的同事,都相信移動化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一定會發生。這件事不是老高做,也是老李老袁老王去做,總而言之,移動電影院是發展趨勢。

經濟觀察報:為什麼移動電影院一開始就在2k、VR等技術方面大力投入?

高群耀:電影是一個有儀式感的消費,25元在移動電影院App看一場電影不便宜,這就決定了移動電影院的用戶體驗是重中之重。

我們投入大量成本建設後臺體系,與國家電影票房體系接軌,不管是密鑰還是票房。需要解決很多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比如怎麼在手機上實現電影版權保護防止錄屏。

經濟觀察報:VR在電影行業的應用已經成為一個共識,一些實體電影院最近也在做VR的消費體驗,移動電影院在互聯網上應該是第一個做VR觀影功能的。

高群耀:VR和移動觀影的結合應該是一個重大突破。視頻消費升級趨勢下,VR、AR的使用場景已經比較明確,它偏於浸入式體驗,一對一進行。而實體電影院是一對多、大廣播的商業模式。

因此AR、VR的出現,對實體電影院行業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上百平的放映廳只給一個人播放怎麼掙錢?而移動電影院的出現,是一個非常重大改變,它搭載了VR的使用場景,可以滿足一對一、一對多等各種需求。

經濟觀察報:最近愛奇藝發佈了原創電影計劃,想通過補貼影院和投資電影的方式去改變電影行業的某些環節。移動電影院未來會不會也有相應的一些計劃,或者說更緊密地和上游片方去合作?

高群耀:移動電影院只做電影院,做電影放映平臺,不做發行,不做電影。

因為我以前在微軟,做windows,那是個平臺。每個開發企業都要決定你是做平臺還是做應用,或者說你要不就倒著,要不就立著,不可能倒著也是我,立著也是我。

移動電影院的定義非常清楚,它做的是放映平臺,讓發行商清楚看到如何運營,快速分到票房,讓片商都有機會通過移動電影院找到消費者。

既做發行、做電影,又做平臺,怎麼可能呢?

經濟觀察報:你好像說過,“Net-flix將上游的內容人都納入麾下,以超高預算來統一生產的方式來生產內容,然後推給自己的會員,這幾乎是將好萊塢所建立的C端生意,重新變成了B端生意。”

高群耀:如果創意行業成了視頻網站的僱員,製作出的內容質量能好嗎?當你死活都能播出的時候,產品能行嗎?中央電視臺20年前,為什麼倡導製播分離?

電影院是典型的製播分離,讓創作的人有充分的激情來市場競爭,而視頻網站逐漸走向製播合一,我認為這個商業模式有天然的挑戰。

經濟觀察報:現在大量流媒體平臺都在做一件事,極力聚攏創作資源。

高群耀:這就是為什麼卡梅隆等32位好萊塢大咖寫公開信,強烈要求維繫電影的窗口期。因為票房是電影創業行業的生命線。

電影院線和電影票房的商業模式支撐的電影製片行業,是一個風險投資的VC行業,讓大家有足夠的創造力、積極性、賭氣來做創意。而僱傭的方式,把上市固定化,其結果跟做餐館一樣,是一個固定收益的大瓶頸。這就是為什麼移動互聯網發展到如此程度,還有一批人堅持票房模式、堅持實體電影院。

只是因為實體電影院的侷限越來越明顯,在總體娛樂消費中的比重越來越小,必須要有移動互聯網賦能,用移動技術延續電影票房的商業模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