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營收112億背後,萬達院線內部的重組與反思

萬達電影 萬達院線 投資 資本論 娛樂資本論 2017-04-25

2016年營收112億背後,萬達院線內部的重組與反思

作者/高慶秀

本文首發:娛樂資本論(yulezibenlun)

“我們的願景是成為全球第一的電影生活圈。之前很多人對這個目標還打問號,現在看,我們不是把全球資源都整合了?”

本週五(4月21日)下午,娛樂資本論受邀參加了萬達院線總裁曾茂軍的小規模媒體溝通會。經過艱難的2016年,相比其他業績下滑,股票下跌的影視上市公司,曾茂軍說話的底氣顯得格外足。

這場小規模溝通會的背景是,幾天前,萬達院線剛剛公佈了2016年財報。

報告顯示,萬達院線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淨利潤1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其中票房同比增長15%,非票房增長101%。

差不多與這份成績單同時出現的還有萬達院線改名為“萬達電影”公告,以及英國《金融時報》對王健林的採訪。

2016年營收112億背後,萬達院線內部的重組與反思

他提到兩個核心點,一是傳奇影業去年業績不達標,已經決定剝離;二是評價傳奇影業參與投資的合拍片《長城》從內容到票房都沒有達到預期。

在海外併購國際院線,國內併購時光網、佈局遊戲產業、涉足在線直播。萬達院線的各項業務可謂是“全面開花”,但2016年萬達院線的市值卻被腰斬。業內人士分析,這與行業景氣度降低及資本市場去槓桿、擠泡沫相關。

林林總總的跡象表明,在2016年總體業績向好的情況下,萬達院線內部也面臨的種種重組和反思。

2016年營收112億背後,萬達院線內部的重組與反思

萬達院線繼續堅持併購策略

萬達院線正在朝著全球娛樂集團的路上一路狂奔。

2017 年 3 月 29 日,萬達院線董事審議通過了更名為 " 萬達電影 " 的議案。依據是最新公佈的2016年年報,萬達院線非票房收入 39 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01%。

這期間,萬達院線首當其衝的任務是通過資產重組,盤活各種內部資源。

2016年營收112億背後,萬達院線內部的重組與反思

在2015年第一次提出萬達院線的重組方案中,萬達影視也將打包裝入上市公司。 去年,萬達影視的整體經營利潤與前年的經營利潤相比是有比較大的增長,主要原因是加大了IP的經營,2016年IP收入已經過億。

事實上,今年3月,萬達院線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答,公司將通併購重組的方式不斷提高市場份額。

不過,影視行業併購重組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證監會政策收緊。

對此,曾茂軍表示,非影院類併購,比如影視公司和遊戲公司的併購,萬達院線的併購標的一定是那些業績比較好的公司,未來有很好發展趨勢的公司,利潤有預期的公司。

“過去太多不是這個行業的人進來併購,可能很多製造業的公司急於轉型,前幾年影視和文化的股票很值錢,很多人是為了貼標籤,不管這個公司虧損不虧損,先買過來,這對股民來講是不負責任的。我們併購的標的就是盈利的公司。”

此外,在影院類的併購方面, “現在沒有很大的影投公司,除了一些國企和一些大的民營企業外,其他很多公司都是很小的(規模),3到5家,10家都是大的。未來,零星的併購一定是業內常態。”曾茂軍說。

2016年營收112億背後,萬達院線內部的重組與反思

單銀幕產出雖有下降,

但影院廣告同比增長高達222%

萬達院線一直保持高速擴張態勢。

2016年,萬達院線票房收入 76 億,同比增長 21%。相比2015年,萬達院線旗下影院增加了將近100家,屏幕增加了將近1000塊。市場份額達到13.6%,連續 8 年居全國首位。

但是,萬達院線的單銀幕產出收益出現下降。

從全國範圍來看,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的增長整體只有3%多一點,但是銀幕數的增長大概為30%。

對此,曾茂軍也給出了合理的解釋,萬達院線的情況稍微有點不一樣,去年新增影院中差不多一半以上的影院都是第四季度新增的,所以,雖然增加了100家,但在大盤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新建影院貢獻不大。

“像北京豐臺的兩家都是12月22日,和23日開業的,海口的影院也是在這個期間開業的,其他還有29號和30號開業的。其實對全年的票房不會有太大的貢獻。”

2016年營收112億背後,萬達院線內部的重組與反思

“下滑的幅度在管理層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因為電影是嚴重依賴於內容驅動的。去年4月我就提出,2016年可能迎來電影票房增速放緩的拐點。《速8》就是個典型的案例。在4月14日的檔期,單日票房還能達到4.4億,所以只要有好內容,還是有票房。”曾茂軍表示。

事實上,從萬達院線披露的年報中可見,相比傳統票房收入而言,萬達院線正在增加對非票房收益的追求。

根據2016年財報公佈的數據,萬達院線影院商品銷售(爆米花、可樂、薯片),以及廣告(貼片廣告、LED 廣告、燈箱廣告等)兩項業務收入高速增長。

其中,廣告收入達到 16.9 億,同比增長 222%;商品銷售收入達到 13.3 億,同比增長 43.7%。

在曾茂軍看來,未來線下的流量一定比線上流量更值錢,線下流量的停留時間是遠遠高於線上的,線上的流量停留幾秒鐘,但去購物中心,最少一兩個小時。

“去年併購萬達傳媒以後收入上億,已經由電影貼片廣告公司,變成做陣地的廣告在購物中心去做整合營銷,做展會經濟。去年最大一單客戶是2.8億,最近我們談的幾個客戶都是好幾億的。這些客戶都是看中萬達龐大的線下資源,整個萬達廣場去年一年線下會有超過20億人次。”

2016年營收112億背後,萬達院線內部的重組與反思

坦言《長城》有虧損,值得反思

2016年年底,傳奇影業投資的大片《長城》上映,這部被稱作“史上投資最大的中美合拍片”的導演是張藝謀,主演則包括馬特-達蒙、景甜、劉德華和威廉·達福等中外明星。

但影片上映後口碑和票房都有些不盡如人意。作為一部中美合拍的史詩大片,全球第一大票倉和第二大票倉的合作並沒能讓《長城》走向巔峰。

2016年營收112億背後,萬達院線內部的重組與反思

(《長城》劇照)

曾茂軍接受採訪時表示坦言:《長城》沒有我們想象的增長利潤,但到今天為止全球票房已經超過3.4億美金,我預計會突破3.5億美金。電影的製作成本相對比較高,但這樣的大片首先要看你的定位,是全球的票房還是全球某個地區的票房,定位在全球可能中國元素不能太多,部分中國演員在海外的名氣度仍不高,明星也成了一個品牌;另外則是要讓故事與明星的結合能產生化學反應,將來需要培養更多人成為世界級的明星。中美合拍是一個趨勢,但這個路沒有想象得那麼容易,《長城》在全球80多個國家商業,因為檔期上也有不少好萊塢大片“夾擊”,可能衝擊票房延續時間就有限。

在他看來,如果未來一部影片的票房主要依靠中國市場,那電影的製作成本就要嚴格控制了。如果定位是靠全球回收票房,那麼影片中的中國元素就不能太多,就要淡化,不能像《長城》這樣。

曾茂軍的迴應或許代表這萬達院線的一種深刻反思,同時,也為電影行業中在中外合拍片方面帶來了更多啟發。

排版/瑤瑤

2016年營收112億背後,萬達院線內部的重組與反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