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
"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每次提起西漢時期如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總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厲害,如此陽謀卻讓各諸侯國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幾位統治者,卻似乎都深受諸侯國之擾,反叛不斷,這實在是有些冤枉漢武帝的這幾位前輩了,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幾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礎,“推恩令”實行起來也未必會如此的順利。

一、強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呢由漢朝政府來定,這個諸侯國呢也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每次提起西漢時期如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總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厲害,如此陽謀卻讓各諸侯國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幾位統治者,卻似乎都深受諸侯國之擾,反叛不斷,這實在是有些冤枉漢武帝的這幾位前輩了,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幾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礎,“推恩令”實行起來也未必會如此的順利。

一、強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呢由漢朝政府來定,這個諸侯國呢也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為什麼說這個是最厲害的陽謀呢?表面看來,你的土地,我沒有分給別人,只是分給了你最親近的人(當然了,只要你不是像中山靖王劉勝那樣的,一生就生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都還是分得起的),既然你分出來新的諸侯國了,我漢朝政府就要統一管理了,一旦不小心,你的兒子沒有兒子繼承了,那不好意思,只好重歸我大漢朝政府的管轄了,如果你的子嗣不斷,那就不斷地分裂下去。每個兒子都分走一縣或一鄉之地,即使像代國那樣的“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的諸侯國也堅持不了多久。

既然“推恩令”這麼厲害,為什麼漢初這麼多年就沒推行呢?是沒有人有主父偃這高明的頭腦麼?實則不然,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在《治安策》中提出過類似的見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意思也就是把這些大的諸侯國分建成眾多的小諸侯國,其手段自然也是要分封子弟,等諸侯國土地少了,力量小了,自然也就沒有反叛之心了。

"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每次提起西漢時期如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總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厲害,如此陽謀卻讓各諸侯國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幾位統治者,卻似乎都深受諸侯國之擾,反叛不斷,這實在是有些冤枉漢武帝的這幾位前輩了,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幾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礎,“推恩令”實行起來也未必會如此的順利。

一、強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呢由漢朝政府來定,這個諸侯國呢也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為什麼說這個是最厲害的陽謀呢?表面看來,你的土地,我沒有分給別人,只是分給了你最親近的人(當然了,只要你不是像中山靖王劉勝那樣的,一生就生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都還是分得起的),既然你分出來新的諸侯國了,我漢朝政府就要統一管理了,一旦不小心,你的兒子沒有兒子繼承了,那不好意思,只好重歸我大漢朝政府的管轄了,如果你的子嗣不斷,那就不斷地分裂下去。每個兒子都分走一縣或一鄉之地,即使像代國那樣的“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的諸侯國也堅持不了多久。

既然“推恩令”這麼厲害,為什麼漢初這麼多年就沒推行呢?是沒有人有主父偃這高明的頭腦麼?實則不然,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在《治安策》中提出過類似的見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意思也就是把這些大的諸侯國分建成眾多的小諸侯國,其手段自然也是要分封子弟,等諸侯國土地少了,力量小了,自然也就沒有反叛之心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既然賈誼那麼早就提出了這個建議,那麼為什麼“推恩令”沒有得以實施呢?是漢文帝的思想守舊麼?實際上也不是,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把歷史推回到漢朝剛開始建立時說起,看看漢初的幾代領導人是如何同各諸侯國“作鬥爭”的。

漢高祖時的諸侯國

漢高祖劉邦時期對諸侯國的做法,主要還是以同姓諸侯國來取代異姓諸侯國。

在楚漢相爭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漢高祖被動的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即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樑王彭越、長沙王吳芮。在他們當中,燕王臧荼、韓王信、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本來就是屬於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封號、封地有所不同),劉邦封他們為王也不過是為了拉攏戰略合作伙伴,不得已而為之;楚王韓信、樑王彭越則是手握眾兵,劉邦為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得以王位許之;唯有趙王張耳,與劉邦早有主賓之誼,可另當別論。

"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每次提起西漢時期如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總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厲害,如此陽謀卻讓各諸侯國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幾位統治者,卻似乎都深受諸侯國之擾,反叛不斷,這實在是有些冤枉漢武帝的這幾位前輩了,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幾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礎,“推恩令”實行起來也未必會如此的順利。

一、強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呢由漢朝政府來定,這個諸侯國呢也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為什麼說這個是最厲害的陽謀呢?表面看來,你的土地,我沒有分給別人,只是分給了你最親近的人(當然了,只要你不是像中山靖王劉勝那樣的,一生就生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都還是分得起的),既然你分出來新的諸侯國了,我漢朝政府就要統一管理了,一旦不小心,你的兒子沒有兒子繼承了,那不好意思,只好重歸我大漢朝政府的管轄了,如果你的子嗣不斷,那就不斷地分裂下去。每個兒子都分走一縣或一鄉之地,即使像代國那樣的“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的諸侯國也堅持不了多久。

既然“推恩令”這麼厲害,為什麼漢初這麼多年就沒推行呢?是沒有人有主父偃這高明的頭腦麼?實則不然,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在《治安策》中提出過類似的見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意思也就是把這些大的諸侯國分建成眾多的小諸侯國,其手段自然也是要分封子弟,等諸侯國土地少了,力量小了,自然也就沒有反叛之心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既然賈誼那麼早就提出了這個建議,那麼為什麼“推恩令”沒有得以實施呢?是漢文帝的思想守舊麼?實際上也不是,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把歷史推回到漢朝剛開始建立時說起,看看漢初的幾代領導人是如何同各諸侯國“作鬥爭”的。

漢高祖時的諸侯國

漢高祖劉邦時期對諸侯國的做法,主要還是以同姓諸侯國來取代異姓諸侯國。

在楚漢相爭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漢高祖被動的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即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樑王彭越、長沙王吳芮。在他們當中,燕王臧荼、韓王信、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本來就是屬於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封號、封地有所不同),劉邦封他們為王也不過是為了拉攏戰略合作伙伴,不得已而為之;楚王韓信、樑王彭越則是手握眾兵,劉邦為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得以王位許之;唯有趙王張耳,與劉邦早有主賓之誼,可另當別論。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見,在這七人之中,除了張耳外,其餘六人都並非是劉邦所信任之人,剪除他們不過是早晚的事而已。因此,在漢朝建立之後,劉邦便開始先後對他們動手了,除長沙王吳芮因為封戶不過兩萬五千戶,同封戶多的列侯差不了多少,威脅較小,才得以保全,其餘異姓王皆已不保,包括張耳的趙國,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趙王已經換成了張耳的兒子、劉邦的女婿——張敖。

原本在漢朝的歷史上可以有另一個時間長久的異姓諸侯王——燕王盧綰(臧荼被滅後所立),只可惜,盧綰輕視了劉邦對他的信任,最終也走上了“謀反”的道路。終遭滅國。

"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每次提起西漢時期如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總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厲害,如此陽謀卻讓各諸侯國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幾位統治者,卻似乎都深受諸侯國之擾,反叛不斷,這實在是有些冤枉漢武帝的這幾位前輩了,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幾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礎,“推恩令”實行起來也未必會如此的順利。

一、強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呢由漢朝政府來定,這個諸侯國呢也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為什麼說這個是最厲害的陽謀呢?表面看來,你的土地,我沒有分給別人,只是分給了你最親近的人(當然了,只要你不是像中山靖王劉勝那樣的,一生就生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都還是分得起的),既然你分出來新的諸侯國了,我漢朝政府就要統一管理了,一旦不小心,你的兒子沒有兒子繼承了,那不好意思,只好重歸我大漢朝政府的管轄了,如果你的子嗣不斷,那就不斷地分裂下去。每個兒子都分走一縣或一鄉之地,即使像代國那樣的“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的諸侯國也堅持不了多久。

既然“推恩令”這麼厲害,為什麼漢初這麼多年就沒推行呢?是沒有人有主父偃這高明的頭腦麼?實則不然,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在《治安策》中提出過類似的見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意思也就是把這些大的諸侯國分建成眾多的小諸侯國,其手段自然也是要分封子弟,等諸侯國土地少了,力量小了,自然也就沒有反叛之心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既然賈誼那麼早就提出了這個建議,那麼為什麼“推恩令”沒有得以實施呢?是漢文帝的思想守舊麼?實際上也不是,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把歷史推回到漢朝剛開始建立時說起,看看漢初的幾代領導人是如何同各諸侯國“作鬥爭”的。

漢高祖時的諸侯國

漢高祖劉邦時期對諸侯國的做法,主要還是以同姓諸侯國來取代異姓諸侯國。

在楚漢相爭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漢高祖被動的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即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樑王彭越、長沙王吳芮。在他們當中,燕王臧荼、韓王信、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本來就是屬於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封號、封地有所不同),劉邦封他們為王也不過是為了拉攏戰略合作伙伴,不得已而為之;楚王韓信、樑王彭越則是手握眾兵,劉邦為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得以王位許之;唯有趙王張耳,與劉邦早有主賓之誼,可另當別論。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見,在這七人之中,除了張耳外,其餘六人都並非是劉邦所信任之人,剪除他們不過是早晚的事而已。因此,在漢朝建立之後,劉邦便開始先後對他們動手了,除長沙王吳芮因為封戶不過兩萬五千戶,同封戶多的列侯差不了多少,威脅較小,才得以保全,其餘異姓王皆已不保,包括張耳的趙國,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趙王已經換成了張耳的兒子、劉邦的女婿——張敖。

原本在漢朝的歷史上可以有另一個時間長久的異姓諸侯王——燕王盧綰(臧荼被滅後所立),只可惜,盧綰輕視了劉邦對他的信任,最終也走上了“謀反”的道路。終遭滅國。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漢高祖劉邦總結了秦朝滅亡、項羽失敗的教訓,覺得還是將自己的子弟分封出去,幫忙管理各諸侯國靠譜一些。於是在各異姓諸侯王被滅以後,他又封了九個同姓諸侯王:即楚王劉交、齊王劉肥 、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恆、樑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和荊王劉賈(吳王劉濞)。

其中劉交是劉邦的親弟弟,荊王劉賈是劉邦遠房的堂兄,其他七個王則是劉邦的七個親生兒子。不過因為淮南王英布反叛之時,荊王劉賈被殺,因此,平叛之後,劉邦又將原荊地封給了親二哥劉喜的兒子劉濞,國名也由荊改為了吳。

"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每次提起西漢時期如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總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厲害,如此陽謀卻讓各諸侯國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幾位統治者,卻似乎都深受諸侯國之擾,反叛不斷,這實在是有些冤枉漢武帝的這幾位前輩了,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幾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礎,“推恩令”實行起來也未必會如此的順利。

一、強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呢由漢朝政府來定,這個諸侯國呢也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為什麼說這個是最厲害的陽謀呢?表面看來,你的土地,我沒有分給別人,只是分給了你最親近的人(當然了,只要你不是像中山靖王劉勝那樣的,一生就生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都還是分得起的),既然你分出來新的諸侯國了,我漢朝政府就要統一管理了,一旦不小心,你的兒子沒有兒子繼承了,那不好意思,只好重歸我大漢朝政府的管轄了,如果你的子嗣不斷,那就不斷地分裂下去。每個兒子都分走一縣或一鄉之地,即使像代國那樣的“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的諸侯國也堅持不了多久。

既然“推恩令”這麼厲害,為什麼漢初這麼多年就沒推行呢?是沒有人有主父偃這高明的頭腦麼?實則不然,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在《治安策》中提出過類似的見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意思也就是把這些大的諸侯國分建成眾多的小諸侯國,其手段自然也是要分封子弟,等諸侯國土地少了,力量小了,自然也就沒有反叛之心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既然賈誼那麼早就提出了這個建議,那麼為什麼“推恩令”沒有得以實施呢?是漢文帝的思想守舊麼?實際上也不是,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把歷史推回到漢朝剛開始建立時說起,看看漢初的幾代領導人是如何同各諸侯國“作鬥爭”的。

漢高祖時的諸侯國

漢高祖劉邦時期對諸侯國的做法,主要還是以同姓諸侯國來取代異姓諸侯國。

在楚漢相爭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漢高祖被動的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即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樑王彭越、長沙王吳芮。在他們當中,燕王臧荼、韓王信、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本來就是屬於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封號、封地有所不同),劉邦封他們為王也不過是為了拉攏戰略合作伙伴,不得已而為之;楚王韓信、樑王彭越則是手握眾兵,劉邦為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得以王位許之;唯有趙王張耳,與劉邦早有主賓之誼,可另當別論。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見,在這七人之中,除了張耳外,其餘六人都並非是劉邦所信任之人,剪除他們不過是早晚的事而已。因此,在漢朝建立之後,劉邦便開始先後對他們動手了,除長沙王吳芮因為封戶不過兩萬五千戶,同封戶多的列侯差不了多少,威脅較小,才得以保全,其餘異姓王皆已不保,包括張耳的趙國,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趙王已經換成了張耳的兒子、劉邦的女婿——張敖。

原本在漢朝的歷史上可以有另一個時間長久的異姓諸侯王——燕王盧綰(臧荼被滅後所立),只可惜,盧綰輕視了劉邦對他的信任,最終也走上了“謀反”的道路。終遭滅國。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漢高祖劉邦總結了秦朝滅亡、項羽失敗的教訓,覺得還是將自己的子弟分封出去,幫忙管理各諸侯國靠譜一些。於是在各異姓諸侯王被滅以後,他又封了九個同姓諸侯王:即楚王劉交、齊王劉肥 、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恆、樑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和荊王劉賈(吳王劉濞)。

其中劉交是劉邦的親弟弟,荊王劉賈是劉邦遠房的堂兄,其他七個王則是劉邦的七個親生兒子。不過因為淮南王英布反叛之時,荊王劉賈被殺,因此,平叛之後,劉邦又將原荊地封給了親二哥劉喜的兒子劉濞,國名也由荊改為了吳。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能是劉邦過於信任自己的子弟們了,他所封的九個同姓王國和留下了長沙國合在一起所佔的封地已經超過了他的漢朝中央政府所統領的土地,比之前的七大異姓王所佔的封地總和還要多。

如果從郡治上看,七大異姓王時間,漢郡二十四,而七國則共計二十二郡。而十王國時間,漢郡不過只有十五而已,而十國則共計足有三十八郡之多。

漢文帝時期的諸侯國

漢高祖死後,漢惠帝即位,呂后把持朝政達十五年之久,為了能夠讓呂氏一族及其親信的勢力得以壯大,呂后也封了不少的諸侯王,到了呂后執政後期,漢高祖劉邦所封的九個同姓諸侯國已僅剩下吳、齊、楚、代和淮南五國了,即便如此,齊、楚兩國也已經沒有原來那麼大了。

等到後來,平滅諸呂之後,漢文帝即位,根據當時的時局考慮,也為了保全同姓諸侯王的利益,還是將原故國封地幾乎都恢復了。與此同時,他還將自己原來的代國一分為二,分封給次子劉武(代王)和三子劉參(太原王),又將四子劉揖分封去了樑國。很明顯,這時的漢文帝根基並不牢靠,中央有群臣大權在握,在外又有眾多諸侯國虎視耽耽,但凡輕舉妄動,分分鐘皇位不保,所以即便分封自己兒子這種小事,他也依然是非常謹慎的。

"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每次提起西漢時期如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總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厲害,如此陽謀卻讓各諸侯國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幾位統治者,卻似乎都深受諸侯國之擾,反叛不斷,這實在是有些冤枉漢武帝的這幾位前輩了,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幾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礎,“推恩令”實行起來也未必會如此的順利。

一、強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呢由漢朝政府來定,這個諸侯國呢也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為什麼說這個是最厲害的陽謀呢?表面看來,你的土地,我沒有分給別人,只是分給了你最親近的人(當然了,只要你不是像中山靖王劉勝那樣的,一生就生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都還是分得起的),既然你分出來新的諸侯國了,我漢朝政府就要統一管理了,一旦不小心,你的兒子沒有兒子繼承了,那不好意思,只好重歸我大漢朝政府的管轄了,如果你的子嗣不斷,那就不斷地分裂下去。每個兒子都分走一縣或一鄉之地,即使像代國那樣的“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的諸侯國也堅持不了多久。

既然“推恩令”這麼厲害,為什麼漢初這麼多年就沒推行呢?是沒有人有主父偃這高明的頭腦麼?實則不然,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在《治安策》中提出過類似的見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意思也就是把這些大的諸侯國分建成眾多的小諸侯國,其手段自然也是要分封子弟,等諸侯國土地少了,力量小了,自然也就沒有反叛之心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既然賈誼那麼早就提出了這個建議,那麼為什麼“推恩令”沒有得以實施呢?是漢文帝的思想守舊麼?實際上也不是,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把歷史推回到漢朝剛開始建立時說起,看看漢初的幾代領導人是如何同各諸侯國“作鬥爭”的。

漢高祖時的諸侯國

漢高祖劉邦時期對諸侯國的做法,主要還是以同姓諸侯國來取代異姓諸侯國。

在楚漢相爭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漢高祖被動的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即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樑王彭越、長沙王吳芮。在他們當中,燕王臧荼、韓王信、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本來就是屬於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封號、封地有所不同),劉邦封他們為王也不過是為了拉攏戰略合作伙伴,不得已而為之;楚王韓信、樑王彭越則是手握眾兵,劉邦為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得以王位許之;唯有趙王張耳,與劉邦早有主賓之誼,可另當別論。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見,在這七人之中,除了張耳外,其餘六人都並非是劉邦所信任之人,剪除他們不過是早晚的事而已。因此,在漢朝建立之後,劉邦便開始先後對他們動手了,除長沙王吳芮因為封戶不過兩萬五千戶,同封戶多的列侯差不了多少,威脅較小,才得以保全,其餘異姓王皆已不保,包括張耳的趙國,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趙王已經換成了張耳的兒子、劉邦的女婿——張敖。

原本在漢朝的歷史上可以有另一個時間長久的異姓諸侯王——燕王盧綰(臧荼被滅後所立),只可惜,盧綰輕視了劉邦對他的信任,最終也走上了“謀反”的道路。終遭滅國。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漢高祖劉邦總結了秦朝滅亡、項羽失敗的教訓,覺得還是將自己的子弟分封出去,幫忙管理各諸侯國靠譜一些。於是在各異姓諸侯王被滅以後,他又封了九個同姓諸侯王:即楚王劉交、齊王劉肥 、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恆、樑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和荊王劉賈(吳王劉濞)。

其中劉交是劉邦的親弟弟,荊王劉賈是劉邦遠房的堂兄,其他七個王則是劉邦的七個親生兒子。不過因為淮南王英布反叛之時,荊王劉賈被殺,因此,平叛之後,劉邦又將原荊地封給了親二哥劉喜的兒子劉濞,國名也由荊改為了吳。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能是劉邦過於信任自己的子弟們了,他所封的九個同姓王國和留下了長沙國合在一起所佔的封地已經超過了他的漢朝中央政府所統領的土地,比之前的七大異姓王所佔的封地總和還要多。

如果從郡治上看,七大異姓王時間,漢郡二十四,而七國則共計二十二郡。而十王國時間,漢郡不過只有十五而已,而十國則共計足有三十八郡之多。

漢文帝時期的諸侯國

漢高祖死後,漢惠帝即位,呂后把持朝政達十五年之久,為了能夠讓呂氏一族及其親信的勢力得以壯大,呂后也封了不少的諸侯王,到了呂后執政後期,漢高祖劉邦所封的九個同姓諸侯國已僅剩下吳、齊、楚、代和淮南五國了,即便如此,齊、楚兩國也已經沒有原來那麼大了。

等到後來,平滅諸呂之後,漢文帝即位,根據當時的時局考慮,也為了保全同姓諸侯王的利益,還是將原故國封地幾乎都恢復了。與此同時,他還將自己原來的代國一分為二,分封給次子劉武(代王)和三子劉參(太原王),又將四子劉揖分封去了樑國。很明顯,這時的漢文帝根基並不牢靠,中央有群臣大權在握,在外又有眾多諸侯國虎視耽耽,但凡輕舉妄動,分分鐘皇位不保,所以即便分封自己兒子這種小事,他也依然是非常謹慎的。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不過,他還是藉著齊悼惠王劉肥三個兒子在平滅諸呂戰爭中有功為名,將齊國分成了三塊。其中長子劉襄繼續為齊王,保有齊國大部分封地,而次子劉章則為城陽王、三子劉興居則為濟北王,各有齊國原一郡之地。

公元前176年,稍稍穩定局勢的漢文帝便將代國和太原國又重新合二為一,歸三子劉參所有,而給次子劉武重新建立了淮陽國,轄陳郡。近可輔助四子劉揖的樑國,遠可監控東方各諸侯國。此舉可說是漢文帝的一招妙棋,只可惜不幸的是,公元前169年,他的四兒子劉揖墜馬摔死了,打亂了漢文帝的精妙部署。

"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每次提起西漢時期如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總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厲害,如此陽謀卻讓各諸侯國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幾位統治者,卻似乎都深受諸侯國之擾,反叛不斷,這實在是有些冤枉漢武帝的這幾位前輩了,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幾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礎,“推恩令”實行起來也未必會如此的順利。

一、強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呢由漢朝政府來定,這個諸侯國呢也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為什麼說這個是最厲害的陽謀呢?表面看來,你的土地,我沒有分給別人,只是分給了你最親近的人(當然了,只要你不是像中山靖王劉勝那樣的,一生就生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都還是分得起的),既然你分出來新的諸侯國了,我漢朝政府就要統一管理了,一旦不小心,你的兒子沒有兒子繼承了,那不好意思,只好重歸我大漢朝政府的管轄了,如果你的子嗣不斷,那就不斷地分裂下去。每個兒子都分走一縣或一鄉之地,即使像代國那樣的“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的諸侯國也堅持不了多久。

既然“推恩令”這麼厲害,為什麼漢初這麼多年就沒推行呢?是沒有人有主父偃這高明的頭腦麼?實則不然,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在《治安策》中提出過類似的見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意思也就是把這些大的諸侯國分建成眾多的小諸侯國,其手段自然也是要分封子弟,等諸侯國土地少了,力量小了,自然也就沒有反叛之心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既然賈誼那麼早就提出了這個建議,那麼為什麼“推恩令”沒有得以實施呢?是漢文帝的思想守舊麼?實際上也不是,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把歷史推回到漢朝剛開始建立時說起,看看漢初的幾代領導人是如何同各諸侯國“作鬥爭”的。

漢高祖時的諸侯國

漢高祖劉邦時期對諸侯國的做法,主要還是以同姓諸侯國來取代異姓諸侯國。

在楚漢相爭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漢高祖被動的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即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樑王彭越、長沙王吳芮。在他們當中,燕王臧荼、韓王信、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本來就是屬於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封號、封地有所不同),劉邦封他們為王也不過是為了拉攏戰略合作伙伴,不得已而為之;楚王韓信、樑王彭越則是手握眾兵,劉邦為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得以王位許之;唯有趙王張耳,與劉邦早有主賓之誼,可另當別論。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見,在這七人之中,除了張耳外,其餘六人都並非是劉邦所信任之人,剪除他們不過是早晚的事而已。因此,在漢朝建立之後,劉邦便開始先後對他們動手了,除長沙王吳芮因為封戶不過兩萬五千戶,同封戶多的列侯差不了多少,威脅較小,才得以保全,其餘異姓王皆已不保,包括張耳的趙國,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趙王已經換成了張耳的兒子、劉邦的女婿——張敖。

原本在漢朝的歷史上可以有另一個時間長久的異姓諸侯王——燕王盧綰(臧荼被滅後所立),只可惜,盧綰輕視了劉邦對他的信任,最終也走上了“謀反”的道路。終遭滅國。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漢高祖劉邦總結了秦朝滅亡、項羽失敗的教訓,覺得還是將自己的子弟分封出去,幫忙管理各諸侯國靠譜一些。於是在各異姓諸侯王被滅以後,他又封了九個同姓諸侯王:即楚王劉交、齊王劉肥 、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恆、樑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和荊王劉賈(吳王劉濞)。

其中劉交是劉邦的親弟弟,荊王劉賈是劉邦遠房的堂兄,其他七個王則是劉邦的七個親生兒子。不過因為淮南王英布反叛之時,荊王劉賈被殺,因此,平叛之後,劉邦又將原荊地封給了親二哥劉喜的兒子劉濞,國名也由荊改為了吳。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能是劉邦過於信任自己的子弟們了,他所封的九個同姓王國和留下了長沙國合在一起所佔的封地已經超過了他的漢朝中央政府所統領的土地,比之前的七大異姓王所佔的封地總和還要多。

如果從郡治上看,七大異姓王時間,漢郡二十四,而七國則共計二十二郡。而十王國時間,漢郡不過只有十五而已,而十國則共計足有三十八郡之多。

漢文帝時期的諸侯國

漢高祖死後,漢惠帝即位,呂后把持朝政達十五年之久,為了能夠讓呂氏一族及其親信的勢力得以壯大,呂后也封了不少的諸侯王,到了呂后執政後期,漢高祖劉邦所封的九個同姓諸侯國已僅剩下吳、齊、楚、代和淮南五國了,即便如此,齊、楚兩國也已經沒有原來那麼大了。

等到後來,平滅諸呂之後,漢文帝即位,根據當時的時局考慮,也為了保全同姓諸侯王的利益,還是將原故國封地幾乎都恢復了。與此同時,他還將自己原來的代國一分為二,分封給次子劉武(代王)和三子劉參(太原王),又將四子劉揖分封去了樑國。很明顯,這時的漢文帝根基並不牢靠,中央有群臣大權在握,在外又有眾多諸侯國虎視耽耽,但凡輕舉妄動,分分鐘皇位不保,所以即便分封自己兒子這種小事,他也依然是非常謹慎的。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不過,他還是藉著齊悼惠王劉肥三個兒子在平滅諸呂戰爭中有功為名,將齊國分成了三塊。其中長子劉襄繼續為齊王,保有齊國大部分封地,而次子劉章則為城陽王、三子劉興居則為濟北王,各有齊國原一郡之地。

公元前176年,稍稍穩定局勢的漢文帝便將代國和太原國又重新合二為一,歸三子劉參所有,而給次子劉武重新建立了淮陽國,轄陳郡。近可輔助四子劉揖的樑國,遠可監控東方各諸侯國。此舉可說是漢文帝的一招妙棋,只可惜不幸的是,公元前169年,他的四兒子劉揖墜馬摔死了,打亂了漢文帝的精妙部署。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依據賈誼的建議,是將淮陽國和樑國合二為一,將劉武封為樑王,但漢文帝還是非常謹慎的採取了折衷的辦法,雖然將劉武遷去了樑國,但也僅是將淮陽國割出北部三縣加封給了樑王而已,淮陽國其他地方則分為陳和汝南兩郡。

即便如此,在漢文帝時期,諸侯國的實力還是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1、齊國一分為七:確切地說是分成了七個諸侯國和一個琅琊郡。

因為齊王劉襄的兒子劉則在公元前165年死了,而原城陽王劉喜則被遷去了淮南國,濟北王劉興居則在公元前176年造反被殺國除了。因此,此時的齊國變成了臨淄、濟北、濟南、膠東、膠西、城陽、琅琊七郡之地。後來漢文帝又在公元前164年,將前五個郡分封給了劉肥還在世的六個兒子,並將劉喜遷回來繼續做他的城陽王了。

2、淮南國一分為三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劉長謀反自殺,淮南國除。公元前168年,漢文帝下令封劉長的三個兒子為王,即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勃和廬江王劉賜,統領原淮南國的封地。

3、長沙國除

長沙王的爵位傳到吳著這一代時,因無子而國除,這一年是公元前157年,即漢文帝去世的同一年。


可見,漢文帝時期面對諸侯國所採取的辦法還是多采取的等待機會的辦法,而不是主動出擊,利用諸侯國內部產生問題的機會,縮小諸侯國的封地,增設漢郡和自己更利於把握的諸侯國。到漢文帝后期諸侯國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十七個,而漢郡的數量則為二十四,比高祖末期情況已經有所好轉。

三、漢景帝時期的諸侯國

漢景帝時期所採用的辦法就比較直接了一些,他採用了晁錯的《削藩策》,先後削減了楚王劉戊的東海郡、趙王劉遂的河間郡、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和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

"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每次提起西漢時期如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總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厲害,如此陽謀卻讓各諸侯國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幾位統治者,卻似乎都深受諸侯國之擾,反叛不斷,這實在是有些冤枉漢武帝的這幾位前輩了,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幾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礎,“推恩令”實行起來也未必會如此的順利。

一、強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呢由漢朝政府來定,這個諸侯國呢也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為什麼說這個是最厲害的陽謀呢?表面看來,你的土地,我沒有分給別人,只是分給了你最親近的人(當然了,只要你不是像中山靖王劉勝那樣的,一生就生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都還是分得起的),既然你分出來新的諸侯國了,我漢朝政府就要統一管理了,一旦不小心,你的兒子沒有兒子繼承了,那不好意思,只好重歸我大漢朝政府的管轄了,如果你的子嗣不斷,那就不斷地分裂下去。每個兒子都分走一縣或一鄉之地,即使像代國那樣的“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的諸侯國也堅持不了多久。

既然“推恩令”這麼厲害,為什麼漢初這麼多年就沒推行呢?是沒有人有主父偃這高明的頭腦麼?實則不然,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在《治安策》中提出過類似的見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意思也就是把這些大的諸侯國分建成眾多的小諸侯國,其手段自然也是要分封子弟,等諸侯國土地少了,力量小了,自然也就沒有反叛之心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既然賈誼那麼早就提出了這個建議,那麼為什麼“推恩令”沒有得以實施呢?是漢文帝的思想守舊麼?實際上也不是,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把歷史推回到漢朝剛開始建立時說起,看看漢初的幾代領導人是如何同各諸侯國“作鬥爭”的。

漢高祖時的諸侯國

漢高祖劉邦時期對諸侯國的做法,主要還是以同姓諸侯國來取代異姓諸侯國。

在楚漢相爭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漢高祖被動的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即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樑王彭越、長沙王吳芮。在他們當中,燕王臧荼、韓王信、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本來就是屬於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封號、封地有所不同),劉邦封他們為王也不過是為了拉攏戰略合作伙伴,不得已而為之;楚王韓信、樑王彭越則是手握眾兵,劉邦為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得以王位許之;唯有趙王張耳,與劉邦早有主賓之誼,可另當別論。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見,在這七人之中,除了張耳外,其餘六人都並非是劉邦所信任之人,剪除他們不過是早晚的事而已。因此,在漢朝建立之後,劉邦便開始先後對他們動手了,除長沙王吳芮因為封戶不過兩萬五千戶,同封戶多的列侯差不了多少,威脅較小,才得以保全,其餘異姓王皆已不保,包括張耳的趙國,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趙王已經換成了張耳的兒子、劉邦的女婿——張敖。

原本在漢朝的歷史上可以有另一個時間長久的異姓諸侯王——燕王盧綰(臧荼被滅後所立),只可惜,盧綰輕視了劉邦對他的信任,最終也走上了“謀反”的道路。終遭滅國。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漢高祖劉邦總結了秦朝滅亡、項羽失敗的教訓,覺得還是將自己的子弟分封出去,幫忙管理各諸侯國靠譜一些。於是在各異姓諸侯王被滅以後,他又封了九個同姓諸侯王:即楚王劉交、齊王劉肥 、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恆、樑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和荊王劉賈(吳王劉濞)。

其中劉交是劉邦的親弟弟,荊王劉賈是劉邦遠房的堂兄,其他七個王則是劉邦的七個親生兒子。不過因為淮南王英布反叛之時,荊王劉賈被殺,因此,平叛之後,劉邦又將原荊地封給了親二哥劉喜的兒子劉濞,國名也由荊改為了吳。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能是劉邦過於信任自己的子弟們了,他所封的九個同姓王國和留下了長沙國合在一起所佔的封地已經超過了他的漢朝中央政府所統領的土地,比之前的七大異姓王所佔的封地總和還要多。

如果從郡治上看,七大異姓王時間,漢郡二十四,而七國則共計二十二郡。而十王國時間,漢郡不過只有十五而已,而十國則共計足有三十八郡之多。

漢文帝時期的諸侯國

漢高祖死後,漢惠帝即位,呂后把持朝政達十五年之久,為了能夠讓呂氏一族及其親信的勢力得以壯大,呂后也封了不少的諸侯王,到了呂后執政後期,漢高祖劉邦所封的九個同姓諸侯國已僅剩下吳、齊、楚、代和淮南五國了,即便如此,齊、楚兩國也已經沒有原來那麼大了。

等到後來,平滅諸呂之後,漢文帝即位,根據當時的時局考慮,也為了保全同姓諸侯王的利益,還是將原故國封地幾乎都恢復了。與此同時,他還將自己原來的代國一分為二,分封給次子劉武(代王)和三子劉參(太原王),又將四子劉揖分封去了樑國。很明顯,這時的漢文帝根基並不牢靠,中央有群臣大權在握,在外又有眾多諸侯國虎視耽耽,但凡輕舉妄動,分分鐘皇位不保,所以即便分封自己兒子這種小事,他也依然是非常謹慎的。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不過,他還是藉著齊悼惠王劉肥三個兒子在平滅諸呂戰爭中有功為名,將齊國分成了三塊。其中長子劉襄繼續為齊王,保有齊國大部分封地,而次子劉章則為城陽王、三子劉興居則為濟北王,各有齊國原一郡之地。

公元前176年,稍稍穩定局勢的漢文帝便將代國和太原國又重新合二為一,歸三子劉參所有,而給次子劉武重新建立了淮陽國,轄陳郡。近可輔助四子劉揖的樑國,遠可監控東方各諸侯國。此舉可說是漢文帝的一招妙棋,只可惜不幸的是,公元前169年,他的四兒子劉揖墜馬摔死了,打亂了漢文帝的精妙部署。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依據賈誼的建議,是將淮陽國和樑國合二為一,將劉武封為樑王,但漢文帝還是非常謹慎的採取了折衷的辦法,雖然將劉武遷去了樑國,但也僅是將淮陽國割出北部三縣加封給了樑王而已,淮陽國其他地方則分為陳和汝南兩郡。

即便如此,在漢文帝時期,諸侯國的實力還是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1、齊國一分為七:確切地說是分成了七個諸侯國和一個琅琊郡。

因為齊王劉襄的兒子劉則在公元前165年死了,而原城陽王劉喜則被遷去了淮南國,濟北王劉興居則在公元前176年造反被殺國除了。因此,此時的齊國變成了臨淄、濟北、濟南、膠東、膠西、城陽、琅琊七郡之地。後來漢文帝又在公元前164年,將前五個郡分封給了劉肥還在世的六個兒子,並將劉喜遷回來繼續做他的城陽王了。

2、淮南國一分為三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劉長謀反自殺,淮南國除。公元前168年,漢文帝下令封劉長的三個兒子為王,即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勃和廬江王劉賜,統領原淮南國的封地。

3、長沙國除

長沙王的爵位傳到吳著這一代時,因無子而國除,這一年是公元前157年,即漢文帝去世的同一年。


可見,漢文帝時期面對諸侯國所採取的辦法還是多采取的等待機會的辦法,而不是主動出擊,利用諸侯國內部產生問題的機會,縮小諸侯國的封地,增設漢郡和自己更利於把握的諸侯國。到漢文帝后期諸侯國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十七個,而漢郡的數量則為二十四,比高祖末期情況已經有所好轉。

三、漢景帝時期的諸侯國

漢景帝時期所採用的辦法就比較直接了一些,他採用了晁錯的《削藩策》,先後削減了楚王劉戊的東海郡、趙王劉遂的河間郡、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和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而此舉則直接觸犯了各諸侯國的利益,也在眾多諸侯國之間形成了恐慌的氣氛。隨後,以吳、楚兩國為首的七國挑起了造反的大旗,率先發動了戰爭。雖然說“削藩”之舉有所冒失,但是最後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因為僅僅數個月的時間,“七國之亂”便宣告結束了。

平亂之後,漢景帝自然要開始把“削藩”擴大到更大的範圍。對於參與謀反的國家,國除是難以避免的;沒有參加謀反的國家,很多諸侯王也被遷往他處,漢景帝還趁機在遷徙的過程中將他們的封地減小,與此同時,漢景帝還將他的十三個兒子也都封為了王。

"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每次提起西漢時期如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總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厲害,如此陽謀卻讓各諸侯國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幾位統治者,卻似乎都深受諸侯國之擾,反叛不斷,這實在是有些冤枉漢武帝的這幾位前輩了,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幾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礎,“推恩令”實行起來也未必會如此的順利。

一、強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呢由漢朝政府來定,這個諸侯國呢也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為什麼說這個是最厲害的陽謀呢?表面看來,你的土地,我沒有分給別人,只是分給了你最親近的人(當然了,只要你不是像中山靖王劉勝那樣的,一生就生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都還是分得起的),既然你分出來新的諸侯國了,我漢朝政府就要統一管理了,一旦不小心,你的兒子沒有兒子繼承了,那不好意思,只好重歸我大漢朝政府的管轄了,如果你的子嗣不斷,那就不斷地分裂下去。每個兒子都分走一縣或一鄉之地,即使像代國那樣的“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的諸侯國也堅持不了多久。

既然“推恩令”這麼厲害,為什麼漢初這麼多年就沒推行呢?是沒有人有主父偃這高明的頭腦麼?實則不然,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在《治安策》中提出過類似的見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意思也就是把這些大的諸侯國分建成眾多的小諸侯國,其手段自然也是要分封子弟,等諸侯國土地少了,力量小了,自然也就沒有反叛之心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既然賈誼那麼早就提出了這個建議,那麼為什麼“推恩令”沒有得以實施呢?是漢文帝的思想守舊麼?實際上也不是,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把歷史推回到漢朝剛開始建立時說起,看看漢初的幾代領導人是如何同各諸侯國“作鬥爭”的。

漢高祖時的諸侯國

漢高祖劉邦時期對諸侯國的做法,主要還是以同姓諸侯國來取代異姓諸侯國。

在楚漢相爭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漢高祖被動的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即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樑王彭越、長沙王吳芮。在他們當中,燕王臧荼、韓王信、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本來就是屬於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封號、封地有所不同),劉邦封他們為王也不過是為了拉攏戰略合作伙伴,不得已而為之;楚王韓信、樑王彭越則是手握眾兵,劉邦為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得以王位許之;唯有趙王張耳,與劉邦早有主賓之誼,可另當別論。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見,在這七人之中,除了張耳外,其餘六人都並非是劉邦所信任之人,剪除他們不過是早晚的事而已。因此,在漢朝建立之後,劉邦便開始先後對他們動手了,除長沙王吳芮因為封戶不過兩萬五千戶,同封戶多的列侯差不了多少,威脅較小,才得以保全,其餘異姓王皆已不保,包括張耳的趙國,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趙王已經換成了張耳的兒子、劉邦的女婿——張敖。

原本在漢朝的歷史上可以有另一個時間長久的異姓諸侯王——燕王盧綰(臧荼被滅後所立),只可惜,盧綰輕視了劉邦對他的信任,最終也走上了“謀反”的道路。終遭滅國。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漢高祖劉邦總結了秦朝滅亡、項羽失敗的教訓,覺得還是將自己的子弟分封出去,幫忙管理各諸侯國靠譜一些。於是在各異姓諸侯王被滅以後,他又封了九個同姓諸侯王:即楚王劉交、齊王劉肥 、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恆、樑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和荊王劉賈(吳王劉濞)。

其中劉交是劉邦的親弟弟,荊王劉賈是劉邦遠房的堂兄,其他七個王則是劉邦的七個親生兒子。不過因為淮南王英布反叛之時,荊王劉賈被殺,因此,平叛之後,劉邦又將原荊地封給了親二哥劉喜的兒子劉濞,國名也由荊改為了吳。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能是劉邦過於信任自己的子弟們了,他所封的九個同姓王國和留下了長沙國合在一起所佔的封地已經超過了他的漢朝中央政府所統領的土地,比之前的七大異姓王所佔的封地總和還要多。

如果從郡治上看,七大異姓王時間,漢郡二十四,而七國則共計二十二郡。而十王國時間,漢郡不過只有十五而已,而十國則共計足有三十八郡之多。

漢文帝時期的諸侯國

漢高祖死後,漢惠帝即位,呂后把持朝政達十五年之久,為了能夠讓呂氏一族及其親信的勢力得以壯大,呂后也封了不少的諸侯王,到了呂后執政後期,漢高祖劉邦所封的九個同姓諸侯國已僅剩下吳、齊、楚、代和淮南五國了,即便如此,齊、楚兩國也已經沒有原來那麼大了。

等到後來,平滅諸呂之後,漢文帝即位,根據當時的時局考慮,也為了保全同姓諸侯王的利益,還是將原故國封地幾乎都恢復了。與此同時,他還將自己原來的代國一分為二,分封給次子劉武(代王)和三子劉參(太原王),又將四子劉揖分封去了樑國。很明顯,這時的漢文帝根基並不牢靠,中央有群臣大權在握,在外又有眾多諸侯國虎視耽耽,但凡輕舉妄動,分分鐘皇位不保,所以即便分封自己兒子這種小事,他也依然是非常謹慎的。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不過,他還是藉著齊悼惠王劉肥三個兒子在平滅諸呂戰爭中有功為名,將齊國分成了三塊。其中長子劉襄繼續為齊王,保有齊國大部分封地,而次子劉章則為城陽王、三子劉興居則為濟北王,各有齊國原一郡之地。

公元前176年,稍稍穩定局勢的漢文帝便將代國和太原國又重新合二為一,歸三子劉參所有,而給次子劉武重新建立了淮陽國,轄陳郡。近可輔助四子劉揖的樑國,遠可監控東方各諸侯國。此舉可說是漢文帝的一招妙棋,只可惜不幸的是,公元前169年,他的四兒子劉揖墜馬摔死了,打亂了漢文帝的精妙部署。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依據賈誼的建議,是將淮陽國和樑國合二為一,將劉武封為樑王,但漢文帝還是非常謹慎的採取了折衷的辦法,雖然將劉武遷去了樑國,但也僅是將淮陽國割出北部三縣加封給了樑王而已,淮陽國其他地方則分為陳和汝南兩郡。

即便如此,在漢文帝時期,諸侯國的實力還是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1、齊國一分為七:確切地說是分成了七個諸侯國和一個琅琊郡。

因為齊王劉襄的兒子劉則在公元前165年死了,而原城陽王劉喜則被遷去了淮南國,濟北王劉興居則在公元前176年造反被殺國除了。因此,此時的齊國變成了臨淄、濟北、濟南、膠東、膠西、城陽、琅琊七郡之地。後來漢文帝又在公元前164年,將前五個郡分封給了劉肥還在世的六個兒子,並將劉喜遷回來繼續做他的城陽王了。

2、淮南國一分為三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劉長謀反自殺,淮南國除。公元前168年,漢文帝下令封劉長的三個兒子為王,即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勃和廬江王劉賜,統領原淮南國的封地。

3、長沙國除

長沙王的爵位傳到吳著這一代時,因無子而國除,這一年是公元前157年,即漢文帝去世的同一年。


可見,漢文帝時期面對諸侯國所採取的辦法還是多采取的等待機會的辦法,而不是主動出擊,利用諸侯國內部產生問題的機會,縮小諸侯國的封地,增設漢郡和自己更利於把握的諸侯國。到漢文帝后期諸侯國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十七個,而漢郡的數量則為二十四,比高祖末期情況已經有所好轉。

三、漢景帝時期的諸侯國

漢景帝時期所採用的辦法就比較直接了一些,他採用了晁錯的《削藩策》,先後削減了楚王劉戊的東海郡、趙王劉遂的河間郡、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和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而此舉則直接觸犯了各諸侯國的利益,也在眾多諸侯國之間形成了恐慌的氣氛。隨後,以吳、楚兩國為首的七國挑起了造反的大旗,率先發動了戰爭。雖然說“削藩”之舉有所冒失,但是最後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因為僅僅數個月的時間,“七國之亂”便宣告結束了。

平亂之後,漢景帝自然要開始把“削藩”擴大到更大的範圍。對於參與謀反的國家,國除是難以避免的;沒有參加謀反的國家,很多諸侯王也被遷往他處,漢景帝還趁機在遷徙的過程中將他們的封地減小,與此同時,漢景帝還將他的十三個兒子也都封為了王。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一時之間,諸侯國總數達到了二十五個之多,而隨著漢郡地不斷回收和分置,則已經達到了四十三個,中央郡治之國土已遠遠大於諸侯國的封地了。雖然諸侯國數量眾多,達到了二十五個,但是其實際力量已經薄弱了許多,除了江都國仍有兩郡之地外,其餘二十四國皆只有一郡之地。而且更重要的是,諸侯國的兩大特權之一“自置吏”雖然得以保留,但是田賦稅收這一塊則被中央收回了,僅留下了衣食稅租仍歸諸侯國所有。

可以說,此時的諸侯國地位已跟漢初有天壤之別了。

水言水語

漢武帝的“推恩令”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推出的,所以不但沒有遭到絲毫的反抗,相反兵不血刃地解決了諸侯國實力過強的問題。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推恩令”的好用,而忽視了前幾任西漢君主的努力,他們可以說都在自己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下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西漢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長時期統治的大帝國,其很多政策都是在摸索中進行的,用現在的話說是“摸著石頭過河”,秦朝雖然留下了一些統治經驗,但是由於其過快的失敗,而使得漢初的統治者很難分辨哪些是更正確的、哪些是失敗的。

很慶幸,漢初沒有出現庸主,即便是呂后統治時期,中央有一定程度的混亂,但也並沒有阻礙西漢的經濟發展。這也就給了西漢統治者充分地解決內部矛盾的時間,之後才結出漢武大帝開疆擴土的碩果。

西漢諸侯國傳承——目錄:高文景武昭宣後,西漢諸侯餘幾何?

"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每次提起西漢時期如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總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厲害,如此陽謀卻讓各諸侯國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幾位統治者,卻似乎都深受諸侯國之擾,反叛不斷,這實在是有些冤枉漢武帝的這幾位前輩了,如果沒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幾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礎,“推恩令”實行起來也未必會如此的順利。

一、強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漢武帝獻策,“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呢由漢朝政府來定,這個諸侯國呢也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為什麼說這個是最厲害的陽謀呢?表面看來,你的土地,我沒有分給別人,只是分給了你最親近的人(當然了,只要你不是像中山靖王劉勝那樣的,一生就生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都還是分得起的),既然你分出來新的諸侯國了,我漢朝政府就要統一管理了,一旦不小心,你的兒子沒有兒子繼承了,那不好意思,只好重歸我大漢朝政府的管轄了,如果你的子嗣不斷,那就不斷地分裂下去。每個兒子都分走一縣或一鄉之地,即使像代國那樣的“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的諸侯國也堅持不了多久。

既然“推恩令”這麼厲害,為什麼漢初這麼多年就沒推行呢?是沒有人有主父偃這高明的頭腦麼?實則不然,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在《治安策》中提出過類似的見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意思也就是把這些大的諸侯國分建成眾多的小諸侯國,其手段自然也是要分封子弟,等諸侯國土地少了,力量小了,自然也就沒有反叛之心了。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既然賈誼那麼早就提出了這個建議,那麼為什麼“推恩令”沒有得以實施呢?是漢文帝的思想守舊麼?實際上也不是,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把歷史推回到漢朝剛開始建立時說起,看看漢初的幾代領導人是如何同各諸侯國“作鬥爭”的。

漢高祖時的諸侯國

漢高祖劉邦時期對諸侯國的做法,主要還是以同姓諸侯國來取代異姓諸侯國。

在楚漢相爭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漢高祖被動的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即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樑王彭越、長沙王吳芮。在他們當中,燕王臧荼、韓王信、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本來就是屬於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封號、封地有所不同),劉邦封他們為王也不過是為了拉攏戰略合作伙伴,不得已而為之;楚王韓信、樑王彭越則是手握眾兵,劉邦為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得以王位許之;唯有趙王張耳,與劉邦早有主賓之誼,可另當別論。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見,在這七人之中,除了張耳外,其餘六人都並非是劉邦所信任之人,剪除他們不過是早晚的事而已。因此,在漢朝建立之後,劉邦便開始先後對他們動手了,除長沙王吳芮因為封戶不過兩萬五千戶,同封戶多的列侯差不了多少,威脅較小,才得以保全,其餘異姓王皆已不保,包括張耳的趙國,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趙王已經換成了張耳的兒子、劉邦的女婿——張敖。

原本在漢朝的歷史上可以有另一個時間長久的異姓諸侯王——燕王盧綰(臧荼被滅後所立),只可惜,盧綰輕視了劉邦對他的信任,最終也走上了“謀反”的道路。終遭滅國。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漢高祖劉邦總結了秦朝滅亡、項羽失敗的教訓,覺得還是將自己的子弟分封出去,幫忙管理各諸侯國靠譜一些。於是在各異姓諸侯王被滅以後,他又封了九個同姓諸侯王:即楚王劉交、齊王劉肥 、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恆、樑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和荊王劉賈(吳王劉濞)。

其中劉交是劉邦的親弟弟,荊王劉賈是劉邦遠房的堂兄,其他七個王則是劉邦的七個親生兒子。不過因為淮南王英布反叛之時,荊王劉賈被殺,因此,平叛之後,劉邦又將原荊地封給了親二哥劉喜的兒子劉濞,國名也由荊改為了吳。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可能是劉邦過於信任自己的子弟們了,他所封的九個同姓王國和留下了長沙國合在一起所佔的封地已經超過了他的漢朝中央政府所統領的土地,比之前的七大異姓王所佔的封地總和還要多。

如果從郡治上看,七大異姓王時間,漢郡二十四,而七國則共計二十二郡。而十王國時間,漢郡不過只有十五而已,而十國則共計足有三十八郡之多。

漢文帝時期的諸侯國

漢高祖死後,漢惠帝即位,呂后把持朝政達十五年之久,為了能夠讓呂氏一族及其親信的勢力得以壯大,呂后也封了不少的諸侯王,到了呂后執政後期,漢高祖劉邦所封的九個同姓諸侯國已僅剩下吳、齊、楚、代和淮南五國了,即便如此,齊、楚兩國也已經沒有原來那麼大了。

等到後來,平滅諸呂之後,漢文帝即位,根據當時的時局考慮,也為了保全同姓諸侯王的利益,還是將原故國封地幾乎都恢復了。與此同時,他還將自己原來的代國一分為二,分封給次子劉武(代王)和三子劉參(太原王),又將四子劉揖分封去了樑國。很明顯,這時的漢文帝根基並不牢靠,中央有群臣大權在握,在外又有眾多諸侯國虎視耽耽,但凡輕舉妄動,分分鐘皇位不保,所以即便分封自己兒子這種小事,他也依然是非常謹慎的。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不過,他還是藉著齊悼惠王劉肥三個兒子在平滅諸呂戰爭中有功為名,將齊國分成了三塊。其中長子劉襄繼續為齊王,保有齊國大部分封地,而次子劉章則為城陽王、三子劉興居則為濟北王,各有齊國原一郡之地。

公元前176年,稍稍穩定局勢的漢文帝便將代國和太原國又重新合二為一,歸三子劉參所有,而給次子劉武重新建立了淮陽國,轄陳郡。近可輔助四子劉揖的樑國,遠可監控東方各諸侯國。此舉可說是漢文帝的一招妙棋,只可惜不幸的是,公元前169年,他的四兒子劉揖墜馬摔死了,打亂了漢文帝的精妙部署。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依據賈誼的建議,是將淮陽國和樑國合二為一,將劉武封為樑王,但漢文帝還是非常謹慎的採取了折衷的辦法,雖然將劉武遷去了樑國,但也僅是將淮陽國割出北部三縣加封給了樑王而已,淮陽國其他地方則分為陳和汝南兩郡。

即便如此,在漢文帝時期,諸侯國的實力還是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1、齊國一分為七:確切地說是分成了七個諸侯國和一個琅琊郡。

因為齊王劉襄的兒子劉則在公元前165年死了,而原城陽王劉喜則被遷去了淮南國,濟北王劉興居則在公元前176年造反被殺國除了。因此,此時的齊國變成了臨淄、濟北、濟南、膠東、膠西、城陽、琅琊七郡之地。後來漢文帝又在公元前164年,將前五個郡分封給了劉肥還在世的六個兒子,並將劉喜遷回來繼續做他的城陽王了。

2、淮南國一分為三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劉長謀反自殺,淮南國除。公元前168年,漢文帝下令封劉長的三個兒子為王,即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勃和廬江王劉賜,統領原淮南國的封地。

3、長沙國除

長沙王的爵位傳到吳著這一代時,因無子而國除,這一年是公元前157年,即漢文帝去世的同一年。


可見,漢文帝時期面對諸侯國所採取的辦法還是多采取的等待機會的辦法,而不是主動出擊,利用諸侯國內部產生問題的機會,縮小諸侯國的封地,增設漢郡和自己更利於把握的諸侯國。到漢文帝后期諸侯國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十七個,而漢郡的數量則為二十四,比高祖末期情況已經有所好轉。

三、漢景帝時期的諸侯國

漢景帝時期所採用的辦法就比較直接了一些,他採用了晁錯的《削藩策》,先後削減了楚王劉戊的東海郡、趙王劉遂的河間郡、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和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而此舉則直接觸犯了各諸侯國的利益,也在眾多諸侯國之間形成了恐慌的氣氛。隨後,以吳、楚兩國為首的七國挑起了造反的大旗,率先發動了戰爭。雖然說“削藩”之舉有所冒失,但是最後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因為僅僅數個月的時間,“七國之亂”便宣告結束了。

平亂之後,漢景帝自然要開始把“削藩”擴大到更大的範圍。對於參與謀反的國家,國除是難以避免的;沒有參加謀反的國家,很多諸侯王也被遷往他處,漢景帝還趁機在遷徙的過程中將他們的封地減小,與此同時,漢景帝還將他的十三個兒子也都封為了王。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一時之間,諸侯國總數達到了二十五個之多,而隨著漢郡地不斷回收和分置,則已經達到了四十三個,中央郡治之國土已遠遠大於諸侯國的封地了。雖然諸侯國數量眾多,達到了二十五個,但是其實際力量已經薄弱了許多,除了江都國仍有兩郡之地外,其餘二十四國皆只有一郡之地。而且更重要的是,諸侯國的兩大特權之一“自置吏”雖然得以保留,但是田賦稅收這一塊則被中央收回了,僅留下了衣食稅租仍歸諸侯國所有。

可以說,此時的諸侯國地位已跟漢初有天壤之別了。

水言水語

漢武帝的“推恩令”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推出的,所以不但沒有遭到絲毫的反抗,相反兵不血刃地解決了諸侯國實力過強的問題。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推恩令”的好用,而忽視了前幾任西漢君主的努力,他們可以說都在自己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下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西漢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長時期統治的大帝國,其很多政策都是在摸索中進行的,用現在的話說是“摸著石頭過河”,秦朝雖然留下了一些統治經驗,但是由於其過快的失敗,而使得漢初的統治者很難分辨哪些是更正確的、哪些是失敗的。

很慶幸,漢初沒有出現庸主,即便是呂后統治時期,中央有一定程度的混亂,但也並沒有阻礙西漢的經濟發展。這也就給了西漢統治者充分地解決內部矛盾的時間,之後才結出漢武大帝開疆擴土的碩果。

西漢諸侯國傳承——目錄:高文景武昭宣後,西漢諸侯餘幾何?

漢武帝“推恩令”雖是最厲害的陽謀,切勿忽略了高文景打下的基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