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千萬富翁?首先你要做到這14件事

投資 婚姻 36氪 36氪 2017-09-01
想成為千萬富翁?首先你要做到這14件事

成為千萬富翁的最大價值不在於這千萬的財富,而在於一個通過賺取千萬財富的過程使自己成為了一個更加傑出的人。

—商業哲學家Jim Rohn。

大多數人都希望周圍的環境能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改變,而不是通過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從而能主動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其實,你完全可以不要像大多數人那樣被動地等待好運降臨到自己身上,你完全可以通過用技能和能力武裝自我,從而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你可以做出能產生巨大影響的工作。你的工作能夠解決一些緊迫的問題、改善人們的生活,也能夠被一些大人物關注,這些大人物之所以會分享你的工作成果,並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他們自己。因為分享你出色的工作成果能夠讓他們看起來很專業。

你生活品質與工作成績的高低,是完全由你自己掌握的。但你不能坐等好運降臨。你必須成為那種能夠很自然地實現自己所追求的成功的人,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那麼問題來了:為了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為了變成讓外人豔羨的千萬富翁,具體該怎麼做呢?

(一)將你收入中的至少10%用於自我投資

大多數人都想獲得免費的東西。但是如果你得到的免費的東西,你通常都不會認真對待它,也不會珍惜它。

你在自己身上投資了多少?如果你不進行自我投資,那麼你便不會特別在意地去想著改善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不在自己的工作上進行投資和投入,那麼你很有可能無法高質量地完成工作。如果你不在自己的人際關係上進行投資,那麼你可能只會想著能從中這段關係中獲得什麼,而不是想著為這段人際關係貢獻什麼。

說到自我提升,將自己收入的10%用於自我投資將會為你帶來100倍甚至更高的回報。你在自己的教育、技能提升和人際關係改善上投入的每一分錢,將來都會為你帶來百倍的回報。

如果你特別想做好某件事,你就需要和該領域裡最優秀的導師在一起。如果你在某個方面做得非常好,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得到了高人指點。如果你不擅長做某件事,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在這方面得到高人的指點。

最好的指導關係只有在你給指導老師付費後才會出現,因為在付費投資後,你就會更認真地對待這段指導關係,也會更認真得聽對方的建議。因為畢竟花錢了,如果不能從中學到什麼,你不就虧大了嗎。

我自己就曾花3000美元請一位非常成功的作家指導我寫我的第一個出版計劃。那3000美元讓我得到了他4-5個小時的指導時間。但在那4-5個小時裡,他教會我要要寫一份出色的出版計劃都需要了解哪些東西。他給我提供了一些相關資源,這些資源大大加強和加快我的寫作進度。在他的幫助下,我還找到了一位出版代理人,並最終搞定了高達數十萬美元的寫書合同。

如果我當時捨不得花那3000美元,我相信我到今天都無法完成那份出版計劃的寫作,即使完成了,相信也是一份非常糟糕的出版計劃。如果不付費獲得指導,我也不會那麼有動力,也會一再拖延完成寫作所需要做的一些事情。

如果你沒那麼多錢請大牛給你指導,書總能買起吧。你在娛樂、服裝和吃飯上都花多少時間和金錢?其實這就是一個優先級的問題。除了導師指導外,你還應該在一些教育項目上進行投資,比如在線課程、書籍等。

你能取得多大成就,這通常是由你的自我投資水平來決定的。如果你沒能取得你期望的成就,很有可能是因為你沒有進行足夠多的自我投資。

你投資最多的地方必須是你自己。因為“你是誰”決定了:

(1)你的婚姻質量;

(2)你的工作完成質量和水平;

(3)你的幸福指數;

(4)你會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二)將你至少80%的業餘時間用於學習

大多數人都是隻是消費者,而非創造者。他們工作是為了拿到薪水,而不是創新創造。

如果在業餘時間放著他們不管,任由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大部分人都會消耗時間。你只有將時間用於學習,才能在這段時間裡獲得回報。

有將近一半的人都會在社交媒體上消耗大量時間。這樣做不會讓你的未來變得更好,只會越變越糟。消耗時間會讓你變得更糟,有效投資利用時間則會讓你變得更好。

娛樂固然很好,但只有將娛樂用於人際關係改善或個人的投資上才會有價值。那麼如何判斷一項娛樂是不是一種投資呢?這要看它能否在未來為你帶來持續的回報,這種回報可能是美好的回憶、人際關係的加深等。

即使娛樂能為你帶來一定的回報,但生活不單單是娛樂,教育和學習在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這兩者都是必須的,但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在將來能為你帶來更大的回報。

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都是極度熱愛學習的人和狂熱的讀書愛好者,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學到的知識決定了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他們也知道,他們學到知識決定了他們所能擁有的人際圈的質量和所能完成的工作的質量。

你輸入的東西是可以轉化為產出的。如果您輸入的是垃圾,那麼輸出的也一定是垃圾。

(三)工作不能光為了錢,更要為了能學到東西

“年輕的時候,要為了學習而工作,而不是為了賺錢而工作。”——《窮爸爸富爸爸》作者Robert Kiyosaki

和應將大部分業餘時間都用於學習一樣,你大部分“工作”時間也應該用在學習上。那些富有而快樂的人通常是為了學習而工作,不成功、不快樂的人工作主要是為了賺錢。

你只應該將20%的精力用於做那些實質性的工作上面,其它時間和精力都應該用在學習、自我提升和休息上。因為只有通過不斷磨鍊學習和提升自己,你才能持續成為更好、更有能力的人。當你將大部分時間都用於成為更優秀的思考者、溝通者,同時在你所從事的工作方面更加專業時,你的工作質量自然會隨著提升。最終,你將能夠為你的工作開更高的價錢,因為沒人比你做得更好。

當你將學習的優先級排得更高的時候,在你真正工作的時候,你就會更加專注與高效,不像其他很多人一樣在工作的時候容易分心。要麼100%的專注投入,要麼徹徹底底的放送休息。這樣一來,在真正工作的時候,你在幾個小時內的工作產出會比其他人在幾天時間的工作產出還要大。

(四)不要為了娛樂而學習,要學習去創造更多價值

在如今的媒體信息時代,你可以學習的知識數不勝數。然而,如果你不將你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話,你學到的東西只能淪為淺顯的“信息”。

“信息”和“知識”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知識”和“智慧”也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在決定該學什麼、為什麼學以及該什麼時候學的時候,這是需要智慧發揮作用的。除非你瞭解你的時間的價值,否則你可能沒有足夠洞察力去識別學習哪些東西能為你帶來最大的回報。

當你學習一樣知識的時候,你應該從所學到的知識中獲得回報。但對於很多人而言,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別人自己讀了多少本書。如果你沒有將你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事件中,那麼你就是在消耗和浪費時間。

(五)將你至少10%的收入用於投資,讓錢生錢

很少有人是在創造真正的財富。即使那些收入很高的人也不是真正的富有。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是和他們的收入相匹配的。如果賺得更多,就會花更多。實際上,大部分人賺錢僅僅是為了消費。很少有人賺錢是為了用賺來的錢再去做投資。

思考收入時,最好只將工作收入算成收入的一部分。首先你通過工作賺取收入,然後利用一些投資理財工具將收入變成更多的錢。所以,從今天開始,就為自己選擇一個投資工具或投資工具組合,將你至少10%的收入投入進去,最終你將能從中獲得越來越多的利潤。如果長時間這樣做,你就會為投資給自己帶來的回報所驚歎。這時,和大部分高收入人群不同,因為只要你想,你可以隨時選擇停止工作,因為你的錢正在為你賺取更多的錢,而這些錢能確保你過比較舒適的生活。

(六)將內在動機從索取轉為給予

“這個世界會給予給予者更多,也會向索取者索取更多。”——Joe Polish

大多數都只想著能從生活中去索取。然而,當你對世界保持更加清醒的認識時,你的期望將會從索取轉為給予。因為你會意識到,給予要遠比索取更讓人滿足。

當你的動機變成給予的時候,你對如何改善自己人際圈將會有更深刻的認識。你對如何改善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也會有更多想法。

你將開始更多地貢獻,這能夠為你帶來更多機遇和更深入的人際關係。人們也會開始愛你、信任你。在這個更加崇高的目標的驅動下,你工作時也會更有動力。

(七)要承認你到底有多依賴別人

並不是說你的原始動機是給予就意味著你不能得到外界的幫助了。實際上,你既要不斷給予,也要得到外界幫助,因為每個人都是高度依賴其他人的。只不過,要公開承認這種依賴是需要智慧和謙遜的心態的。你不能將其視為是一種弱點,而是將其視為一種長處。

除了承認你對其他人的依賴性之外,還要不斷對你生活中的人表達你的感激之情。如此一來,你的人際圈就會變成一種資產,而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人際關係就好比是一個銀行賬戶,如果一個人一直從賬戶裡取錢、而另一個人一直往裡存錢的話,最終這段人際關係只會惡化。在這種人際關係裡, 1+1所產生的效果是小於2的。

相反,在一段協同而健康的人機關係裡, 1+1是遠大於2的。在一段人際關係裡,如果兩個人都能持續給予和獲取,這麼這個銀行賬戶裡的錢將會持續增長擴充。

(八)建立雙贏的戰略伙伴關係,從而達成10倍甚至百倍的目標

“所有失敗的公司都是相似的,他們都沒有逃脫市場競爭的命運。”—— Peter Thiel

大部分人都處在一種競爭而非協作的狀態中。競爭主要專注於自我。這是一種非常低水平的思考,因為單靠你自己,你能做的事是非常有限的。

相對於創造真正的解決方案,處於競爭狀態中的人更專注於贏。然而,當你的思路打開之後,不再單單想著競爭而開始注重協作時,你會發現你通過和其他人協作能完成的事情要比你想象中多得多。

你在自己所在的領域裡積累了非常專業的技能和知識,但其他領域裡的人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你無從瞭解的,他們所擁有的資產也是你無從擁有的。

如果你想達成十倍甚至百倍的目標,你就需要建立一種戰略雙贏的夥伴關係。你需要為此制定一個計劃,讓你的技能組合和資產與其另一個人的技能組合和資產進行有機融合。你所擅長的東西正是另外一個人所欠缺的,而你所欠缺的正是另外一個人極度擅長的。

你可以和誰合作,從而能加速你實現目標的進度?誰擁有那些你所沒有的資產和資源?你又能為對方帶來什麼?你能與對方建立一種什麼關係,既能讓你更快地實現你的目標,也能幫助他們更快地實現他們的目標?

當你和其他人協作的時候,1+1的結果遠大於2的。只有那些參與過協作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叫真正的改變,那些只會自己獨立做自己工作的人只會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越陷越深。

當你和其他人協作與融合的時候,你的想法和目標也會隨之變得更大、更好。要想擁有這種能夠實現戰略雙贏的夥伴關係,唯一的方法就是從長遠考慮,你必須為此進行投入。

(九)制定10倍於現在的目標,敢於直面你的恐懼

審視一下你目前的目標。為什麼那是你的目標?認真地想一下,如果你將目標提高的現在的10倍,又會發生什麼呢?例如,如果你現在每個月掙3000美元,如果你將目標提高到每個月掙30000美元,這是不是有可能呢?這當然是有可能的,而且很多人正在這樣做。你和這些人的唯一區別就自傲與教育、人際關係和戰略上的區別。

當你將目標提高至目前的10倍的時候,你就需要對你的日常行為有完全不同的思考。你需要更加嚴肅地對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需要徹底摒棄之前的侷限性思維。

我敢肯定,制定一個10倍於現在的目標將會是你為自己做過的最有用的事。這個目標應該在你處於最佳狀態的時候制定。當你做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時會讓自己達到最佳狀態,如鍛鍊或學習等,甚至當你與優秀的人在一起的時候也會達到最佳狀態,因為這些優秀的人會激發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只有你自己知道什麼會讓你達到最佳狀態、什麼會讓你激情滿懷。因此只要是能讓你達到最佳狀態的事,就儘管去做,然後寫下你的目標。明確你將要為此採取哪些行動,然後看看每天的完成進度,直到將目標變為現實。

如果你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和現在保持不變的話,你將永遠無法實現10倍於現在的目標。當你考慮目標的同時,你還需要知道具體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實現它。如何才能實現你制定的10倍目標呢?為此,對於你正在做的工作要更加大膽,你需要創造更多,失敗更多,一遍又一遍。量變是通往質變最快的路徑。

此外,當你考慮你那10倍於現在的目標時,你可能會出現一些讓自己感到恐懼的想法。當你做讓你為之恐懼的工作時,你需要越過心理這道坎,大部分人都沒能越過這道坎。讓你感到恐懼的工作通常是有更高收益、更高價值的工作。

(十)要擅長推銷

推銷就是一種應用心理學,是與別人建立聯繫、說服他們、幫助他們。很多人將推銷看成是一種不那麼光彩的事情。很多“藝術家”不學習去推銷,因為他們不想兜售自己的”藝術品“,他們希望確保自己的藝術品的純粹無瑕。

其實,推銷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容易地被別人被發現和使用。人們是不會神奇般地自己出現併購買你的東西或閱讀你的作品的。

甚至是現在:你是如何閱讀到這篇文章的呢?是因為這篇文章的標題吸引你了嗎?如果我將標題換成一個沒那麼有吸引力的標題,你還會點進來看嗎?你很可能就不會了。但是你點開了這篇文章,你為什麼會點看這篇文章?而且這篇文章很長,你竟然快看完了。不妨想象一下這其中的門道。

大部分人之所以沒能獲得成功是因為他們要麼是害怕推銷,要麼是避免做推銷。同樣的道理,大部分人都不是好老師。相比內容的分發和設計,他們更專注於內容本身。

你可能有治癒癌症的良方,但是如果你不推銷你的良方的話,別人又怎麼會知道你有這個良方呢?你可能手握世界上最重大的信息或是偉大的故事,但是如果你不去推廣和包裝它的話,又有誰會知道呢?

(十一)不要專注於時間和精力,而要專注於結果

Strategic Coach戰略指導的創立者Dan Sullivan說過,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相信“時間與精力經濟”的人,一種的相信“結果經濟”的人。

相信“時間和精力經濟”的人認為,只要花費了時間和精力,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儘管有時候這是對的,但努力有時候會用錯地方。多數人首先將注意力放在過程或工作上,其次才關注結果。相反,那些相信“結果經濟”的人首先關注的是結果,然後根據結果更好地選擇更有效的策略。當然,這種方法可能在你的舒適區之外。但真如Tim Grover在他的《堅韌》這本書中寫到的一樣,“當你對結果的渴望足夠強烈的時候,過程的艱辛就不足為重了。”

Tim Ferriess在《四小時工作體制》中引入了一個最小效率劑量(MED)的概念,就是指達到你希望的結果所需要做的最少的工作,所有超出這個劑量的工作都是一種浪費。在正常大氣壓下,水加熱到100攝氏度就會沸騰,即使你繼續加熱,它也不會沸騰地更厲害。

實現你希望的結果最快的方式是什麼呢?

(十二)定期改變你所處的環境

你的工作環境應該能反映出你正在做的事情。如果在同一個環境中做幾種不同類型的工作,這將會非常低效。但很多人一直都是這麼幹的。他們坐在同一張椅子上,然後在心理上從一個任務轉到另外一個任務。

最好的方法是對你要完成的工作進行分批處理,在一個合適的地方高效完成一批類似的工作。舉個例子,當我寫博文的時候,我會選擇在安靜的圖書館寫作,因為在那裡我不會分心。圖書館的環境也能夠激發我進行更高效地創作,因為我知道我會在那裡寫上一天,所以能寫出更多東西。一口氣寫2-5篇文章要比一次只嘗試寫一篇文章要容易得多。做其它工作也是同樣的道理。

(十三)定義你自己的“財富”和“成功”

成功和財富並不是只和錢相關。有很多人雖然有錢,但在生活的其它關鍵領域卻沒什麼"資本”。

錢固然重要,因為它能解決很多問題。但是錢只是工具,它只是幫助你達成目標的一種手段。對於那些從事自己真正堅信的工作的人而言,錢只是讓他們能做更多工作的一種工具而已。

(十四)有一個堅定的立場,讓它成為你的品牌

為了取得成功,你必須要有信仰,也必須要有堅定的立場。

所有的成功人士和成功的品牌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明確的“WHY”。正如勵志演說家Simon Sinek在《Start With Why》這本書中所說的那樣:人們不在意你賣的是什麼,而在意為什麼而賣。

蘋果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在蘋果的所有營銷中,他們不解釋自己產品中的那些技術細節, 而是定義和分享他們的核心價值。他們堅信技術應該能同時做到既酷又好用。

如果你想變得令人信服和有趣,你必須要有信仰,同時要有明確的立場。你所堅定的立場會成為你的品牌,讓你與其他人區別開來。

當你有明確的立場和品牌時,你就能脫穎而出。你不再是中立的,你信仰一樣東西,併為此奮鬥而改變。最終,人們會因此愛你或討厭你。而這正是你所期望的。財富存在於小眾市場。你的小眾市場就是你的觀眾。總有一群認同你的你的立場和信仰的人,他們是你的佈道者。

如果你想取悅每一個人,那麼你所傳遞的信息、營銷策略和產品都將非常糟糕。因為沒有明確的“WHY”,你也將泯然於眾人中,你的工作成果也不會脫穎而出。只有那些有堅定立場的人才真正擅長推銷,因為他們知道,HOW和WHAT、WHY一樣重要。

上面說的14件事你都在做嗎?

你做這些事情的積極性有多高?

你想成為千萬富翁嗎?

你野心足夠大、行動足夠大膽嗎?

原文鏈接:https://medium.com/the-mission/want-to-become-a-multi-millionaire-then-do-these-14-things-immediately-18065dc492a1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