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與大運河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豐富,其中所體現的歷史文脈值得細緻梳理。

北京----通州運河文化

水系文化:運河風物傳說的故事講述

通州多河富水,水資源頗為豐富。溫榆河、潮白河、潞河、北運河、通惠河、涼水河、蕭太后河等諸多河流匯集於此區域,形成水系河網,不同程度支持了通州運河漕運功能。

通州口頭傳承的風物故事頗多,都是在講述通州運河“水”的故事。通州區的大運河的傳說,包含運河故事內容豐富,故事類型多樣,頗為典型。與運河相關的漕船、燃燈塔、龍等意象經常在傳說故事情節中出現。通州北運河終點地標建築燃燈佛舍利塔的身影,在大運河北京段的傳說中多有體現,成為運河故事情節中的重要地點。大運河的傳說中多篇傳說故事與龍、龍王有關。通州漷縣鎮張莊村的通州運河龍燈會,在北運河邊以節慶舞龍的走會形式敘述龍與運河的故事,所舞的兩條蛟龍為藍色,藍色代表“水”,帶有鮮明的運河文化特色。藍色龍在北京地區極少見,據瞭解目前只有南、北二通州舞藍色龍,也說明了運河之水溝通南北文化的功能。

北京----通州運河文化

漕運文化:運河漕糧轉運的歷史印記“通州”之地名,得名於金海陵王完顏亮時升縣設州,即取“漕運通濟”之意,從其得名的歷史源頭上就可以憶及其漕運根基。以歷史人物命名的蕭太后河,也被稱為“蕭太后運糧河”,《蕭太后河的來歷》故事也生動說明了其與遼金時期運河漕運軍糧之間的緊密關係。《“不挽桅”的傳說》是講通惠河八里橋與運糧船從落帆改為放活桅杆的故事。

通州留下了一系列碼頭、橋閘、倉儲、屯廠等與運河漕運相關的地名遺產,其地名記憶歷經數百年,在運河兩岸人們口耳之間留下了漕運時代的獨特地域印記。張家灣、土壩、石壩等處,是關鍵的漕糧轉運碼頭,現其原有漕運功能已不復存在,僅存地名。橋閘名比如永通橋,又名八里橋,是京通漕糧石道上的關口,有多個與八里橋有關的運河傳說流傳。張家灣古城南門外的通運橋,橫跨於蕭太后河之上,是曾經的運河北端碼頭所在之處。倉儲地名有通州城內的大運中倉、西倉、南倉、後南倉等,今地名仍存有“中倉街道”等。屯廠地名有皇木廠、北皇木廠、竹木廠、窯廠、鹽灘、江米店、糧食市等。

北京----通州運河文化

商貿文化:運河南北人員、物資、技藝的交流匯聚

通州傳統工藝非遺所體現的商貿文化,在服務於都城需要的同時,也形成了通州自身的運河門戶商貿特點。

通州運河周邊飲食製作技藝,與大運河的物產或原料的物資運輸關係密切。“通州三寶”就很有這方面的代表性。大順齋糖火燒原稱“南果鋪”,創始人劉剛(乳名大順)舉家自南京沿運河北遷到通州定居,並售賣南果,其歷史也體現了人員與物資的南北交流。小樓燒鯰魚製作技藝所用的原料就是北運河活水中的特產,即多肉少刺、味道鮮美的鯰魚,體現了運河物產對沿線飲食的影響。萬通醬豆腐製作技藝,其仙源腐乳的豆腐坯料歷史上全部購自浙江紹興,坯料在紹興裝船以後,運至杭州碼頭裝船啟運,沿運河水溯流北上時一路發酵,到達通州漕運碼頭需時月餘,故而細膩爽口,別有風味。

通州具有代表性的民間美術非遺也受運河影響。作為北京麵塑重要代表的“麵人湯”麵塑,其創始人湯子博是從小在運河邊成長的通州人,其麵塑技藝是向山東菏澤(曹州)到通州來的一位麵塑藝人學的,山東現在還有傳統技藝非遺曹縣“江米人”。通州骨雕的技藝受到由南方通過運河傳來的牙雕技藝的很大影響。

北京----通州運河文化

京畿—京郊文化:運河農耕民俗的藝術表達

遼金元以北京為都城以來,通州是其重要的京畿地區。幾百年來,圍繞著通州作為京畿門戶的地位,適應農耕文明特點衍生出京郊民俗文化。

通州運河周邊區域的京畿民俗文化中滲透著農耕文明的底蘊,反映了京郊民間的生產生活。“六月初六節”習俗,與於家務鎮東馬各莊村祈求“冰雹老爺”生日風調雨順的農耕文化相關。張家灣鎮的裡二泗小車會是張家灣運河之濱佑民觀的裡二泗廟會上的必備表演節目,村民演戲酬神娛人。京東通州的高蹺活動更是相當普遍,現在傳承下來的,比如馬駒橋鎮的大鬆垡高蹺會是為村中關帝廟賀廟祭神與村民娛樂而成立。永樂店鎮的半截河武蹺會,屬於武蹺表演,多有難度動作,技藝性很強,且走且舞,滑稽逗樂。漷縣鎮的徐官屯路燈老會屬於文蹺帶唱的表演形式。張家灣鎮的裡二泗高蹺會,於春節、正月十五在村中的佑民觀舉辦的裡二泗廟會都會參演。

北京----通州運河文化

通州非遺所反映的水系文化、漕運文化、商貿文化、京畿—京郊文化,四者合之即為通州運河文化,具有流動交匯、開放包容的特點。這也可以說是“通州”之所以為“通”的韻味所在。大運河文化帶通州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頗為典型地體現了通州運河文化的根底與內涵,在通州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新時期,更需要在傳承與保護中守其魂、揚其新,挖掘其歷史價值,融入現代生活。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