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去世前,曾立下傳位遺詔,為何最後竟是4歲的光緒繼位

這事需要從同治的皇后阿魯特氏嫁入宮中說起。

阿魯特氏一開始,就很不得慈禧待見,為什麼這樣說呢?

同治去世前,曾立下傳位遺詔,為何最後竟是4歲的光緒繼位

(阿魯特氏劇照)

一、選後風波。

清朝宗室一向盛行早婚,一般男子在14歲之前,已經成了家,然而同治卻拖到17歲才成婚。

這中間的原因,正是他的生母慈禧遲遲不想歸政,畢竟只要同治成婚,就意味著他成人可以親政了,所以慈禧總是找各種理由,阻撓兒子成婚。這樣拖來拖去,就拖到了17歲。

朝野對此議論紛紛,就連慈安太后也多次過問。迫於壓力,慈禧只得讓同治成婚。

同治選後是大事,慈安和慈禧身為兩宮太后,自然要替他把關。

在眾多八旗秀女中,慈禧看中了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

富察氏柔順聽話,看著是個好擺佈的女子。

慈安則看中了鄭親王端華的外孫女,清狀元戶部尚書崇琦的女兒阿魯特氏。

阿魯特氏出身於書香仕宦之家,才貌雙全,自幼便受到極好的教育,知書達理,穩重端莊,很有母儀天下的氣質。關鍵是,她還比同治大兩歲,如果做了皇后,必能對同治多有教化。

同治亦和慈安的意思相同。所以儘管慈禧一再旁敲側擊,想左右他選後,但他還是選定了阿魯特氏。

慈禧好生氣惱,覺得同治和慈安一條心。再說。鄭親王端華可是她的政敵(咸豐臨終任命的八大顧命大臣之一,後在辛酉政變中被慈禧所殺),同治卻故意挑阿魯特氏做皇后,分明是故意和她作對。

因此,心胸狹隘的慈禧,難免遷怒於還未過門的阿魯特氏。

同治去世前,曾立下傳位遺詔,為何最後竟是4歲的光緒繼位

(慈禧劇照)

二、三觀不合。

早在咸豐在世時,咸豐便很喜歡戲曲。在宮中還養了優伶,常常讓他們唱戲。

慈禧那時候學了些南方小曲,取悅咸豐。

待咸豐去世後,慈禧也成了戲迷,常常讓戲班子在宮裡演戲給她解悶。

逢到這種時候,阿魯特氏都不來陪慈禧看戲。

慈禧好幾次命人叫她來看戲,她才不得不來。但舞臺上的眉來眼去,男歡女愛,在她看來都是有失禮法的行為,於是她常常“回首面壁不欲觀”。

後來,慈禧再命人叫阿魯特氏來看戲,她便不肯聽從了。

這樣一來,慈禧著實著惱,為什麼呢?

其一,阿魯特氏竟敢違逆她的命令。其二,阿魯特氏的行為,無疑是鄙視慈禧,認為她格調低俗好淫樂

再加上阿魯特氏雖謹小慎微,對慈禧處處尊重有禮,但由於她耿直不肯逢迎,並認為自己是“大清門迎入者,非輕易能動搖也”,所以堅持不肯對慈禧阿諛奉承。

清朝祖制,唯有皇后才有資格走大清門,其他嬪妃只能由神武門入宮。慈禧對此一向很忌諱,結果當太監把這席話回報給她後,她認定阿魯特氏是藐視她,於是愈發恨之入骨。

同治去世前,曾立下傳位遺詔,為何最後竟是4歲的光緒繼位

(阿魯特氏和同治劇照)

三、橫加干涉。

阿魯特氏和同治情意相投,兩人婚後恩愛非常。

慈禧見此異常氣惱,便有意要將這對愛人分開。

慈禧召來同治,對他說:“慧妃賢慧,雖屈居在妃位,宜加眷遇。皇后年少,未嫻宮中禮節,宜使時時學習。帝毋得輒至中宮,致妨政務。”

意思是要同治多與慧妃親近,而阿魯特氏不識宮中禮節,得多學習才好。所以不要去皇后那裡,免得妨礙她學習。

同治不滿慈禧的干涉,但也無可奈何。為了表示反抗,他索性搬到乾清宮,從此哪兒也不去了。

慈安見狀,為了安慰阿魯特氏,便常召她作伴。

有時,同治到鍾粹宮問安,遇到阿魯特氏,兩人必是十分歡喜。

結果慈禧聽說後,認定慈安籠絡阿魯特氏和同治,心裡更生憎恨。見阿魯特氏對同治笑臉相迎時,便惡言惡語,說她“狐媚以惑主”。

此時的同治,雖親政但大權依然在慈禧手中,既不能施展抱負,婚姻生活又被橫加干涉,因此同治生了重病。

由於慈禧早就下令阿魯特氏不準親近同治,所以當阿魯特氏聽說同治病重後,心焦不已,卻又不敢前往探望。然而這樣做,卻又招致慈禧的謾罵,說她“妖婢無夫婦情”。

後來,同治病勢垂危,阿魯特氏大著膽子悄悄去看他。

她一邊為同治擦拭身上淋漓不止的膿血,一邊忍不住向同治哭訴慈禧對她的種種刁難。

誰知,同治身邊的太監,立刻把這事彙報給了慈禧。

就在同治安慰阿魯特氏時,慈禧破門而入,一把抓住阿魯特氏的頭髮,往門外拖拽,並連聲叫人,即命杖責。

所謂“杖責”,在後宮中往往適用於犯錯的宮女或太監。施刑時,必須褪下衣褲。這是極盡羞辱的刑罰。

阿魯特氏是一國之母,居然要遭受這樣的凌辱。

病重的同治恨自己無能,不能保護阿魯特氏,急氣之下竟昏厥過去。

慈禧擔心同治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她會被天下人詬病,所以這才作罷。同時也勉強同意阿魯特氏可以探望同治。

同治去世前,曾立下傳位遺詔,為何最後竟是4歲的光緒繼位

(李鴻藻劇照)

四、逼上絕路。

同治在生命垂危之時,開始考慮繼承人的事情。由於懼怕慈禧作梗,便祕密召見了帝師李鴻藻。

由於事情緊急,阿魯特氏也被召到病榻之前。

同治先問阿魯特氏,在立繼承人的問題上有沒有什麼想法?

阿魯特氏表示,她不願意為了一個太后虛名,選幼子繼承帝位,那樣只會給江山社稷帶來禍患。若為社稷著想,還是應該立年長有才能的人來承擔這個重任。

聽了阿魯特氏這番通情達理的話,同治很欣慰,於是在和李鴻藻商量後,便由李鴻藻起草傳位遺詔,決定立孚敬郡王愛新覺羅·奕譓的兒子載澍為繼承人。

誰知李鴻藻為官老道,他深知慈禧才是大清的主宰,為了避免惹上殺身之禍,出了養心殿,立刻便帶著密詔前去見慈禧。

同治去世後,慈禧早已神不知鬼不覺地毀掉了傳位密詔。她為了能繼續垂簾聽政,便將醇親王奕譞才4歲的兒子載湉過繼給咸豐帝為子,同時把他立為繼承人。

這樣一來,阿魯特氏就成了載湉的皇嫂。不僅不能被尊為皇太后,還失去了皇后的權力和地位。

阿魯特氏無力應對這一切。她想到同治活著時,慈禧便對她肆意欺凌,如今同治不在了,再加上她又知道傳位密詔的事情,因此,慈禧絕對不容她活下去,百般絕望中,忍不住成日啼哭不止。

崇琦心疼女兒,便上奏慈禧,希望慈禧能給指條路。

誰知慈禧看了奏摺後說:“既然如此情深,何不追隨皇帝而去!”

崇琦不敢拂逆聖意,入宮見到阿魯特氏後,只是淚流不止,臨走拿筆顫抖著在紙上寫了個“死”字。

阿魯特氏萬念俱灰,最終絕食而死。

當然了,清宮歷來迷案眾多。關於阿魯特氏的死,還有另一個版本。

據說同治去世時,阿魯特氏已經懷有身孕。慈禧擔心她會生下皇子,到時她就會被尊為皇太后,而自己就不能繼續垂簾聽政了。所以將她軟禁於儲秀宮,並阻斷飲食,活活把她和腹中胎兒餓死了。

不過,這個說話也有問題。畢竟如果阿魯特氏懷孕,清宮檔案裡一定會留有證據,然而並沒有。沒有證據,是她沒懷孕,還是慈禧動了手腳。這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慈禧為了能夠繼續把控政權,對兒子兒媳,也真是用盡了手段,讓人不齒啊。

(參考史料:《清史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