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石板溪:大巴山深處一顆文化明珠

通江縣唱歌鄉石板溪村:巴山深處的文化明珠

劉旭 巴中文藝

一個不大的村落,卻分佈著古宅、老樹、宗祠、牌坊、拱橋……這裡就是通江縣唱歌鄉石板溪村。數百年風削雨蝕,即使飽經滄桑,但它身上的那份古樸、那份韻味,依然較為完整地保存至今。

石板溪村位於唱歌鄉西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3.5公里,東接方山坪村,西連毛浴鎮草帽村,南靠麻壩坪村,北接至誠鎮紅山塘村、盤石村。

傳統建築顯技藝

走進石板溪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古香古色的建築,點綴在青山綠水間。沿著青石古道隨山勢而上,漫步山間,頭頂是波濤起伏的綠樹和綠樹之上海洋般無窮無盡的藍天;腳下是有百年曆史的青石古道;山道旁,鳥兒在白亮的陽光和綠葉如墨的影陰間撲騰打鬥,一派生機勃勃景象。


四川通江石板溪:大巴山深處一顆文化明珠


傳統民居


據悉,早在五代十國,石板溪村就有人居住。明末時期,靳氏先祖靳學夫妻從陝西渭水輾轉於此,由於路途遙遠,加之數十日的艱辛行程,便在石板溪村焦鹽溪枯井旁靠涼水充飢解渴,之後遂在此居住。通過辛勤勞作,加之焦鹽溪依山傍水、風水獨佳,不久靳姓家族人丁興旺,由此改名為靳家壩。

清代末年,靳氏家族發展至幾萬人,遍佈全國。在石板溪村,現保存有靳家老屋中始祖所建的明代建築,通過世代的改造,仍體現出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後來,在焦鹽溪兩邊興建了六套四合院和徽派衙門,其建造規模、木石雕刻和建築工藝都是不可多得的川東北特色民居。


四川通江石板溪:大巴山深處一顆文化明珠


吊腳樓


據石板溪村村支書介紹,石板溪村傳統村落的多數古建築在宋元時期已損毀,現存古建築以明末清初和民國時期新修建的居多。其中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有靳氏祠堂、陳氏祠堂、靳家老屋四合院等院落。這些建築,是研究川東北民居的活化石。

記者看到,民居、祠堂大多為穿鬥式結構,以木、土、石、竹為主要材料,採用四柱或五柱落腳,單簷雙壁、四水歸堂、堂屋居中、正房處高,體現了中華民族數千年孝道和禮儀文化,對尊卑有序制度的恪守。石天井按方正規格,沿中軸線鋪成甬道,其格局大氣、莊嚴肅穆,體現專制社會的傳統禮制。吊腳樓均採用上樓下圈,人畜分開。通三轉走廊、青瓦屋面、彩繪壁畫、雕樑畫棟、柱礎的雕刻等,既氣派又雅緻,是人們憑欄遠眺、觀山賞水、吟風賞月的好地方。


四川通江石板溪:大巴山深處一顆文化明珠


古墓

石板溪村的民居、祠堂、碑陵建設風格,不論是臺基臺階、物象雕刻,還是造型設計,都多以龍、鳳、蓮花、石獅、歷史故事和民風民俗為主,處處彰顯出古代工匠工藝之精湛,充分展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敏才智和嚮往平安、對人興財發、多富多貴的企盼。

趣聞軼事說古今

在石板溪村,流傳著許多趣聞軼事。

明末,石板溪村有位陳姓先祖,名叫陳居仁,因醫術精湛而聞名川陝。公元1578年,保寧府府臺的兒子病重,請了很多醫生都沒有看好,後發告示找尋天下名醫為子治病,別人就介紹了陳居仁。陳居仁去後,通過認真診斷,告訴知府:“大人莫急,此病小矣,我保證七日公子痊癒。”通過陳居仁的精心醫治,果真七日痊癒。當時,知府重金相謝,而陳居仁卻分文不取。知府問陳居仁什麼意思,為何分文不取?陳居仁說:“治病救人是醫生的本分,這樣便有辱我家風。”於是知府便贈匾一塊,書有“術精結鴻”。從此川陝兩省無數學醫人上門拜師學藝,陳居仁便成了川陝的中醫名人。


“一副對聯丟百畝好田”的故事也在石板溪村流傳。1933年後,靳廷元時任洪口區長,祖父靳興先為保丁團政,雖屬上下級關係,但暗藏爭鬥,互懷戒心。為此,靳興先在樓門前書:“公平處事,哪怕奸雄生百計;正直為人,何愁律令有千條”。靳廷元心懷恨意,暗起殺心,便細謀圈套,招戲班,遠近出演,以增地方收入。為此。他委任靳興先為總管,沿途經營,直至成都磨子街。靳興先一路貪玩尋樂,險遭暗殺,後將所得收入付之一賭,戲團離散。靳興先空手返家,沒有錢款,為此,他便將屋前蘇家壩數十畝上田含淚寫約抵押,至此蘇家壩歸屬靳廷元。

據傳,民國晚期,石板溪村四社康家坡的康永貴,一表人才,自幼睿智敏捷,寒窗苦讀,能說會寫,然而功名未遂心願,但在地方上小有名氣。二社陳正勇也是讀書人,兩人經常在一起閒談喝酒,酒醉時互相譏諷挖苦,各不相讓。時間一長矛盾加深,康永貴想整治陳正勇,因陳正勇是芝苞鄉治安隊長,拿他沒辦法。為此,康永貴就到國民黨部隊當兵。1942年的一個晚上,康永貴回來把陳正勇的房子點燒精光,隨後連夜出逃,不知去處。

名勝文物知史蹟

石板溪村有許多古書,大都是清代流傳下來的,有的是私塾的課本,有的是科舉的考試資料。

《孔聖枕中記》是一本託名孔子所著的預測未來的著作。全書以六十年一甲子為系列逐年進行預測。該書目前保存較為完好,書面有些許破損,內頁字跡仍然清晰,並且內頁無破損。《古文快筆》為李雲程所著,是一本通俗大眾化的理論書籍,是清代中葉以來適應士人閱讀的優秀讀物。


四川通江石板溪:大巴山深處一顆文化明珠


古籍《詩韻正解》


“這些書籍是當時石板溪村村民的精神食糧,在那個相對封閉的年代,這些書籍給了村民極大的精神慰藉,並相對提高了村民的知識水平和對外界的認知水平。”村支書說,傳承至今,這些書籍仍具有很高的價值。


石板溪村有一座北宋時期建造的石拱橋,長20米、寬2.8米、高7.5米。由於行人往來以及自然的磨損,橋身略有損壞,後在清光緒十九年進行了一次維修。該石拱橋至今保存完好,橋身完整,無損壞。另在蠻橋河有一座長15米、寬1.5米、厚0.95米,重達100餘噸的石板橋,相傳是當年魯班下凡所造,雖經過多年的風吹雨刷、車馬踐踏,但保存完好。

四川通江石板溪:大巴山深處一顆文化明珠


柱礎


石板溪村有兩條古道,一條是由達州、麻石經石板溪到通江至保寧府,另一條是從陝西、萬源、芝苞經石板溪到通江至保寧府。兩條秦巴古道在石板溪境內有石梯上萬級,高差可達千米以上,是當時重要的交通要道。古道沿途有康家樑、莊房裡、斷桅杆三處客棧,早在明清時期,此地是陝川客商的必經之地,人馬喧囂,客棧生意火紅。沿途有金銀坎、陳家洞、靳家洞、仙人嵌、林家坡、一碗水、五同坪等多處古蹟,流傳著無數動人的故事和傳說。


四川通江石板溪:大巴山深處一顆文化明珠


壁畫


此外,石板溪村還保存著許多傳統工藝品,包括女性使用的簪子、銀飾以及鐵製門鎖、印合、擊子、鴉片煙刀、絲刀、戒尺、古馬刀、硯臺、筆合水煙鍋、古代婚禮所使用的蠟架。這些傳統工藝品自清代流傳至今,做工精美,體現了當時手工業的發達與繁榮。其中一些制鐵工藝至今仍在繼續使用,並根據現代審美以及科技的發展形成了更為完善和精美的手藝。

山歌悠揚訴鄉愁

“大路邊上嘛連啥,栽南瓜嘛送郎我們回,我把那蘿蔔黃瓜茄子海椒葉,當喲娃娃喲,豆芽蔥蒜葉;隔河望見嘛連啥,妹穿藍嘛送郎我們回,扛一把鋤頭黃瓜茄子海椒葉,進羅菜園喲,豆芽蔥蒜葉……”鄉間路上,一位村民扛著鋤頭邊走邊唱山歌《豆芽蔥蒜葉》。

山歌是集文學與音樂為一體帶有民間故事的傳唱藝術,流傳於當地,是勞動人民上山勞作、田間勞動時男女對唱而表露心情的一種形式,其表演形象、生動、親切、自然、樸實又獨具特色。


四川通江石板溪:大巴山深處一顆文化明珠


唱山歌


唱山歌是石板溪村居民一直以來的一項民俗活動,農忙時節,村民們白天在地裡忙莊稼,晚上回到家中吃完飯後,鄰里靠近的村民便聚在一起唱山歌以放鬆一天辛勤勞作後疲憊的身體。唱山歌可以在山坡上,走累了,坐著歇息,面對蒼茫的大山自然而然就唱起山歌,抒發內心的愜意;可以在慶祝佳節時,村民圍成兩個圈,一圈村民唱山歌,一圈村民伴著歌聲跳舞。

“唱山歌沒有具體的傳承方式,小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唱山歌的環境中,沒有大人的刻意教導,耳濡目染之下也自然會唱山歌。”村支書說,唱山歌作為一項民俗活動,在缺乏娛樂活動和文化宣揚的村落中,山歌是村民離不開的精神寄託。如今,在外務工的年輕人聽到自己家鄉的山歌便倍感親切,對於他們來說,唱山歌是一種思鄉的表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