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通海縣----雲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

通海縣,隸屬於雲南省玉溪市,位於省境中部偏南,總面積721平方千米。總人口31萬。居住著漢、彝、回、蒙古、哈尼等多個民族,興濛濛古族鄉是雲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各時期多民族的文化交融讓通海璀璨文化的底蘊更加深厚,特殊的地理自然條件成就了通海“禮樂名邦”、“秀甲南滇”、“冠冕南州”的美譽,先後榮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物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楹聯文化縣”、“中華詩詞之鄉” 等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1、唐代南詔開“通海城路”,置通海鎮,設通海都督,統攝滇南地區,啟通海人文之風。

2、後晉天福二年(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三十七部,起兵滅楊幹貞的大義寧國,建大理國,通海屬大理國領地。

3、宋代,大理國在滇南置秀山郡,通海是郡治所在地,為滇南軍事、政治要地。

4、元代設臨安路,通海為路治所在地。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通海縣,置河西州,後又在河西北境之曲陀關置臨安、元江、廣西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

5、明代置通海御,在通海“戍兵屯田”。清、民國相沿為縣。

6、1956年原通海縣(1949年12月13日和平解放)、河西縣(1949年12月10日正式解放)合併稱杞麓縣,1958年華寧縣與杞麓縣合併稱通海縣,1959年原華寧縣從通海縣劃出。

二、縣名來歷

長期以來,人們便以一個民間故事“畔富開海”為根據,把“通海”解釋為一個“通”了“洞”的“海”。這一解釋最初出現在《大明一統考》上:“相傳昔(通海)水澇不通,有僧於縣東北石筍叢之處,以杖穿穴洩其水,因名通海。”於是,“畔富開海”的民間故事便為人津津樂道,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都認為這個民間傳說就是“通海”一名的由來。

但是,按當代學者方國瑜主編的《雲南郡縣兩千年》記載:“通海名稱始於南詔。”南詔(雲南地方政權)時期就是唐代。唐代在通海設置通海都督,用“通海”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說,“通海”為地名出現在唐代,與傳說中的“元僧開海”相距600餘年。

“通海”一名並不源於“畔富開海”,那麼“通海”之名是怎樣產生的呢?原來,“通海”是土著民族——彝族的一個彝語。有學者考證,“通海”在彝語裡意為“銀白色的海”。據現在實地調查,“通海”這一彝語,一直是裡山鄉一帶的彝族的口頭語,他們把“通海”說成“洞黑”,稱通海人為“洞黑僰(僰即人)”。由於漢族和各個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以諧音形式用漢字就把“洞黑”記作“通海”了。

三、風景名勝

雲南通海縣----雲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

1、秀山。通海秀山,垂直高度不過200餘米,方圓距離也不過兩公里多,卻因山色景緻秀雅不群,人文景觀氣韻不凡而名冠滇中南。在《大明一統志》裡,秀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與昆明的金馬山、碧雞山、大理的點蒼山齊名。

雲南通海縣----雲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

2、三聖宮。三聖宮通海縣楊廣鎮小新村,距縣城6千米。三聖宮始建於元末,歷經明清歷代重建重修,現為清初和清末的建築。

雲南通海縣----雲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

3、白龍寺。白龍寺位於秀山後面,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因為寺旁有一泉水,古人就建此寺並塑龍王像供於寺中。

雲南通海縣----雲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

4、通海文廟。通海文廟位於通海縣城南隅、座落於秀山之麓,始建於元代,於明萬曆遷建今址,現存建築為清初康熙、雍正之物。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