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影史票冠高口碑電影《絕殺慕尼黑》為何在中國不賣座?體育電影此路不通?

在《摔跤吧!爸爸》之後,體育題材的批片源源不斷的被引入,但票房都不甚理想。

來源:新文化商業(Ent-Biz);作者:如風

俄羅斯影史票冠高口碑電影《絕殺慕尼黑》為何在中國不賣座?體育電影此路不通?

猛龍北境稱王,勇士王朝崩塌。

NBA 2018至2019賽季總決賽已經收尾,大銀幕上的籃球故事卻剛剛啟程。作為世界第二大運動,籃球球迷不僅遍佈全球,相關電影也是不計其數。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剛剛登陸內地影市的俄羅斯體育電影《絕殺慕尼黑》便是其中之一。

該片於2017年12月28日在俄羅斯上映,以30億盧布(摺合人民幣3.2億)創下俄羅斯影史本土電影票房紀錄。

《絕殺慕尼黑》根據全球體育歷史中著名的傳奇真實事件改編,講述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中,前蘇聯籃球隊打敗保持了36年全勝紀錄的美國隊的傳奇故事。在決賽結束前三秒鐘,美國隊以一分優勢領先。美國隊已經開始提前慶祝比賽的勝利了,因為他們相信比賽結果已成定局。然而,一位來自蘇聯的不知名籃球教練,率領著艱難、困苦、貧窮中的蘇聯國家隊,實現了“絕殺”,改寫了籃球歷史。

儘管豆瓣評分8.2,淘票票、貓眼評分分別達到9.2、9.5,但該片首日排片率僅有5.3%,並且下滑趨勢明顯,截至發稿中國內地票房剛過1000萬,翻身基本無望。

同場競技的《冠軍的心》《三流勇士》,作為拳擊題材國產體育電影,境況更差,首映排片僅為3.0%和不足0.1%。這兩部電影也是體育電影近兩年在內地影市生存現狀窘迫的一個縮影。

在《摔跤吧!爸爸》之後,此類電影的內地市場票房表現一直徘徊在谷底。隨著陳可辛操刀的《中國女排》定調2020年春節,《李娜》《中國乒乓》的陸續開拍的消息傳來,目前該類題材的鎩羽讓這些新體育大片前途蒙上陰影。

《摔跤吧!爸爸》後,運動批片不斷

在《摔跤吧!爸爸》之後,體育題材的批片源源不斷的被引入,但票房都不甚理想。

俄羅斯影史票冠高口碑電影《絕殺慕尼黑》為何在中國不賣座?體育電影此路不通?

“當前這類題材會票房撲街,但並代表以後此類電影都會撲街,《我不是藥神》就是現實題材第一個吃螃蟹的。”一位曾參加過《奎迪:英雄再起》發行的工作人員,對此看得十分平淡。

當前引進的體育電影,基本都是中小成本批片為主。在國產同類競品真空的前提下,此類引進片在內地市場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是面臨賺多賺少的問題。“萬一爆了呢”的賭徒心態,也是當前批片市場引進方的內心真實寫照。

在成本有限,利潤充滿想象空間的現實環境裡,誰都想成為《摔跤吧!爸爸》之後,進口片第二個在內地市場吃螃蟹的體育電影。

然而在全球影史上,體育電影一直有著重要地位。

《洛奇》《弱點》《百萬美元寶貝》,在為影迷奉獻上一場場視聽盛宴之餘,也是奧斯卡各大獎項座上賓。

在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之後,越來越多的進口體育電影湧入內地影市。據統計,2018年以來已完成上映的進口體育電影共九部,在運動類型上主要以足球、籃球兩大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集體運動為主。

俄羅斯影史票冠高口碑電影《絕殺慕尼黑》為何在中國不賣座?體育電影此路不通?

在統計表格中,籃球、足球類電影數量分別為3部、2部,累計佔比五成以上。正在上映的《絕殺慕尼黑》便屬於後者,根據1972年德國慕尼黑運動會前蘇聯與美國夢之隊男籃決賽改編。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電影所展現的運動類型多以進口國擅長的為主。

體育迷眾多,但體育電影迷卻寥寥,目前該類型商業表現還很初級。這九部電影累計票房僅為1.13億,在眾多類型片中毫無存在感。其中,以球王貝利為原型的《傳奇的誕生》取得2827萬的最高票房,最低為西班牙引進片《籃球冠軍》票房僅為64萬。

與此同時,2018年以來國產院線體育電影的生存狀態更為艱難。根據資料統計,2018年已完成上映且擁有票房數據紀錄的僅三部,最高為185.4萬的《足球王者》,最低為400元票房的《我和“叛徒”老爸》。這也是有數據記錄可查以來,內地體育電影單片票房最低值。

誰殺死了體育電影的內地表現空間?

在內地電影高速發展的市場紅利之下,許多小眾類型電影受益其中。《七十七天》《岡仁波齊》《二十二》等用票房證明,小眾類型作品也有春天。體育電影為何在內地屢戰屢敗呢?

熱愛體育運動≠會買票進電影院。當下,人們存在一個認知誤區,習慣把有運動愛好或者喜歡看球賽的人默認成此類院線電影的潛在觀眾。其實,兩者之間並不能簡單地劃上等號。

根據《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實施效果評估總報告中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的人數比例已達33.9%。這一年的人口統計總數為13.64億,按照上述比例經常鍛鍊的國人人數達到4.6億,這一數字已經超過當前美國人口總數。

然而,當有著歐文、奧尼爾等NBA知名球星主演的《德魯大叔》在國內上映時僅取得了1207.7萬票房。此片在北美本土票房4264.9萬美元票房,佔比全球票房91%。“在視頻網站上看的這部電影”,一個國內籃球運動愛好者的回答,也代表了多數籃球迷的觀影途徑。

此外,觀影性別單一成為此類電影票房空間增長難以逾越的門檻。從人群畫像來看,體育電影多以男性為主,男性主導的電影天然就跟口碑營銷絕緣。擅於分享的女性觀眾缺失,就很難依靠口口相傳帶來口碑營銷。

在爆款之作《摔跤吧!爸爸》中,男女想看人群畫像比例接近4:6。後期女性觀眾的大量入場,推升了此片的票房天花板。在體育運動之外的親情展示以及勵志元素,是此片破圈的重要推手。在運動元素之外,如何融入更多與觀眾生活相關元素的細緻表達,也是此類作品能否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由於此類電影以中小成本投資為主,宣發經費有限。即使口碑較好,也難有好的下沉與擴散。多重不利因素之下,體育電影在內地市場整體表現欠佳也就不難理解。

國產體育電影元年仍是個未知數

俄羅斯影史票冠高口碑電影《絕殺慕尼黑》為何在中國不賣座?體育電影此路不通?

1958年,中國就有了自己體育電影——謝晉導演的《女籃5號》。2010年之後,《破風》《激戰》《大灌籃》等運動題材作品成為市場驚喜,但是國產體育電影元年何時到來依然是個未知數。

懂體育的人不懂電影,懂電影的人不懂體育,是國產體育電影拋去外部不利因素後,必須面對與解決的內部問題。國產體育電影並不缺乏好的現實素材,如何從人性出發把故事講好才是關鍵。

首都體育學院校長、國際教練教育委員會副主席鍾秉樞教授曾經評價《摔跤吧,爸爸》:“以往影片在寫小人物如何成為明星時,沒有從人性角度去揭示幕後故事。實際上我們有太多的冠軍,比如王軍霞和影片中的吉塔一樣來自社會草根階層。影片呈現出來的是普通人成為冠軍的成長經歷,和一個普通人成為冠軍的回味和體驗。人們想知道這些人為什麼成為了冠軍,但是我們的體育影片,幾乎沒有揭示這些人如何成為了冠軍。”

擁有專業人士甚至是原型人物擔任場外指導,熟稔商業大片製作套路的陳可辛擔任導演的體育電影《中國女排》《李娜》,未來市場表現可期。前者定檔2020春節檔,就足以顯現這部電影的商業野心。

“在這些電影上映之後,國產體育電影製作與票房會有很大進步,但國產體育電影票房元年能否由此拉開,仍然不是一個肯定答案。”一位影視產業鏈下游從業人員如此迴應。

對標國產現實題材作品爆發的趨勢,能夠發現一種類型製作體系的成熟,通常不取決於大製作的市場表現水準,而是木桶理論中的“短板”:即中小成本電影。《無名之輩》《快把我哥帶走》等的出現,才是國產現實題材爆發的最好證明。

此外,運動題材對於演員的要求較高,甚至要達到專業運動員水準。彭于晏拍《破風》時,不僅考取了場地專業賽車手證書,訓練及拍攝期間累計騎行十一萬公里。《百萬美元寶貝》女主角希拉里斯萬克,為了電影更加真實增重20磅,並且進行了三個月的專業拳擊訓練。在數字先生、數字小姐當道的國內影視圈,擁有如此敬業精神的演員難覓蹤影。

國產體育電影發展雖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是國內此類原型故事素材豐富。誰會成為國產體育電影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優秀經驗分享推廣,讓更多精彩的中國體育故事登上大銀幕。

俄羅斯影史票冠高口碑電影《絕殺慕尼黑》為何在中國不賣座?體育電影此路不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