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那麼多人在抱怨工作的種種不是,

與此同時,

仍有一些人瘋狂地愛著他們的工作。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虔誠的人,他們願意獻身於某一種“他們身外的”任務,某一事業,或責任,或心愛的工作。這種獻身精神非常突出,人們能用事業、使命等詞彙恰當地說明他們對工作的忘我和身後的激情熱忱,甚至可以沿用命運或命中註定這樣的詞彙。

當你傾聽他們談到他們的工作或任務時,你會覺得那是一份心愛的工作,而且似乎他“生來”就是為了幹這件事的。你很容易會感到那是一種先定的和諧。在最完美的情況下,他和他的工作就像一把鑰匙和一把鎖那樣彼此吻合。

在理想的情況之下,他們的內部要求和外部的要求是如此一致,“我需要”與“我必須”如此完美的一致,譬如,我需要……它的感受是自我沉迷而不是責任。

“內在的要求”與“外部的要求”不同而且是分開的。後者是環境、問題、外界對個人要求的一種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感受到的是責任、義務或者職責。他想說的是“我必須,我不得不”,而不是“我要如何”。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那麼多人在抱怨工作的種種不是,

與此同時,

仍有一些人瘋狂地愛著他們的工作。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虔誠的人,他們願意獻身於某一種“他們身外的”任務,某一事業,或責任,或心愛的工作。這種獻身精神非常突出,人們能用事業、使命等詞彙恰當地說明他們對工作的忘我和身後的激情熱忱,甚至可以沿用命運或命中註定這樣的詞彙。

當你傾聽他們談到他們的工作或任務時,你會覺得那是一份心愛的工作,而且似乎他“生來”就是為了幹這件事的。你很容易會感到那是一種先定的和諧。在最完美的情況下,他和他的工作就像一把鑰匙和一把鎖那樣彼此吻合。

在理想的情況之下,他們的內部要求和外部的要求是如此一致,“我需要”與“我必須”如此完美的一致,譬如,我需要……它的感受是自我沉迷而不是責任。

“內在的要求”與“外部的要求”不同而且是分開的。後者是環境、問題、外界對個人要求的一種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感受到的是責任、義務或者職責。他想說的是“我必須,我不得不”,而不是“我要如何”。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在理想的情境中,幸運的人會擁有很多這樣的時刻,這時“我要”和“我必須”是彼此一致的。內部要求與外部要求配合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和娛樂的分歧已經被超越。這樣的人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自豪地宣稱,他自己就是那樣的人,他就在實現他的真我。他是世上最適合這個工作的人,而這個工作也最適合這個人,最適合他的才華、能力和愛好。

顯然,在這樣的人那裡,工作和娛樂之間通常的習慣性割裂已經完全被超越。也就是說,對於這樣的人,工作和娛樂已經沒有區別,他的工作就是他的娛樂,他的娛樂就是他的工作。這時“休假”一詞還有什麼意義呢?這樣的人在他們的假期裡,在他們完全有自由選擇自己願意做什麼的時候,在他們完全沒有必要承擔什麼外部的義務時,恰恰在這樣的時期中他們愉快並全身心地獻身於他們的工作了。

這群人在工作中尋求某種樂趣,某種消遣,這時“娛樂”一詞的意義又如何呢?這樣的人是怎樣“休息”的呢?那麼什麼是他們的責任、職責、義務呢?在這樣的情況下,金錢或報酬又有什麼意義呢?顯然,最美好的命運,莫過於因為做了他熱愛的事而得到報酬了。自然,金錢是受歡迎的,一定數量的金錢是需要的,但它肯定不是最終的需要,不是終極的目的。這樣的人得到的薪金僅僅是“報酬”的一小部分,工作由於它自身固有的獎賞價值,使得金錢或薪金支票轉換為一種副產品。這自然和大多數人的情況有所不同,大多數人是為賺錢謀取生計而從事他們並不願意去幹的業務。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那麼多人在抱怨工作的種種不是,

與此同時,

仍有一些人瘋狂地愛著他們的工作。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虔誠的人,他們願意獻身於某一種“他們身外的”任務,某一事業,或責任,或心愛的工作。這種獻身精神非常突出,人們能用事業、使命等詞彙恰當地說明他們對工作的忘我和身後的激情熱忱,甚至可以沿用命運或命中註定這樣的詞彙。

當你傾聽他們談到他們的工作或任務時,你會覺得那是一份心愛的工作,而且似乎他“生來”就是為了幹這件事的。你很容易會感到那是一種先定的和諧。在最完美的情況下,他和他的工作就像一把鑰匙和一把鎖那樣彼此吻合。

在理想的情況之下,他們的內部要求和外部的要求是如此一致,“我需要”與“我必須”如此完美的一致,譬如,我需要……它的感受是自我沉迷而不是責任。

“內在的要求”與“外部的要求”不同而且是分開的。後者是環境、問題、外界對個人要求的一種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感受到的是責任、義務或者職責。他想說的是“我必須,我不得不”,而不是“我要如何”。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在理想的情境中,幸運的人會擁有很多這樣的時刻,這時“我要”和“我必須”是彼此一致的。內部要求與外部要求配合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和娛樂的分歧已經被超越。這樣的人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自豪地宣稱,他自己就是那樣的人,他就在實現他的真我。他是世上最適合這個工作的人,而這個工作也最適合這個人,最適合他的才華、能力和愛好。

顯然,在這樣的人那裡,工作和娛樂之間通常的習慣性割裂已經完全被超越。也就是說,對於這樣的人,工作和娛樂已經沒有區別,他的工作就是他的娛樂,他的娛樂就是他的工作。這時“休假”一詞還有什麼意義呢?這樣的人在他們的假期裡,在他們完全有自由選擇自己願意做什麼的時候,在他們完全沒有必要承擔什麼外部的義務時,恰恰在這樣的時期中他們愉快並全身心地獻身於他們的工作了。

這群人在工作中尋求某種樂趣,某種消遣,這時“娛樂”一詞的意義又如何呢?這樣的人是怎樣“休息”的呢?那麼什麼是他們的責任、職責、義務呢?在這樣的情況下,金錢或報酬又有什麼意義呢?顯然,最美好的命運,莫過於因為做了他熱愛的事而得到報酬了。自然,金錢是受歡迎的,一定數量的金錢是需要的,但它肯定不是最終的需要,不是終極的目的。這樣的人得到的薪金僅僅是“報酬”的一小部分,工作由於它自身固有的獎賞價值,使得金錢或薪金支票轉換為一種副產品。這自然和大多數人的情況有所不同,大多數人是為賺錢謀取生計而從事他們並不願意去幹的業務。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這種熱愛事業的人往往能和他們的工作打成一片(投射入工作,結合於工作),並使得工作成為他們自身的一個規定性特徵,工作成為他們自身的一部分。

假如你問這些熱愛工作的人:“你是誰?”或“你是什麼人”,他往往會依據他的職業來回答,“我是律師”、“我是個母親”、“我是藝術工作者”等等,他告訴你,他把他的職業或任務和他的身份、他的自我等同起來,工作往往成為他的一個標籤。他們心愛的職業往往被看成是自我的一個規定性特徵,併成為自我存在一個不可分解的方面。

我很少向那些某些願望沒有得到滿足的人故意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上述結論對於他們是不大適用的,他們一定不會用職業來描述自己,他們的職業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種外部的工作而已。

他們為之獻身的任務似乎可以解釋為內在價值的體現,不是一種為了實現外在於工作本身的目的的一種手段,也不是被強制性地進行長久訓練後,自發形成的習慣而已。這些任務是受到他們的熱愛的,是他們內心價值的投射,即,他們最終熱愛的是這些價值,而不僅僅是工作本身。

當你問這些人為什麼熱愛他們的工作,或者更具體地說,什麼是他們工作中獲得較高滿足的時刻,你將會得到很多特殊的回答:

“由於帶來公正而感到高興。

他們的戰鬥不是因為敵意、妄想、自大,而是為了正義。

有機會改善環境是一種巨大的獎賞。

他們對孩子非常喜歡,能從幫助孩子成才中得到樂趣。”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那麼多人在抱怨工作的種種不是,

與此同時,

仍有一些人瘋狂地愛著他們的工作。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虔誠的人,他們願意獻身於某一種“他們身外的”任務,某一事業,或責任,或心愛的工作。這種獻身精神非常突出,人們能用事業、使命等詞彙恰當地說明他們對工作的忘我和身後的激情熱忱,甚至可以沿用命運或命中註定這樣的詞彙。

當你傾聽他們談到他們的工作或任務時,你會覺得那是一份心愛的工作,而且似乎他“生來”就是為了幹這件事的。你很容易會感到那是一種先定的和諧。在最完美的情況下,他和他的工作就像一把鑰匙和一把鎖那樣彼此吻合。

在理想的情況之下,他們的內部要求和外部的要求是如此一致,“我需要”與“我必須”如此完美的一致,譬如,我需要……它的感受是自我沉迷而不是責任。

“內在的要求”與“外部的要求”不同而且是分開的。後者是環境、問題、外界對個人要求的一種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感受到的是責任、義務或者職責。他想說的是“我必須,我不得不”,而不是“我要如何”。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在理想的情境中,幸運的人會擁有很多這樣的時刻,這時“我要”和“我必須”是彼此一致的。內部要求與外部要求配合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和娛樂的分歧已經被超越。這樣的人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自豪地宣稱,他自己就是那樣的人,他就在實現他的真我。他是世上最適合這個工作的人,而這個工作也最適合這個人,最適合他的才華、能力和愛好。

顯然,在這樣的人那裡,工作和娛樂之間通常的習慣性割裂已經完全被超越。也就是說,對於這樣的人,工作和娛樂已經沒有區別,他的工作就是他的娛樂,他的娛樂就是他的工作。這時“休假”一詞還有什麼意義呢?這樣的人在他們的假期裡,在他們完全有自由選擇自己願意做什麼的時候,在他們完全沒有必要承擔什麼外部的義務時,恰恰在這樣的時期中他們愉快並全身心地獻身於他們的工作了。

這群人在工作中尋求某種樂趣,某種消遣,這時“娛樂”一詞的意義又如何呢?這樣的人是怎樣“休息”的呢?那麼什麼是他們的責任、職責、義務呢?在這樣的情況下,金錢或報酬又有什麼意義呢?顯然,最美好的命運,莫過於因為做了他熱愛的事而得到報酬了。自然,金錢是受歡迎的,一定數量的金錢是需要的,但它肯定不是最終的需要,不是終極的目的。這樣的人得到的薪金僅僅是“報酬”的一小部分,工作由於它自身固有的獎賞價值,使得金錢或薪金支票轉換為一種副產品。這自然和大多數人的情況有所不同,大多數人是為賺錢謀取生計而從事他們並不願意去幹的業務。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這種熱愛事業的人往往能和他們的工作打成一片(投射入工作,結合於工作),並使得工作成為他們自身的一個規定性特徵,工作成為他們自身的一部分。

假如你問這些熱愛工作的人:“你是誰?”或“你是什麼人”,他往往會依據他的職業來回答,“我是律師”、“我是個母親”、“我是藝術工作者”等等,他告訴你,他把他的職業或任務和他的身份、他的自我等同起來,工作往往成為他的一個標籤。他們心愛的職業往往被看成是自我的一個規定性特徵,併成為自我存在一個不可分解的方面。

我很少向那些某些願望沒有得到滿足的人故意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上述結論對於他們是不大適用的,他們一定不會用職業來描述自己,他們的職業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種外部的工作而已。

他們為之獻身的任務似乎可以解釋為內在價值的體現,不是一種為了實現外在於工作本身的目的的一種手段,也不是被強制性地進行長久訓練後,自發形成的習慣而已。這些任務是受到他們的熱愛的,是他們內心價值的投射,即,他們最終熱愛的是這些價值,而不僅僅是工作本身。

當你問這些人為什麼熱愛他們的工作,或者更具體地說,什麼是他們工作中獲得較高滿足的時刻,你將會得到很多特殊的回答:

“由於帶來公正而感到高興。

他們的戰鬥不是因為敵意、妄想、自大,而是為了正義。

有機會改善環境是一種巨大的獎賞。

他們對孩子非常喜歡,能從幫助孩子成才中得到樂趣。”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我們嘗試著對這些滿足和獎賞進行排序,很快就會發現,最好而且“自然”的分類大都或完全屬於一種終極而不能再簡化的抽象價值,比如真理、美、新穎、效率、愛、成長等等。對於這些人來說,工作只是終極價值的一種載體,舉例說,法律的職業是達到正義目的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我的強烈印象是,人更接近自我實現、更接近豐滿人性時,他的工作受超越性動機支配而不是受基本需要激勵。對發展水平更高的人,“法律”更可能成為一種追求正義、真理、善良等的途徑,而不是為了經濟保障、讚譽、地位、威望等等。當我提問:你的工作哪一方面是你喜歡的?什麼能給你最大的愉快?這樣的人更容易以內在價值的概念,以超個人的、超越自私等概念作為回答,例如看到公正的實現,真理取得進展,善有善報等等。

發展水平較低的人似乎更經常利用他們的工作達到低級需要的滿足,處於習慣而把工作當成達到某一目的的手段,或作為教養期待的一種反應。但這可能只是程度問題,或許所有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潛在地)受超越性動機支配。

這些人雖然實際上是為法律、為家庭、為藝術在工作著,但似乎也受到內在的或終極的價值所激勵,而職業只是這些價值的載體。這是我觀察他們並和他們交談得到的印象。例如問他們為什麼喜歡行醫,或在操持家務中,或在寫作中究竟有哪些深感受益的時刻?他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說是為了真善美,為了建立秩序、公正和完美而工作,這些說明了他們渴望的是什麼,什麼使他們感到滿足,他們珍視的是什麼,他們日復一日工作是為了什麼,以及他們為什麼要工作。(自然,這些指的是低級價值以外的價值。)

他們的基本需要已經得到適當滿足,現在是以另外的高級方式——工作,受到激勵的,這可以稱為“超越性動機”。這也正是他們熱愛工作的原因:自我實現。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那麼多人在抱怨工作的種種不是,

與此同時,

仍有一些人瘋狂地愛著他們的工作。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虔誠的人,他們願意獻身於某一種“他們身外的”任務,某一事業,或責任,或心愛的工作。這種獻身精神非常突出,人們能用事業、使命等詞彙恰當地說明他們對工作的忘我和身後的激情熱忱,甚至可以沿用命運或命中註定這樣的詞彙。

當你傾聽他們談到他們的工作或任務時,你會覺得那是一份心愛的工作,而且似乎他“生來”就是為了幹這件事的。你很容易會感到那是一種先定的和諧。在最完美的情況下,他和他的工作就像一把鑰匙和一把鎖那樣彼此吻合。

在理想的情況之下,他們的內部要求和外部的要求是如此一致,“我需要”與“我必須”如此完美的一致,譬如,我需要……它的感受是自我沉迷而不是責任。

“內在的要求”與“外部的要求”不同而且是分開的。後者是環境、問題、外界對個人要求的一種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感受到的是責任、義務或者職責。他想說的是“我必須,我不得不”,而不是“我要如何”。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在理想的情境中,幸運的人會擁有很多這樣的時刻,這時“我要”和“我必須”是彼此一致的。內部要求與外部要求配合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和娛樂的分歧已經被超越。這樣的人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自豪地宣稱,他自己就是那樣的人,他就在實現他的真我。他是世上最適合這個工作的人,而這個工作也最適合這個人,最適合他的才華、能力和愛好。

顯然,在這樣的人那裡,工作和娛樂之間通常的習慣性割裂已經完全被超越。也就是說,對於這樣的人,工作和娛樂已經沒有區別,他的工作就是他的娛樂,他的娛樂就是他的工作。這時“休假”一詞還有什麼意義呢?這樣的人在他們的假期裡,在他們完全有自由選擇自己願意做什麼的時候,在他們完全沒有必要承擔什麼外部的義務時,恰恰在這樣的時期中他們愉快並全身心地獻身於他們的工作了。

這群人在工作中尋求某種樂趣,某種消遣,這時“娛樂”一詞的意義又如何呢?這樣的人是怎樣“休息”的呢?那麼什麼是他們的責任、職責、義務呢?在這樣的情況下,金錢或報酬又有什麼意義呢?顯然,最美好的命運,莫過於因為做了他熱愛的事而得到報酬了。自然,金錢是受歡迎的,一定數量的金錢是需要的,但它肯定不是最終的需要,不是終極的目的。這樣的人得到的薪金僅僅是“報酬”的一小部分,工作由於它自身固有的獎賞價值,使得金錢或薪金支票轉換為一種副產品。這自然和大多數人的情況有所不同,大多數人是為賺錢謀取生計而從事他們並不願意去幹的業務。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這種熱愛事業的人往往能和他們的工作打成一片(投射入工作,結合於工作),並使得工作成為他們自身的一個規定性特徵,工作成為他們自身的一部分。

假如你問這些熱愛工作的人:“你是誰?”或“你是什麼人”,他往往會依據他的職業來回答,“我是律師”、“我是個母親”、“我是藝術工作者”等等,他告訴你,他把他的職業或任務和他的身份、他的自我等同起來,工作往往成為他的一個標籤。他們心愛的職業往往被看成是自我的一個規定性特徵,併成為自我存在一個不可分解的方面。

我很少向那些某些願望沒有得到滿足的人故意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上述結論對於他們是不大適用的,他們一定不會用職業來描述自己,他們的職業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種外部的工作而已。

他們為之獻身的任務似乎可以解釋為內在價值的體現,不是一種為了實現外在於工作本身的目的的一種手段,也不是被強制性地進行長久訓練後,自發形成的習慣而已。這些任務是受到他們的熱愛的,是他們內心價值的投射,即,他們最終熱愛的是這些價值,而不僅僅是工作本身。

當你問這些人為什麼熱愛他們的工作,或者更具體地說,什麼是他們工作中獲得較高滿足的時刻,你將會得到很多特殊的回答:

“由於帶來公正而感到高興。

他們的戰鬥不是因為敵意、妄想、自大,而是為了正義。

有機會改善環境是一種巨大的獎賞。

他們對孩子非常喜歡,能從幫助孩子成才中得到樂趣。”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我們嘗試著對這些滿足和獎賞進行排序,很快就會發現,最好而且“自然”的分類大都或完全屬於一種終極而不能再簡化的抽象價值,比如真理、美、新穎、效率、愛、成長等等。對於這些人來說,工作只是終極價值的一種載體,舉例說,法律的職業是達到正義目的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我的強烈印象是,人更接近自我實現、更接近豐滿人性時,他的工作受超越性動機支配而不是受基本需要激勵。對發展水平更高的人,“法律”更可能成為一種追求正義、真理、善良等的途徑,而不是為了經濟保障、讚譽、地位、威望等等。當我提問:你的工作哪一方面是你喜歡的?什麼能給你最大的愉快?這樣的人更容易以內在價值的概念,以超個人的、超越自私等概念作為回答,例如看到公正的實現,真理取得進展,善有善報等等。

發展水平較低的人似乎更經常利用他們的工作達到低級需要的滿足,處於習慣而把工作當成達到某一目的的手段,或作為教養期待的一種反應。但這可能只是程度問題,或許所有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潛在地)受超越性動機支配。

這些人雖然實際上是為法律、為家庭、為藝術在工作著,但似乎也受到內在的或終極的價值所激勵,而職業只是這些價值的載體。這是我觀察他們並和他們交談得到的印象。例如問他們為什麼喜歡行醫,或在操持家務中,或在寫作中究竟有哪些深感受益的時刻?他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說是為了真善美,為了建立秩序、公正和完美而工作,這些說明了他們渴望的是什麼,什麼使他們感到滿足,他們珍視的是什麼,他們日復一日工作是為了什麼,以及他們為什麼要工作。(自然,這些指的是低級價值以外的價值。)

他們的基本需要已經得到適當滿足,現在是以另外的高級方式——工作,受到激勵的,這可以稱為“超越性動機”。這也正是他們熱愛工作的原因:自我實現。

思維 | 馬斯洛:為什麼有人會瘋狂地熱愛工作?

來源 | 教師博覽

作者 | 馬斯洛

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