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新職業教育培訓品牌三節課已經完成1.3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雙湖資本領投,未然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此前,三節課曾在天使輪、A輪融資中,先後獲得唯獵資本、險峰長青、IDG資本、集結號資本、知初資本等機構的投資。

本輪融資後,三節課將重點聚焦以下四方面工作:

  • 繼續拓展互聯網新商業、新技術課程品類,預計在2020年開設8個學院。

  • 與BAT、TMD等互聯網公司展開合作,與企業共建核心人才評估標準,完善從業者能力模型、職業能力測評工具等應用。

  • 啟動“校友會”+“就業辦”計劃,幫助用戶獲得更多優質的職業機會。

  • 提高RAC學習引擎和教研、教學中臺系統能力,提升服務品質和服務效率。

三節課創辦於2015年底,最早定位為“一所互聯網人的在線大學”,從產品經理、互聯網運營兩個新興品類切入,以在線錄播課+助教小班輔導的形式,提供相關的互聯網實戰課程。

2018年3月,三節課立足互聯網、泛互聯網等前沿行業和職業,拓展以科技創新培養導向的新技術人才培訓。迄今,三節課已將課程品類拓展到產品經理、互聯網運營、新媒體、營銷、數據分析、管理6大品類。

成立三年多來,三節課平均以每年一輪的融資速度完成融資,投後估值超過10億元人民幣。在未做銷售轉化的前提下, 年營收增長率達到300%,C端付費用戶累計超過一百萬人,B端簽約服務超過300家企業客戶。2017年,三節課的營收突破一千萬,並驗證了單點盈利的能力。

在36氪看來,三節課成長為新職業教育賽道的頭部品牌,既有整個職業教育發展的窗口紅利,也包括團隊對戰略規劃、商業模式方面的思考和選擇。

下一個十年的新職業教育:從“新商業人才”到“新技術人才”

簡單來說,“新職業教育”指基於生產力發展和新的生產關係的變遷所形成的新的職業品類,針對這種新職業品類的人才培養叫新職業教育。例如,當計算機和軟件成為一個新的生產力工具,就對編程人才產生了大量需求。

三節課創始人後顯慧認為,“新職業教育”與傳統的職業教育之間,在面向的用戶需求、課程定位、課程品類、教學理念&人才培養培養、業務模式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36氪獨家 | 「三節課」完成1.3億元B輪融資,All in “在線新職業大學”

關於整體市場規模,據團隊計算,整個職業教育的市場約九千億,撇除傳統以考證、IT培訓、職業技能為主的培訓,新職業教育大概佔據三四百億的市場規模,並以18%-20%的比率增長,到2020、2025年左右,新職業教育可能會成長到千億級的市場規模。

後顯慧介紹,此前中國的職業教育市場曾經歷兩波高峰:

  • 1.0時代,大量農業人口遷移到城市後的就業需求驅動,直接催生了新東方廚師學校、藍翔等一系列職業教育公司。

  • 2.0時代,由高等教育不斷擴招後帶來的大學生就業難,催生了北大青鳥、達內、華圖、尚德等一系列職業技能培訓公司。

  • 2019年起,職業教育進入3.0時代,大量“新職業”的誕生、在職人群的“終身成長”需求,成為新的驅動力。

伴隨互聯網下沉和人工智能的上升,面向業務經營、業務管理、產品運營、市場營銷、新媒體、電商新零售等領域的“新商業”崗位,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無人駕駛、區塊鏈、大數據、編程等“新技術”崗位相繼出現,針對這些新職業崗位的培訓,成為新時代下的新需求。

全民“知識付費”時代?All in “教育”

儘管新職業教育的紅利期到來,但究竟選擇什麼樣的商業模式進入、切多大的市場、做輕還是做重,並沒有任何先驗經驗,這對於最先入場的公司來說,在戰略決策、商業模式打磨上,都是非常大的考驗。

三節課面臨的第一個考驗,是“知識付費”快速興起和發展的3年,做輕還是做重、抓風口還是保節奏的問題。

後顯慧認為,全民“知識付費”的時代,本質上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用戶需要的不只是信息、知識,而是教育、培訓。建一所終身成長的互聯網大學,將知識的內化拓展到能力的外化,把“變化”本身作為“學科”不斷研習,這就是三節課想做的事情。

確定做相對較重的“教育”培訓,三節課決定按照線下教培機構的模式來做新職業教育:

用好內容+好服務,形成好口碑、樹立好品牌。

三年內,三節課專注在做三件事:

1、建立從2C到2B的商業閉環,對學習效果做強交付;

2、重教研體系,打磨互聯網課程的快速迭代能力;

3、重用戶運營,和用戶做朋友、建立口碑自傳播。

  • 商業模式:2C+2B,完善“出口”閉環

後顯慧認為,知識付費是幫人們解決從“不知道”到“知道”的問題,三節課則希望幫從業者解決從“做不到”到“做得到”的問題;此外,知識付費產品和職業教育產品交付物、教學目標、產品生命週期等維度也有很多不同:

36氪獨家 | 「三節課」完成1.3億元B輪融資,All in “在線新職業大學”

知識付費產品的交付物是“知識”和內容,而三節課則希望自己交付給用戶的是把“知識”轉化為真正的“能力”,對用戶的“能力提升”負責。

因此,三節課在2C業務上重視學生個人“作品集”的建設,將學習內容作結果外化;另一方面,三節課跟脈脈等一些招聘平臺合作、逐步打通B端,讓學員的作品集能夠交付給企業,把用戶和招聘網站結合,讓招聘網站去解決企業的招聘需求,三節課來專注解決學員就業能力的提升,把學員的學習經歷直接轉化成就業競爭力。

據團隊統計,將作品集作為求職的背景經歷之後,三節課學員的電話邀約率提升了40%-50%。

  • 教研體系:快速迭代能力+標準化教研

科目選擇上:

從知識付費的話題導向、到迴歸教育的能力導向,抓市場的需求去設計能力模型、研發課程體系。截至目前,三節課已經將產品、運營課程打磨成標品,將生產流程複用到新媒體、數字營銷、技術研發等新課程當中。

教研開發上:

學習好未來的“中臺”模式,通過強教研做標準化輸出、保證品控。據後顯慧介紹,經過三年探索和積累,在解決標準化問題上,三節課已經做到面向C端課程的迭代週期為3-6個月,面向B端企業定製的研發週期為3-4周。

教學方法上:

創造出一套“RAC學習引擎”: 認識(Recognize),還原(Analyze),創造(Create)教學三段論(三節課也由此而得名),作為三節課教學、教研的基礎方法論。

36氪獨家 | 「三節課」完成1.3億元B輪融資,All in “在線新職業大學”

教學效果上:

強調用戶的練習和輸出,用輸出帶動輸入,以PBL項目制教學為核心、配合大量的練習和作業。 此外,三節課還利用開放平臺讓學員進行作業共享,將單項的指導和知識傳輸變成可以共享的相互學習和討論。

  • 用戶運營:和用戶做朋友、“師”“生”共同成長

後顯慧認為,三節課的一個微創新,在於搭建了一個新職業教育領域中的“在線兼職助教”模型

K12教培領域需要全職輔導老師進行重服務,但在新職業教育賽道中,由於互聯網、技術及各行業變化太快,一定需要一線的實戰派指導、不斷輸入新的教育內容,已經畢業並從事相關工作的優秀老學員,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三節課的助教篩選是:具備兩到三年的行業從業經驗、大廠或明星公司背景、快速學習和輸出能力、樂於幫助別人,願意分享個人經驗和學習方法。

將這批已經進入職場的優秀學員以“兼職導師”的身份聚集起來,另一個好處在於,能夠不斷維繫和壯大圍繞在三節課品牌周圍的優質資源,對三節課團隊來說,也可以保持對行業“變化”的敏銳度。

而對於助教來說,由於教授本身就是二次學習的過程,所教授的學員也是有自驅力、求知慾的年輕人,“學生”和“老師”基於三節課的平臺共同收穫和成長,建立起信任度更高的團隊氛圍。

據團隊介紹,過去三年,三節課有超過60%的用戶因口碑而來,並實現了超過50%的用戶交叉復購率,口碑推薦成為其主要的獲客渠道之一,更多資源得以投入到教研和教學中。

根據三節課團隊提供的最新數據,團隊目前150人左右,教研團隊30人,服務人效比超過傳統線下IT職業教育機構20倍,課程復購率在48%-50%。自成立以來,三節課已簽約服務超過300家企業客戶,包括百度、阿里巴巴、好未來、今日頭條、58同城、招商銀行、中國電信等公司在內,80%為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知名企業。

關於本輪投資邏輯,雙湖資本表示,在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企業運營的業務環境發生根本變化,在線化相關能力成為專業能力基礎上的必備技能,互聯網行業從業者也需要不斷進階學習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三節課的出現正好填補了市場的空白,他們通過產品體系、用戶服務、課程質量方面的持續創新以及紮實的教研、教學方法,已經成為新職業教育領域的佼佼者。

關聯閱讀:

36氪首發| 新職業教育「三節課」獲IDG資本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他們說:突破「達內模式」的規模瓶頸只是時間問題

36氪首發 | 獲千萬人民幣級融資,寫文章的“三節課”怎麼做教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