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是什麼

天主教 基督教 羅馬 利瑪竇 康熙 哲學 儒家 當代歷史故事 2019-04-18



天主教 (Catholicism) 亦稱“公教”“羅馬公教”, 有時也被稱作“舊教”, 以區別於新教, 與東正教、新教並稱為基督宗教三大派別。

天主教是什麼


天主教一詞在西文中意指“公教”, 源自希臘文的katholikos (即“全世界的”“普遍的”之意) 。中文“天主”一詞, 為明末耶穌會傳教士進入中國後, 借用中國原有名稱對所信之神的譯稱, 通常認為取自《史記·封禪書》所載:“八神, 一曰天主, 祠天齊”, 表述“最高莫若天, 最尊莫若主”和“天地真主, 主神主人亦主萬物”的思想, 取意為至高至上的主宰, 以與中國傳統宗教所信奉的神靈相區別, 故稱其教為天主教。

天主教是什麼


天主教前身是基督宗教創立初期存在於羅馬帝國西部拉丁語地區的西派, 與存在於羅馬帝國東部希臘語地區的東派相對。因以羅馬為中心, 故形成羅馬公教。西羅馬帝國476年滅亡前後, 羅馬主教逐漸成為整個西派教會的領袖, 西派教會中逐漸形成教宗體制。1054年東西兩派正式分裂後, 西派自稱公教 (即天主教) 。

天主教是什麼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穌基督, 尊瑪利亞為聖母, 其信仰內容大致包括在《使徒信經》中, 有“十二端信道”之說, 主要的基本信條為:天主聖父化為天地, 創造人類;天主聖子降生為人, 救贖人類, 並受難、復活、昇天, 在世界末日時將再次降臨;天主聖神 (即聖靈) 聖化人類;教會為基督所創立, 並有赦罪權;人的肉身將於世界末日復活並接受基督的審判, 善人得享永福, 惡人要受永苦等。天主教神職人員實行獨身制。此外還有本篤會、方濟各會、多明我會、奧斯定會等修會, 形成其隱修制度。天主教還有一整套等級分明的教階體制。

中世紀時, 天主教成為西歐各國封建社會中佔統治地位的宗教, 並把哲學、政治、法律等都置於天主教神學的控制之下。確立以托馬斯主義為核心的官方神學體系, 並達到經院哲學的繁榮鼎盛。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後, 興起新型修會耶穌會和巴黎外方傳教會、米蘭外方傳教會、遣使會等修會, 在世界各地傳播, 擴大其影響。在意、法、比、西、葡、匈、波、美以及拉丁美洲各國傳播很多。

天主教是什麼


天主教傳入中國始於13世紀。元至元三十一年 (1294) , 意大利方濟各會會士孟德高維諾抵達元大都 (今北京) , 獲准建堂傳教, 為天主教正式傳入中國之始。16世紀天主教再度傳入中國, 自明中葉起, 耶穌會、方濟各會和多明我會的傳教士相繼來中國傳教。明萬曆十年 (1582) , 耶穌會會士利瑪竇到澳門, 幾經輾轉, 於萬曆二十九年 (1601) 到達北京。利瑪竇以傳播科學知識為媒介, 以天主教教義與儒家倫理觀念相融合為傳教方針, 積極活動於中國知識分子階層, 為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清初以耶穌會為主體的在中國的傳教士繼承了利瑪竇的傳教方針。17至18世紀, 在中國的天主教傳教士在對中國禮儀的態度問題上發生爭論。這場中國禮儀之爭最後導致康熙帝與羅馬教廷的衝突, 使之憤然禁教。鴉片戰爭後, 清政府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道光二十六年 (1846) 宣佈天主教弛禁。辛亥革命後, 中國天主教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覺悟進一步提高, 積極開展反帝愛國運動, 提出改變中國天主教會殖民地體制的要求。

新中國成立後, 天主教愛國人士開展中國天主教反帝愛國運動, 使中國教會擺脫了外國勢力控制, 實現獨立自主自辦教會。1957年成立中國天主教神長和教友的愛國群眾團體——中國天主教愛國會。1980年成立中國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和主教團, 為全國性教務機構。現在的全國性天主教團體為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