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已經“走”了,

這些記憶離我們越來越遠,

只能用筆記下人們經常想起的地方。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已經“走”了,

這些記憶離我們越來越遠,

只能用筆記下人們經常想起的地方。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已經“走”了,

這些記憶離我們越來越遠,

只能用筆記下人們經常想起的地方。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已經“走”了,

這些記憶離我們越來越遠,

只能用筆記下人們經常想起的地方。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已經“走”了,

這些記憶離我們越來越遠,

只能用筆記下人們經常想起的地方。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已經“走”了,

這些記憶離我們越來越遠,

只能用筆記下人們經常想起的地方。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已經“走”了,

這些記憶離我們越來越遠,

只能用筆記下人們經常想起的地方。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已經“走”了,

這些記憶離我們越來越遠,

只能用筆記下人們經常想起的地方。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所有的文化記憶、歷史遺存和積澱被剷平,這是一個文化悲劇。

——馮驥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原平安大街口的南市牌坊,今榮吉大街與和平路交口位置

天 津 南 市 。

市者,集市也;

南,則是因為它處於天津老城區的南面。

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

西達南門外大街,東止於和平路,

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在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承載著幾代人的掙扎、期盼、奮鬥和夢想。

在南市老建築的推倒聲中,

一切積塵,都化作煙,

飄然升騰,離我們遠去。

那些街巷、那些院落、

那些人們、那些故事,

所有的繁華興衰都不復存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的地理位置、建設過程、興衰始末

及昔日容貌,它的成長與消失背後

所反映出的天津的發展,

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天災人禍,

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也有一層宿命般的色彩。

天時 地利 人和“命中註定”的“津門人氣市中心”

明永樂二年至四年(1404-1406),

天津設衛築城。

當時,這座"天津衛城"不過是土圍子,

從城區東西方向的中心線向南,地勢越來越低,

出了南城門往南地勢就更加低窪、水網縱橫,

因此這一帶過去叫做“城南窪”,

也叫“衛南窪”,又稱“蘆子坑”。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津門保甲圖說中的南門外(上南下北)

1860年天津開埠後,

海河兩岸日趨繁華。

而城南窪直到1894年的光緒年間,

依舊是浩瀚的蘆葦蕩。

清光緒十年(1884)的《津門雜記》

以及同期繪製的天津城區示意圖中,

也沒有找到與“南市”有關聯的地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津門雜記》資料圖

民間相傳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老輩兒人講,清末的南市一帶,是個又深又大的水坑,據說比當時北平的什剎海還大,坑的西北岸邊(就是前文說到的燕王廟、三官廟一帶),有一片熱鬧的場地,坑內都是小船,供遊人往來乘坐。到了夜間,有船載客三五人,有人彈弦,有人敲打茶杯,對唱小曲。

還都是地道的天津味兒。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天津成為義和團運動的中心。

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

從大沽口登陸,進攻天津。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庚子國變後的天津老城裡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

成立了臨時軍政府,

並取了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名字—天津都統衙門。

這個都統衙門做出的第一項決定

就是拆毀天津城牆

而拆除城垣,

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老城周邊的開發和商業的興起。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天津,

北大關及其附近的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

繁華商業區遭到嚴重毀壞,

各路商家紛紛遷至新開發的東馬路、

東南城角乃至海河東岸經營,

小商小販則遷至城南大窪擺攤設點。

壬子(1912)年正月十四,

京津等地士兵譁變

(歷史上稱為“壬子兵變”,天津俗稱“搶當鋪事件”),

將繁華的估衣街地區洗劫一空。

此後,天津的商業中心開始向南市轉移,

由此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南關市場”,

又被一向言簡意賅的天津人簡稱為“南市”,

也是人們慣稱為“三不管”的所在。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它背靠天津老城,面向九國租界,

接納各地難民,包容各種事物。

不同於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

天津南市的內涵和外延,遠非其他地方所比。

中國以至世界,現在以至今後,

都不會再有類似的地方出現。

雖然很短暫,但南市曾是近代天津重要的商業中心

有圖有真相。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4年《天津概要》

1934年《天津概要》卷九

第三章“商業”第一節“述略”中(上圖),

開篇的幾句話就道出了南市的商業地位。

天津市面之繁榮,最初為侯家後,漸延至估衣街、大衚衕。民國十一年(1922年)後,漸移至南市一帶。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南市漸形衰落,而法租界梨棧日見蓬勃,今且由梨棧推至天增裡、綠牌電車道、馬家口、海大道矣。

這說明天津陸續有三個商業中心,

分別是北大關、南市、現在的和平路。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天津縣新志》“坊巷”一章中寫道:

南門外一望荒涼,向多積水。自庚子(1900年)後,外人租界地逼至東南城角及海河東岸,歌樓酒肆,叢錯其間。有工心計者,在日本租界毗連地闢三街,曰南市大街,曰廣益大街,曰榮業大街。自東南城角至南門外直街,繁華美飾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這說明南市開始興起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大舞臺內景,上世紀50年代拆除。

從1917年的《京津兩市圖》看,

南市地區已經有了大舞臺、昇平茶園、華賓茶園、

廣和樓、丹桂茶園、平安電影、華樓等標誌性建築。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沒錢到南市掙,有錢到南市花。

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

是南市的商業最輝煌時期。

南市各類商店之多,令人咂舌。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娛樂場所示意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南市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南市風月場後來改成了旅館

一場大水,南市昔日繁華不再

1939年,洪水入侵天津,

由沼澤地變成商業區的南市

由於低窪的地勢被大水浸泡,

水退之後許多商店無力修復,日益蕭條,

南市也失去了商業中心的位置。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8月21日南市及市區78%的地段被淹,65萬人流離失所。

網友@yuanyuan:小時候聽姥姥講過三九年發大水的事兒,姥姥家住在蘆莊子,大水漫進來時據說是把院子裡的大門門板卸下來把幾個孩子放在上面護持著漂到安全地帶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大水中的廣和樓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天津水災留影 三不管華樓前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原多倫道上的大水水位標識牌,距離地面約1.6米。原本在和平路、鞍山道、多倫道以及南市等處,有不少大水標識牌,但在城市化的改造中,這些牌子全部消失。

曾定居老南市的

丐幫“幫主”——李明山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39年天津發生特大水災,流離失所的難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在百年南市的前幾十年,

人們認定南市是天堂,充滿了機會,

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生產,靠頭腦靈活的可以經營,

一無所長的當雜役,身懷絕技的擺地攤。

沒錢去南市賺,有錢到南市花。

南市百業,業業興旺。

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人們評價南市是地獄,

地痞橫行、欺行霸市,賭毒娼盜,藏汙納垢,

是黑社會人物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化現象。

百年南市身後事,一任人們去評說。

六七十年代的南市,是天津最有“生活味兒”的地界兒

天津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汙泥濁水一掃而光,

消滅了煙、賭、毒、妓,

鎮壓了舊社會騎在人民頭上的漢奸、歹徒、特務,

槍斃了南市最大的惡霸袁文會。

在五十年代,一些原有的妓院經過改造,成了居民大院。

街道衚衕得到了修整和治理。

原來的“三不管”市場建成了“玉林村”,

俗稱“大白樓”。

居民的生活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改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80年代南市街道地圖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縱貫東西的榮業大街,東部是其繁盛所在

南市大宅門“冰窖趙家”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清末民初,天津冰窖業首戶就是南市“冰窖趙家”,

主人名叫趙漢卿。

當時老城南城外有個大水坑,

他家就在大坑邊上安營紮寨,

做起了天然冰的買賣,生意紅火名氣很大,

天津人稱“冰窖趙家”。

位於華安大街162號的“冰窖趙家”是一處深宅大院,

一對石獅子把守大門,房屋都是雕樑畫棟,

一共四套院,與西邊的趙家祠堂連為一體,

裡面跟小故宮似的。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從新中國成立到拆遷前的50多年中,

基本保持原樣沒動,只是房頂進行過幾次維修,

這兒是人們熟知的南市大宅門。

還有一件人們不太瞭解的事情——

位於這座老宅對面的天津市第一座廣播電臺舊址,

最初也是“冰窖趙家”的房產。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1949年1月,華安街上的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坐落在南市的,建於1939年的天津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合影。

老天津記憶裡的南市

【睡前上門板是個體力活兒】

我家住在榮吉大街92號(路北側),門臉房,居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好的。

聽奶奶講,爺爺解放前後在這裡經營店鋪,字號是永春茶莊。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那時家門口就是商業街,相當於現在住在濱江道上一樣。我一直認為我家門口是南市最繁華的地方。90年代直至以前,家門口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為了安全,睡前要上門板。木門上面和中間兩道相對的木槽,厚重的門板要舉起來插進去,是體力活也要巧勁兒。

門旁邊窗戶底下堆著雜物,冬天就是一堆蜂窩煤,拿各種破板子蓋著。右邊放著一個箱子,裡面主要是一個缸,冬天自家醃酸菜。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水鋪大爺賣的酸糖】

東興大街交口的地方有個水鋪,一個老爺爺經營著,周圍的人早先家裡火不方便接不上用的時候,從這買開水,天天蒸汽繚繞的。

我沒買過開水,不過他家賣一種酸糖,那味道印象深刻。

幾分錢,老爺爺打開一個鐵飯盒,裡面橡皮大小的酸糖浸在麵粉裡,拿一塊有時候給你直接放嘴裡,酸甜的,一路咂著味兒就上學去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東仁巷(攝影 張建)

【看電影 買文具 自行車 小醬菜】

……過了榮吉大街口就開始熱鬧起來,右手是人民劇場,在那看過《喋血雙雄》,周潤發演的槍戰片。

人民劇場旁邊是中原文具店,很大,櫥窗裡擺著各種運動服、足球。在那買過口琴、英雄鋼筆、後來的2B鉛筆。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和平路北端的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攝影 王泰)

這幾家店的對面有飛鴿自行車廠門市部、海鷗手錶廠門市部、縫紉機廠門市部,這些當初天津享譽全國引以為豪的知名品牌都在這開店,足見這位置的重要性。

還有天昌醬園。這家的鹹菜好吃,總買小黃瓜、小葫蘆,現在一提醬菜就是六必居,哪還有天津本地品牌的醬菜呢?


對一個地方而言,

人們的情感產生了歸屬,

城市的靈魂才有了歸宿。

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

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

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上,

寫在歷史上每個南市人的生活歷程中,

每一道印記都是刻鑿留下的痕跡。

很遺憾,這一切印跡都不復存在。

清晨衚衕裡的叫賣聲,

冬日早點部門口蒸騰的熱氣,

午後斜陽院落裡的閒暇時光,

傍晚路燈下人們的納涼聊天,

都變成記憶的碎片。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南市已經“走”了,

這些記憶離我們越來越遠,

只能用筆記下人們經常想起的地方。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天津舊照,給00後看的南市影像,那時“繁華與租界地不相上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