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三寶是天津在明清時代的三座主要建築,天津俗語稱「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

1.鼓樓坐落在天津舊城中心,建於明弘治三年(1492年),四面開門,城中東西、南北兩條大道在鼓樓交匯,原名鐘鼓樓,是舊城內最高的建築,上有對聯為「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1953年因擴建舊城道路,以其妨礙交通被拆毀。21世紀初,改造舊城建築,除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外,舊城中平房全部拆除,道路加寬,又在原址重新建一座新鼓樓,新鼓樓式樣和原來鼓樓一樣,但更為高大,改為綠色琉璃瓦頂(舊中國只有清真寺用綠色屋頂),並增加了漢白玉欄杆(以前只有皇家建築和「敕建」的寺廟才允許使用漢白玉)。

"

天津三寶是天津在明清時代的三座主要建築,天津俗語稱「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

1.鼓樓坐落在天津舊城中心,建於明弘治三年(1492年),四面開門,城中東西、南北兩條大道在鼓樓交匯,原名鐘鼓樓,是舊城內最高的建築,上有對聯為「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1953年因擴建舊城道路,以其妨礙交通被拆毀。21世紀初,改造舊城建築,除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外,舊城中平房全部拆除,道路加寬,又在原址重新建一座新鼓樓,新鼓樓式樣和原來鼓樓一樣,但更為高大,改為綠色琉璃瓦頂(舊中國只有清真寺用綠色屋頂),並增加了漢白玉欄杆(以前只有皇家建築和「敕建」的寺廟才允許使用漢白玉)。

天津三寶的由來

翻新後的鼓樓

2.大沽口炮臺位於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與渤海的交匯處,現存炮臺3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大沽海口是“津門之屏”,明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臺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防禦體系,大沽口炮臺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1840年至1900年六十年間,西方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 政治特權,先後對大沽口炮臺發動了四次入侵。隨著《辛丑條約》的簽定,清政府被迫拆毀大沽口炮臺。 大沽口炮臺遺址位於天津海河入海口南、北兩岸。初以磚石砌就,後以三合土夯築。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炮臺建制不斷髮展,防禦體系逐具規模。鼎盛時期形成以“威、鎮、海、門、高”以及石頭縫六座炮臺為主,配置千、萬斤級銅、鐵大炮及附屬設施強大的海防防禦體系。

"

天津三寶是天津在明清時代的三座主要建築,天津俗語稱「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

1.鼓樓坐落在天津舊城中心,建於明弘治三年(1492年),四面開門,城中東西、南北兩條大道在鼓樓交匯,原名鐘鼓樓,是舊城內最高的建築,上有對聯為「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1953年因擴建舊城道路,以其妨礙交通被拆毀。21世紀初,改造舊城建築,除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外,舊城中平房全部拆除,道路加寬,又在原址重新建一座新鼓樓,新鼓樓式樣和原來鼓樓一樣,但更為高大,改為綠色琉璃瓦頂(舊中國只有清真寺用綠色屋頂),並增加了漢白玉欄杆(以前只有皇家建築和「敕建」的寺廟才允許使用漢白玉)。

天津三寶的由來

翻新後的鼓樓

2.大沽口炮臺位於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與渤海的交匯處,現存炮臺3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大沽海口是“津門之屏”,明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臺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防禦體系,大沽口炮臺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1840年至1900年六十年間,西方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 政治特權,先後對大沽口炮臺發動了四次入侵。隨著《辛丑條約》的簽定,清政府被迫拆毀大沽口炮臺。 大沽口炮臺遺址位於天津海河入海口南、北兩岸。初以磚石砌就,後以三合土夯築。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炮臺建制不斷髮展,防禦體系逐具規模。鼎盛時期形成以“威、鎮、海、門、高”以及石頭縫六座炮臺為主,配置千、萬斤級銅、鐵大炮及附屬設施強大的海防防禦體系。

天津三寶的由來

大沽口炮臺

"

天津三寶是天津在明清時代的三座主要建築,天津俗語稱「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

1.鼓樓坐落在天津舊城中心,建於明弘治三年(1492年),四面開門,城中東西、南北兩條大道在鼓樓交匯,原名鐘鼓樓,是舊城內最高的建築,上有對聯為「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1953年因擴建舊城道路,以其妨礙交通被拆毀。21世紀初,改造舊城建築,除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外,舊城中平房全部拆除,道路加寬,又在原址重新建一座新鼓樓,新鼓樓式樣和原來鼓樓一樣,但更為高大,改為綠色琉璃瓦頂(舊中國只有清真寺用綠色屋頂),並增加了漢白玉欄杆(以前只有皇家建築和「敕建」的寺廟才允許使用漢白玉)。

天津三寶的由來

翻新後的鼓樓

2.大沽口炮臺位於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與渤海的交匯處,現存炮臺3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大沽海口是“津門之屏”,明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臺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防禦體系,大沽口炮臺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1840年至1900年六十年間,西方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 政治特權,先後對大沽口炮臺發動了四次入侵。隨著《辛丑條約》的簽定,清政府被迫拆毀大沽口炮臺。 大沽口炮臺遺址位於天津海河入海口南、北兩岸。初以磚石砌就,後以三合土夯築。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炮臺建制不斷髮展,防禦體系逐具規模。鼎盛時期形成以“威、鎮、海、門、高”以及石頭縫六座炮臺為主,配置千、萬斤級銅、鐵大炮及附屬設施強大的海防防禦體系。

天津三寶的由來

大沽口炮臺

天津三寶的由來

大沽口炮臺遺址

3.鈴鐺閣原來是舊城西稽古寺的藏經閣,建於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因為飛簷四出,風鈴丁冬,俗稱鈴鐺閣。光緒年間因附近板場失火被波及而焚燬,民國期間在原址建鈴鐺閣中學。鈴鐺閣中學位於天津縣城外西北角,初名稽古寺,建自唐代,寺內存有《大藏經》全卷。明萬曆七年,(1579年)建藏經閣,重簷四出,甚為壯觀。閣角裝有風鈴,鈴聲可遠聞數裡,鄉人因呼為鈴鐺閣。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含光和尚又重修一次,清代文學大師朱彝尊曾為文以記其事,並描述其登臨時的感懷:"夕陽在衣,風鈴錚然;翔鳥上下,為之目曠神儀。光緒十八年,不慎於火,延燒及藏經閣,房子及所儲存的大藏經都化為灰燼。1901年,嚴範孫、高凌文、王世蘭等倡議以稽古書院舊址改辦新式中學,名為天津普通中學,但由於習慣大家叫它為"鈴鐺閣中學"。在其校旗校徽上,鈴鐺作為其主要標誌現鈴鐺閣中學禮堂現鈴鐺閣中學禮堂如今,想看到鈴鐺閣的原貌是不可能的了,如今惟一能找到的是因鈴鐺閣而得名的“鈴鐺閣中學”和學校裡的六塊碑刻。在這隻鱗片爪中,我們慢慢體味著被掩埋的過去。

"

天津三寶是天津在明清時代的三座主要建築,天津俗語稱「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

1.鼓樓坐落在天津舊城中心,建於明弘治三年(1492年),四面開門,城中東西、南北兩條大道在鼓樓交匯,原名鐘鼓樓,是舊城內最高的建築,上有對聯為「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1953年因擴建舊城道路,以其妨礙交通被拆毀。21世紀初,改造舊城建築,除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外,舊城中平房全部拆除,道路加寬,又在原址重新建一座新鼓樓,新鼓樓式樣和原來鼓樓一樣,但更為高大,改為綠色琉璃瓦頂(舊中國只有清真寺用綠色屋頂),並增加了漢白玉欄杆(以前只有皇家建築和「敕建」的寺廟才允許使用漢白玉)。

天津三寶的由來

翻新後的鼓樓

2.大沽口炮臺位於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與渤海的交匯處,現存炮臺3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大沽海口是“津門之屏”,明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臺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防禦體系,大沽口炮臺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1840年至1900年六十年間,西方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 政治特權,先後對大沽口炮臺發動了四次入侵。隨著《辛丑條約》的簽定,清政府被迫拆毀大沽口炮臺。 大沽口炮臺遺址位於天津海河入海口南、北兩岸。初以磚石砌就,後以三合土夯築。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炮臺建制不斷髮展,防禦體系逐具規模。鼎盛時期形成以“威、鎮、海、門、高”以及石頭縫六座炮臺為主,配置千、萬斤級銅、鐵大炮及附屬設施強大的海防防禦體系。

天津三寶的由來

大沽口炮臺

天津三寶的由來

大沽口炮臺遺址

3.鈴鐺閣原來是舊城西稽古寺的藏經閣,建於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因為飛簷四出,風鈴丁冬,俗稱鈴鐺閣。光緒年間因附近板場失火被波及而焚燬,民國期間在原址建鈴鐺閣中學。鈴鐺閣中學位於天津縣城外西北角,初名稽古寺,建自唐代,寺內存有《大藏經》全卷。明萬曆七年,(1579年)建藏經閣,重簷四出,甚為壯觀。閣角裝有風鈴,鈴聲可遠聞數裡,鄉人因呼為鈴鐺閣。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含光和尚又重修一次,清代文學大師朱彝尊曾為文以記其事,並描述其登臨時的感懷:"夕陽在衣,風鈴錚然;翔鳥上下,為之目曠神儀。光緒十八年,不慎於火,延燒及藏經閣,房子及所儲存的大藏經都化為灰燼。1901年,嚴範孫、高凌文、王世蘭等倡議以稽古書院舊址改辦新式中學,名為天津普通中學,但由於習慣大家叫它為"鈴鐺閣中學"。在其校旗校徽上,鈴鐺作為其主要標誌現鈴鐺閣中學禮堂現鈴鐺閣中學禮堂如今,想看到鈴鐺閣的原貌是不可能的了,如今惟一能找到的是因鈴鐺閣而得名的“鈴鐺閣中學”和學校裡的六塊碑刻。在這隻鱗片爪中,我們慢慢體味著被掩埋的過去。

天津三寶的由來

鈴鐺閣舊貌

"

天津三寶是天津在明清時代的三座主要建築,天津俗語稱「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

1.鼓樓坐落在天津舊城中心,建於明弘治三年(1492年),四面開門,城中東西、南北兩條大道在鼓樓交匯,原名鐘鼓樓,是舊城內最高的建築,上有對聯為「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1953年因擴建舊城道路,以其妨礙交通被拆毀。21世紀初,改造舊城建築,除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外,舊城中平房全部拆除,道路加寬,又在原址重新建一座新鼓樓,新鼓樓式樣和原來鼓樓一樣,但更為高大,改為綠色琉璃瓦頂(舊中國只有清真寺用綠色屋頂),並增加了漢白玉欄杆(以前只有皇家建築和「敕建」的寺廟才允許使用漢白玉)。

天津三寶的由來

翻新後的鼓樓

2.大沽口炮臺位於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與渤海的交匯處,現存炮臺3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大沽海口是“津門之屏”,明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臺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防禦體系,大沽口炮臺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1840年至1900年六十年間,西方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 政治特權,先後對大沽口炮臺發動了四次入侵。隨著《辛丑條約》的簽定,清政府被迫拆毀大沽口炮臺。 大沽口炮臺遺址位於天津海河入海口南、北兩岸。初以磚石砌就,後以三合土夯築。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炮臺建制不斷髮展,防禦體系逐具規模。鼎盛時期形成以“威、鎮、海、門、高”以及石頭縫六座炮臺為主,配置千、萬斤級銅、鐵大炮及附屬設施強大的海防防禦體系。

天津三寶的由來

大沽口炮臺

天津三寶的由來

大沽口炮臺遺址

3.鈴鐺閣原來是舊城西稽古寺的藏經閣,建於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因為飛簷四出,風鈴丁冬,俗稱鈴鐺閣。光緒年間因附近板場失火被波及而焚燬,民國期間在原址建鈴鐺閣中學。鈴鐺閣中學位於天津縣城外西北角,初名稽古寺,建自唐代,寺內存有《大藏經》全卷。明萬曆七年,(1579年)建藏經閣,重簷四出,甚為壯觀。閣角裝有風鈴,鈴聲可遠聞數裡,鄉人因呼為鈴鐺閣。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含光和尚又重修一次,清代文學大師朱彝尊曾為文以記其事,並描述其登臨時的感懷:"夕陽在衣,風鈴錚然;翔鳥上下,為之目曠神儀。光緒十八年,不慎於火,延燒及藏經閣,房子及所儲存的大藏經都化為灰燼。1901年,嚴範孫、高凌文、王世蘭等倡議以稽古書院舊址改辦新式中學,名為天津普通中學,但由於習慣大家叫它為"鈴鐺閣中學"。在其校旗校徽上,鈴鐺作為其主要標誌現鈴鐺閣中學禮堂現鈴鐺閣中學禮堂如今,想看到鈴鐺閣的原貌是不可能的了,如今惟一能找到的是因鈴鐺閣而得名的“鈴鐺閣中學”和學校裡的六塊碑刻。在這隻鱗片爪中,我們慢慢體味著被掩埋的過去。

天津三寶的由來

鈴鐺閣舊貌

天津三寶的由來

現存的鈴鐺閣中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