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們兒禮部尚殳,看得上眼您受累關注一下。

北京人都玩什麼呢?

那可謂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及。

從騎行到自駕,從國內到國外。

不出去的,也要提籠架鳥,養花逗蟲。

北京人愛玩兒,愛找樂子。

以後我會多給大家介紹北京的花鳥魚蟲。

不過,今天我想先介紹一個熱門的地方。

哪兒呢?前門,也叫正陽門。

"

哥們兒禮部尚殳,看得上眼您受累關注一下。

北京人都玩什麼呢?

那可謂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及。

從騎行到自駕,從國內到國外。

不出去的,也要提籠架鳥,養花逗蟲。

北京人愛玩兒,愛找樂子。

以後我會多給大家介紹北京的花鳥魚蟲。

不過,今天我想先介紹一個熱門的地方。

哪兒呢?前門,也叫正陽門。

北京印象(七)玩在北京

這個名字名氣大得益於前一段播出的電視劇《正陽門下》,而筆者也是從小就生活在這片兒。

對這一片兒有著很深厚的感情。

很多人來北京旅遊,必去的就是這一帶。

當然,這裡往北就是名氣最大的故宮,天安門。

您要說了,北京人不愛去這些地兒。

有一種說法是北京人守著這些地,倒是不愛去。

還有一種說法是北京人不屑的去。

這說法都不對。

北京人從小就離不開這一片兒。

只不過,我們不會在長假時候去,因為那時候的遊客比較多,我們不會去搶那時候去。

我曾經有幾次在工作日的下午,秋天的時候,在故宮裡散步。

沒有什麼人,沒有平時的熙攘,看著這經歷了幾百年的建築,默默的佇立在那裡,從容且安詳。

總感覺到他的力量。

秋日的微風中,遙遠的能看到東三環正在建設的中國尊,這種歷史和現代的融合,反差,讓人覺得有很多的感慨。

也可以讓人把快速的生活稍稍放下那麼一瞬,靜下心來,感受一下清風古韻。

我先給您說說我們小時候的前門吧。

那時候,北京沒有這麼城市化,出了二環就到處能看到莊稼地。

您問了,你說這是什麼時候呀?前清啊。

沒有,我又不是妖精,沒有那麼大歲數。

我說的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時候。

前門這個地方,在早些時候,就是解放前,是一個火車站,也就是正陽門火車站。

所以呢,就吸引了好多的商鋪,什麼同仁堂,瑞福祥,內聯升,六必居,全聚德。

是北京城流動人口比較多的地方。

熱鬧。

挨著火車站,就是著名的商業街,大柵欄,(讀dashilan),您問我為什麼,那您得問問專家了。

我也不知道,反正老一輩就這麼叫。

類似於好多地名,都有當地的發音。

就是叫習慣了。

往南就是天橋。也就是當時的文化一條街,當年這裡有很多的街頭藝術可以看。

比如,相聲,評書,北京琴書,大鼓書,快板,耍中幡的,撂跤的,賣大力丸的。。。

等等。

當然,這裡還有著名的八大胡同,也就是妓院一條街。

您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正陽門有多熱鬧。

我們小時候呢,前門這一帶是好多公交的聚集地,基本上從前門坐車就可以通往北京的四面八方。

所以,更是熱鬧。

那時候的前門大街還沒有封閉,沒有做成步行街,那要是趕上禮拜天,從前門一直到大柵欄都是人山人海。

我印象中,大柵欄那時候都是老建築,有一個商場,就是過去資本家的小洋樓改的,給我印象很深。

雖然擺上了很多的衣服,鞋帽,但是,那個佈局和樓梯都是電影裡的小洋樓的樣子。

逛街的時候,對我們小孩兒真的是一種考驗,因為大柵欄的這一整條街都是人擠人人挨人的樣子,稍微一不留神,就容易走丟。

您說了,有那麼邪乎嗎?一條街都這麼多人?

跟您說,還真是。

因為那時候,沒有那麼多商場,西單那時候也這樣。

我估計現在的商場老闆要是能有這人流量,真的要去還願了。

現而今,前門大街整治的非常漂亮,再也看不到以前的亂象了,大柵欄也都是從新建的,所有的建築都是仿古建築,整齊劃一。

"

哥們兒禮部尚殳,看得上眼您受累關注一下。

北京人都玩什麼呢?

那可謂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及。

從騎行到自駕,從國內到國外。

不出去的,也要提籠架鳥,養花逗蟲。

北京人愛玩兒,愛找樂子。

以後我會多給大家介紹北京的花鳥魚蟲。

不過,今天我想先介紹一個熱門的地方。

哪兒呢?前門,也叫正陽門。

北京印象(七)玩在北京

這個名字名氣大得益於前一段播出的電視劇《正陽門下》,而筆者也是從小就生活在這片兒。

對這一片兒有著很深厚的感情。

很多人來北京旅遊,必去的就是這一帶。

當然,這裡往北就是名氣最大的故宮,天安門。

您要說了,北京人不愛去這些地兒。

有一種說法是北京人守著這些地,倒是不愛去。

還有一種說法是北京人不屑的去。

這說法都不對。

北京人從小就離不開這一片兒。

只不過,我們不會在長假時候去,因為那時候的遊客比較多,我們不會去搶那時候去。

我曾經有幾次在工作日的下午,秋天的時候,在故宮裡散步。

沒有什麼人,沒有平時的熙攘,看著這經歷了幾百年的建築,默默的佇立在那裡,從容且安詳。

總感覺到他的力量。

秋日的微風中,遙遠的能看到東三環正在建設的中國尊,這種歷史和現代的融合,反差,讓人覺得有很多的感慨。

也可以讓人把快速的生活稍稍放下那麼一瞬,靜下心來,感受一下清風古韻。

我先給您說說我們小時候的前門吧。

那時候,北京沒有這麼城市化,出了二環就到處能看到莊稼地。

您問了,你說這是什麼時候呀?前清啊。

沒有,我又不是妖精,沒有那麼大歲數。

我說的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時候。

前門這個地方,在早些時候,就是解放前,是一個火車站,也就是正陽門火車站。

所以呢,就吸引了好多的商鋪,什麼同仁堂,瑞福祥,內聯升,六必居,全聚德。

是北京城流動人口比較多的地方。

熱鬧。

挨著火車站,就是著名的商業街,大柵欄,(讀dashilan),您問我為什麼,那您得問問專家了。

我也不知道,反正老一輩就這麼叫。

類似於好多地名,都有當地的發音。

就是叫習慣了。

往南就是天橋。也就是當時的文化一條街,當年這裡有很多的街頭藝術可以看。

比如,相聲,評書,北京琴書,大鼓書,快板,耍中幡的,撂跤的,賣大力丸的。。。

等等。

當然,這裡還有著名的八大胡同,也就是妓院一條街。

您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正陽門有多熱鬧。

我們小時候呢,前門這一帶是好多公交的聚集地,基本上從前門坐車就可以通往北京的四面八方。

所以,更是熱鬧。

那時候的前門大街還沒有封閉,沒有做成步行街,那要是趕上禮拜天,從前門一直到大柵欄都是人山人海。

我印象中,大柵欄那時候都是老建築,有一個商場,就是過去資本家的小洋樓改的,給我印象很深。

雖然擺上了很多的衣服,鞋帽,但是,那個佈局和樓梯都是電影裡的小洋樓的樣子。

逛街的時候,對我們小孩兒真的是一種考驗,因為大柵欄的這一整條街都是人擠人人挨人的樣子,稍微一不留神,就容易走丟。

您說了,有那麼邪乎嗎?一條街都這麼多人?

跟您說,還真是。

因為那時候,沒有那麼多商場,西單那時候也這樣。

我估計現在的商場老闆要是能有這人流量,真的要去還願了。

現而今,前門大街整治的非常漂亮,再也看不到以前的亂象了,大柵欄也都是從新建的,所有的建築都是仿古建築,整齊劃一。

北京印象(七)玩在北京

前門樓子那裡還恢復瞭解放前的叮噹車。

以前從前門一直往南的中軸路都是能通車的,也就經常堵車。

現在改了步行街以後,車從煤市街直接拐到兩廣路去,人和車分開了,就不會堵車了。

您要是想體會一下老北京的文化,首先要從這裡逛起,有的人一般是衝著天安門來的,到這裡一晃而過,直接就奔天安門了。

天安門逛完了奔故宮了,故宮可是單行的,進去以後,您就得從北宮門出去了。

就奔景山美術館那邊兒了。

往東就是王府井啊。

再想回大柵欄就回不來了。

所以,有的人就簡單的看一下,趕緊去天安門。

其實,您要是這麼逛一下,真的體會不到老北京的味道。

所以,我建議,您不如多安排一下時間,好好逛一下這正陽門。

您可以從珠市口進去,那裡我看有很多的旅遊大巴,也都是從那裡停車,想必是很多旅遊團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這裡是鮮魚口的入口,鮮魚口和大柵欄是通著的,以前是前門大街的兩邊的倆衚衕。

現在中間的前門大街是步行街了,就無所謂了。

感覺跟大柵欄形成了一條街。

把口就是便宜坊讀(pianyifagn),這是一家燜爐烤鴨,全聚德是掛爐烤鴨。

挨著它的是錦芳小吃,您可以去嚐嚐,他家的豆汁還比較正宗,配上膠圈,辣鹹菜,是不錯的早點。

這是一家清真的飯店,也就說有關豬肉的東西您千萬不要點。

他家有很多北京小吃。

芝麻燒餅,炸糕,艾窩窩,驢打滾,牛蹄筋,爆肚,門釘肉餅,麵茶。。。

他家還有一種鮮花玫瑰餅,也是不錯的點心。

您可以嚐嚐。

最有意思的是,他家為了適應遊客,把炸酥肉都穿成肉串的樣子賣,有意思。

這在老北京的小吃店裡絕沒有。

是個創新。

這是鮮魚口,到了大柵欄這邊呢,就有更多的吃喝玩的東西了。

有名的有同仁堂,內聯升,等等,吃的東西當然是數不勝數。

這裡值得推薦的還有德雲社,就是郭德綱說相聲的那個德雲社。

您可以在這裡聽聽德雲弟子的現場,跟網上聽肯定不是一個感覺的。

"

哥們兒禮部尚殳,看得上眼您受累關注一下。

北京人都玩什麼呢?

那可謂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及。

從騎行到自駕,從國內到國外。

不出去的,也要提籠架鳥,養花逗蟲。

北京人愛玩兒,愛找樂子。

以後我會多給大家介紹北京的花鳥魚蟲。

不過,今天我想先介紹一個熱門的地方。

哪兒呢?前門,也叫正陽門。

北京印象(七)玩在北京

這個名字名氣大得益於前一段播出的電視劇《正陽門下》,而筆者也是從小就生活在這片兒。

對這一片兒有著很深厚的感情。

很多人來北京旅遊,必去的就是這一帶。

當然,這裡往北就是名氣最大的故宮,天安門。

您要說了,北京人不愛去這些地兒。

有一種說法是北京人守著這些地,倒是不愛去。

還有一種說法是北京人不屑的去。

這說法都不對。

北京人從小就離不開這一片兒。

只不過,我們不會在長假時候去,因為那時候的遊客比較多,我們不會去搶那時候去。

我曾經有幾次在工作日的下午,秋天的時候,在故宮裡散步。

沒有什麼人,沒有平時的熙攘,看著這經歷了幾百年的建築,默默的佇立在那裡,從容且安詳。

總感覺到他的力量。

秋日的微風中,遙遠的能看到東三環正在建設的中國尊,這種歷史和現代的融合,反差,讓人覺得有很多的感慨。

也可以讓人把快速的生活稍稍放下那麼一瞬,靜下心來,感受一下清風古韻。

我先給您說說我們小時候的前門吧。

那時候,北京沒有這麼城市化,出了二環就到處能看到莊稼地。

您問了,你說這是什麼時候呀?前清啊。

沒有,我又不是妖精,沒有那麼大歲數。

我說的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時候。

前門這個地方,在早些時候,就是解放前,是一個火車站,也就是正陽門火車站。

所以呢,就吸引了好多的商鋪,什麼同仁堂,瑞福祥,內聯升,六必居,全聚德。

是北京城流動人口比較多的地方。

熱鬧。

挨著火車站,就是著名的商業街,大柵欄,(讀dashilan),您問我為什麼,那您得問問專家了。

我也不知道,反正老一輩就這麼叫。

類似於好多地名,都有當地的發音。

就是叫習慣了。

往南就是天橋。也就是當時的文化一條街,當年這裡有很多的街頭藝術可以看。

比如,相聲,評書,北京琴書,大鼓書,快板,耍中幡的,撂跤的,賣大力丸的。。。

等等。

當然,這裡還有著名的八大胡同,也就是妓院一條街。

您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正陽門有多熱鬧。

我們小時候呢,前門這一帶是好多公交的聚集地,基本上從前門坐車就可以通往北京的四面八方。

所以,更是熱鬧。

那時候的前門大街還沒有封閉,沒有做成步行街,那要是趕上禮拜天,從前門一直到大柵欄都是人山人海。

我印象中,大柵欄那時候都是老建築,有一個商場,就是過去資本家的小洋樓改的,給我印象很深。

雖然擺上了很多的衣服,鞋帽,但是,那個佈局和樓梯都是電影裡的小洋樓的樣子。

逛街的時候,對我們小孩兒真的是一種考驗,因為大柵欄的這一整條街都是人擠人人挨人的樣子,稍微一不留神,就容易走丟。

您說了,有那麼邪乎嗎?一條街都這麼多人?

跟您說,還真是。

因為那時候,沒有那麼多商場,西單那時候也這樣。

我估計現在的商場老闆要是能有這人流量,真的要去還願了。

現而今,前門大街整治的非常漂亮,再也看不到以前的亂象了,大柵欄也都是從新建的,所有的建築都是仿古建築,整齊劃一。

北京印象(七)玩在北京

前門樓子那裡還恢復瞭解放前的叮噹車。

以前從前門一直往南的中軸路都是能通車的,也就經常堵車。

現在改了步行街以後,車從煤市街直接拐到兩廣路去,人和車分開了,就不會堵車了。

您要是想體會一下老北京的文化,首先要從這裡逛起,有的人一般是衝著天安門來的,到這裡一晃而過,直接就奔天安門了。

天安門逛完了奔故宮了,故宮可是單行的,進去以後,您就得從北宮門出去了。

就奔景山美術館那邊兒了。

往東就是王府井啊。

再想回大柵欄就回不來了。

所以,有的人就簡單的看一下,趕緊去天安門。

其實,您要是這麼逛一下,真的體會不到老北京的味道。

所以,我建議,您不如多安排一下時間,好好逛一下這正陽門。

您可以從珠市口進去,那裡我看有很多的旅遊大巴,也都是從那裡停車,想必是很多旅遊團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這裡是鮮魚口的入口,鮮魚口和大柵欄是通著的,以前是前門大街的兩邊的倆衚衕。

現在中間的前門大街是步行街了,就無所謂了。

感覺跟大柵欄形成了一條街。

把口就是便宜坊讀(pianyifagn),這是一家燜爐烤鴨,全聚德是掛爐烤鴨。

挨著它的是錦芳小吃,您可以去嚐嚐,他家的豆汁還比較正宗,配上膠圈,辣鹹菜,是不錯的早點。

這是一家清真的飯店,也就說有關豬肉的東西您千萬不要點。

他家有很多北京小吃。

芝麻燒餅,炸糕,艾窩窩,驢打滾,牛蹄筋,爆肚,門釘肉餅,麵茶。。。

他家還有一種鮮花玫瑰餅,也是不錯的點心。

您可以嚐嚐。

最有意思的是,他家為了適應遊客,把炸酥肉都穿成肉串的樣子賣,有意思。

這在老北京的小吃店裡絕沒有。

是個創新。

這是鮮魚口,到了大柵欄這邊呢,就有更多的吃喝玩的東西了。

有名的有同仁堂,內聯升,等等,吃的東西當然是數不勝數。

這裡值得推薦的還有德雲社,就是郭德綱說相聲的那個德雲社。

您可以在這裡聽聽德雲弟子的現場,跟網上聽肯定不是一個感覺的。

北京印象(七)玩在北京

聽現場如果您是行家就可以跟著起鬨,碰到好機會,您也可以使上一個現掛,不過您一定要懂,千萬不要瞎說,要是讓臺上的給懟回來,可是很尷尬的。。

德雲社旁邊是三慶園,是郭德綱弄的戲園子。

這裡有他的得意弟子陶雲聖,也就是陶陽,唱京劇。

當然,郭德綱也是常來助陣的。

您從大柵欄出來,往北拐,就是前門樓子了。

有人問了,為什麼有兩個城樓呢

其實,北京以前的城樓都是有兩個城樓的,外面的一個是箭樓,顧名思義,就是古代打仗射箭用的。

中間還有城牆圍起來的甕城。

這正陽門也是北京城保存比較完整的一個城門。

北邊的德勝門就只剩一個箭樓了。

從大柵欄到前門樓子這一段就是煤市街,他的兩邊有很多衚衕,也值得一逛。

還有現在的網紅北京坊。

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這就是正陽門,北京人最愛的地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