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這樣傷心的詞一首就夠了

陶淵明 杜鵑 雞湯 文化 從小讀宋詞 2017-08-03

秦觀:這樣傷心的詞一首就夠了

踏莎行.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是不足以談人生的”。

秦觀的這首詞,就是讓你有足以談人生的資本。

首先,他談了人生的迷茫。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誰的人生不曾經歷過,看不清前路,迷失了方向的時刻?樓臺和津渡,都是人生的路標,卻偏偏被濃霧籠罩,被月光悽迷。

所以呢?

桃源望斷無尋處。

桃花源,陶淵明理想中的世界,人人都在尋找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可沒有了路標,又何從尋找?

被n濃霧和月光包圍著的秦觀,感覺被世界拋棄和孤立,在異鄉的旅店裡,初春的寒冷刺骨,杜鵑的啼叫淒厲。

此情此景,正是“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孤獨是每個人的宿命,但每個人又都那麼懼怕孤獨。

所以,我們要有親人,朋友,愛人,甚至敵人,來消磨時光,以免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孤獨,忽然間跳出來,將自己吞沒。

秦觀,此時開始想念朋友。

他想到了將一支梅花通過驛站傳遞,寄到友人手裡,想到了將一卷書信,塞在魚肚子裡,然後寄給友人。

這樣的方式有點落後,現在看起來甚至很愚蠢。但在那個時代,這是最高級、最有內涵的交流。

這裡是有故事的,關於驛寄梅花,來源於中國很早的傳統,北魏時期陸凱曾經寫過一首很有韻味的小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古人講究,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千里之外,摘下一枝梅花,讓郵差接力傳遞,即便送到時梅花早已枯萎,但那是友人送來的整個春天。想想還是很浪漫的。

魚傳尺素,傳統就更早了。早在漢代樂府民歌裡就這樣唱著:“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這個看起來似乎更實惠一點,不但是表達一片相思,還送上兩條鯉魚,就是要把書信塞在魚肚子裡,魚有點受罪。所以後來更加聰明實惠的中國人,發明了用魚形狀的木盒子來裝書信,精美大方,環保方便。

但這些傳遞友情的方式都太慢了,此刻被困在孤獨的迷霧裡的秦觀,反而被這種長久得不到迴應的求助弄得精神崩潰。

砌成此恨無重數。

就像是對著高山深谷大喊一句:“有人嗎?”

深谷迴應:“有——人——嗎——”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精神崩潰的秦觀開始說胡話了,江水自流,關卿甚事?他片要說,你們這條江啊,怎麼這麼不省心,為什麼非要走得那麼遠?

而我們就要問了,秦少游啊,你怎麼這麼想不開,非要在自憐自艾的情緒裡深陷不出呢?

這樣的詞,一首就夠了,因為讀了傷心。而且是那種顧影自憐的傷心,怪不得有人說,少遊詞境最為悽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則變而為淒厲矣。

秦觀:這樣傷心的詞一首就夠了

(關注微信公眾號“從小讀宋詞”:leishusongci,最精緻的宋詞解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