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武帝到晉元帝,歷經500多年,彷彿過了很久,又似乎只是一瞬間,各路風雲人物各領風騷,為中華文化留下了無數個名垂千古的篇章。翻開《中國古代文學——從《史記》到陶淵明》這本書:

領略一下辭賦文學與政治力量之間的愛恨情仇;

傾聽一首樂府詩與民間歌謠之間的喜樂哀怨;

坐論一回建安七子與嵇康七賢們的詩與志,劍與情;

合唱一首山水詩,陶淵明和謝靈運該是怎樣的迴應?

和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其文化傳統基本上是複製中國的。所以,日本有不少學者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古代文學——從《史記》到陶淵明》,就是日本著名的漢學家白川靜先生的作品。白川靜一生都痴迷於漢學研究,他的口號是:學者80歲後才能成為真正的學者。

士人的風骨,決定了士人的命運。中國文人總有一種“學而優則仕”,胸懷天下的報國情懷;又有一種“田園耕讀”的避世情節。這顆矛盾的種子,早就種下了。

從司馬遷到陶淵明:我曾逼著自己接受現實,但一輩子都在追逐夢想

一、從《史記》到陶淵明,是一個必定要把理想寫進辭賦和詩裡的時代

司馬遷出生於公元前約145年,陶淵明出生於公元約362年,兩人相差約507歲。

司馬遷生活在西漢時期,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皇帝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漢武帝。所以,他的一生,註定要經歷血與火的淬鍊。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期,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皇帝是歷史上無人問津的晉元帝。所以,他的一生,註定要面對壯志難酬的憋屈。

從司馬遷到陶淵明,出現了不少的文人墨客……

你可以看到司馬遷正在奮筆疾書,他要寫的書,人稱《史記》,記載了上至上古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時期,共3000餘年歷史。

你可以看到班固正在挑燈夜戰,他要寫的書,人稱《漢書》,雖然只記載了25年曆史,但他把真實的大漢,和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寫得活靈活現。

你可以看到卓文君正獨守空閨,她只做一首《白頭吟》,訴說她與夫君司馬相如之間的愛情故事——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這便是讓人心醉的:樂府民間詩歌的樣子吧!

你可以看到建安七子在刀光劍影中,胭脂柳巷裡,把酒問明月,起舞弄輕影。瞧,他們時而會議論起賈誼的《吊屈原賦》,時而會吟一首五言詩,時而又提筆揮毫,從枚乘的《七發》說到張衡的《歸田賦》。這便是漢賦的魅力吧,可以寫就宏篇政論,也可以寫盡人世滄桑。

你可以看到陶淵明在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時,和他同時代的山水詩人謝靈運,也正郊遊于山水之間,寫著“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的詩句。當陶淵明寫下《桃花源記》,憧憬著創建一個美好、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時,謝靈運也寫了“我志誰與亮,賞心惟良知”。或許,他和陶淵明一樣,一直苦苦尋找的,也就是那一處桃花源吧!

從司馬遷到陶淵明:我曾逼著自己接受現實,但一輩子都在追逐夢想

二、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史記》,是什麼力量讓他的信念堅如磐石

司馬遷寫《史記》,是為了報復漢武帝,你信嗎?這麼講,也是有故事背景的。當時,大漢名將李陵,在著名的“漠北之戰”中,被匈奴軍隊包圍後,投降了。漢武帝聽後,覺得受了奇恥大辱,一氣之下,就要殺李陵全家,朝廷上下都紛紛給皇帝點贊。

這時候,愣頭青司馬遷登場了,他認為李陵投降情有可原,二話不說,就在漢武帝跟前給李陵說情。漢武帝正在氣頭上,誰給李陵說情,他就要誰斷子絕孫,還要讓他生不如死。於是,就下令把司馬遷的命根子給割掉了。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人家是皇帝老子,司馬遷哪幹得過人家?但是,司馬遷不服,因為在他心目中,自己的出身可比漢武帝的出身好。在《太史公自序》中可以得知,司馬氏族,在神話時代就是名門望族。

司馬遷可能在心裡想,你劉徹的祖上乃市井之徒而已,頂多算個豪俠出身。你個沒文化的傢伙,你讓我生不如死,我就要讓你死不如生。所以,就寫了《史記》,他要把漢武帝那些“橫徵暴斂,窮兵黷武”的事蹟全給記下來,讓漢武帝無論創下多少豐功偉業,還是難已掩蓋暴君的形象。

當然,這是笑談,司馬遷是有風骨的士人,不屑於做這種事的。

司馬遷寫《史記》,是為了孝順他老爸,所以子承父業,完成他老爸的遺志,你信嗎?這麼講,也是有依據的。

據可靠情報,公元前108年,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去世三年後,他就子承父業,當上了太史令。司馬談去世的時候,專門交待過司馬遷:兒子啊,我們的祖宗,在周朝的時候,就是太史,我死了以後,你得繼承祖業,必定要當太史。你要是幹了這份差事,可得把我沒幹完的活,保質保量地幹完啊!因為編撰《史記》這個事情,是繼承周公、孔子的基業,更是為後世保留真實史料的偉業呢!

司馬遷聽了父親的話,趕緊跪在老父親的病床前,一邊痛哭流涕,一邊說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用大白話講,就是:兒子我雖然沒什麼才能,但是我一定會認真編撰前人留下來的歷史文獻,保證不出任何差錯。

司馬遷是個大孝子,所以,他父親沒有把《史記》編撰完,他就子承父業,替父親完成未競之事業。為了完成《史記》,他在受到極刑,失去男人的根本後,依然堅強地活著,終於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流傳千古而不朽。

司馬遷寫《史記》,純粹是古代士人風骨與氣節的體現,你信嗎?這麼講,也是有原因的。

《史記》的第一篇是《伯夷列傳》,伯夷何許人也?《史記》中講了他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伯夷是商朝孤竹國君亞微的大兒子。由於父親想把王位傳給叔齊,但是等亞微死後,叔齊卻非得把國君之位讓給大哥伯夷,伯夷覺得如果這樣做的話,就違背了父親的意願,是大不孝。於是,他就逃跑了。叔齊見伯夷跑了,他也不願繼承國君之位,也跟著跑了。

兩兄弟在跑路的路上,合計著去投奔西伯昌(史稱周文王)。沒承想,剛到西伯昌的領地,就聽說西伯昌去世了,他的兒子武王不僅沒有好好地安葬西伯昌,反而把西伯昌的靈位綁在兵車上,宣稱要帶著父親的靈牌,去討伐紂王。

伯夷覺得武王這是大不孝,於是要求武王好好安葬父親,千萬不要在父親屍骨未寒之際,大動刀兵。還指責武王不孝不忠,不仁不義。要不是姜太公保了伯夷一命,他的腦袋就被武王的隨從給砍了。

後來,武王把紂王給滅了,建立周朝。伯夷拒絕到周朝做官,和叔齊兩人跑到首陽山,過著采薇而食的生活。說白了,就是過著吃草啃樹皮的生活,成就了“不食周粟“的故事。

司馬遷和很多古代士人都認為,伯夷是高風亮節之人,都佩服這種為了真理,可以犧牲一切的殉道精神。

司馬遷的一生是悲慘的,就因為良心發現,說了句公道話,就失去了做男人的根本。他活著的時候,一定遭受過各種羞辱和恥笑。但是,為了理想,為了志向,他一切都可以忍受,他要和命運抗爭到底。

所以,《史記》被很多學者稱為古代士人的命運之書,司馬遷看透了士人階層與皇權的矛盾與糾葛,士人是夾在皇權與普通百姓中間的階層,他們既要依靠皇權來獲得生存空間,發揮人生價值,又有治國安民的大情懷,有事沒事就想替老百姓辦點實事。

士人是矛盾的,他們需要調和這種矛盾,需要在現實和理想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一旦皇權進入一種非正常的狀態,現實社會和他們理想中的社會偏離過遠,他們就會奮起反抗。

無論如何,司馬遷完成了《史記》,他用行動詮釋了士人的風骨、氣節與情懷。

從司馬遷到陶淵明:我曾逼著自己接受現實,但一輩子都在追逐夢想

三、陶淵明在亂世之中寫《桃花源記》,是什麼經歷讓他有情懷構想“烏托邦”

陶淵明寫《桃花源記》,是武陵山民的真實生活寫照,加入詩人的情懷後,表達了百姓對安定恬靜的渴望。

陶淵明出生於名門望族,他的曾祖父是東晉的開國元勳、大司馬陶侃。但是,陶侃有17個兒子,在《陶侃傳》的附傳中,記錄了9個兒子的事蹟,陶淵明的父親不在其中。而陶淵明也曾經在自己的詩文中提到:他家和陶氏家族沒什麼來往。

如此看來,陶淵明似乎並沒有享受多少祖先的恩澤,也沒有從家庭勢力中得到恩惠。而且,陶淵明的父母均早逝,因此陶淵明的生活應該是貧窮的。

貧窮的他,到處遊蕩,估計去過他曾祖父陶侃任職過的湖南武陵一帶(今湖南常德)。這裡的山民,曾經不服漢族統治,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還曾帶兵討伐鎮壓。

陶淵明到武陵的時候,朝廷已經沒有實力管理這片地方了。所以,陶淵明看到的場景,可能的確是“山民安居樂業,與世無爭”的和諧景象。

再反觀當時的晉國,皇帝昏庸無能,朝廷內部外戚囂張跋扈,外有強敵入侵。整個中華大地,軍閥林立,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戰亂不止,民不聊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陶淵明,看到武陵山的景象後,他一定在想:這一小片地區的安寧,如果作為典型推廣,用《老子》提倡的“小國寡民”思想去治理,應該可以讓全天下都安定美好吧!

陶淵明寫《桃花源記》,是他為自己內心搭建的避難之所,用來化解壯志難酬的憋屈與苦悶。

陶淵明年輕時很貪玩,還喜歡喝酒,和當時很多公子哥一樣,到處閒玩喝酒,走到哪,喝到哪,在哪裡喝就在哪裡醉,在哪裡喝醉就在哪裡睡。

他曾過著“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藝。”、“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的遊俠生活,並且沉浸其中,這要擱在今天,就是遊手好閒的浪子。

但是,這並不代表陶淵明沒有出仕當官,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志向。陶淵明是有“大濟蒼生”之志的,他在年老之時,還在詩中回憶自己年輕時的狀態,感到無比自豪。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是陶淵明晚年時寫的詩句,說明他曾胸懷壯志的。人們都津津樂道於陶淵明4次辭官不做的故事。

但是,仔細想一下,陶淵明是一個不為五斗米打腰的名士,又怎麼可能4次出來做官呢?這就說明陶淵明出來做官,真不是因為生活貧窮,為了養家餬口才出來做官的。他當官,是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用自己平生所學,治理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而且,他還心懷天下百姓疾苦,希望自己的治國理念,能遇到英明君主,普惠天下。

陶淵明的政治理想,註定要失敗的。因為當時候的社會環境,已亂到極點。當然,拋開社會亂象不說,像他這種既懷壯志,又不想入俗的性格,也註定難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因此,《桃花源記》的背後,一定飽含著他被現實抑制的情感,不得志而又不想鬱鬱而終,便需要一方水土,來安放他的理想世界。

無論如何,陶淵明寫就了《桃花源記》。儘管他的一生都貧困潦倒,一輩子都不得志。但是,他的田園詩歌,總是描繪得那麼美好,沒有顯露一丁點兒抱怨與悲憫。儘管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但他嚮往美好,嚮往自然,眼裡看到的全是如畫的山水,內心想到的全是幸福的樣子,遊走在他筆尖的全是美麗的風景……

陶淵明用他的情懷,描繪了人間的美麗,也寫盡了潛藏在士人靈魂深處:“安於天命,迴歸自然,隨性而活”的隱逸情懷。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理想國。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那又怎樣?願你坦然接受現實,但從不放棄夢想。

你的未來,終將活成今天心嚮往之的樣子。

但願,當生命走向終點,你呼吸這世上的最後一口空氣時,你的夢想,依然陪著你,一呼一吸。而你,也陪著她,一呼一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