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 陶行知:好的老師,不教書!

陶行知 文化 孟子 孔子 設計 光明日報教育家雜誌社 2019-04-07

教學兩者實在是不能分離的,實在是應當合一的。依我看來,教學要合一,有三個理由:


名家 | 陶行知:好的老師,不教書!

  1. 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


先生究竟應該怎樣子才好?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教學生學有什麼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學聯絡起來:一方面要先生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

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先生拿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乃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手續程序,安排停當,指導他,使他以最短的時間,經過相類的經驗,發生相類的理想,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理想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

得了這種經驗理想,然後學生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對於世間一切真理,不難取之無盡,用之無窮了。

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自得”,也就是現今教育家所主張的“自動”。所以要想學生自得自動,必先有教學生學的先生。

這是教學應該合一的第一個理由。

  • 教學實操

《陶行知文案》

陶行知說世界上的先生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先生只會教書,只會那一本書要兒童來讀它、記它,把小孩子作為書架子。

第二種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凡是學生需要的,他都拿來給他們。

把學生需要的知識給學生,先生仍以教為中心。不是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去學,學生仍然是在“被動的地位”,接受教師傳授現成的知識。

第三種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認為,第三種先生才是最好的。“教學生學”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在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程實施要求從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向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轉變,設計教學時:

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學會學習所學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

要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和更新知識的能力,即“授之以漁”。

重視學習過程。

2.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的法子


從前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凡是學生的才能興味,一概不顧,專門勉強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來先生收效很少,二來學生苦惱太多,這都教學不合一的流弊。

如果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學的法子,那時先生就費力少而成功多,學生一方面也就能夠樂學了。

所以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

這是教學應該合一的第二理


  • 教學實操

《陶行知文案》

陶行知批評教學分離的的教師”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凡是學生的才能興趣,一概不顧。專門勉強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結果造成了“先生收益少”“學生苦惱多。”他深刻的批判了“教授法”,提倡“教學法”。

真正有價值的課堂是在教學過程中充滿了刺激和興奮的課堂。

在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進行正確或錯誤的嘗試,經歷新鮮和刺激的學習旅程,自由的表達自己所思所想。

在教師的尊重和欣賞下,體驗獲得新知的喜悅,感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興奮;同時,也體驗面臨問題的困惑,體會挫折與失敗的痛苦。

3.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


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

現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從前所學的抄襲過來,傳給學生。看他書房裡書架上所擺設的,無非是從前讀過的幾本舊教科書;就是這幾本書,也還未必去溫習的,何況乎研究新的學問,求新的進步呢?

先生既沒有進步,學生也就難有進步了。這也是教學分離的流弊。

那好的先生就不是這樣,他必是一方面指導學生,一方面研究學問。這不但是教誨豐富,學生能多得些益處,而且時常有新的材料發表,也是做先生的一件暢快事體。

因為教育界無限枯寂的生活,那是因為當事的人,封於故步,不能自新所致。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真是過來人閱歷之談。因為必定要學而不厭,然後才能誨人不倦;否則年年照樣畫葫蘆,我卻覺得有十分的枯燥。

所以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樂,似乎要把教學合而為一。

這是教學應該合一的第三個理由。

總之: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這是教學合一的三種理由。

第一種和第二種理由是說先生的教應該和學生的學聯絡;第三種理由是說先生的教應該和先生的學聯絡。

有了這樣的聯絡,然後先生學生教能自得自動,教有機會方法找那無價的新理了。


  • 教學實操

《陶行知文案》

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教師才能修煉成為較有深文化底蘊的智者。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特別注重教師的教育智慧,因為課堂教學的“預設”是必要的,但“生成”則更為重要,它是課堂教學的活力所在。教育智慧取決於教師文化底蘊和學識修養、心性修養、精神修養。

“教學做合一”的實質就是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教育面對的是人,而教育中的人,則是處在生活世界中的。

“生活世界理論”告訴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生活,生活對人而言是最大的概念。

新課程強調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強調重視課堂教學生活,強調教育教學要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

所以,教育教學必須減給予學生的生活世界,關注學生的生活,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


— END —

文章來源公眾號“明教育”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