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說三國:三國演義中“三讓徐州”的陶謙真的是一個老好人嗎?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歡迎繼續關注《墨說三國》,本期我們聊聊三國故事中一個重要的配角:徐州牧陶謙!

說起陶謙,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陶謙臨死前給劉備“三讓徐州”,讓屢敗屢戰,四處飄零的劉備劉玄德總算有了一個大本營。而陶謙則是通過這一件事,成功成為大家印象中的”老好人“,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以史為鑑認為:人可能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動物,一個人人稱頌的聖人可能也會思考一些天怒人怨的暗黑想法;還有一個罪大惡極的壞蛋,也有可能會善心爆發。

墨說三國:三國演義中“三讓徐州”的陶謙真的是一個老好人嗎?


而三國演義中的陶謙,身為徐州牧,為何不能把如此重要的職位留給自己的家人、部下,而非得交給一位外來者劉備,難道真的是劉備有主角光環,只需虎軀一震,陶謙就納頭便拜?

其實,通讀了《三國演義》、《三國志》、《後漢書》等書就會發現,處在徐州牧這樣一個位置上,陶謙就根本無法用簡單的好或者壞,忠厚或者偽善這樣的詞來形容。他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存亡,而且還有自身家族、一州百姓的生死大事。

那麼該如何評價三國時期的徐州牧陶謙呢?以史為鑑認為其實很簡單,就是6個字:聽其言,觀其行。然後諸位讀者才能得到更加清晰客觀的看法!

下面以史為鑑簡單講述一下陶謙的生平故事,看完後大家試試還會認為陶謙是一位老好人嗎?


一、少年陶謙

陶謙字恭祖,因為父親早早亡故的原因,年幼的陶謙很早就開始了無人管教的放蕩生活。

甚至到了14歲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已經讀書成才。而陶謙卻依然領著一幫小屁孩天天騎著竹馬玩打仗,當孩子王。

別人都以為陶謙這輩子算是廢了,結果陶謙路上玩的時候碰到了蒼梧太守甘公,甘公認為陶謙面相和行為都透露著奇怪的氣息,認為他很不簡單,於是邀請他上車聊聊天。這一聊,就聊出來了大事!

不知道陶謙是如何跟甘公講,講了什麼,只知道聊完之後甘公就決定把自己女兒嫁給這個只有一面之緣的小屁孩。

甘公夫人知道後很生氣,一個太守家庭的婚姻大事就這麼定給了一個十四歲還在玩竹子騎馬的小混混?

甘公說:這個孩子不簡單,以後必成大器,你們婦道人家就別參和了

於是陶謙不但順利娶了甘公的女兒,還在甘公的幫助下走上從政之路。舉了孝廉,拜了尚書郎,還當了舒縣的縣令。

墨說三國:三國演義中“三讓徐州”的陶謙真的是一個老好人嗎?


二、青年陶謙

陶謙據史書記載是性格剛直,胸有大節。在當官的時候從不搞貪汙腐敗,他的同事想構陷陶謙貪汙結果壓根都找不到證據。

陶謙後來從文職幹到武職,跟著名將皇甫嵩去平定西羌,當的是揚武都尉。

後來邊章、韓遂造反,董卓沒能平定。於是朝廷派司空張溫去平定叛亂,張溫就選了孫堅、陶謙當他的參軍事

孫堅一度勸張溫殺了董卓,可惜張溫不聽。而陶謙雖然沒記載勸張溫殺董卓,但是從此開始陶謙就看不上張溫了。

平叛成功回到洛陽後,陶謙有一次大庭廣眾之下不給張溫面子。氣的張溫要貶斥陶謙,後來被人給雙方勸和,可見陶謙絕對是個倔脾氣。


三、中年陶謙

陶謙隨著年齡的增值,官也越做越大,中平五年(188年),黃巾之亂波及到徐州,陶謙臨危受命,擔任徐州刺史前往平叛。

陶謙任用泰山人臧霸、孫觀,擊敗了徐州的黃巾軍,黃巾軍於是就跑到青州和兗州去了。後來被曹操擊敗的黃巾就是這一部分。

陶謙在徐州的時候,大力任用當地的名士陳登等人。不但開始屯田,還修建佛寺招攬人口。短短几年時間徐州就成為繁榮富庶之地,陶謙功不可沒。

墨說三國:三國演義中“三讓徐州”的陶謙真的是一個老好人嗎?


四、老年陶謙

董卓專權時,陶謙並未參與諸侯聯盟討伐董卓,而是大力經營徐州。在董卓死後,陶謙卻暗中聯絡董卓舊將朱儁(jùn)準備迎奉天子,聲勢很是浩大,弄的李榷郭汜非常緊張。

朱儁(jùn)之前一度被董卓當做副手,官拜太尉,車騎將軍。但是因為賈詡的計謀:以漢獻帝的名義招朱儁到長安。才沒能成功。

從這一點上來看,陶謙作為官場老油條很清楚袁紹等人的諸侯聯盟不能成事,選擇了自己單幹,要不是賈詡的計策,陶謙極有可能成功迎立天子,那這樣的話,袁紹、曹操就很尷尬了。

而且下邳人闕宣,自己稱為天子,糾結了大幾千的隊伍。但是在自己地盤裡出現這樣的事情,陶謙第一反應竟然不是剿滅這種大逆不道的反賊,反而跟他不明不白。給他提供糧草,幫他銷贓。

等到闕宣在前面攻打下來泰山郡的幾個城後,陶謙這才以剿滅叛逆的名義殺了他,然後把地盤、軍隊全部收為己有。

這種手段可不是老好人能幹出來的。

墨說三國:三國演義中“三讓徐州”的陶謙真的是一個老好人嗎?



在中原混戰時期,袁紹和曹操這兩個一起偷雞摸狗玩大的朋友剛開始是盟友,他們的對手則是袁術和公孫瓚。

陶謙和公孫瓚、孫堅都是在討伐西羌時一起戰鬥過的交情,自然選擇了袁術和公孫瓚一夥。

但是這樣一來,曹操和陶謙自然而然會發生多次戰爭,雙方得以結怨。

後來曹操父親太尉曹嵩打算從琅琊回老家,帶著幾百車財物和家小。沒想到消息洩露,被陶謙派出數千輕騎追殺了曹嵩。另一種說法是陶謙部將都尉張闓貪圖財物自作主張。

無論如何,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老年陶謙遇到了年輕的曹操,而且打著報父仇的名義,其他人也不好幫忙,何況和陶謙交好的公孫瓚和孫堅都敗亡了,袁術和陶謙也不和。

這個時候,面對北方強大的曹操和南方強大的袁術,陶謙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死後,陶家能不能在這二位手裡存活,也要考慮徐州的這些部下、百姓的死活。

墨說三國:三國演義中“三讓徐州”的陶謙真的是一個老好人嗎?


而徐州雖然能人不少,但是面對曹操和袁術,可以說都不是對手。而劉備來到徐州後,陶謙、孔融、陳登等徐州上下人都認為劉備可以抵擋,陶謙的二把手別駕糜竺直接把妹妹和弟弟蘇轍糜芳都送給了劉備。可見徐州上下都被曹操屠城報仇給嚇壞了。

這才是陶謙三讓徐州的根本原因:外界壓力太大,逼的徐州必須找一位明主才行。

可惜劉備接受徐州後領兵對抗袁術,到被呂布抄了老巢,這就是已經去世的陶謙預料不到的了。


所以以史為鑑認為,能在歷史上留名之人,特別是亂世之中能割據一方者,都是擁有極為明顯的性格特徵,但是這一個方面的特徵根本不足以完全形容一個人的全貌。

陶謙的確是性格剛直,大公無私,治理手段高超,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陶謙就沒有了暗黑的另一面。所以說看歷史一定要多思考啊。

文/以史為鑑

圖/《三國演義》劇照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

《三國志》

《後漢書?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