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如何才能少走彎路!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為你解開謎底

陶瓷 瓷器 文物 宋朝 南宋 瓷器鑑定真知堂 2018-12-14
瓷器收藏如何才能少走彎路!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為你解開謎底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瓷器是我國的國粹,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原因,古代中國人發明的瓷器,在漫長的歲月中一直是一種很值錢的玩意。特別是歐美人,由於不知道瓷器是如何燒製成功的,很長時間內都把中國瓷器當做寶物,其潔白的瓷胎,美麗的圖案,滋潤的釉面無不得到西方人的熱愛。中世紀以來,中國瓷器和銀餐具就是歐洲貴族家庭身份的象徵,一般人是用不起的。

由於瓷器文物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一直以來就是一種具有收藏價值的器皿。所以,從瓷器使用到瓷器收藏再到瓷器轉讓,很多瓷器文物在歷史上承載了太多的故事,它曾經的主人或視為瑰寶,或因瓷喪命,使得這些本只是火與土的藝術的瓷器,變成了有故事的瓷器。

瓷器收藏如何才能少走彎路!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為你解開謎底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瓷器文物由於價值高,後世仿製就多,於是出現了真偽問題。真品不一定就很精美,但它身上的故事值得後人追捧。贗品不一定就低劣,但是仿製就是仿製,沒有了故事,也就失去了內涵。在美的贗品也不會具有真品那種高價值。所以,辨別真偽就成了瓷器收藏的首要問題。

那麼,瓷器文物到底如何鑑定呢?估計看我文章的朋友,都已經看過無數篇關於瓷器鑑定與瓷器欣賞的文章了。但言者多,識者少。真正的瓷器鑑定密碼其實一直並沒有被公開。原因在於,瓷器鑑定其實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賺錢的本事。多數大行都是用金錢買回來的鑑定祕訣,輕易不肯公之於眾。

筆者收藏和研究古代瓷器鑑定30多年,書買了上萬元,學費交得也不少。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收藏,到今天才算撥雲見日,真正能坐而論道,聊聊瓷器文物鑑定心得,依然感到自己是小學生,絕不是那些以某某老師自稱的專家。

瓷器收藏如何才能少走彎路!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為你解開謎底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瓷器文物鑑定,無論是眼學還是科學,其實目前來說,整個收藏圈基本上都是憑經驗,憑感覺來判斷真偽。所以,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件東西給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結論非常正常,關鍵是看者到底有多少見識,見識的正確性有多高。

以汝窯為例,汝窯有一種玉壺春瓶,國內和臺北都沒有,是大維德爵士收藏的,目前收藏在大英博物館裡。由於這種玉壺春瓶和常見玉壺春瓶比,脖子特別細,口沿也小,對於絕大多數收藏者和博物館人員而言,沒見過這件瓷器,就很容易否定民間出現的第二件真品。

瓷器收藏如何才能少走彎路!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為你解開謎底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眼界的開闊程度決定了鑑定水平的高度,筆者經常發出的一些圖片,其實是非常無私的一種真知傳播。因為這些國外館藏文物,在國內根本就見不到,而這些基本上都是1949年前流失出國的器物,真實可靠,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對於此類文物的全盤認識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當然,這種學術價值,僅僅對真正有深度研究的收藏者有用。對於普通收藏愛好者,看了等於白看,因為他本身就對此類器物和窯口沒有深入研究,所以對他而言,這麼珍貴罕見的文物資料,看過就算,對於提升自身鑑定欣賞水平幫助不大。

瓷器收藏如何才能少走彎路!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為你解開謎底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再其次,對於一些老一輩瓷器鑑定專家而言,現代的古瓷成分分析和瓷器燒製過程中物理化學變化,由於沒有系統的學過化學(高中程度即可),所以只能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停留在老陶瓷藝人憑經驗憑感覺靠祕方的基礎上。對於現代仿製古瓷,很多時候為什麼老專家看走眼,其實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緣故。新仿者研究透了古瓷密碼,而老專家根本不懂瓷器到底是如何變成這樣的。所以,一些著名博物館主的專家也會經常犯常識性的錯誤。司馬光根本沒有砸過缸,因為宋代沒有瓷缸的類似觀點堂而皇之的傳播於世,豈不知這種缸根本不是瓷器,而是陶缸,現代農村都還滿地都是,也沒有什麼太多技術含量可言。

瓷器收藏如何才能少走彎路!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為你解開謎底

瓷器鑑定的要訣,在於瓷器特徵和時代特徵吻合!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經常說粗大明,所謂粗大明的意思是明代的瓷器胎釉彩粗糙,器型大。但這個粗大明用來鑑定明晚期嘉靖萬曆瓷器沒有問題,用來鑑定成化弘治瓷器問題就大了去了。

成化弘治的瓷器文物極其精緻,特別是成化。成化的胎釉號稱明瓷第一,如玉如脂,景德鎮御窯廠遺址砸碎的瓷器一坑一坑的,稍微有點毛病就不要了。所以成化瓷如果粗大明,那就是假的。而嘉靖萬曆時期,特別是萬曆後期的瓷器文物,由於皇帝怠政,根本不理朝政,所以瓷器越來越糙,敷衍了事,胎釉都不精。嘉靖之後還出現官搭民燒,乾脆讓民窯代替官窯來頂缸。所以如果嘉靖萬曆瓷器非常精細,則應該懷疑其真實性。

瓷器收藏如何才能少走彎路!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為你解開謎底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再比如,南宋官窯瓷器文物有厚胎薄胎之分,也有厚釉薄釉之分。但胎有個從厚到薄的過程,釉有個從薄到厚的過程,支燒方式有個從支釘支燒到墊餅墊燒的過程,圈足有個從外撇到直立的過程,釉色有個從灰青,黃褐到粉青月白的過程。

這就涉及到屬於修內司官窯早期,還是修內司官窯中期,晚期,或者屬於郊壇官窯的問題。一件看似什麼問題都沒有的南宋官窯器,卻被否定的原因是,其器型在早期修內司窯址根本不見,並且明顯屬於成熟期之後的造型(比如胎薄,圈足直立),但其釉水的特徵卻和早期修內司窯器類同,也就是說後期的工藝穿越到了前期,這就明顯違背了窯器發展的客觀規律,所以存疑或否定,這才是沒有說出來的關鍵節點。

瓷器收藏如何才能少走彎路!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為你解開謎底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再舉個例子,南宋龍泉窯文物一般釉水綠的程度非常精美,出土器由於釉質精純,往往舊氣如新,而明代龍泉窯釉色就如陳年綠豆,根本達不到南宋龍泉的釉色高度,再加上釉質不精,往往出土器腐蝕嚴重。直觀的看,同為出土器的明龍泉很舊,而南宋龍泉很新,而這種舊器如新的南宋龍泉價值遠遠高於明代龍泉,卻經常被沒有深入研究龍泉青瓷的收藏者認為是新燒。

其實,青瓷釉水的美麗顏色是最難仿製的。因為今人用的青釉配方往往是分析純化工原料,沒有古瓷那種各種成分都包含在一起的天然礦物料(今人並不知道古人的釉配方),所以很大微量元素的髮色最終造成了青瓷的髮色,這也就是明代已經無法仿製南宋龍泉粉青梅子青釉,只能燒出那種陳年綠豆的釉,從而最終失去市場的根本原因。

瓷器收藏如何才能少走彎路!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為你解開謎底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今天就暫時跟大夥聊到這。真正的瓷器文物鑑定絕對是一門學問,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搞懂和學會的,今天給大家講的不過是一種正確的思路和方向,有心在此領域有所建樹者,必須深入徹底的研究和學習,才有可能真正揭開瓷器鑑定的密碼!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不限於瓷器,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