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鬲爐考

陶瓷 南宋 文物 瓷器 龍泉片語 2017-05-16

王帆

隨著新文物法的頒佈,高古瓷成為國內收藏界的新寵,自古便有“千金易得,宋瓷難求”之說的宋瓷更是身價日升。其中,龍泉窯鬲爐因名氣大價格高,仿品一湧而上,充斥市場。為幫助各位藏友提高眼力,特作此文。

鬲,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最早為灰陶,主要用途是煮食器,其三足碩大空心,接觸火力面廣,熱效率高。至三代青銅器出現時,民間仍以鬲作為煮食器,而青銅鬲則作為主要的祭祀禮器存在。青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後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後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稜。

在龍泉窯燒造史上,鬲式爐佔有重要的位置。龍泉鬲爐從南宋中早期開始出現,一直到元中晚期,延綿不絕。相對於同時期其它窯口的鬲爐來說,龍泉窯鬲爐無論是在製作工藝還是審美價值上均高一籌!

南宋與金隔江而治153年,社會穩定,文化繁榮,經濟發達,宋代詩詞、書畫等藝術達到了歷史的巔峰,陶瓷作為這些文化的載體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可謂名品迭出。有著極高藝術造詣的南宋帝王和文人墨客對瓷器的文化內涵及工藝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龍泉窯作為南宋規模最大、工藝水品最高、文化形式最豐富的窯口,自然最受權貴階層的重視。宋代尚古,禮器作為陶瓷形制的最高形式在龍泉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與拓展,鬲、觚、琮、戟、鼎、簋、壺、匜、尊等在龍泉窯都有燒製,毫不誇張地說,龍泉窯是中國陶瓷歷史上產品最齊全的窯口。

在龍泉窯燒製的各種禮器中,鬲的燒製量最大、工藝最精,受到歷朝歷代收藏者的青睞,成為南宋龍泉窯禮器的象徵。

南宋龍泉窯鬲爐的起源及歷史文化內涵,在諸多書籍、刊物、雜誌、網文均有詳盡介紹,這些推介一方面使得收藏者對鬲爐的重視程度提高,但另一方面又推動了市場上鬲爐仿品的生產,收藏者很容易中招。收藏之樂,首在求真。試想,一件贗品拿在手上,來談文化、說歷史,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豈不貽笑大方?

對於收藏者而言,付出的是經濟和精神雙重代價的。為幫助大家辯偽識真,提高眼力,筆者於此文中略去文化歷史、藝術感染、美學用途之類辭藻、段落,重點談談龍泉窯鬲爐的真偽辨別。雖是紙上談兵,不學趙括,圖文並供之,以鑑讀者。

龍泉鬲爐考

(圖1,鬲爐足)


真偽鑑別之基礎

準確分辯龍泉各窯口產品,特別是溪口窯與大窯的區別。

南宋龍泉窯的主力窯口分別為大窯、溪口、金村、湖山四處窯群。

我們先來分析金村窯。金村窯始燒於北宋早期,分別以越窯、耀州窯、婺州窯為模仿對象燒製瓷器,至兩宋之際形成龍泉窯中獨特的文化及工藝,其薄釉類產品一直燒製到元早期。金村窯燒製的爐類產品多仿青銅供器,基本不燒非鼎式禮器,鼎式爐類是金村窯供器的代表,而鬲爐則不曾燒製。考察金村窯的出土及窯址,沒有發現鬲爐的燒製記錄。因此,鬲爐的燒製,只歸結為三個窯口:大窯、溪口、湖山。

在南宋早期,無論溪口及大窯均不燒製鬲爐,如果一定要說有的話,那隻能在大窯的葉塢底、嶴底一帶。這個時期,朝廷曾在這裡燒製過一些黑胎、灰白胎類瓷器,並引入了汝窯的釉素燒工藝,開始出現禮器,釉面形式有開片與不開片二種(圖1鬲爐足、圖2簋殘器)。

龍泉鬲爐考

(圖2)

關於這個時期的鬲爐,我們大可不必考量過多,一是產量極少,二是極少有出土完整器。所以,龍泉窯鬲爐出現的準確時期應該在南宋早期偏晚。對於一般藏家來說,比汝窯量還少的東西,知道有這個燒製歷史即可,因此我們不作深入探討。

如果把現在的工業3.0轉型為4.0來作比喻的話,南宋釉素燒及素面簡約審美的內涵轉變就是同樣的道理。在南宋中晚期,這種實質性的轉變達到了高潮。厚釉、簡約的審美形態下,開始大量出現禮器的燒製,這當中鬲爐燒製量是最大的。不同窯口、甚至同窯口不同窯頭都有不同的燒製工藝,這就為我們鑑別真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排除金村窯後,我們就各個窯口及窯頭燒製鬲爐作細緻的分析及對比。


大窯燒製鬲爐之風格及特點

大窯燒製的鬲爐分為兩種風格:一是以楓洞巖為中心的嶴底-垟嶴頭;二是葉塢底-湖山(早期)

龍泉鬲爐考

(圖3)

龍泉鬲爐考

(圖4)

(1)嶴底和垟嶴頭兩窯頭距離很近,產品風格也較為接近,這裡歸為一種。楓垟風格鬲爐產量高,特別是嶴底,普及性較強。外形尺寸跨度較大,最小的只有6cm,最大的可達19cm之上。釉色所呈帶有偏綠的粉青為主,當然,我們說龍泉一窯千面,其中不乏黃釉、灰青產品。釉面有開片與不開片兩種。楓垟風格鬲爐開片均為自然開片,粉青開片多為過燒引起,黃釉開片多為欠燒過度引起(圖3不開片釉面、圖4開片釉面),開片形式有多樣,沒有像哥窯一樣工藝開片的性質。

龍泉鬲爐考

(圖5,仿品開片)

從爐形上判斷,大窯的楓洋風格外形有兩種:一種是高足,一種是矮足。高足類較矮足類三足往外撇的角度較小,口沿與爐肚的過渡即直立的頸部相對較高,比較挺拔,出筋給人螺旋式上升的感覺,極少直立到口底;矮足類三足相對外撇角度大,重心較低,出筋直立,給人感覺穩重。高足矮足各有所長,各有各美(圖6高足鬲爐整圖、圖7矮足類鬲爐整圖)。最後要強調的一點是,大口徑鬲爐多出現在高足類產品,矮足類的大口徑鬲爐極少見。

龍泉鬲爐考

(圖6)

龍泉鬲爐考

(圖7)

(2)葉塢底-湖山類鬲爐。湖山窯雖然地處遂昌境內,但其燒造龍泉窯瓷器的歷史非常早,在北宋時期的產品質量已經與金村窯相當,在南宋中期大器主要以葉塢底為流派,晚期以溪口為流派,與大窯、溪口互動非常密切,之間工匠交流也頗為頻繁,產品質量相當高,是龍泉窯的主要窯口。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湖山窯藏品非常多,一般都被藏家看為大窯或溪口產品。(圖8葉塢底鬲爐、圖9湖山南宋中期窯鬲爐、圖10湖山窯欠燒鬲爐、圖11湖山窯晚期鬲爐)

龍泉鬲爐考

(圖8)

龍泉鬲爐考

(圖9)

龍泉鬲爐考

(圖10)

龍泉鬲爐考

(圖11)


溪口窯燒製鬲爐之風格及特點

溪口窯在南宋中期開始燒製,一直延續到元代中期後,主要分兩個類型產品:

(1)常見類溪口窯鬲爐的基本形式:溪口窯燒製時間晚於大窯,始燒時間在南宋中期。據我們觀察其燒製工藝,應該是大窯葉塢底的沿襲,但工藝上引入了南宋官窯的手法。大窯在南宋早期有一個單次施釉的北宋工藝過度期,而溪口起步則已經非常成熟,大多數產品均使用官式釉素燒工藝,這也印證了哥弟窯分家的傳說。

溪口窯南宋中晚期燒製的鬲爐形制大致有二種:一種為溪口特有的,體現在爐肚與口沿下方的過渡肩比較斜。三足偏細,足的高度處於大窯高足與矮足之間,我們稱之為中高足,這種中高足是溪口的普遍形制,給人巧而挺拔、細膩大氣的感覺(如圖12)。

龍泉鬲爐考

(圖12,溪口南宋鬲爐)

小號鬲爐直徑在10cm左右,口沿略翻脣,似有弧狀(如圖13)。

龍泉鬲爐考

(圖13,溪口小號鬲爐)

大號直徑在13-15cm之間,口沿平而上翹,大號鬲爐出筋仍然有與大窯同樣的螺旋式上升感覺。

南宋溪口鬲爐釉面幾乎都開片,開片類型與大窯有很大區別,釉素燒雙層釉的立體哥式開片非常具有特色,大片開透雙層釉質至胎骨,小片僅開一層釉,錯綜間雜,層次豐富。

釉色、釉質與大窯區別也非常大,普遍呈淡粉白色粉青(如圖14)

龍泉鬲爐考

(圖14,南宋溪口開片特寫)

溪口窯另一個特徵為高溫燒製,多呈半失透或玻璃釉。玻璃釉多在元早後出現,這是窯溫控制水平下降之故。這個時期的胎由於瓷土細緻,淘洗,長時間的露天存放,胎土鐵質基本流失而呈白灰狀,露胎部分呈淡米黃,護胎釉露出處呈米黃和淡紅。

龍泉鬲爐考

(圖15,溪口南宋爐足特寫)

溪口鬲爐均為施護胎釉後修足,因此,絕大多數足端有窯沙粘連。

(2)溪口窯在瓦窯垟周邊草灰一帶也燒製鬲爐,口徑很小工藝水平高,開片類似於我們俗稱的哥窯式開片,胎偏灰,三足通氣孔在爐內一刀式(圖16-1、16-2)和全敞式(圖16-3),溪口其它窯頭則採用內腔圓孔式通氣孔(圖16-4)及全敞式(16-5)

龍泉鬲爐考

(圖16-1)

龍泉鬲爐考

(圖16-2)

龍泉鬲爐考

(圖16-3)

龍泉鬲爐考

(圖16-4)

龍泉鬲爐考

(圖16-5)

值得注意的是,元代早中期,無論大窯、溪口,都在爐內腔開通氣孔,由於瓷土露天堆放時間短,淘洗工序簡化,胎泥含鐵量高,窯紅經常從釉面衝出。(如圖17-1、圖17-2)。

龍泉鬲爐考

(圖17-1)

龍泉鬲爐考

(圖17-2)

另外要說明的是,鬲爐三足加輔首的一般都是元代產品,例如:這件成交拍品:(圖17-3),像這類鬲爐從窯址考察結果可以證實這點!

龍泉鬲爐考

(圖17-3)

龍泉鬲爐考

(圖17-4)

外套燒貼花爐,很顯著的元代特徵。當然南宋魚耳爐三足輔首不在此例。重點在於,目前這類元代產品都以南宋藏品拍賣和出售,包括一些著名拍賣公司


真偽鑑別之經驗

經過上述分窯口、分窯頭的鬲爐製作燒製工藝特點及區別,我們得到很多辨別真偽的方法及經驗。

這裡列舉幾種仿品常見類型類型:

(1)張冠李戴型:這種現象比較多見,常見的有胎釉混亂,比如溪口的形大窯的釉,溪口的開孔大窯的形釉;窯頭混亂,葉塢底的胎嶴底、洋嶴頭的釉。這種混亂相搭的現象非常普遍,如果對窯口、窯頭不熟悉的玩家很容易上當,這裡舉個例子(圖18)

龍泉鬲爐考

(圖18)

先觀察它的胎釉、三足形制、足端露胎處顯示葉塢底特徵,但如此亮麗的粉青釉色多出於洋嶴頭,少量出於嶴底,葉塢底無此釉質。大口徑但出筋不符合南宋的傳統工藝,典型的高仿器,屬於窯頭混搭型。再如開孔在內腔的南宋鬲爐上著大窯釉,甚至不開片,這是典型的窯口混搭型。此處要說明一下,元代溪口鬲爐要除外。元代溪口釉除宋元之際粉青偏綠外,開片與南宋高峰期還是比較一致的,元早不開片釉面與大窯非常近似,這個不可貿然否定。還要從胎紅、窯渣、光感等多方考證。

(2)時間穿越型:比如典型的南宋造型,釉色卻發龍泉青色。所謂龍泉青釉色,是指元代晚期後出現的釉色。在元晚以後,龍泉窯為了降低成本採用了一次性上釉一次性燒成的方法。由於南宋配方的失傳,元明配方大都在燒成後呈青綠色,給人感覺瓷實,缺乏玉感。中級仿品、日本仿燒品往往採用這種類型釉漿。宋元明間的胎、釉、形相互穿越也很常見。消化掉前述窯口、窯頭、不同時期的工藝特點的內容後,經過多看、多比較,會有實戰心得。

(3)畫蛇添足型:這種類型較多地表現在“畫水線”上。南宋-元早龍泉窯鬲爐,幾乎全部採用釉素燒工藝,當在燒製粉青釉色,需要略欠燒的溫度,這個溫度大概在1220-1245之間,此為粉青正燒溫度。在這個溫度以下,第二層釉是不會把第一層釉覆蓋的,所以經過800年左右的自然腐蝕,釉釉交接、胎釉交接會產生腐蝕,即我們俗稱的吃土。當然,如果溫度過高,第二層釉把底層釉覆蓋,第一層釉在第二層釉突出一圈也會偶然產生吃土。

正常自然形成吃土鈣化是隨著三足釉流掛不規則的、不經意的自然線條,吃土類型是點狀發散,而“畫水線”則是用耐腐蝕針狀工具用氫氟酸畫上去的,線條生硬、點狀成塊,用手輕劃則有明顯感覺。(如圖19)

龍泉鬲爐考

(圖19,假水線)

這裡需要著重說明一點:南宋鬲爐除了三足端容易吃土,在口沿反面也非常容易產生水線,吃土多發點還有開孔處、突出薄釉處、口沿。(如圖20)

龍泉鬲爐考

(圖20)

還有其他幾種畫蛇添足類型,如用現代化學原料釉燒成的現代單層工藝開片,類哥窯片、宋代鬲爐三足加輔首、大窯形上部,而下部官式乳釘足等等,令人啼笑皆非。(圖21)

龍泉鬲爐考

(圖21)

這件鬲爐,三足仿大窯開孔,細而矮,既非嶴底,也沒有葉塢底特徵,屬於無“出生證”產品。像另一件露足就顯死胎特徵。(如圖22)

龍泉鬲爐考

(圖22)

當然,光感、手感、重量等常規鑑別方式也必須同時使用,關於這些方面的實戰知識將另外開篇細說。


總 結

從前述分析中我們可以大致得出如下龍泉窯仿品概率分佈:

(1) 嶴底-洋嶴頭仿品:多

(2) 葉塢底仿品:少(不開片)

(3) 湖山窯仿品:無

(4) 溪口窯南宋高峰仿品:極少(不開片)

(5) 溪口元代仿品:少量

龍泉窯仿品分佈區域主要在龍泉市內、龍泉寶溪、木代口,燒製方式為氣窯,南宋仿品都用純手工拉坯,元明大宗仿品採用高壓注模(高端仿品依然手工拉坯)。各位藏家有機會可以實地考察,多看多接觸,提高防範意識。由於大家對龍泉窯的認知程度逐年提高,部分仿製高手開始向工藝品瓷轉型,仿品數量、質量總體呈下降趨勢。

龍泉窯燒製鬲爐時間跨度長、種類繁多、參與燒造窯口多,在各類器形中的鑑定是難點之一,大概有以下三點原因:

玩家接觸不同類型、不同窯口的鬲爐少,很難形成系統的、連貫性的專業知識。

大多藏家只能接觸窯址瓷片,這和出土整器有不少區別。

網上、市場上贗品充斥,而大多數店家、買家自己也不一定有很專業的水平,賣家玩家只能新老靠猜、買賣靠拼的非理性買賣行為。

出土一部分真品狀態和窯址片不近似則無人敢識,人云亦云。有的心術不正的賣家甚至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從中牟利。這種局面在國內已經持續很久,嚴重擾亂了藏家的耳目,阻礙了龍泉窯的收藏熱情。希望各位藏家理性鑑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