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青瓷的起源

陶瓷 瓷器 南宋 中國古代史 古董古玩藝術 古董古玩藝術 2017-08-31

在中國青瓷歷史長河中,將青瓷推向巔峰的當屬南宋時的浙江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始於南朝,興於北宋,盛於南宋,古代龍泉名窯是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歷史悠久,馳名中外。

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為瓷中之寶,珍奇名貴。  龍泉牌青瓷獲中國國家部優產品獎,先後有200多件精品,均獲得國家級新產品“金龍獎”。珍品哥窯61公分迎賓盤、52公分掛盤被譽為當代國寶。七寸精嵌“哥窯”藝術掛盤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禮品,哥窯紫光盤、紫光瓶等51件珍品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陳列,送展30多個國際博覽會、為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提供禮品。被國際各大博物館收藏。

龍泉青瓷產品有兩種:一種是白胎和硃砂胎青瓷,著稱“弟窯”或“龍泉窯”。另一種是釉面開片的黑胎青瓷,稱“哥窯”。“弟窯”青瓷釉層豐潤,釉色青碧,光澤柔和,晶瑩滋潤,勝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蘭、灰黃等不同釉色。“哥窯”青瓷以瑰麗、古僕的紋片為裝飾手段,如冰裂紋、蟹爪紋、牛毛紋、流水紋、魚子紋、膳血紋、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層飽滿、瑩潔,素有“紫口鐵足”之稱,與釉面紋片相映,更顯古僕、典雅,湛稱瓷中珍品。

龍泉青瓷傳統上分“哥窯”與“弟窯”。哥、弟窯之說來自明人記載:“宋處州龍泉縣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龍泉,又名弟窯。章生一之哥窯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已無可考。但這使龍泉窯形成兩種不同的燒製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現了一類黑胎開片瓷器,即所謂哥窯瓷,與著名的官、汝、定、鈞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特點是"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佈滿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此類產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開片取勝,因開片難以人為控制,裂紋無意而自然,可謂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樸實、古色古香的審美情趣。另一類胎白釉青,釉色以粉青、梅子青為最,豆青次之,即所指的弟窯,被譽為民窯之巨擘。青翠的釉色,配以橙紅底足或露胎圖形,產生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南宋中晚期起,尤其是在元代,運用露胎的作品大量出現,人物塑像的臉、手、足等,盤類器物內底的雲、龍、花卉等,裝飾獨具神韻。

龍泉青瓷的起源

現代的龍泉青瓷忠實地繼承了中國傳統的藝術風格,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銅色釉、高溫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葉未色釉、烏金釉和天青釉等。工藝美術設計裝飾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瓏”、“青瓷釉下彩”、“象形開片”、“文武開片”、“青白結合”、“哥弟窯結合”等。

龍泉青瓷蜚聲海內外,不愧為傳統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國瓷器史上一顆燦爍的“瓷國明珠”。

主要分佈

龍泉青瓷的起源

發端於龍泉南區大窯、金村、黃石玄一帶的青瓷窯,歷宋、元、明,已遍及龍泉境內沿溪各地及慶元、雲和、麗水、遂昌、縉雲、永嘉及至福建浦城等縣(市)部分地方,形成了歷史上罕見的龐大瓷窯體系。而這個窯系發端於龍泉,窯場密集於龍泉,生產工藝及產品風格均與龍泉“弟窯”產品一致,因此統稱為“龍泉窯”。現已發現這個窯系的窯址400餘處,在龍泉境內有300多處,僅大窯村就發現歷代窯址50多處。

龍泉縣南七十里曰琉華山……山下琉田,居民多以陶為業。相傳舊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詳何時人,主琉田窯造青瓷,粹美冠絕當世,兄曰哥窯,弟曰生二窯……。《七修類稿續編》:“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惟土脈細薄、釉色純粹者最貴。哥窯則多斷紋,號曰百圾碎。”光緒《龍泉縣誌》生二章青器條載:“凡瓷器之出於生二窯者,極其精瑩、純粹、無瑕,如美玉然。今人家鮮存者,或一瓶一缽,動博數十金。厥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窯,其器皆淺白斷紋,號百圾碎亦冠色當前世,今人家藏者尤為難者。世人稱兄之器曰哥哥窯,稱其弟之器曰生二章雲。”《稗史類編》、《南窯筆記》、《遵生八箋》、《陶說》、《景德鎮陶錄》、《燕閒清賞》、《博物要覽》等書不僅有哥、弟窯詳實記載,且說:“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朱伯謙著《龍泉青瓷簡史》稱:“證之以實物,南宋官窯和龍泉黑胎青瓷確有許多共同點,特別是那種粉青釉瓷器,真是形神相似,難分‘官’、‘哥’”。

通過古窯址發掘,確證文獻所載,龍泉境內窯址中不僅有“哥窯”產品存在,而且可分二路:一是如文獻所描述“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佈滿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一是胎厚釉薄,釉面佈滿紋片,胎色黑。前者多出於縣南區,為南宋中期至元初產品,與南宋“官窯”難分彼此;後者多出於縣東北,多為元代產品。龍泉窯系其他縣份的窯址中不存在“哥窯”產品。此外,還有所謂“傳世哥窯”器,雖有紋片,但釉色呈米黃色或蟹殼青,與龍泉“哥窯”釉色碧青或淡青不同,胎骨較厚,呈米黃或赭紅色。此非龍泉產品。

弟窯”又稱“龍泉窯”。其基本特徵是:釉面無紋片,胎白或底足呈硃紅,釉色青潤如玉,在器物邊緣或有稜線部位影露白痕(稱“出筋”)。釉色以梅子青和粉青為極品。梅子正青,色如掛枝初梅,青翠碧綠,瑩澈剔透;粉青,色似淡青湖水,柔和明淨。

主要品類

宋、元龍泉青瓷鼎盛時期,瓷器品種十分豐富,有碗、盤、碟、杯、缽、執壺、燈盞、渣鬥、薰爐等實用瓷;筆筒、筆架、瓷硯、筆洗、印色池、鎮紙等文具瓷;花瓶、人物、掛盤等陳設瓷;香爐、燭臺、佛像等供瓷;鳥食罐、象棋等娛樂瓷,以及冥器等一應俱全。每類產品又有多種型號和式樣,如碗有蓮瓣碗、蓋碗、束口瓶、魚耳瓶、鳳耳瓶等。

清光緒《龍泉縣誌?卷一》載:“哥窯器中可人清賞、供文房之用者有:哥窯瓶、三山五山筆格、彝爐、乳爐、八角把杯、蟠螭鎮紙、瓷印、方印色池、八角委角印色池、方圓壺、立瓜臥壺、雙桃水注、雙蓮房水注、牧童臥牛水注、筆格內儲水作注;水中丞有甕肚圓式、缽盂式、低度稜肚式;筆洗有元洗、葵花洗、磬口洗、元肚洗、四卷荷葉洗、卷口蔗段洗、長方洗。龍泉窯有:細花水中丞,筆洗有雙魚洗、菊花瓣洗、缽盂洗、百折洗。俱極精工,為世所貴。”  龍泉青瓷制瓷習俗

龍泉青瓷始於晉代,北宋時初具規模,宋元之際進入鼎盛時期,制瓷規模空前絕後,技藝登峰造極,龍泉因此成為全國著名的瓷業中心,至清代逐漸衰落。建國後,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恢復生產,龍泉青瓷重振雄風,再度輝煌。

龍泉青瓷傳統有“哥窯”和“弟窯”。哥窯與著名的官、汝、定、鈞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其產品“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佈滿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古雅端莊”;弟窯胎白釉青,以粉青、梅子青為最,豆青次之,清麗淳厚。 龍泉青瓷歷代行銷全國各地及供宮廷御用,並從宋代起遠銷亞、非、歐三大洲。

龍泉青瓷的起源

龍泉青瓷制瓷業十分興旺,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龍泉瓷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種種獨特的習俗。

拜祖師爺:在龍泉,哥窯弟窯的創始人章生一、章生二被後人尊為窯業祖師爺。過去在燒瓷的龍窯、鯉魚窯的窯頭,都張貼有“師父榜”。師父榜除祀師神位外,並附祀山神、土地、搬水章子、運水郎君。每逢農曆初二、十六兩日,瓷匠必須置辦酒肉、茶飯、點香燭在窯頭師父榜前祭祀,磕頭膜拜,然後分食祭品,俗稱“過日”。

擇基建窯:建窯首先請風水先生擇定吉地和黃道吉日才能開工建窯。開工時,要在窯地設祭禮神,以求燒出好瓷器。建窯日嚴禁兒童、孕婦入窯池,也不許有人挑糞桶從窯地前經過,以防觸犯神靈,降禍於窯。

祭窯:農曆七月十八日為祭窯日,俗傳這一天是哥窯祖師章生一“窯變瓷器”製成的日期。屆時窯匠要沐浴齋戒,在祖師爺的香案上放置用麵糰

捏成童男童女,在窯頭師爺榜前設祭,點香燭跪拜,祈求祖師保佑燒出優美瓷器。

窯場用膳:窯工在窯場用膳不能說話,用膳時碗筷不能碰響桌子,也不能把筷子架在碗上。

入窯:入窯要擇三、六、九的日期,並要祭祀祖師、山神、土地。在入窯的整個過程中要講吉祥語,要嚴禁穢物經過,防止穢氣入窯,影響燒窯。

做窯福:在龍泉不管是建瓷窯、瓦窯、炭窯時,在窯旁都要立“窯公”。開窯點火必先祭祀“窯公”,並備酒餚請師傅,即做窯福。

歷史發展

五代到北宋早期,龍泉境內山嶺連綿,森林茂密,瓷石等礦藏資源極為豐富,又是甌江的重要發源地,所以不僅為制瓷手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資源,而且還為產品的銷售提供了水路運輸便利,自然條件十分優越。

三國兩晉時期,當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優越的自然條件,吸取越窯和甌窯的制瓷技術與經驗,開始燒製青瓷。這一時期的青瓷作品製作粗糙,窯業規模也不大。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吳越國的統治者為了俯首稱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計其數的“祕色瓷”,以示修好。如此龐大的生產數量致使越州窯場無力承擔,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龍泉窯便以擔負這樣一個“和平”的貢器使命換來了它本身發展的契機。當時,龍泉窯業初具規模,燒製青瓷技術已有相當水平。加上越窯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入,一批優秀的瓷匠陸續在龍泉安家落戶,龍泉窯產品的質量得以迅速提高。

這一時期的龍泉窯器皆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為灰白色,少數灰黑色。胎壁薄而堅硬,質地堅實、細密。雖然龍泉的地理位置偏僻,但境內有甌江流經其間,載重貨船可以從龍泉縣城沿江而下直達溫州港,水上交通的開發,使龍泉窯系綿延數百公里,甚至影響到閩北的窯口,在這範圍內生產的瓷器都是龍泉窯的風格。龍泉窯的制瓷作坊大多數建造在河流或溪溝兩旁的山麓上。窯匠們在山的緩坡上建龍窯,窯旁小塊平地造作坊和住宅,窯和作坊連在一起,佈局合理,操作方便;山上有樹木,附近有瓷石礦,生產瓷器所需的原料、燃料取用方便;附近的溪水與河流,既可為作坊提供工業用水,又可通過船筏等水上運輸工具將產品運往銷售地。

龍泉青瓷的起源

從五代到北宋中期,龍泉一躍成為江南第一名窯。那些被無數人所吟詠贊嘆的“祕色瓷”,也正是龍泉青瓷演繹它美輪美奐傳奇的開始。

北宋後期到南宋,南宋可謂龍泉窯的黃金時期,青瓷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北宋覆滅後,北方人大量南遷,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南移,而北方汝窯、定窯等名窯又被戰爭所破壞,甌窯和越窯也相繼衰落。到南宋晚期,由於北方制瓷技術的傳入,龍泉窯結合南藝北技,創造了我國青瓷史上的頂峰。

這一時期,龍泉窯出現了一種碧玉般的厚釉瓷,這種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兩類。同時,南宋統治者為解決財政困難,鼓勵對外貿易,於是龍泉青瓷就藉海上貿易興起之利,從海路大量出口,行銷世界各國,成為當時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日本陶瓷學者三上次男把這條運輸瓷器的海上航路譽為“陶瓷之路”。對外貿易產生的大量需求帶動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湧現,產品燒製技術質量不斷提高。

南宋末期,龍泉窯進入鼎盛時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燒製成功,巧奪天工,在我國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粉青、梅子青是公認的青瓷釉色的巔峰,它不僅意味著龍泉窯制瓷技術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豐富的審美意蘊。南宋龍泉窯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傳承古代青銅器演變而來的,如尊式瓶、鼎式爐等。人們在審視這些玲瓏雋秀的南宋龍泉窯青瓷時不免要發出驚歎,它們身上帶著太多官窯器的影子。官窯作為一種壟斷,絕對不允許民間仿製,龍泉青瓷與官窯器的相似恰好說明了它受到了官窯器的影響。雖然現在尚未找到南宋龍泉設立官窯的明確記載,但種種跡象表明,當時的宮廷很可能派遣了技術人員和官僚在龍泉等地監製“貢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