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譚鑫培 京劇 譚富英 戲曲 文化北京 2017-04-04

“歷史輝煌·今日精彩”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

譚富英誕辰111週年

流派經典精品劇目系列展演

新聞發佈會

昨日隆重舉行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3月29日,北京京劇院聯合天津譚派藝術基金會共同舉辦的“歷史輝煌·今日精彩”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 譚富英誕辰111週年 流派經典精品劇目系列展演新聞發佈會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2017年是譚派創始人,京劇大師譚鑫培先生誕辰170週年,北京京劇院奠基人之一譚富英先生誕辰111週年,為紀念這兩位推動京劇藝術革新、發展的京劇藝術奠基者及領路人,緬懷兩位對中國戲曲藝術所作出的卓越貢獻,由北京京劇院、天津譚派藝術基金會策劃並推出“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 譚富英誕辰111週年 流派經典精品劇目系列展演”項目。此次紀念活動由譚派以及其他各流派的藝術家共同參與演出,所上演的劇目中有多出是經過加工、改編的經典傳統劇目。與此同時,我們還呼籲全國院團共同舉辦紀譚活動,與此次活動形成呼應,形成全國性的紀譚活動熱潮。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徐和建,北京市文化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呂先富,北京市文化局黨組成員、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傑,北京京劇院黨委副書記王桂生、副院長秦豔,長安大戲院總經理趙洪濤,譚門藝術家及傳人譚元壽、李崇善、譚孝曾、閻桂祥、譚立曾、張克、韓勝存、譚正巖,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孫毓敏、楊少春、葉金援、趙葆秀等及戲曲理論家、評論家和寶堂、張永和,亮相傳媒創始人馬瑛瑛出席新聞發佈會。發佈會由北京電視臺知名主持人孔潔擔綱主持。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李恩傑

在發佈會上,李恩傑院長首先介紹了展演活動的背景、目的及活動的意義,他說:“這次紀念活動我們以‘歷史輝煌·今日精彩’作為主題,是有一定含義的。譚家是京劇第一家,在京劇的歷史上參與了創造京劇的輝煌,特別是譚鑫培和譚富英兩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藝術大家,他們不僅創造了譚派和新譚派,更為京劇藝術的整體提供了很多的支持和支撐。今天我們紀念他們,一是從藝術上讓我們的後人將譚派藝術傳承下來;二是在今天的歷史條件下,要探尋他們曾經創造歷史輝煌的原因和規律,使我們今天能夠找到傳承京劇藝術,弘揚國粹藝術的辦法;三是這次的紀念展演活動,我們全部以商業運作的方式來運作,這樣的運作本身也是為了遵循藝術規律,因為京劇藝術本身是源於市場才輝煌的,那麼今天我們做好這樣一個活動讓觀眾來看到精彩的京劇,也是我們落實中央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要求的具體行動;四是這次的紀念活動規模大、水平高,和我院的藝術品質提高工程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希望通過高水平的呈現,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同時通過得到市場認可的方式來紀念我們的先賢和藝術大師,他們呈現的輝煌在我們的身上能夠真正的體現出來,共同營造京劇發展的一個大環境。”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譚元壽先生向大家致謝。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譚立曾

譚門第五代傳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元壽發表感言,他代表譚家七代人感謝大家,並預祝這次紀念展演活動成功。譚立曾先生代表譚元壽先生致辭,宣讀譚元壽先生的發言稿:“今年是中國京劇的創始人、京劇宗師,我的曾祖父譚鑫培先生誕辰170週年,同時也是我的父親,京劇四大鬚生之一譚富英先生誕辰111週年,為此李恩傑院長與我們譚派的後人商定紀念展演季共演出14場演出,陣容強大,劇目之多,老中青三代演員先後登臺,是近些年京劇舞臺上少有的場面,將在首都掀起弘揚傳統文化,振興京劇的熱潮。譚鑫培不僅藝術精湛、品德高尚,他雖身份顯赫,但他尊重同行、善待弱者、厚待他人,他把一生大部分的財產都捐獻給了社會做了大量的慈善事業。他孝敬父母、嚴教子孫,他一身正氣,樹立了良好的‘家風’,以至傳承7代人150年之久,成為佳話。”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譚孝曾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圖一:電影《定軍山》花絮鏡頭

圖二:和寶堂先生著書文字稿

圖三:譚鑫培故居

譚門第六代傳人、天津譚派基金會理事長譚孝曾重點介紹了本次紀譚的相關內容:一是詳細介紹了系列展演9月6日—20日14場演出及主要演員的安排,京津滬三地名家王平、王立軍、張克、奚中路、韓勝存和譚孝曾、閻桂祥、譚正巖等領銜在長安大戲院演出譚派代表劇目、“老戲新唱”,其師弟盧鬆演出的《舉鼎觀畫》,馬連生、劉軼傑夫婦演出的《桑園會》也在展演劇目內,同時還將舉辦兩場老生流派專場,將邀請馬、譚、楊、奚、餘、言、高、麒各自流派的代表性人物演出各自代表劇目;二是京劇電影《定軍山》將亮相2017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三是修繕譚鑫培故居博物館;四是由戲曲理論家、評論家和寶堂編著出版書籍;五是在武漢市委、江夏區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譚鑫培誕辰的正日子4月23日,我院將赴譚家祖籍——江夏的譚鑫培公園舉辦祭拜、收徒、研討、演出等一系列活動,從而拉開紀譚活動的序幕。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演出日程安排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和寶堂

今年是京劇一代宗師譚鑫培誕辰170週年,也是大師離開京劇舞臺100週年的日子。這是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

2005年,我曾經受譚元壽老師的委託,並徵求了王琴生、劉曾復先生的意見,為譚鑫培墓撰寫了碑文,在碑文中,我為譚鑫培先生歸納了五項偉大功績。

一是因為譚鑫培大師以他超前的審美意識為我們編創、整合加工修改了一百多出經典劇目,一直活躍在京劇的舞臺上。已歷經百年,至今幾乎是原封不動地在全國上演,支撐著我們的京劇演出市場的半壁江山,與後來四大名旦創作的一百多出戲至今更是膾炙人口,蔭及後代子孫,造福藝業同仁;

二是因為譚鑫培大師改變了原來京劇舞臺上“時尚黃腔喊似雷”即實大聲宏,直腔直調的唱法,創造了京劇低迴委婉,旋律豐富,於遒勁中見柔美的譚腔,因此開創了無聲不譚的新天地,為京劇唱遍全國,昇華為國劇奠定了根基;

三是譚鑫培7歲隨父母北上京津,由於年齡的原因,使他的湖廣方言自然而然地轉變為北京語音,並以北京語音演唱湖廣方言的漢調,從而促成了漢調京化,最終形成了以京音與湖廣音相結合的嶄新劇種,即京劇的形成。同時他還親手培育了承前啟後的楊小樓、梅蘭芳、餘叔巖“三大賢”,把京劇藝術推向了國劇的藝術高峰;

四是他拍攝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灌製了七張半經典唱片啟中華民族遺留藝術影響之先河。

五是他以“泰山不棄土壤,江河不擇溪流”的家訓,使英秀堂七代流芳。故梅蘭芳君尊公為京劇宗師,梨園湯武,中國戲曲表演藝術體系之總代表。

完璧歸趙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張克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譚元壽先生弟子、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主演張克受人之託,將譚鑫培先生生前用過並遺失的鼓槌歸還譚家,譚家爺孫三代接禮,將新聞發佈會推向高潮。

嘉賓

致辭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李宏圖

與傳奇為伴,我感觸尤深

從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算做京劇的形成之年,迄今227年過去了,譚家從譚志道先生的生年計算已有209年,七代人幾乎貫穿了整個京劇發展的歷程,把家族歷史過成了濃縮的京劇史。到今天,仍有三代人在為京劇事業努力付出、兩代人活躍在舞臺上,這其中的傳奇性和對藝術以及中國文化的貢獻,絕無僅有。我認為,怎樣去書寫、如何去欽敬,都是不為過的。

我作為小生演員,和京劇界從事不同專業工作的其他同仁一樣,對譚派、譚門懷有一種普遍的愛重和仰慕之心,所以,即使是隔行如隔山,在今年這樣一個重要的年份,也有很多想說的話。

感想之一:傳承170年,實屬不易。

感想之二:世代有緒,代代有人。

感想之三:譚門家學,英風秀骨。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新聞發佈會昨日隆重舉行

張永和

譚鑫培、譚富英祖孫——譚門七代人,都為京劇藝術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輝煌業績,在中國京劇發展史上,也鐫刻下濃彩重抹的一頁。

譚鑫培老先生雖然生活在一百多年前,但他之所以取得那麼高超的藝術成就,恰恰符合習總書記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揚棄繼承,轉化創新”的原則,譚老先生最可貴的是他的轉化創新精神,他“熔眾家老生之長於一爐”,轉化發展,創造出中國京劇史的第一個老生流派——譚派。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豐泰照相館為譚鑫培拍攝了無聲電影《定軍山》、民國前後,譚鑫培又為百代公司灌製了七張半十五面八出譚派名劇的精湛唱段流傳後世,他對中國京劇,其功厥偉。

譚富英先生也是處理繼承與創新的典範。他在繼承“譚派”和餘叔巖“餘派”基礎上,發揮自己的藝術特長,創造出“新譚派”,並創作出新劇目,也為京劇的繁榮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京劇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