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之子,唐太宗罵他禽獸不如,唐高宗表示以他為恥

唐朝 唐太宗 唐高宗 李愔 劉秉光 2017-06-09

唐太宗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其中第三子李恪、第六子李愔為同母所生,均出自楊妃。楊妃,是隋煬帝之女,但早年未被冊封為公主,估計其身份較低,其生母應為普通宮嬪。隋朝覆亡後,楊妃被李唐接收,嫁秦王李世民。

從李恪生於武德二年(619年)看,楊妃最遲於武德元年(618年)嫁入秦王府。這一年,是隋朝亡國之年,也是隋煬帝遇害之年。國破人亡之際,楊妃本應為父守孝,為國傷感,卻不得不成為李世民的妾室,而且很快就鼓起了肚子。成王敗寇,有人歡喜有人憂,楊妃當時再怎麼難過,也得強顏歡笑。

其實,稱其為楊妃,這是抬舉她了。在王府,她頂多是個孺人;在後宮,她頂多是個宮嬪。唐朝後妃制度森嚴有序,皇后之下設四妃,依次為貴、淑、德、賢,而楊妃並不在其列。筆者認為,楊妃這一封號,妃前無飾語,應為虛號,是其死後的追封或贈賜,以她的特殊身份,能混到婕妤、美人已是奢望了。

但是,李世民對她很感興趣,不然她不可能那麼早生子,且李恪與李世民長子李承乾為同年降生。從輩份上,李恪、李愔均為隋煬帝外孫,一個被醜化成殘暴之徒的亡國之君的外孫。不過,李恪非常優秀,能文能武,模樣、個性都很隨李世民,很得欣賞,但其非長非嫡的尷尬身份,決定了其悲劇命運。

李世民曾想廢掉太子李治,改立吳王李恪,遭到了長孫無忌的強烈反對。由此,李恪也成為長孫無忌的眼中釘。永徽四年(653年),房玄齡之子、駙馬房遺愛謀反,李恪受到牽連被殺,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其胞弟李愔“坐與恪謀逆,黜為庶人,徙居巴州。尋改為涪陵王”(《舊唐書·太宗諸子》)。

李愔能躲過一死,與其性格、品操有莫大關係,因為他自小就是個行為乖張、放蕩不羈的公子哥,絲毫不留心政治,對李治、長孫無忌構不成威脅。一個無甚名望,無關緊要的王爺,奪其爵位,留他一命,給他一個打擊,一次懲戒,然後再給他一個大大的甜棗,李治、長孫無忌的政治手腕也是不凡了。

李愔,生於武德後期,此時的李世民還是秦王。與太子李建成明爭暗鬥之餘,李愔就悄無聲息的降生了。貞觀五年(631年),李愔封樑王,貞觀十年(636年)改封蜀王。雖然均為親王,但蜀地偏遠狹小,相比於膏腴千里的樑地,這也應算是變相發配了。知子莫若父,李世民對第六子李愔不怎麼看好。

生於王府,長於皇宮,李愔身上有不少毛病,當然這些毛病在李世民諸子中或多或少都有,李愔則比較突出。貞觀十三年(639年),李愔出任岐州刺史。在任上,李愔“常非理毆擊所部縣令,又畋獵無度,數為非法”(《舊唐書·太宗諸子》)。畋獵無度也就算了,但毆打官員這就顯得太沒教養了。

李愔胡作非為,敗壞皇室形象,抹黑貞觀之治,李世民大怒,忍不住罵了出來,“禽獸調伏,可以馴擾於人;鐵石鐫煉,可為方圓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獸鐵石乎”(《舊唐書·太宗諸子》)。意思是說,禽獸經過馴教,鐵石經過打磨,都能有所用途,而李愔冥頑不化,還不如禽獸,不如鐵石呢?

子不教,父之過,李世民沒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卻一味地怪怨李愔。盛怒之下,李世民將李愔封邑、屬僚砍去一半,貶為虢州刺史。一晃,十年過去了。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李世民駕崩,李治即位,是為高宗。雖然非同母所生,但李治對六哥非常優待,將其被削封邑補齊,還額外多封了一些。

兄弟感情,皇帝厚待,並沒能讓李愔洗心革面,“愔在州數遊獵,不避禾稼,深為百姓所怨。典軍楊道整叩馬諫,愔曳而捶之”(《舊唐書·太宗諸子》),除了慣有的遊獵無度,毆打官員,還加了踐踏莊稼這一項。李愔如此行為,如此負能量,且影響惡劣,官怒民怨,很快就遭到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彈劾。

一個親王,竟被紀檢官員舉報,李治很沒面子,“朕纂承洪業,懼如馭朽,與王共戚同憂,為國為家。蜀王畋獵無度,侵擾黎庶,縣令無故被罰。阿諛即喜,忤旨便瞋。如此居官,何以共理。歷觀古來諸王,若能動遵禮度,則流慶子孫,違越朝章,則誅不旋踵。愔為法司所劾,朕實恥之”(《唐會要》)。

有這樣的哥哥,我這個當皇帝的感到羞恥。申斥後不久,李治貶李愔為黃州刺史。永徽四年(653年),受房遺愛謀反事件牽連,胞兄李恪被殺,李愔也曾一度被貶為庶人,流放巴州,最終改封郡王。乾封二年(667年),李愔死於流配地巴州,後陪葬昭陵,永遠地陪伴李世民。總之,這樣的歸宿是好的。

返回頭來,再品味一下李世民當年那句話。筆者認為,李世民罵李愔禽獸不如,那只是一時的氣話,並非本意。不可否認,李世民是一代明君,有千古一帝之譽,但在教育子女方面卻很失敗。“至如愔者,曾不如禽獸鐵石乎”,筆者從這話中體會到了李世民恨鐵不成鋼的內心流露,可憐天下父母心。(劉秉光)

唐太宗之子,唐太宗罵他禽獸不如,唐高宗表示以他為恥

唐太宗之子,唐太宗罵他禽獸不如,唐高宗表示以他為恥

唐太宗之子,唐太宗罵他禽獸不如,唐高宗表示以他為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