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怛羅斯之戰:冒進的“山地之王”慘敗,小摩擦改變世界進程

唐朝雄霸東半球,是世界最強的帝國,幾乎整個亞洲萬國來朝。與此同時,中東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在歐洲人印象中的黑暗時期,他們與固守東歐和東南歐的拜占庭帝國成為世界三大帝國。新興勢力與領頭羊之間的角力不斷,阿拉伯帝國在與唐朝的戰爭中從未贏過,除卻“怛羅斯之戰”。

怛羅斯之戰,其實只能算得上是帝國邊境的小衝突,影響並非很多人炒作的那麼誇張。與唐朝其他戰爭(如徵大理、南昭、高句麗)相比,這一戰的戰的體量實在太小,最多隻能算是唐朝崴了一下腳。這一戰並未動搖唐朝國本,也並未導致唐朝勢力退出中亞。但唐朝的兵敗讓世界認識到唐軍並非是不可戰勝的,同時這一仗也讓中國先進的科技和文化逐漸傳遍世界,大大地推進了世界的進程。

還原怛羅斯之戰:冒進的“山地之王”慘敗,小摩擦改變世界進程

領頭羊唐朝與新貴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的角力

自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發以來,穆斯林已經控制了亞述人、波斯人和羅馬人想都沒敢想過的遼闊版圖。他們從最初的阿拉伯半島上的幾個部落,通過宗教侵略戰爭擴張成為了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國。阿拉伯帝國向西佔領了整個北非和西班牙,向東則吞併了整個西亞和大半個中亞,控制了地中海南岸的整個地區,並潛移默化地影響被佔領地區的宗教與種族。他們使得傳統的中東伊斯蘭化、阿拉伯化,讓埃及原住民科普特人變成了現在的少數民族。甚至8世紀初,阿拉伯帝國的東方最高長官哈賈吉·本·優素福許諾他的兩個大將——穆罕默德和古太白·伊本·穆斯林,率先踏上中國的領土的人就做中國的長官。

還原怛羅斯之戰:冒進的“山地之王”慘敗,小摩擦改變世界進程

高原行軍,遠征小勃律

唐朝時西域的既有勢力,由於唐朝實行精兵政策,安西都護府常年只屯兵三萬左右,卻能威懾制霸整個中亞和西亞地區。安西軍在整個西域人眼中就是神兵,尤其是高仙芝任安西節度使時,安西軍被黑衣大食(即阿拉伯帝國)、波斯、吐蕃成為“山地之王”。高仙芝是高句麗人,長安常年有外國人數萬,因此外國人在唐朝當官並不稀奇,尤其是唐朝中期重用少數民族為節度使變得普遍。能夠當上安西節度使,高仙芝本身就是一代名將。他帳下也多是赫赫有名的戰將,譬如:虢國公 李嗣業、扶風郡王 馬麟、張掖郡王 段秀實、昌化郡王 白孝德以及高仙芝的老搭檔——封常清。怛羅斯之戰兵敗能夠逃回西域也是靠這些人尤其是“戰神”李嗣業衝開一條血路。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恆羅斯之戰的歷程。

高仙芝任安西節度使後,於公元747三月年率萬人長途行軍在雪域高原,越過蔥嶺,翻過海拔7564米的慕士塔格山,走過沙漠戈壁,渡過瓦罕河(在今阿富汗境內),歷時三個月完成最艱苦的帕米爾高原行軍壯舉。隨後兵分三路輕取小勃律,這一段時期唐朝可以說是把吐蕃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還原怛羅斯之戰:冒進的“山地之王”慘敗,小摩擦改變世界進程

帕米爾高原雪峰

怛羅斯之戰的導火索便是——石國,石國地處絲綢之路的節點,農業和商業極為發達。公元750年,唐朝以西域藩國石國“無番臣禮”為由,由高仙芝領兵征討。石國請降,高仙芝允諾和好。不久卻背約突襲攻佔並血洗石國城池,捋走男丁,格殺老人、婦女和兒童,搜取財物,還俘虜石國國王。回師途中順道還滅了親唐國家——車師國。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為唐玄宗李隆基獻俘,並將石國及車師國王斬首,高仙芝因戰功授右羽林大將軍。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遂向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求救,大食趁機抓住進軍西域的好機會。援軍計劃偷襲唐朝西域四鎮,高仙芝決定先發制人,主動進攻大食。此前阿拉伯帝國與唐朝的幾次交手都慘敗,高仙芝帳下猛將如雲,因而信心滿滿。他率領3萬聯軍長途奔襲,縱深推進七百餘里,阿拉伯帝國東方總督艾布·穆斯林獲悉後,下令部將塞義德·本·侯梅德帶部下數千人的部隊搶先駐守怛邏斯城,嚴防死守,等待大隊援軍。遭遇戰就此開始。

將領: 唐——高仙芝、李嗣業、段秀實 VS 阿拉伯——齊雅德·伊本·薩里

兵力: 唐——安西都護府府兵兩萬;盟軍拔汗那以及葛邏祿部一萬人;總計三萬餘人 VS 阿拉伯——呼羅珊本部宗教戰士四萬人;各屬國兵力十餘萬,總兵在15萬左右。

裝備:唐——步兵以明光鎧為主的唐十三鎧;弓一箭三十;橫刀、陌刀 ;遠程武器:弩箭 VS阿拉伯——步兵基本無甲或者劣質盔甲;一般將領才有鋼製盔甲。長矛、標槍、圓盾、弓箭手

騎兵:馬槊、橫刀 VS 阿拉伯——阿拉伯馬、大馬士革彎刀、弓箭。兼有重甲騎兵。

陣型:唐——鋒矢陣 VS 阿拉伯——鐵騎衝鋒、接著輕騎加步兵突擊、喜歡用馬刀、長矛近戰。

唐朝在敵距一百五十步時,弩兵遠程射擊;六十步時,弓箭開射;二十步時,唐陌刀大陣突擊在前,“如牆而進”。接著就是步、騎兵突擊,後列則有弓弩手仰射。陌刀大陣基本上是專為對付蠻夷騎兵。而大食的有時就是阿拉伯馬比唐軍的馬好很多;人數優勢十分明顯。

還原怛羅斯之戰:冒進的“山地之王”慘敗,小摩擦改變世界進程

唐刀代表——陌刀

戰鬥持續了五天五夜,殺得昏天暗地,結果碣邏祿部僕從軍被大食人收買,切斷了唐軍步兵與騎兵的聯繫,突然失去具有碾壓優勢的弓弩手的支援。阿拉伯重甲騎兵輪番衝鋒導致唐軍在夜間潰敗,高仙芝的護衛也在夜中死傷殆盡。

最終兩萬唐軍死傷15000人,只剩下兩千人突圍退回安西,其餘被俘。而阿拉伯帝國損失慘重,戰死七萬餘人。高仙芝雖然兵敗,卻以一個安西都護府的兵力壓制人數優勢的阿拉伯軍隊。最後還是是胡人僕從軍媾和反水導致唐軍背後被捅刀,兩萬唐朝精銳的這種震撼的戰鬥力直接阻止了阿拉伯東進的步伐。

雖然怛羅斯之戰安西軍兩萬精兵幾乎全軍覆沒,但並未動搖唐朝在西域的力量,更沒有損害唐朝的國力, 唐朝軍力迅速恢復。安祿山在公元752年調集數十萬軍隊繼續進攻契丹,楊國忠也在兩年後再次發動對南昭的戰爭,封常清於公元753年遠征大勃律並且取得輝煌勝利,哥舒翰於公元753 年大破吐蕃,“悉收九曲部落”。這些軍事行動都證明,唐朝在公元751年的軍事失敗並沒影響帝國的根基,怛羅斯失利對於當時的大唐來說,只能算是小挫折。戰後的阿拉伯帝國很快陷入內亂,實力大減,甚至後來高仙芝計劃興兵征伐大食一雪前恥,只因安史之亂爆發而作罷,後來高仙芝被冤殺,安史之亂也導致唐朝徹底失去對西域的控制。

還原怛羅斯之戰:冒進的“山地之王”慘敗,小摩擦改變世界進程

唐朝名將——高仙芝

很多人說怛羅斯之戰導致唐朝退出中亞及西,其實不然。亞據《冊府元龜》記載,怛羅斯之戰後的九月分,“波斯、蘇利悉單國、火尋國、康國、安國、俱密國並遣使朝貢。寧遠國奉化王阿悉爛達幹遣使獻馬二十匹。是月,又獻馬四十匹。”中亞那些小國並沒有因為唐朝戰敗而絕唐,反而在僅僅幾個月之後,便再次向唐進貢。甚至包括火尋,這是在火尋被阿拉伯控制後,四十多年來第一次朝唐。而恆羅斯之戰導火索——石國,也於兩年後再次朝唐。昭武九姓最後一次朝唐的記錄,是在大曆七年(772年),“七年,十二月康國米國九姓等各遣使朝貢”,所以即使是在安史之亂後,唐朝依舊對河中地區保持的一定的影響力。吐火羅諸國的朝貢也持續到乾元元年(758),安史之亂爆發時,吐火羅甚至與昭武九姓一同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亂。

真正讓唐朝失去對西域控制的原因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的嚴重內耗,使唐朝走向衰亡,同時吐蕃趁著唐朝平亂無暇他顧,大肆攻掠,甘肅及青海地區土地的丟失,致使安西及河西地區與安北部分地區成為“飛地”,阻斷了唐朝與西域的聯繫。

還原怛羅斯之戰:冒進的“山地之王”慘敗,小摩擦改變世界進程

安西軍小卒戰俘杜環周遊歐洲十年,與廣州登岸回國著成《經行記》

怛羅之戰一定程度上是唐朝節度使制度導致的將領貪功冒進引起的連鎖反應,唐朝至始至終也沒有把這場小摩擦當回事,但對於西方國家卻是意義非凡。阿拉伯向前推進使得伊斯蘭文化比中國文化對中亞的影響更為深遠。數千唐軍成為戰俘,被押往撒馬爾罕。他們中的造紙工、畫工、織女工被帶到阿拔斯王朝。中國先進的造紙技術等由此傳到中東阿拉伯,再由阿拉伯西傳到歐洲,大大地推進了世界地進程。同時隨著安史之亂爆發,唐朝自顧不暇,中亞和西亞地區勢力也重新洗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