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大哥必須死?這位大哥不僅活得逍遙,還被皇帝追諡為皇帝

唐朝 唐玄宗 唐睿宗 武則天 淘歷史 2017-06-11

有趣,有料,有深度

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

本文作者|張嶔

文章來源|《百家講壇》雜誌,經作者授權轉載

唐朝開國沒多少年就遭遇“玄武門之變”,後來更是剎不住車,皇室內部的骨肉相殘好似家常便飯。不過,唐玄宗的兄長李憲攤上了李隆基這樣一個心狠手硬的皇帝弟弟,卻一輩子都是個逍遙王爺,簡直幸福到滋潤。

刀尖上跳舞

李憲原名李成器,唐高宗後期生於大唐皇家。他的家族長輩在三代以內,皇帝一劃拉就是一串:祖父是唐高宗,祖母是武周女皇武則天,三伯是唐中宗,親爹是唐睿宗,他本人五歲時就被立為太子。這出身看上去好得很,可參考下背景年代,就不好了——李成器出生時,祖母武則天正憋著勁專權呢,血雨腥風欲來,風滿樓。

皇帝的大哥必須死?這位大哥不僅活得逍遙,還被皇帝追諡為皇帝

果然,從李成器童年起,皇家又經歷了一波波刀光劍影:先是祖父去世後,登基的三伯被祖母廢掉,然後父親繼承皇位,自己做了太子,爺倆一道成了祖母手裡的擺設;隨後,不但父親和自己被廢,連唐王朝都被祖母隨手廢掉,活活變成了“武周王朝”,往日的李唐皇家子弟不是遭流放就是被殺,李成器童年的記憶裡滿眼都是悲慘景象。

血淋淋的悲慘絕不只發生在別人家,他家也沒逃掉:他的母親劉氏和弟弟李隆基的母親竇氏都是平日很本分的兩個人,只因被婢女告了黑狀,竟被祖母武則天隨手殺掉,屍體都沒處找……

這麼一波波慘象,看多了、經歷多了,李成器小小年紀就提前學乖,早早養成了謙和的性格,遇事也不爭,哪怕在武則天時代,他被攆出宮廷,在外面多年摔打,吃了好些苦頭,他也從沒抱怨過。等到三伯唐中宗復位,武周變回了大唐,二十多歲的李成器苦盡甘來,再回長安做王爺,他卻謙和依舊,連唐中宗加封的賞賜,都慌不迭地推掉。因為他知道,那不是福,是禍。

多年的宮廷傾軋裡,他就這樣收住心性,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躲避一切恩怨廝殺。

在這般提心吊膽的日子裡,他憑什麼收住心性?憑他的愛好:音律。在這方面上,他受多才多藝的父親的薰陶,水平也青出於藍,不但精通中原樂曲,各民族樂曲都不放過,還寫得一手好詩詞,更跳得一身好舞蹈,諸如笛子、羯鼓等各路樂器,他也一上手就能玩得熟。

於是,在唐中宗亂糟糟的執政期間,韋皇后與安樂公主弄權,大批王公重臣遭罪,唐朝雞飛狗跳的年月裡,李成器家裡卻經常熱鬧地開著宴會。文藝達人李成器在宴會時喝得高興就會秀一段,博得滿堂喝彩。就連弟弟李隆基帶兵殺進長安、剷除韋皇后一幫人,殺得天昏地暗之時,李成器也是毫無壓力,繼續在府裡玩音樂。總算在刀尖上成功跳舞,他熬到了父親唐睿宗再度登基。

可是,想在刀尖上安全度日,能藏能躲顯然還不夠,還需要一樣比跳舞還強的功夫:眼光。別看他長期躲著,他的腦筋卻不閒著,政局的風吹草動,他全都看得通透。

果然,在父親唐睿宗再度登基後,看似身為長子、地位無比尊貴的李成器也橫遭了一個大考驗:立太子。

權位非吾願

皇帝的大哥必須死?這位大哥不僅活得逍遙,還被皇帝追諡為皇帝

唐睿宗劇照

爭太子這件事,歷代常見打破頭的爭鬥。待唐睿宗二度登基,31歲的文藝達人李成器立刻成了頭號熱門:身為皇帝的嫡長子,身份地位名正言順,不是他還能是誰?

還真有別人,唐睿宗家的老三,他親自帶兵掃平了皇宮、捧著唐睿宗登基的平王李隆基。別看李隆基的身份不算高貴,可親爹的地位都是他撐起來的,他的功勞無可爭議得夠。

那麼問題來了,太子,是該立最有功的?還是立最有身份的?大臣們來精神了,在好些奏摺裡吵翻天,鬧得唐睿宗也糾結了,久久定不下來。

在這個關鍵時刻,李成器卻站了出來:爭什麼爭?太子?給我,我還不當呢!

他真不當?真不當。人家都是爭太子,他是隔三岔五跑到唐睿宗面前,苦口婆心地表白自己不當,甚至最激動的時候,他天天表白到哭,哭到深情處,唐睿宗也感動了,於是爺倆抱頭痛哭:你說不當就不當吧!

真正見證李成器眼光的還不是哭,而是他哭著對老爹說的一句話:要是太平江山,立我也就罷了;現在這爛攤子,必須老三這個大功臣才扛得住!

這番斷言著實說明這位王爺還真不是個簡單的文藝男。此時的唐王朝,內部事務剛折騰完,外面強敵還在虎視眈眈,方方面面都糟心,就是真搶來了太子位,這江山他也扛不住。於是,在群臣眼裡本該火爆的爭太子大戲順風順水地熄了火,李隆基在哥哥李成器的力挺下,先順利當了太子,不久順利登基,是為唐玄宗。

如此和諧的場面在當時讓好些好事者感嘆:躲了一輩子的李成器,這次真是躲到家了。

但李成器並不是懦弱成性、沒有擔當之輩。唐玄宗登基初期,最大的政敵就是姑母太平公主。這姑母最囂張的時候,朝中一半官員都出自她門下,先前爭太子這事鬧得凶,也是她從中拱火,為了自家的權勢,非要把李隆基踩下去。等李隆基當了皇帝,她還是不消停,竟又加緊調兵,還想繼續踩李隆基。

事情爆發後,李成器非但不躲,反而和皇帝弟弟一拍即合——為了江山大業,這個姑母,咱們不要了!李成器立刻火線上馬,擔任浦州(今屬山西運城,扼守在秦晉要道的關口)刺史,出其不意地截斷了太平公主的增援路線,和唐玄宗前後配合,電光火石間就把這位自武則天時代起就囂張的政壇強人剷除,令唐玄宗坐穩了皇位。接著,李成器瀟灑地把先前的兵權、政權打包上交:兄弟你好好幹吧,哥哥繼續玩音樂去了。

人間做“讓皇”

對哥哥如此貼心的表現,唐玄宗一直感激無比。當初當太子時,他就專門弄了張大床,和李成器在一個被窩裡玩音樂,兄弟情義深厚。後來他君臨天下,弄張床哪能夠?他乾脆修了棟大樓,閒了就叫李成器一道來演奏,秀兄弟情深秀到全大唐都知道。

皇帝的大哥必須死?這位大哥不僅活得逍遙,還被皇帝追諡為皇帝

唐玄宗劇照

那麼,躲了一輩子的李成器從此就能無憂無慮了?還是不能。

唐玄宗前半輩子精明,後半輩子糊塗,但一輩子沒變的就是猜忌心。他心眼極多,對任何人都放心不下,懷疑兒子謀反,三個親兒子,他說殺就殺;懷疑大將不忠,把王忠嗣等一群名將全都坑慘了—當然,最後也因這個毛病活活敗沒了盛唐。

可想而知,要讓這種脾氣的弟弟放心,李成器這個做哥哥的真是難!

其實這件事也不算太難,關鍵在“捨得”。李成器一輩子在刀尖上跳舞,最厲害的就是眼光,很明白這個弟弟是哪樣人。於是,對早年的榮寵,他不動聲色;到了開元四年(716年),他立刻做了件讓唐玄宗十分舒坦的事——因為自己的名字犯了唐玄宗生母竇德妃諡號“昭成”的諱,所以他高調改名,“李成器”不叫了,改成“李憲”。這讓唐玄宗十分高興:好哥哥,封寧王!

這事的關鍵在“名正言順”。李成器—現在可以叫李憲了,他一輩子最大的身份就是嫡子,而這個身份也是唐玄宗心裡的疙瘩,畢竟自己出身低,只是個庶子,放在封建社會,這可是個大門檻。於是唐玄宗成為太子之後,其母竇德妃就被唐睿宗追認成了昭成皇后,而李憲這一表白等於帶頭力挺唐玄宗升級為“嫡子”。這事都力挺,唐玄宗當然高興,高興過後,徹底對這個哥哥放心了。

不僅對大事,平日的小事,李憲也十分清醒。他每日喜歡遊玩、打獵、玩音樂,卻絕不過問政務,和王維等文學名家更是交往密切,就是從不結黨,更不和朝中人物有任何結交。這樣的生活,他多年如一日,最後,在唐玄宗的放心與兄弟友愛裡,於63歲善終。

知曉他過世的消息時,唐玄宗十分悲痛,當場哭得稀里嘩啦,哭完就做出決定:不但要輟朝三日悼念,更要給哥哥一個無與倫比的追認—追諡為“讓皇帝”!

別的皇家兄弟都在搶皇位,唯獨這哥兒倆一輩子都在讓。如此兄弟美談正如清朝人一首詩裡的詠歎:“宮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間作讓皇。”

是啊,都以為皇位要去爭搶,但看得透一些、學會讓一些,皇位哪有親情重要呢?像李憲這樣,生活不也很美好嗎?

閱讀更多:

這個皇帝一登基,把大半個中國的地名都改了,全國濃濃鄉土風

崇禎自殺前下了道密旨,推翻了執政17年來最大的一項功績

漢族姑娘當了異族太后,率先抵制漢化,還把漢人打得落花流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