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痛失愛子的李淵為何處變不驚,從容禪位

唐朝 李淵 唐太宗 中國古代史 秦嶺深山隱士 秦嶺深山隱士 2017-09-04

玄武門之變後,痛失愛子的李淵為何處變不驚,從容禪位

唐高祖李淵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長孫無忌、尉遲恭等眾親信在長安城宮城玄武門附近射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擊退太子隨從,控制了局勢。緊接著,尉遲敬德手持馬槊闖入皇宮直接向李淵奏報:太子作亂,已被秦王誅殺。這一事件史稱“玄武門之變”。事後,李世民及其親信又殘忍地殺害了李建成、李元吉諸子,並將他們從宗籍中除名。玄武門之變中,面對著殺紅了眼的眾武士,李淵在痛失愛子的情況下忽然表現出異常的冷靜,自動讓出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後,也就是六月初七(626年7月5日),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並下詔說:“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理,事後奏聞皇帝即可。”

玄武門之變後,痛失愛子的李淵為何處變不驚,從容禪位

玄武門之變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626年9月4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

自太原起事,李建成不僅為李淵出謀劃策,常常獨立承擔著穩定後方的重要角色,為李唐王朝立下汗馬功勞,深得李淵信任,在兄弟姐妹中樹立起一個良好的大哥形象。二子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竇建德兩股勢力,使得李唐江山不再受到國內勢力的威脅。大唐建立後,按傳統的帝位傳承製,李淵立李建成為太子,之後,從未有過絲毫的動搖。

玄武門之變後,痛失愛子的李淵為何處變不驚,從容禪位

唐獻陵

對於“玄武門之變”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化,李淵立刻清醒的認識到,交出權力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事實證明,李淵的做法的確是明智之舉。

交權保全了李淵的性命,面對屠刀,假如流露出半點不快,他必遭不測;交權維護了李淵的尊嚴,太上皇即使是空架子,不失他曾為一國之君的顏面;交權避免了殺戮擴大化,兄弟姐妹中支持太子李建成的絕非李元吉一個,立李世民為新太子穩定了眾皇子不安的情緒,消弱了反對李世民的浪潮;交權避免了因宮廷內鬥導致的分裂,穩定了大唐局勢。

退位後的李淵從此不問政事,不出皇宮,整日在宮中作樂。痛失愛子愛孫,竟還如此逍遙,李淵分明是在演戲,而且是演給這位新國君李世民看的。

貞觀九年(635年)農曆五月,李淵因病駕崩於垂拱前殿,年七十一歲,廟號高祖。同年農曆十月,安葬於獻陵(今屬陝西三原縣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