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的混亂房事:一女竟然可以這樣嫁多夫

唐朝 多爾袞 順治 義成公主 趣歷史 2017-05-09

包括漢族在內的中國很多民族,長期以來,一直流行著轉房婚這種現象!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西漢細君公主、解憂公主和昭君出塞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是很多的,比如,晚唐的鹹安公主的故事。晚唐鹹安公主的故事。晚唐的鹹安公主,在回紇生活了二十一年,創造了歷嫁祖孫三代、兩姓、四位可汗的和親記錄。回紇長壽天親可汗即位不久,便派遣使者獻方物向唐朝請求和親。

唐德宗知道回紇與唐朝的交往對雙方都是有利的,於是將自己親生的第八個女兒鹹安公主出嫁回紇為可敦(可敦:妻子的意思)。鹹安公主在回紇生活了二十一年,她先後按回紇的收繼婚制嫁給長壽天親、忠貞、奉誠及懷信可汗。直到公元808年病死。可以說她將整個一生都獻給了唐朝與回紇的和親友好事業。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中原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領袖的和親都會帶來好的結局。

後宮的混亂房事:一女竟然可以這樣嫁多夫

網絡配圖

隋朝義成公主的故事。隋宗室女義成公主,於公元599年嫁給突厥啟民可汗,啟民可汗死,義成公主又先後改嫁他的兒子始畢、處羅、頡利三位可汗。唐朝建立以後,義成公主數請頡利可汗出兵攻唐,為已經滅亡的隋朝報仇。626年,頡利可汗率兵深入長安附近,剛即位為帝的唐太宗與之結盟。四年後,唐將李靖大破突厥,頡利可汗被俘,義成公主被殺,東突厥汗國滅亡。

嫂子在自己的男人去世後嫁給小叔子並不是唐朝的專利,在中國最著名的要屬大清朝的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那點事。不過這孝莊皇太后她到底嫁沒嫁給多爾袞呢?誰也說不準。在孝莊皇太后到底是否下嫁給了多爾袞的問題上,歷史學界一直有三種說法。那麼,到底哪一種更加符合歷史的真實性呢?在我具體考證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支持這三種觀點的論據。第一種觀點,孝莊皇太后嫁給了多爾袞。支持這種觀點的論據有如下八條:論據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

我們前面給大家介紹,孝莊皇太后出生於1613年,姓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人,十二歲時即1625年嫁給皇太極,嫁給比她大二十一歲的皇太極。1643年,孝莊皇太后三十歲,她五歲的兒子繼位當了皇帝。我們說一個是三十歲出頭寡婦,一個是隻知玩耍的孩童,孤兒寡母,兩個人怎麼能夠撐起戰火紛飛中的大清王朝?她怎麼辦?在當時,我們說順治皇帝名義上是皇帝,但是我們要清楚一點,皇帝的玉璽是放在多爾袞家的。皇上沒有皇帝的玉璽,這個多爾袞表面上他是順治皇帝的叔叔,努爾哈赤的十四子,比孝莊皇太后大一歲。在入關進軍中原的過程當中,可以說是他們家兄弟三人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手握重兵,成為朝中說一不二的舉足輕重的人。你怎麼樣保證他不篡位?怎麼樣保證他不把你踢開?所以人們普遍認為,正是因為孝莊皇太后為了保證自己的兒子能夠長久地做皇帝,而不惜委身於自己的小叔子多爾袞。

那為什麼不委身於別的人,偏偏委身於多爾袞呢?一是他手握重兵,權傾一時。二,據她想,多爾袞這個人跟她過,肯定不會有後代。不會有後代,我跟你過了,自然把我兒子當成親兒子,我也給你生不了孩子,別人也給你生不了孩子,多爾袞這個人就一個女兒嘛,所以人們普遍認為太后下嫁是為了保證他兒子的皇位。

後宮的混亂房事:一女竟然可以這樣嫁多夫

人們認為有了結婚儀式,辦結婚喜事才算下嫁。持太后下嫁觀點的人認為,只要你有這種行動,我們就不在意你的形式,你結婚辦事沒辦事,我們都認為你已經下嫁,因為政治婚姻不在形式,在實質。所以這是他們的第一點,他們認為正是這點,正是因為太后下嫁,才保證了她兒子的皇位,保證了順治的皇位,才穩定住多爾袞的情緒。這是論據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

第二個論據,弟娶其嫂的滿洲舊俗。把太后下嫁這個疑案放到清初,清軍剛剛入關,滿洲人還沒有接受漢民族的思想之前來考慮。這持太后下嫁了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那就太對了。過去滿洲人太簡單了,爹死了,兒子把自己的小媽給接過來,就一塊兒過了,哥哥死了,弟弟把嫂子接過來就一塊兒過了,這是滿洲舊俗,人盡皆知。所以,他們認為,收兄嫂、收弟媳這都是正常現象,見怪不怪,而且,歷史上也確實記載,他們這種事特別多,甭說別人,多爾袞就有。據《清世祖實錄》載,順治的哥哥豪格,是多爾袞的侄兒,但是他比叔叔還大三歲呢。他們倆爭奪皇位失敗,兩個人都沒成功,最後皇權落到了順治手裡。多爾袞最後設計,把豪格給弄死了,弄死以後,豪格是他侄兒,就把侄兒媳婦給接到自己屋裡去了,真有這個事,歷史上也記載了。

第二件事,順治皇上也幹過這個事。中國史書上沒有,那哪能記載這個事,外國史書上記著。湯若望長期在順治宮裡頭,他什麼沒見過,他回國以後寫了《湯若望回憶錄》。其中記載:這個順治皇帝喜歡上自己的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媳婦了,就是我們講的董鄂妃啊,喜歡上董鄂妃。順治天天惦記著,最後設計把弟弟給弄死了。他就一個弟弟,剩下都是哥哥。人家剛死不到一個月,急急忙忙把弟媳婦收到宮裡,還封了一個名叫賢妃。後來,賢妃先死,他經常去五臺山受影響。這是我們講的這個時期的事。像這類的事很多。所以認為太后已經下嫁給多爾袞這種觀點的人說,這種事在滿人心中無可厚非,是很正常的,也就是說,這順治他媽不管嫁誰,你就必須得嫁出去,按照傳統的規矩你肯定不能單獨生存,你肯定要嫁,嫁給誰都要嫁,所以不管你是嫁給誰,都會有一個太后下嫁疑案。考證結論就是嫁給多爾袞了,這是第二點。

關於這些說法裡面,論證的有沒有問題呢?我們後面專門來討論,這裡我們來介紹其第三個觀點,這個多爾袞他的皇父稱謂。持太后下嫁說的特別強調,在順治年間,這個多爾袞公開的以皇上的父親自居,他的稱號就叫皇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我們說只有皇帝的母親下嫁了,多爾袞才可能被稱為皇父,如果沒有下嫁,不可能出現皇父這麼個詞。

後宮的混亂房事:一女竟然可以這樣嫁多夫

當然多爾袞的稱謂是逐漸變化的,根據《清史稿?多爾袞傳》記載:1644年的時候,他的稱謂是叔父,是攝政王,1645年,經過漢人的鑑別,認為是叔父攝政王,誰叔父?多爾袞是全天下人的叔叔,不管是三歲孩童,還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都叫叔叔。他是皇上的叔父,所以漢人就建議,您不能叫叔父攝政王,應叫皇叔父攝政王,就此到了1648年,漢人又建議,您不能叫皇叔父攝政王,叫皇父攝政王。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按照我們漢民族的傳統思想一推你就知道,太后下嫁了唄。太后不下嫁他怎麼能叫皇父攝政王,怎麼能成皇上的爹,皇上的叔父是叔父,爹是爹,兩個詞。她肯定是下嫁了,而且他們還舉出了一個順治的詔書。

這個順治詔書說,這個“叔父攝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勳勞,尊為皇父攝政王,凡詔疏皆書之。”我們現在在中國歷史檔案館,第一檔案館發現,凡是漢文都是皇父攝政王。多爾袞自己就這麼寫,皇父攝政王,他自己都認為自己是皇上的爹,你還能說不是嗎?而且據我們專家考證,多爾袞的稱謂,所有的清宮檔案裡面,凡是1648年到1651年初這之間,這兩年半文書寫的都是皇父攝政王,而且這種皇父攝政王的稱謂不僅僅在我們大陸有這種說法,在朝鮮半島也有這種說法。朝鮮的《李朝實錄》中,有這麼一段記載,朝鮮的李朝對中國的文書,稱他自己為國王,他在他自己國內管自己叫皇上,所以這個皇上就是朝鮮國王,他說“上曰清國諮文中有皇父攝政王之語,此舉何措。”皇上問屬下人,屬下人叫什麼呢?叫金自點,這個金自點曰,“臣問於來使”,我已經跟清朝的使節問過了,“則答曰,今則去叔字,朝賀之事與皇帝一體雲”。金自點說的什麼意思呢?我問過來使了,這個清朝的使節說我們現在去了一個叔字,變成了皇父,滿天下的人都很高興,朝賀,我們現在這個多爾袞與皇帝是一體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