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並非無忌,而有私心

唐朝 長孫無忌 唐太宗 唐高宗 江心湖 2017-03-28

說到唐太宗時期的賢臣名將,很多人會想到直言進諫的魏徵,會想到赫赫有名的房謀杜斷,會想到能征善戰的李靖,甚至受《隋唐演義》的影響,還會想到秦叔寶、程咬金等。確實,那是一個人才輩出、將星璀璨的時代,為唐王朝的建立和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了表彰這些功臣,唐太宗特地在貞觀十七年修建了凌煙閣,總共列二十四人。而排在首位的,卻是在歷史上知名度並不高的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並非無忌,而有私心

長孫無忌畫像

長孫無忌何許人也?到底有何功績?為何能脫穎而出,排在功臣之首?首先長孫無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舅兄,他是長孫皇后的哥哥,而且與李世民是布衣之交,感情非常深厚。在李世民征戰、奪位、治國的生涯中,長孫無忌一直緊隨左右,關係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君臣。對於李世民來說,舅兄無忌是他可以完全信任的人,無論大事小事,都徵求長孫無忌的意見,甚至,允許長孫無忌可以直接出入他的臥室。長孫無忌雖然是皇親國戚,但並非是那種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庸庸碌碌之人,而是有勇有謀,才能出眾,對李世民也是忠心耿耿,盡力輔佐。在大唐立國和貞觀盛世的功勞簿,都應該有其濃重的一筆,排在功臣之首也能說得過去。

只是,在歷史上他的口碑和評價並不高,遠不及魏徵、房玄齡、李靖等人,究其原因就是此人並非如其名一般無忌,而是私心太重,城府極深,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落得個自縊而死的下場。玄武門事變之前,李世民猶豫不定,而長孫無忌卻非常堅決,日夜勸說李世民先發制人,殺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長孫無忌心裡非常清楚,因為姻親關係,他跟李世民早已綁在一起,如果是李建成即位,他無論如何不能出人頭地,甚至還可能遭遇不測,而如果政變成功,自己就是天子心腹,能夠位高權重。最終,玄武門事變以秦王李世民的全勝而告終,而長孫無忌也獲得了巨大的回報,不僅妹妹成為了皇后,自己也位列宰相,甚至可以說是大唐王朝的“二號人物”。

長孫無忌:並非無忌,而有私心

電視劇《貞觀長歌》中的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無忌

在位列宰相後,長孫無忌的私心並沒有滿足,為了保證長孫家族的的權勢和富貴,長孫無忌又把手伸向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儲君人選上。李世民共有十四個兒子,其中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是長孫皇后所生,自然也是長孫無忌支持的對象,而其他的諸子,也成了長孫無忌嚴加防範的對象。特別是吳王李恪,英武果敢,頗具才能,因此在太子李承乾被廢后,李世民一度想立李恪為儲君,遭到長孫無忌的激烈反對,最終作罷。後來唐高宗李治即位後,長孫無忌還不放過李恪,借房遺愛謀反案,誣陷李恪,最終將其縊殺於長安宮禁之內,以絕後患。

而在長孫皇后的三個兒子中,長孫無忌最初與唐太宗一樣,支持太子李承乾。但李承乾荒唐無度,甚至意圖謀反,最終被廢。在太子之位空缺後,長孫無忌堅決支持晉王李治而反對魏王李泰,原因很簡單,李治除了也是長孫皇后所生,並且生性柔弱,對於長孫無忌來說,這是一個很好左右甚至控制的君主,能夠保證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而李泰頗有城府,很難對付。在長孫無忌的一再堅持下,李世民最終改立李治為太子,但還是很憂心忡忡,擔心李治太過於懦弱而無法守住江山,長孫無忌則寬慰李世民,說太子李治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

長孫無忌:並非無忌,而有私心

電視劇《武則天祕史》中的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

唐高宗李治即位後,顧命大臣長孫無忌以元舅的身份輔政,權勢比之前更甚,可以說在朝中一呼百應,李治也對其頗為尊敬,長孫無忌每有進言,李治都是優先採納。這時的長孫無忌也開始得意忘形,大權在握之後,開始控制群臣、排除異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李治的君權,這自然引起了李治的忌憚,也引起了其他大臣如李績、許敬宗等的不滿。最終,在一個女人的整合下,長孫無忌被扳倒,最後自縊而死。這個女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武則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