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戴灣居然有一座五代十國時期的皇帝行宮

臨清戴灣居然有一座五代十國時期的皇帝行宮

根據《新五代史·唐本紀》以及《臨清縣誌》記載,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明宗皇帝李嗣源,稱帝前多在臨清活動。稱帝之後,曾在臨清建立行宮,後因戰事,城沒殿傾,成為墟丘。2009年4月份,經過臨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人員調查,目前位於臨清市戴灣鄉水城屯村的皇殿崗,就是後唐明宗皇帝李嗣源建造宮殿的所在地。而在戴灣鄉水城屯附近的村莊,則一直流傳著大量關於皇殿崗的傳說。一個千年之前皇帝建造的宮殿,目前是什麼樣子?那些流傳在民間引人入勝的傳說是否真實?為此,本報記者專程到了戴灣鄉水城屯村,探訪了這千年皇城遺蹟——皇殿崗。 從歷史資料來看,皇殿崗大約建於隋唐時期,毀於五代十國,應該是在公元581年—979年之間。 根據民間流傳,皇殿崗原名珠簾寨,即沙陀國遺址。唐王李世民與當時的沙陀國頭領朱耶氏就是在此處會晤。因當時朱耶氏認為李世民有統治者的才能,所以決定讓世代子孫一心保李唐江山。李世民則賜朱耶氏世代駐紮在珠簾寨。後來,唐朝皇帝失政,又遭到黃巢大起義的衝擊,國力迅速衰敗,當時的大將朱溫廢掉了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唐哀帝后,自己成立了後梁王朝。得知這一消息後,曾發誓世代效忠李唐王朝的朱耶氏的後代李克用(此時朱耶氏已被當朝皇帝賜國姓李),命令手下所有將士穿素服,南面痛哭後,開始討伐朱溫。 而根據《新五代史·唐本紀》記載,李克用在討伐朱溫過程中,任用自己的親生兒子李存勖(後唐開國皇帝)和養子李嗣源(後唐明宗)為大將,分兵駐紮。當時李嗣源就是帶兵駐紮在了現在的戴灣鄉水城屯村附近。李存勖建立後唐後,不思進取,重用宦官,導致民怨沸騰,遭到了李嗣源的強烈反對,最後不得不採取兵變,廢掉李存勖,自己當了皇帝。根據《山東考古錄》記載,李嗣源登基之後,曾經多次到他曾經帶兵駐紮的地方現戴灣鄉水城屯村附近遊玩,並在此處建立了行宮。但是這座行宮很快毀於戰火,成為了一座廢墟,當地百姓就稱這座廢墟為皇殿崗,一直流傳至今。再聞傳說 金牛金羊亦真亦幻 聽皇殿崗周圍村莊的百姓講,這裡流傳著很多關於皇殿崗的傳說。其中金雞、金牛和金塔的傳說,幾乎是家喻戶曉。

水城屯村57歲的村民史汝祥說,他小時候,就聽自己的長輩講述關於皇殿崗上的金雞、金牛和金塔的故事。當時在皇殿崗上有個金雞,每天都會打鳴報曉,周圍的百姓都是聽著它的叫聲起床的。但是後來,一個自私的人把金雞給抓住放到自己家裡了,從此之後,金雞再也不打鳴了。而關於金牛的傳說是這樣的,在皇殿崗上的金牛是力量的化身,金牛的存在能讓當地百姓都身壯如牛,幹活有力氣,並且人人都像牛那樣忠厚老實。可是後來,一個外地人,見到金牛之後,拿起東西就砸,結果金牛的牛角被砸壞,被砸壞牛角的金牛,就發瘋一般跑向了遠方,從此也就消失了。而金塔則是當年皇帝建造行宮時,放在宮殿裡的一個鎮宅之塔,直到現在也沒被人發現。  在皇殿崗的遺址,記者看到了當地村民在一個土丘上面集資建造的一個小廟,廟前立了一個石碑,石碑上簡單刻著皇殿崗的由來。位於小廟北面大約50米的地方,有一段長約50米的舊城牆遺址,這段舊城牆遺址很明顯,舊城牆遺址上面有大量的磚頭瓦片。而位於小廟東南方向100米左右的地方,當地村民在挖土建造房子的時候,挖出了大量的瓷器,其中有一些瓷器還是比較完整的,這給考古人員帶來了驚喜。經過考古人員的鑑定,在皇殿崗出現的這些瓷器,大部分都是唐代和五代十國時期官窯的瓷器,對於研究古代瓷器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