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公《素書》《序》

唐朝 劉邦 張良 雍齒 兵書戰策 兵書戰策 2017-09-22

黃石公《素書》《序》

圖片來自網絡,謝謝原作者,如涉版權,請聯繫我刪除

傳說圯上老人在下邳傳張良一本天書,名曰《太公兵法》,子房據此助劉邦運籌帷幄、一統天下。據北宋學者、曾任過宰相的張商英考證,張良從黃石公所受之《太公兵法》實為《素書》。

《素書》,另名《鈐經》,又名《玉鈐經》,是一部類似語錄體的書,流傳甚廣,影響很大。《宋史·藝文志》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一卷。”

黃石公,約前292年-前195年,秦末時人,傳說其得道成仙,被道教納入神譜。《史記·留侯世家》稱其避秦世之亂,隱居東海下邳。其時張良因謀刺秦始皇不果,亡匿(nì)(逃亡躲藏)下邳(今天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於下邳橋上遇黃石公。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授與《素書》,臨別時有言:“十三年後,在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公即吾矣。”張良後來以黃石公所授兵書助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並於十三年後,在濟北谷城下找到了黃石,取而葆(bǎo)(通假字:寶)祠之(尤言張子房把黃石當寶貝一樣祭祀供奉)。後世流傳有黃石公《素書》和《黃石公三略》。

黃石公《素書》《序》

圖片來自網絡,謝謝原作者,如涉版權,請聯繫我刪除

宋張商英《黃石公素書》序:按《前漢列傳》黃石公圯橋所受子房《素書》,世人多以“三略”為是,蓋傳之者誤也。晉亂,有盜發子房冢(zhǒng)(墳墓),於玉枕中獲此書,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祕戒:“不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嗚呼!其慎重如此。

黃石公得子房而傳之,子房不得其傳而葬之。後五百餘年而盜獲之,自是《素書》始傳於人間。然其傳者,特黃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盡哉。

餘竊嘗評之:“天人之道,未嘗不相為用,古之聖賢皆盡心焉。①堯欽若昊天,舜齊七政,禹敘九疇,傅說陳天道,文王重八卦,周公設天地四時之官,又立三公以理陰陽。孔子欲無言,老聃(dān)(老子姓李名聃)建之以常無有"《陰符經》曰:“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道至於此,則鬼神變化,皆不逃吾之術,而況於刑名度數之間者歟!”

黃石公,秦之隱君子也。其書簡,其意深;雖堯、舜、禹、文、傅說、周公、孔、老,亦無以出此矣。

然則,黃石公知秦之將亡,漢之將興,故以此書授子房。而子房者,豈能盡知其書哉!凡子房之所以為子房者,僅能用其一二耳。

《書》曰:②“陰計外洩者敗。”子房用之,嘗勸高帝王韓信矣;③《書》曰:“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子房用之,嘗勸高帝侯雍齒矣;④“決策於不仁者險。”子房用之,嘗勸高帝罷封六國矣;⑤“設變致權,所以解結。”子房用之,⑤嘗致四皓而立惠帝矣;⑥“吉莫吉於知足。”子房用之,嘗擇留自封矣;“絕嗜禁慾,所以除累。”自封用之,嘗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矣。

嗟乎!遺糟棄滓(尤言其中的糟粕都可以讓子房大有作為),猶足以亡秦、項而帝沛公,況純而用之,深而造之者乎!

自漢以來,章句文辭之學熾(熱、流行),而知道之士極少。如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西蜀劉備丞相)、王猛(字景略,前秦苻堅宰相)、房喬(字玄齡、唐李貞觀年間李世民宰相)、裴度(字中立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年間宰相)等輩,雖號為一時賢相,至於先王大道,曾未足以知彷彿(彷彿,這裡做大致意思講)。此書所以不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也。

⑦離有離無之謂“道”,非有非無之謂“神”,有而無之之謂“聖”,無而有之之謂“賢”。非此四者,雖口誦此書,亦不能身行之矣

黃石公《素書》《序》

圖片來自網絡,謝謝原作者,如涉版權,請聯繫我刪除

①《尚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尚書·舜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七政:謂日月與五星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尚書·洪範》: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即《洛書》),彝倫攸敘。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ài)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傅說助武丁復興了殷商,厥功甚偉,據說死了之後上了天,變成一顆星。《莊子·大宗師》說:“傅說得之(道),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周文王將伏羲八卦相疊,而成六十四卦,是為《周易》;周公製作典章制度和禮樂;孔子述而不著《論語》為弟子記錄的夫子語錄;老子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陰符經》即《黃帝陰符經》。

②韓信攻克齊國,欲自立為齊王,派遣使者給劉邦說:“我想假立為齊王,這樣方便號令北方”,劉邦大怒:“小子竟然想自立為王”,因為當時楚漢相爭,韓信勢大,韓信向誰,誰就會取得最後勝利。張良見劉邦失態,悄悄的踩了他一腳,劉邦猛醒,假裝大罵道:“看他那點出息,要立王就該立為真王,怎麼會立為假王呢?”於是封韓信為齊王,後韓信助劉邦垓下擊敗項羽。劉邦得以稱帝。

③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劉邦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未得行封。劉邦在洛陽南宮,從複道望見諸將往往坐在草坪上竊竊私語,劉邦問:“他們在說什麼?”張良說:“他們在謀反”。劉邦大驚:“如今天下安定,他們為什麼要造反?”張良說:“陛下起於布衣,因為他們而取得天下,如今陛下為天子,而所封都是蕭何、曹參這些親朋好友,而所誅都是生平有仇怨的人。如今將軍們計功,以為天下已經不足以封賞所有的功臣,這些人擔心陛下不能盡封,害怕你因為擔心沒有封賞他們,他們會因此不滿,你會藉故誅殺他們,所以他們想自保謀反。”劉邦擔心的問:“那怎麼辦?”張良說:“所有的人都知道,您最恨的人是誰?”劉邦說:“雍齒與我是故交,多次侮辱我,我想殺他,但因為他功勞很大,所以不忍心。”張良說:“請您馬上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都能有封賞,就不用擔心自己因為得罪過您而自危了。”於是劉邦置酒,封雍齒為什方侯,群臣喝完酒後,都歡喜的說:“雍齒都封侯了,我們就沒有隱患了。”

④漢三年(公元前204年)冬,楚軍兵圍漢王於滎陽,雙方久戰不決。楚軍竭力截斷漢軍的糧食補給和軍援通道。漢軍糧草匱乏,漸漸難撐危機。漢王劉邦大為焦急,詢問群臣有何良策。謀士酈食其獻計道:“昔日商湯伐夏桀,封其後於杞;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秦王失德棄義,侵伐諸侯,滅其社稷,使之無立錐之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之後,六國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風慕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稱霸,楚人只得斂衽而朝。”這其實是一種“飲鴆止渴”的誇誇其談,當時劉邦並沒有看到它的危害性,反而拍手稱讚,速命人刻制印璽,使酈食其巡行各地分封。後張良得知馬上諫阻說:“現在跟在您身邊的這些將領,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妻兒、背井離鄉跟著您打天下,為的就是將來勝利了,能得到您的封賞,如今您卻要把得來的土地城池封賞給那些六國後人,您的部下看到這種情況,誰還會跟著您打天下呢?”劉邦納諫,停止封六國之事,漢立國之後,對於原六國的後裔,劉邦則將他們和地方的名門望族共十幾萬人全部遷到關中居住置於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後顧之憂。

⑤劉邦晚年寵幸戚夫人而疏遠呂后,又認為呂后所生太子劉盈(漢惠帝)過於軟弱,多次想廢黜太子而改立戚氏之子趙王劉如意,眾臣諫阻不聽,呂后求助張良,張良建議呂后去請當時著名的賢者商山四皓來輔佐劉盈,劉邦原來多次請商山四皓而不得,後劉邦見商山四皓常伴劉盈左右輔佐,加之群臣諫阻,劉邦便不再廢太子。

⑥漢六年(前201)正月,封賞功臣。張良不曾有戰功,劉邦說:“出謀劃策於營帳之中,決定勝負在千里之外,這就是子房的功勞。讓張良自己從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為封邑。”張良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會合在留縣,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於是封張良為留侯,同蕭何等人一起受封。後來張良漸漸淡出劉邦的核心集團,由天子師變成天子賓客,“嘗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矣”

⑦無視有與無謂之 “道”;沒有有和無的觀執念即謂之“神”,視有為無,超然物外謂之“聖”,視無為有內心空明謂之“賢”。

黃石公《素書》《序》

圖片來自網絡,謝謝原作者,如涉版權,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