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楊國忠“突擊提拔”,連救李白杜甫,他更是大唐的“救國宰相”

唐朝 張鎬 唐玄宗 亳州 靈武 舊唐書 張巡 李泌 我們愛歷史 2019-04-05
被楊國忠“突擊提拔”,連救李白杜甫,他更是大唐的“救國宰相”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如果看看八年安史之亂,唐王朝一度山窮水盡的悲催處境,就得叫人感嘆一句:大唐能夠堅挺過來,真心是個奇蹟!

能有此奇蹟,當然歸功於這慘烈戰爭裡,那些勇赴國難的英雄們,比如算無遺策的李泌,戰無不勝的郭子儀李光弼,滿門赴國難的顏杲卿張巡南霽雲,他們直面殘酷戰場的從容,慷慨擔當的豪邁,叫後世千年來多少仁人志士們,都看得熱血澎湃。

不過這其中,有一位立下中流砥柱大功的英雄,今天卻已生命寂寂:大唐宰相張鎬。

而且,就算把這位不太出名的張鎬宰相,放在群星璀璨的唐代宰相陣容裡,他也當得起一個“之最”:最有大俠風采的宰相。

一:俠義宰相

《舊唐書》的作者劉昫,曾對張鎬發出擊節好評:“風儀魁岸,廓落有大志,涉獵經史,好談王霸大略”。儼然亂世豪傑模樣。

而在盛唐年間,還是布衣百姓的張鎬,就是出名的豪氣十足。他出身汲郡張氏家族,跟隨當時名師吳兢學了一肚子文韜武略。後來遊歷長安,更是紅遍了長安城的大小飯局:雖然他不愛與人交遊,卻有一肚子好酒量,每次喝高興了就高談闊論,叫整個酒局都聽入迷。最“紅”的時候,身無分文的張鎬,喜歡在貴族圈裡挨家挨戶蹭飯,每次都是喝飽了才告辭,生活十分逍遙自在。

這逍遙日子沒過多久,張鎬就被當時權勢滔天的大奸臣楊國忠看上,然後就被“突擊提拔”,直接被楊國忠從平民百姓提拔成左拾遺。在楊國忠看來,提拔這麼個愛說大話的酒鬼,正好給自己裝點下門面。可不久之後,隨著安史之亂爆發,楊國忠才明白:撿著寶了。

被楊國忠“突擊提拔”,連救李白杜甫,他更是大唐的“救國宰相”

面對安史叛軍席捲比方的聲勢,滿朝君臣一片慌亂的場景。張鎬的情緒,卻是相當穩定,他每天都慢條斯理,給楊國忠仔細分析戰爭走向,似乎整個大唐的軍事大事,早就全在他肚子裡裝著。來瑱等後來浴血平叛的良將,也是張鎬慧眼推薦。潼關大戰前,大唐一度轉危為安,將叛軍幾乎逼入困境的大好形勢,就來自張鎬這番辛苦忙活。

可饒是張鎬累死累活,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楊國忠,卻還是爛泥扶不上牆。就為穩固自家相位,竟不顧張鎬勸阻,拼命攛掇唐玄宗決戰,終於鬧出了蠢冒煙的瞎指揮事件:唐玄宗被楊國忠一煽動,傻乎乎催唐軍潼關主帥哥舒翰出擊,反而被叛軍絕地反擊一頓打,鬧得潼關分分鐘淪陷,大唐國都長安也淪陷。出逃到馬嵬坡的唐玄宗一行人,又橫遭馬嵬坡兵變,楊國忠在兵變中被殺,心灰意冷的唐玄宗出逃蜀地,身邊的官員紛紛跑路,等到了蜀地卻發現,張鎬竟還忠心耿耿的跟著。

如此忠誠,自然把唐玄宗感動的眼淚嘩嘩,待到太子李亨(唐肅宗)在靈武繼位,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孤獨的唐玄宗,也一把將張鎬推到了靈武:你這一身大才,跟著我這老頭沒前途,還是輔佐我兒子去吧。

參考一下當時唐玄宗唐肅宗這對父子的微妙關係就知道,來到唐肅宗身邊的張鎬,處境肯定非常尷尬。但就在這尷尬境地裡,張鎬卻越發如魚得水,一年多的時間裡就平步青雲,公元757年,張鎬正式擔任擔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成為風雨飄搖的大唐,身肩重任的宰相。

被楊國忠“突擊提拔”,連救李白杜甫,他更是大唐的“救國宰相”

而從當年的布衣,到此時的宰相,張鎬一直沒變的,卻還是他那一身豪俠脾氣。這事兒,最有發言權的,就是當時幾位流芳後世的大詩人們。

二:救人救國

在這場荼毒中原的安史之亂裡,張鎬做了一樁唐詩發展史上重要的大事:營救李白。

安史之亂的災難裡,盛唐年間風光無限的大詩人們,這些今天語文課堂上如雷貫耳的名字,當時都成了亂世裡的可憐飄萍,比如大唐詩仙李白,也是滿懷救國豪情去平叛,誰知不留神就跟錯了人,竟投到了唐肅宗死對頭永王李璘麾下。還寫下“為君談笑淨胡沙”的千古名句表決心。待到李璘被唐肅宗平掉,李白當然也倒了血黴,被唐肅宗一怒流放夜郎西。那個地方,當年還是煙瘴之地。眼看這位大唐詩壇領軍人物,就要橫死異鄉。

如此災禍,李白及其家人,也曾拼命自救,求爺爺告奶奶般找了很多人,就連李白昔日好友,另一位大詩人高適,都嚇得躲了一邊。關鍵時刻,卻是張鎬仗義出手,想盡辦法照顧李白的流放路途,這才叫李白挺過了這場人生中的痛苦煎熬,等來了兩年後的大赦,能夠在安然的晚年裡整理詩作——唐朝最偉大詩人的生命與輝煌詩篇,就這樣幸運保護下來了。

而在唐代詩壇上比肩李白的“詩聖杜甫”,也是得到了張鎬的援手,當杜甫受宰相房琯兵敗牽連,眼看要被唐肅宗下獄重辦時,又是張鎬挺身而出,冒著觸怒唐肅宗的危險據理力爭,終於消解了杜甫的殺身之禍。一生坎坷的杜甫,這才只落得從輕處罰,在蜀中等地度過了安然的生活。那有著“詩史”意義的杜甫詩篇,才得以繼續創作流傳,至今震撼後人心靈。

被楊國忠“突擊提拔”,連救李白杜甫,他更是大唐的“救國宰相”

除了仗義救人,對含冤而死的詩人,張鎬也不忘記為他們討回公道,比如王昌齡。

王昌齡,這位寫下“但使龍城飛將在”詩篇的邊塞詩硬漢,在安史之亂裡也受盡磨難,以至於令灑脫的李白,都為王昌齡寫下“我寄愁心與明月”的哀嘆。但757年,流落亳州的王昌齡,卻被亳州刺史閭丘曉羅織罪名殺害,是為唐詩詩壇上,極為痛心的悲劇。

這悲劇,張鎬也一直咬牙切齒記著。待到安史之亂的睢陽戰役打完,觸犯軍法的閭丘曉,也正撞在張鎬手裡,當這個奸詐小人擺出一副可憐相,求張鎬放自己一馬時,張鎬只冷冷回答:“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你還記得不記得,被你殺害的王昌齡了?說罷一聲令下,將這個惡棍杖殺在軍帳。

當然,說張鎬是此時大唐的中流砥柱,可不止是因為這番快意恩仇——除了救人,他更救國。

如果說長安淪陷前,張鎬就以卓越眼光著稱,那麼來到唐肅宗身邊後,他更爆發出了強大的行動力。身為唐肅宗身邊的重臣,別管多麼一團亂麻的事務,他總能快速處理好,哪怕位高權重,為官也從來兩袖清風,堪稱唐肅宗身邊可靠的大管家。而在睢陽被圍苦戰時,面對滿朝的猶豫推諉,又是張鎬慷慨站出來:你們不去我去,睢陽,必須救!

於是,一直在唐肅宗身邊的張鎬披掛出征,以“河南節度使”的身份,統帥大軍向睢陽殺去。他以堅決的態度,逼迫各地猶豫觀望的軍將出徵,終於在睢陽滿城淪陷的第三天趕到,成功從叛軍手裡,奪回了這座連接富庶江南大地的重鎮,保住了唐王朝的生命線。長安洛陽光復後,張鎬被加封為南陽郡公,堪稱居功至偉。

被楊國忠“突擊提拔”,連救李白杜甫,他更是大唐的“救國宰相”

但隨著平叛大戰的順利進行,豪俠脾氣的張鎬,也終於難容於朝堂,由於在招撫史思明問題上觸怒了唐肅宗,張鎬也悲慘遭貶,隨後又幾起幾落,還一度受命鎮壓浙東的叛亂。在為唐王朝完成了一堆苦活累活後,公元764年,也就是安史之亂結束後的兩年,他病故在江西道觀察使任上。這位盛唐年間的瀟灑豪俠,人生最後十年的心血,都撲在了唐王朝的這場國運大戰裡。

如果有人說,權力會改變一個人,那不妨讀一讀,大唐的“俠義宰相”張鎬。唐王朝最危難的歲月,也正幸有張鎬這樣純粹的英雄,才得以苦撐過來。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

唐朝真實的國際威望:給波斯灣當金主,使團來自北極圈

唐朝兩大強國經驗,為何被北宋學跑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