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唐名將的兩次敗績一次推動世界文明,一次使唐帝國日薄西山

唐朝 高仙芝 漢朝 安祿山 路生 2017-06-23

高仙芝(?—756年1月24日),唐朝中期名將。20歲時被授予將軍,官至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等職,在西域為官多年。他姿容俊美,戰時衣披鱗甲,身跨青海驄,善於騎射,驍勇果敢。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一個會打仗的帥哥。在這位帥哥的身上有很多傳奇的經歷,但最讓感到巧合的是,他的兩次敗績,一次推動了世界文明,一次使大唐帝國成為落日。而我們今天一些網友硬要說他是韓國人,這顯然是缺乏歷史常識的。


一次敗績推動了世界文明


這位大唐名將的兩次敗績一次推動世界文明,一次使唐帝國日薄西山

高仙芝

在帕米爾高原,曾為大唐安西節度使的高仙芝率領部隊深入萬里、屢建奇功,最得了一系列的驚人勝利,被當時唐朝在中亞的競爭對手阿拉伯帝國稱作是“中國山地之主”。怛羅斯之戰,是大唐的勢力與來自阿拉伯帝國的勢力在中亞諸國相遇而導致的戰役,也是高仙芝人生的重大轉折點。

怛羅斯之戰時間在751年7月-8月間,地點在在蔥嶺以西、接近哈薩克斯坦塔拉茲的附近地區。大唐帝國指揮官是高仙芝,阿拉伯帝國的指揮官是艾布·穆斯林。

過蔥嶺、越流沙,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唐軍在高仙芝的率領下下,於七月份到達了中亞名城怛羅斯城下,但城中已經有阿拉伯軍數千人搶先駐守,唐軍只好開始圍攻怛羅斯城。高仙芝攻城五天不克,艾布·穆斯林下令召集河中的駐屯軍1萬人迅速趕往怛羅斯城,從背後襲擊唐軍,唐軍陣腳大亂。

葛邏祿,6-13世紀中亞的一個操突厥語的遊牧部落,怛羅斯之戰唐軍僱傭兵,臨陣倒戈,唐軍潰敗,大量士兵被俘,怛羅斯之戰以阿拉伯帝國勝利告終。然而,唐朝的這次敗績卻真正推動了世界文明。

今天,我們在談論怛羅斯之戰時,往往測重於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誰的實力更強,是對的,也是有必要的,但這卻影響了人們對這場戰役的真正認識。

《資治通鑑》:(高仙芝)將蕃、漢三萬眾擊大食,深入七百餘裡,至恆羅斯城,與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羅祿部眾叛,與大食夾攻唐軍,仙芝大敗,士卒死亡略盡,所餘才數千人。但依中世紀阿拉伯歷史學家伊本·艾西爾《歷史大全》記述,怛羅斯之戰阿拉伯帝國共“消滅”唐軍五萬人,俘獲約兩萬人。阿拉伯人為什麼要虛吹數字的做法顯然是沒有意義的。

杜環,唐代旅行家,也是怛羅斯之戰唐軍被俘士兵,其後曾遊歷西亞、北非,成為第一個到過非洲並有著作的中國人。762年,他乘商船回國,寫了《經行記》一書,記錄了亞非若干國家的歷史、地理、物產和風俗人情,也是最早記載怛羅斯之戰後,一些成為工匠唐朝被俘士兵在大食傳播生產技術的古籍。

在庫法城,杜環看到了來自中國的綾絹機杼,還親眼見到來自唐朝的金銀匠、畫匠、“織絡者”在當地工作,隨後不久,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出現了造紙作坊與紙張銷售商。由此,一些學者推斷,那些被俘的唐軍士兵是造紙術由中原地區傳入中亞的傳播者,原因是造紙術並不難學,即是把有機材料與碎布的混合物打成紙漿,然後在簾子上晒乾。

那些被俘的唐軍士兵雖說未有專門的造紙技術工人,但並不意味著他們中間沒有人會這項技術。這種說法雖說還存在爭議,但紙技術是由中國的工匠在八世紀傳播至中亞這一點是無疑的。並在十一世紀至十二世紀間由西班牙傳入歐洲。

按照美國學者韓森《絲綢之路新史》的記述,八世紀和九世紀,中國紙張遠抵中亞,最遠的到達高加索的摩謝瓦亞·巴爾卡,而這個地名的意思是“遺蹟谷”。位於黑海東北,有一些在石灰石高臺上或山邊巖洞中的墓葬,是目前發現中國紙張的最遠處。二十世紀初,發掘者挖出了一些有漢字的紙片,儘管極為殘破,但還是能看出這是一個賬本。

若沒有紙張這一“母體”的存在,後來的印刷術也便不可能產生。與絲綢不同的是,絲綢可以被棉麻替代,但卻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紙張。

今天,當我們回頭來看這段歷史就會發現,與絲綢相伴而生的紙張,在這條路上的傳播分明要比絲綢更為重要、更加有意義。作為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紙張不僅代替了樹皮、樹葉甚至羊皮紙與皮革等,而且推動了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它讓知識變成人們可以買得起的書籍,提高了教育的水平,是對文化傳播的一次真正突破。

這位大唐名將的兩次敗績一次推動世界文明,一次使唐帝國日薄西山

造紙術傳播


二次敗績使大唐帝國日薄西山


這位大唐名將的兩次敗績一次推動世界文明,一次使唐帝國日薄西山

安祿山

怛羅斯之戰後,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鎮節度使之職,入京任右金吾大將軍,節度使一職由王正見擔任。755年,高仙芝被封為封密雲郡公。也就是在那一年的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反叛。

在一片恐慌裡,唐王朝打開皇家倉庫拿出綾羅綢緞召募兵卒,組成了一支主體由集市商販組成的軍隊,共5萬人,先後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等人為大將抵抗。在一派歌舞昇平聲中,不願過問政事的唐玄宗此時彷彿清醒了一點,親自在勤政樓為高仙芝等人舉行宴會,又到望春亭為他們送行。

十二月,安祿山率眾從靈昌(今河南滑縣東)渡過黃河。由於叛軍皆是精銳部隊,所到之處無不披靡。封常清雖然善於用兵,但所募之兵皆是市井之徒,無法與叛軍急鋒,連戰連敗,叛軍很快便攻下洛陽。封常清率殘部遲守陝郡(治陝城,今河南三門峽市西)時,陝郡太守竇廷芝已逃往河東,城中吏民皆已逃散。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因為和平得太久,唐朝的軍隊不能打仗不說,唐朝的老百姓也太怕戰爭了。

無奈之下,封常清向駐守該地的高仙芝說:“我軍連日血戰,賊鋒不可當,況且潼關無兵,如果叛軍攻破潼關,那麼長安就危險了,關陝之地就無法防守,不如引兵前往潼關與叛軍對抗。”封常清的這種說法在當時確是明智之舉,也非常具有戰略眼光。

高仙芝接受了封常清的意見,率軍退往潼關。在這裡,人們也應該看到在短短的幾年和平時間,確讓高仙芝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面對安祿山叛軍有些慌亂了,他棄守陝城,後退潼關,但其軍隊卻是丟盔棄甲一路西逃的狼狽相,害怕安祿山追趕上來,互相踐踏而死的士卒充塞道路。(《舊唐書》:“高仙芝率兵守陝城,皆棄甲西走潼關,懼賊追躡,相蹂藉而死者塞路。”)這樣的軍隊被叛軍追及一觸即潰,“甲仗資糧委於道,彌數百里”。

唐軍退到潼關後,高仙芝馬上整頓部伍,修完守備,據險抗擊,士氣也漸漸振作起來。安祿山在洛陽忙著準備當皇帝,攻勢減弱了話多,關中軍民慌恐之情也安定了下來。這種狀況本是向好的一面發展的,安祿山也一時不會將唐朝怎麼樣。但唐玄宗這個吃喝玩樂的昏聵皇帝居然再三催促高仙芝出關作戰,甚至聽取邊令誠監軍的讒言,“封常清說叛軍強大動搖軍心,而高仙芝放棄了陝郡幾百裡地,偷偷剋扣士兵的糧食和賞賜”,要斬殺高仙芝和封常清。

據《舊唐書》記載,高仙芝死前回頭對部下說:“我把你們招募來,當然是想打敗叛軍多得重賞,但叛軍力量正強,所以撤退到這裡,也是為了加強潼關的防守。我如有罪,你們可以說,如沒有罪,你們就喊冤枉。”全軍都喊:“冤枉!”喊聲動地。

隨後,高仙芝看著封常清的屍體說:“您是我提拔的,又接替我當節度,我現和你一起死,難道是命嗎?”於是被殺死了。此前,高仙芝對前來殺他的邊令誠說:“我遇敵而退,死則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謂我盜減糧賜則誣也。”意思是說,上有天、下有地,你們說我貪汙實在是冤枉了我。而大唐帝國也在他為自己以及他的部下為他的聲辯裡日薄西山了。

高仙芝,就這樣成為祭祀唐帝國的一滴眼淚。

這位大唐名將的兩次敗績一次推動世界文明,一次使唐帝國日薄西山

李隆基


他家鄉那地方自古就是中國的


這位大唐名將的兩次敗績一次推動世界文明,一次使唐帝國日薄西山

漢四郡地圖

最後,我們在高仙芝這兩次敗績的“巧合”裡說說他的家鄉。高仙芝,高句麗人,與高麗是兩個概念。

高句麗立國於前37年,在中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出現的的地方政權,高麗立國於918年,在朝鮮半島。因為在我國一些古籍在記述高句麗時,也將其稱為“高麗”,這就導致了兩個概念的混淆。後來,為將兩者加以區分,學界一般以“高氏高麗 ”稱呼高句麗,因為其統治者姓高;以“王氏高麗”稱呼高麗,因為其統治者姓王。幫助人們區分這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

高句麗人是我國上古時期穢貊人東遷後的夫餘、高夷、沃沮、小水貊、東穢等民族的後裔,高麗人以來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人為主,是今天朝韓人的祖先。兩者之間沒有繼承關係。

戰國時燕國領土部分達到現在朝鮮半島的北部,當然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領有。秦統一中國後,燕國在朝鮮半島的領土被秦繼承,到漢代還繼續擴大。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亡盤踞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衛氏朝鮮。其後,漢武帝在那裡劃分地方行政區域,設置了“漢四郡”(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完全納入了漢帝國的統治範圍。

唐初,朝鮮半島上高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三國在唐朝建立之初都遣使和唐王朝通好。這時,唐朝忙於內部統一戰爭,也樂意與之結好。唐太宗曾對太臣們說,高麗在漢代已是中國的領土,隋朝多次出兵,均未取勝,我今天尚未年老,想借士大夫之餘力攻下它。但唐太宗並未真正完成這一心願。他去世後,唐軍於 668 年攻下平壤,唐將李世將高麗王及20萬俘虜帶回唐朝,最後把高麗王祭獻於唐太宗墓前。隨後,唐朝在那裡分置九都督府,42 州、100 縣,總隸於安東都護府,以薛仁貴為安東都護、鎮守平壤。

高仙芝怎麼可能是今天的韓國人呢?我們應該看到,高氏高句麗滅亡後250年,三韓人王建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高麗國,朝鮮王氏高麗王朝源名於高句驪,但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而不是一體相續的朝代,因為王氏高麗與高句麗領土95%以上不重合,語言不同,歷史年代跨度過大(超過250年的差距)。這是研究高句麗歷史必須嚴正注意的問題,也是韓國人今天老“蹭飯”中國歷史的原因,中國人當然不能偏謬。(文/路生)

這位大唐名將的兩次敗績一次推動世界文明,一次使唐帝國日薄西山

漢武帝雕像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歡迎關注作者更多原創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