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從隋朝開始,開啟了科舉制度,這也打破士族對官場的壟斷地位,尤其是唐朝,被認為是科舉的黃金時代,中下層人士都能夠通過科舉打通上升通道。唐朝安史之亂前後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科舉制也經歷多次政策調整,併成為唐後期政治勢力角力的焦點問題之一。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唐朝的考生

科舉考試之路往往荊棘塞途,一路坎坷是常事。從考學歷程來看,第一難題就是嚢中羞澀。胸有成竹、拜別父母,踏上考學之旅。首先就要路費,走陸路離不開坐騎,走水路,則需要租賃船隻。家中富足可以買馬,略差的可以租馬,再差的只能騎驢。馬和驢,儼然成為舉子們經濟水平的象徵。如遇水路,就得儘快租船,一旦缺乏租船費,就會耽擱了科考行程。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到達京城後,趕緊找地方落腳。如果是名門望族,城中有人,可以立刻奔親戚而去,長居無憂。更多的情況是舉目無親,可以投宿旅舍,可以租賃房子,也可以借住寺院道觀。一路奔波,外加水土不服,很可能偶感風寒,因此醫療費也是一筆常見的開支,正是"長安多病無生計,藥鋪醫人亂索錢"。終於安定下來,期盼著廣泛結交友人,此時盤纏已經所剩無幾,只能典當一空,通過賒欠的方式來籌辦宴會。觥籌交錯,宴席散去,已經負債累累。接下來,還沒等到考試,很可能已經流落街頭,開始遊丐。"遊"是指遠離故土,漂游在外;"丐"是指乞討、索要。從字面意思上看,是那些在外遊歷的舉子因為經濟困窘而進行的一種臨時行為。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當然,他們並不是生活困窘的貧民,是因為趕考所致,所以很可能得到上層社會的積極資助。終於熬到考試,可以肆意揮灑文墨,一展所學。之後,進入漫長的等待。由於考試競爭激烈,很多舉子落榜。很大一部分,想再次參加科舉,不願返回家鄉,比如"李敏求應進士舉,凡十有餘上,不得第。海內無家,終鮮兄弟姻屬,棲棲丐食,殆無生意。"繼續行乞,等待機會。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其他人則有不同的選擇,一是謀求步入官場,可以通過門蔭入仕、進入幕僚、薦舉做官。二是棄筆改志,回家躬耕壟畝,或是怒奔商海,前者不是指落第舉子一定要親自下田幹活,而是指他們以後的生計主要依靠家裡的田產。從商的例子也很多,大家非常熟悉的黃巢就是"屢舉進士,不第,與(王)仙芝共販私鹽",科考的失敗使他開始掀起唐末農民運動的浪潮。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黃巢起義

前途未可知,苦難重重,為什麼唐代有這麼多讀書人寄希望於科舉?根本上看,科舉制度是一條上升通道,對於寒門而言,可以由此暴得大名,實現自己的仕途夢想。而且從唐代的風氣而言,上至皇親責胄,下到販夫走卒,都崇尚才子。唐代社會普遍看重進士出身,將進士稱為"白衣公卿"與"一品白衫"。新科進士可謂風光無限,其慶祝宴會曲江宴,常常使長安城萬人空巷,連皇帝也來參加,"曲江之宴,行市羅列,長安幾於半空"又"上御紫雲樓,垂簾觀焉"。許多高官權貴趁此機會挑選東床快婿。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這些美好的場景吸引著年輕的儒生們前赴後繼,赴京趕考。因此長安多舉子,他們成為城市中活躍的群體,頻繁出現於社會文化生活中。"才子佳人"這一文學主題以此為背景形成並逐漸豐富完善,流傳至今。最典型的可以說是白行簡所寫的《李娃傳》。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這個故事發生於長安。河南望族滎陽(鄭氏)公子進京趕考,因為迷戀名妓李娃而耗盡了資財,貧病交加,淪落街頭。後被扔到從事喪葬業的西市凶肆等死,凶肆就類似於現在的殯儀館。幸運的是鄭公子得到救助,並被培養成唱輓歌的高手,輓歌就是出殯時唱的哀悼之歌。

當時,東、西兩市的殯儀館,作為商業上的競爭對手,明爭暗鬥,各有優勢,東邊的物品更加華麗,而西邊的歌手唱輓歌屢佔上風。當東市的殯儀館偶然得知這位鄭公子天生一副絕好歌喉,就用二萬錢將其挖走,進行祕密培養。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等到東西雙方相約在天門街進行輓歌比賽時,全城的百姓都前來觀看,有數萬人之多。代表西邊出戰的歌手旁若無人”,自信滿滿,唱罷,以為"獨步一時",不曾想東邊派出鄭公子,一曲輓歌,"舉聲清越,響振林木""曲度未終,聞者戱欷掩泣",唱到情動處,聽者都落淚不止。這件事恰巧被鄭公子的父親發現,知道他不務正業,辱沒門風,於是將鄭公子暴打一通而去。事情發展至此,突然有了轉機,李娃良心發現,將其救回家,專心供其讀書。最終,鄭公子金榜題名,李娃亦以夫貴,獲封汧國夫人。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之前我們提到過唐傳奇和宋人筆記小說的使用,關鍵就是要從曲折離奇的劇情中提取時代背景和歷史信息。這裡有非常豐富的社會內涵,也是城市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重要案例,天門街即朱雀大街,儼然成為市民娛樂的公共區間,同時還展現出唐代人的思想觀念:他們如何看待才子佳人。根據寧欣教授的研究,赴京趕考的鄭公子就是才子,而妓女李娃就是佳人。都城為才子和佳人的相遇提供了契機,而才子即舉子的社會活動豐富了城市文化。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唐朝科舉制度

隋代進士科已經出現,到了唐高宗時期,武后專政之時才成為文人進入仕途的唯一途徑。如何理解?簡而言之,科舉制與唐高宗時武則天專政有什麼關係?實際上,武則天是利用了科舉制來幫助自己對付門閥士族。前面提到過,科舉制度是一條上升通道,其實它是雙向的通道。雙向,這個詞非常關鍵。表面上看,寒門學子可以由此進入社會上層。轉換視角,我們再來看,過去的門閥子弟在這個通道中下降了。一方面,不參加科舉考試,就沒有進士的身份,不會受到統治者的重視;另一方面,參加科舉考試,就要按照出題者的思路學習,就要離開家族勢力盤踞的地方,到京城來,金榜題名時,成為天子門生,他的身份也發生了轉變。這一升一降之間,權力集中於科舉考試的最終仲裁者——皇帝的手中。這就是科舉制的根本目的。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第二,到底要考察什麼才能?一個唐代的標準才子需要具備哪些內涵?這個問題顯得模糊而困難。關鍵在於,考試內容是不斷變化的。總體來看,它隨著統治者的需求和社會風氣而變化。種類上,唐代科舉有常科、制科與武舉科。常科就是按制度定期舉行的科目,是我們主要討論的內容。制科是按皇帝所好,臨時設置,名目繁多,要招特別之人。武舉科為唐代首創,是選拔武將的考試。大部分讀書人蔘加的就是常科。主要包括明經科和進士科,有唐一代,這兩科始終存在。明經就是要明白、熟悉儒家經典,考試內容主要是‘'帖文”。什麼是"帖文"呢?就是從儒家經典中選出一些句子,把其中的一部分空缺出來,讓考生憑記憶一字不漏地將缺字補齊。大致相當於背誦全文後填空。後來要求寫時務策,要分析現實政治、經濟、文化等問題,提出對策。進士科試時務策五道",自唐初至唐末不改。這些題一方面著眼於現實,又往往與儒家經典相關,讓考生提出對策,實際是要考察他們的思想觀念、讀書成果、當官志向。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一對比,就會發現,明經科以考察記憶力和默寫為主,是客觀題;進士科,則是在熟讀經典的基礎上,進行闡述,是主觀題。每年,考取明經的人數遠多於進士,以唐高祖四年的敕文為例,要求諸州錄取明經一百四十三人,進士三十人。兩者的難易程度也不一樣,素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很多人終其一生就為考得進士。所以唐詩有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後來,選人的取向發生變化,詩賦進入其中。詩詞歌賦的詩、賦,要求考生有較高的文字技巧。唐朝開科取士,是要選拔人才,為什麼要考察詩賦?原因在於,科舉制度運行一段時間後,出現了不好的現象:考試的內容明經、策論,無法真正考出考生的水平,舉子們不讀經史原典,並沒有實才,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主考官為了湊滿名額而降低了錄取標準。所以,規定進士加試雜文,考察他們的文詞,希望通過這個方法提高應舉者的文字水平。關於唐詩的繁榮和詩賦取士兩者的關係,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考察舉子的文詞,如無形之手推動了唐詩的發展;也有人認為,是唐詩的空前繁榮促使了科舉增加考察詩文水平。其實,雙方是相互作用的,科舉制是動態變化的制度,它隨著時局調整,唐詩的興盛無疑是當時的重要情況。制度變化對時局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宋代時,文人分析此事說道:"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講到這裡,一個重要的身份出現了,就是主考官。他們直接評判考生的水平,把握著舉子們的前途。根據唐代的實際情況,除了武則天時期曾經短暫地糊名,就是把考生的名字糊住,藏起來,基本上主考官可以知道舉子的姓名。這樣一來,具有社會聲望和名人舉薦的考生,很容易得到主考官的青睞。因此,制度中出現了人為干預因素,主考官可能會根據個人好惡和對舉子平時的瞭解作出判斷。

溫庭筠,喜好詩詞的朋友應該都比較熟悉,他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才華風采不言而喻。然而他數次落榜進士科,原因在於他考場"救人"。他怎麼"救人"呢?就是幫人答卷。有點像現在的槍手,但是他是免費幫人。參加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科舉考試時,考官把他安排在主考官門口,由主考官直接監視。只見溫庭筠奮筆疾書,不一會兒就交卷出場了。主考官為這次他能遵守規矩好好考試感到高興。事後才知道,溫庭筠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順利地幫八人完成了試卷。主考官非常憤怒,報告上司,將溫庭筠趕出京城。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窺見主考官和考生的相互關係。

唐朝科舉的那些事

頭號槍手溫庭筠

最後一個問題,通過科舉制讀書人得到的是什麼?是不是能立刻走馬上任,擔當要職,成為皇帝的心腹,或是地方的高官?類似於童話故事。實際上考取明經、進士及第後,只是獲得了授官的資格。他們還要通過吏部考試,對訴訟案件進行分析判斷並書寫判詞,合格後,才能有機會授官。這還是理想狀態,有時會出現漫長的等待,等待有職位缺人。所以,考中進士,並不代表著就有官做,讀書人的仕途夢想也不會立刻實現。以上就是唐代科舉制度的基本狀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