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在這個缺錢的年代怎麼解決軍費問題

唐朝 唐憲宗 武元衡 韋皋 歷史崔 2017-03-27

唐憲宗:在這個缺錢的年代怎麼解決軍費問題

文/歷史崔

唐憲宗的名字叫李純,是順宗的大兒子,他的母親來自唐朝的后妃家族王氏,從李純出生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只要他能健康的活著,繼承大唐的這份家業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李純老爹生活的並不幸福,當了20多年的太子預備CEO,得一直裝孫子,所以李純更多的是和他的爺爺一起玩耍,在爺爺的膝蓋上,李純還說過自己是第三天子。

在李純童年的記憶裡,爺爺最煩心的只有一件事:錢。

爺爺德宗豪心壯志,一上臺就開拔軍隊對河北用兵,為了速戰速決,發三倍工資作為獎勵,沒想那幫兵油子到了河北,出工不出力,河北沒打下來,淮西還亂起來了,剛拉來涇原兵去填淮西的窟窿,涇原兵卻反了,李家的江山差點在這裡結束,事後總結原因,想來想去還是錢沒有到位。

為了避免爺爺走過的彎路,李純當上皇帝的第一天,就開始考慮怎麼掙錢。

聊下面的話題前,先熟悉下相關章節:

1、神策軍的俱文珍:不是每個太監都是壞蛋

2、一場沒有年終獎引發的戰爭,記朱泚的涇原兵變

3、楊炎的兩稅法,改革也是一種殺富濟貧

李純的經濟改革是以兩場戰爭開始的,第一個走到李純面前的人,叫劉闢,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的副手,當年也是他來到京城威脅王叔文,要求給他整個劍南,結果被王叔文趕出了京城,還差點丟了性命。

韋皋莫名其妙的死了以後,劉闢轉正成了西川的老大,劍南美女多,特別是才女藝人薛濤,更是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但是劉闢沒時間風花雪月,他要趁皇帝剛繼位,整個國家機器還沒有完全運作起來的時候,得到劍南另外兩塊地盤東川和山南西道。

劉闢打算先禮後兵,給皇帝寫了封信重申要求,還沒等來皇帝的回覆就點起兵馬,進入了東川邊境。

唐憲宗:在這個缺錢的年代怎麼解決軍費問題

統一三川是從韋皋開始的基本政策,為了這個目標韋皋做了很多工作,糧草兵馬情報內應,在進入戰爭模式後不到一個月,劉闢就活捉了東川節度使李康。

與此同時憲宗李純任命神策軍行營節度使高崇文為主帥,出兵鎮壓劉闢。

這場戰爭消耗的完全是德宗以及順宗積累下來的財富,花了三個月收復東川,再用差不多六個月的時間攻破了成都,活抓自殺未遂的劉闢。

事後,中央任命武元衡為西川節度使。

第二個在憲宗面前蹦躂的,叫李琦,是總部在江蘇鎮江的鎮海軍節度使。

唐朝的節度使權力很大,軍隊民生經濟都歸他們管,但有一個限制,任期結束後必須回京城述職,很多人怕去了京城就回不來了,特別是安史之亂後,這些節度使以各種理由向中央表達一個意思,地方上離開我不行,長安暫時就不去了繼續在地方待著吧。

李琦也到了回長安的時間,不想去,就讓手下在鎮江鬧事,搞破壞,然後向中央彙報:這裡的刁民太凶了我可能還走不了,先鎮壓了他們的暴動再上路吧。

唐憲宗很硬氣,派了人去鎮江催李琦上路,然後李琦就真的叛亂了。

當神策軍的部隊剛集結,還沒來得及開赴江蘇境內的時候,鎮江的叛亂就結束了,李琦的外甥叫來兵馬使張子良等三人,直接把李琦給綁了宣佈投降。

軍鎮獨立,節度使不去中央報道述職,在唐朝中後期似乎成了一種趨勢,唐憲宗剛坐上老大的位置,為什麼會單獨挑選這兩個地方出兵,尤其是西川,幾乎到了魚死網破的地步。

西川的總部在成都,連接的是南詔,肩負著對抗吐蕃分散西北壓力的任務,韋皋還沒死的時候,就是利用了南詔和吐蕃的影響力,不斷向中央施加壓力,才能在西川待了二十年。

唐憲宗:在這個缺錢的年代怎麼解決軍費問題

韋皋死了,中央可以直接插手西川的地方治理,原先平定劉闢的高崇文洗劫了韋皋的藏寶室,但是他只會打仗,於是中央又派了武元衡為西川節度使,上任的第一件事是重整軍隊,裁軍,留下的部隊進駐幾個重要的關隘就可以了,其他人全部卸甲歸田,重新做回農民;

還有裁員,韋皋是按照完整的政府編制建立的公務員系統,武元衡得到的命令是,只要能維持個社會治安就可以了。

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最大的兩項開銷,排第一的是軍費,第二的是公務員工資,唐憲宗在西川做了一個成功的實驗。

西川沒了軍隊,邊境再次入侵怎麼辦,唐憲宗的解決辦法是,與南詔談判,聯合一起對抗吐蕃。

南詔原先就是大唐的附屬,因為稅收太重以及地位不高,才跟了吐蕃,輪到唐憲宗談判時學聰明瞭,把南詔王的地位提高,賦稅也不用交了,只要能幫忙抵禦吐蕃,剩下的就交給西北的朔方軍,那裡也有相應的改革在等著。

接下來是鎮海軍,這裡是整個大唐的財富中心,安史之亂後損失最小的地方,就是江南了。

穩定的環境吸引了大量的關中河北山東的流動人口,原先關中先進的農耕技術也帶到了這裡,唐憲宗對鎮海軍的用兵,目的是為了震懾,震懾江南的地方領導。

唐憲宗時期的經濟改革在江南進行的最徹底,在劉晏兩稅法的基礎上增加了鹽鐵的稅收,尤其是鹽稅,相當於全年稅收的一半來自販賣食鹽,甚至增開了酒稅,由政府販賣酒水,每年定期上交稅收。

因為江南戰爭少,憲宗李純繼續下令裁軍裁員,消減開支,同時邀請經濟學家進入宰相府,尤其是裴垍(讀ji),主管經濟改革。

裴垍建議皇帝,除了節度使總部所在的州縣,其餘各州各縣全部歸中央統一管理,由宰相負責,等於增加了中央的財政收入,地方上節度使的錢袋子扁了。

無緣無故自己的錢進了別人的口袋,節度使們肯定不願意,只是沒人敢說,唯一一個表示不滿的,是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讀di)總部在湖北襄陽。

襄陽這塊地盤算是風水寶地,原先的節度使是樑崇義,結果與河北三鎮勾勾搭搭,聯合起來對抗中央,被平定後到798年於頔來到襄陽,對中央的新法規不願意配合,還主動找唐憲宗求親,替自己的四兒子求娶個公主。

唐憲宗:在這個缺錢的年代怎麼解決軍費問題

皇帝同意了,嫁了公主給他,但是把於頔留在了京城,冊封為司空,加宰相,參與軍機事務,賜死其中一個兒子,把山南東道也收歸中央。

搞定了財富中心江南,又搞定了半獨立的西川,也安撫了南詔,接下來要對西北進行改革,重點還是消減軍費以及員工開支。

在西北,唐憲宗的改革方案是建立屯田以及營田,簡單來說就是設立建設兵團,有點象府兵,具體方案是由軍隊開墾荒地,可以軍人自己種植也可以放租給農民,中央不收取稅賦,解決軍人的吃飯問題。

在唐憲宗的改革方案裡,開放了自己的私人小金庫。

唐朝皇帝的小金庫叫內庫,由太監主管,收入來源自鹽稅以及地方領導每年的孝敬,這筆龐大的財富,據說在涇原兵變時,支撐了朱泚的攻城戰役以及涇原軍的搜刮,在唐德宗返回長安時,小金庫裡竟然還有剩下的,叛軍連口袋都塞滿了也沒帶完。

唐憲宗繼位後,禁止了小金庫,全部財富由宰相統一管理。

確定了江南財富中心的地位,經過改革後增加了中央財政稅收,有錢了,唐憲宗就著手完成爺爺沒有完成的夢想,打掉河北三鎮以及淮西,而皇帝的這個想法,第一個受到牽連的,是原西川節度使武元衡。

武元衡成了大唐開國以來,第一個被刺殺的宰相。

(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