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堅信正義和良知 知行合一

唐寅 徐經 讀史 2019-04-30


王陽明:堅信正義和良知 知行合一


文:王建斌 讀史專欄作家


偉大的王陽明,用他的心學,解放了無數人的心靈。偉大的王陽明,你的光芒永遠都在。

人生必須首先找到自己,找到那個心境純明、無所畏懼的自己,才能真正實現“知行合一”。

知道王陽明先生的人都知道,當時由於得罪了當權的太監,王陽明被貶到遙遠荒涼的貴州龍場,經受了人生最為沉重的痛苦。而也就是在這痛苦中,一直立志做聖賢的王陽明,最終獲知了他追尋已久的那個祕密的答案。

我們無法想象,他是怎麼熬過來的。在那荒涼的山谷裡,他也是極度焦慮的,內心倍受煎熬。他坐在那個特別的石頭棺槨裡,冥思苦想。終於有一天,王陽明頓悟了,“理”在心中!在那不為人知的幽靜的山谷,偉大的心學誕生了。之後的長長歲月裡,它的光輝照耀世界,它令王陽明永垂不朽,它成為無數人的人生嚮導。

王陽明:堅信正義和良知 知行合一


王陽明,名為王守仁,陽明是他的號。他生於1472年,屬於標準的七零後,當然,是十五世紀的七零後。

他五歲前還不能說話,大家以為他是個殘疾兒童。事實上,在人類文明史上,有兩個小孩子都是五歲還不能說話,一個是王陽明,本名王守仁,另一個,是愛因斯坦。但是這兩人都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少年時,王陽明問老師,讀書為了什麼,天下第一等事是什麼。老師說,為了科考。那時候,只有科考是進入官場的途徑。可是少年王守仁認真地說:“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為了科考,而是為了做聖賢。”

科舉考試,王陽明兩次落榜,父親很著急,王陽明自己卻很想得通。有人來安慰他,他笑笑說:“別人都已落榜為恥,我卻以落榜後心動為恥。” 心有大未來,此子必成才。

年輕的王守仁,總是和別人不一樣。他二十六歲開始學習兵法和謀略、武藝。 後來,二十八歲的王陽明還是通過了科舉考試,得以進入仕途。

那時候,宦官專權,太監劉瑾號稱“立皇帝”。就是皇帝是坐著的皇帝,他是站著的皇帝,大權在握,一手遮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公元1506年,官職不高的王陽明因為敢說話,得罪了劉瑾,進了監獄,面臨生死的考驗。在恐怖的環境裡,王守仁學習先賢,困厄中自己找點有意義的事情做,研習易經。事實證明,越是困頓中,越可以窺見宇宙人世的大道。

劉瑾拉攏王陽明的父親王華,王華沒有接受。劉瑾於是假意放了王陽明,卻派人隨後追殺。王陽明發現了有人追殺自己,急中生智,寫下絕命詩,假作投河自盡,騙過了殺手,隨著一艘商船漂流,從浙江漂流到福建。再次躲過了一次生死的劫難,他更堅定了自己的人生選擇。

王陽明:堅信正義和良知 知行合一


回放歷史,人們會永遠記得這樣一個情景: 1479年,大明的科考迎來了兩個不同凡響的人,一個叫唐寅,一個叫王守仁。唐寅唐伯虎因為捲入了徐經的科考案,失去了進入官場的唯一途徑,把熱情和天賦用在了藝術上,成為在中國文化史上光彩奪目的人物,而王守仁則成為中國思想史上光彩奪目的人物。

下面這首詩,是王陽明一生中精彩的創作之一,寫在他被貶遭難之際:

泛海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裡,月明飛錫下天風。

他是在說,只要我的心不為所動,內心一片澄明,有什麼艱難險阻可以阻止我?我一定會找到人生的方向,飛躍滄桑。

龍場悟道,王守仁當時並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將走向光明,開創屬於他的輝煌的時代。

多行不義必自斃,奪得了不該屬於你的東西,害了不該害的人,是要加倍償還的。大太監劉瑾,死了。害人太多,昧心事做的太多的人,天理難容。

王守仁終於有了出頭之日。翻身了。

王守仁意氣風發,帶著他的心學,誓死報國。江西剿匪,成就顯著,聲名大振。在那金戈鐵馬的兩年裡,他的韜略和武藝都派上了用場,他還找到了一個新的工具,正是這個工具,使他超越了諸位前輩,成為了聖賢。

王陽明:堅信正義和良知 知行合一


這個工具,就叫做“知行合一”。這不僅僅是思想的工具,更是打敗敵人的法寶,是終級智慧。

有了這個法寶,奸詐陰險惡毒的小人,機關算計,再也整不倒王守仁了。

王守仁五十四歲的時候,辭官回鄉講學。他不挑剔門人,對弟子一視同仁,將自己的所學傾囊傳授,不搞學術紛爭,心如止水。

他的一生,歷經坎坷,卻無比光明,他始終堅信正義和良知。他是真正的聖賢。

他留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心學,是我們中國思想史的寶貴財富。它還飄洋過海,影響到了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很多人,擁有世界各地的粉絲。

王陽明生前對自己的學生說過,自己死後,心學必定盛行,囑咐他們要謹記精髓,用心領會,發揚光大,普濟世人。

誠如聖人所言,心學流傳千古。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仍然是指引我們心向光明、披荊斬棘、堅定前行、不懼任何困難、再創輝煌的燈火和力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